?

紅色文化資源與產業開發

2015-01-12 03:00范玉剛
長春市委黨校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文化產業紅色精神

文/范玉剛

責任編輯 董金榮

隨著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凸顯,文化從邊緣走向國家政策和社會發展的中心,文化發展越來越被提升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在產業升級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之際,文化資源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源,甚至成為影響區域競爭力的戰略資源。在民族文化積累中,沉淀了大量的紅色文化礦藏,它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的獨特性和附加值日益凸顯。紅色文化資源雖是富礦,但因現實中對其價值認識不足,對文化產業發展規律認識不清,缺乏文化創新創意,致使資源優勢未能轉化為產業優勢,不僅文化產品缺乏縱橫捭闔的氣勢,缺乏時代的精氣神,而且在文化價值觀的弘揚與訴求上也曾一度模糊甚至搖擺。

一、紅色文化資源內涵的再闡釋

所謂紅色文化,是指在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的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它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具體地說,紅色文化是我黨我軍和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歷史遺存,它體現了我黨我軍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資源,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紅色文化根植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沃土,經過革命戰爭年代的洗禮、和平建設時期的陶冶、改革發展時期的考驗,與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一樣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品質。紅色文化從產生、發展到發揚光大,與中國共產黨的風雨歷程息息相關,與中國革命精神的先進性息息相通,它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努力和創造,浸潤著共產主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創造和書寫自身歷史的精神血脈,它所包含的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思想,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等,體現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要求,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資源。紅色文化作為一種重要資源,包括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兩個層面。其中,物質資源表現為遺物、遺址等革命歷史遺存與紀念場所;非物質資源表現為包括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的紅色革命精神。

紅色文化不僅是紅色記憶的展示,還在生命強度與生活厚度的融合中凝結為民族精神的內核,在地域性與全球化互動的框架下,被賦予了時代精神的內涵。習總書記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要求講好中國故事,而講好中國故事,既離不開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更離不開作為執政之基的有革命合法性的“紅色故事”,故事的可信可聞源自深厚的價值底蘊。在當下理想信念淡薄、物欲之風盛行、精神普遍缺“鈣”的境遇下,講好“紅色故事”極具現實意義。通過傳承紅色文化基因、發揚革命精神,為改革凝聚力量和思想共識。正如習總書記所言,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進而筑牢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基石。講好“紅色故事”,旨在激勵斗志、鼓舞士氣、提振精神、鼓足干勁,以紅色精神指引未來。講“紅色故事”有多重視角,既有回到革命史進程的重新語境化視角,也有地域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視角,還有區域經濟發展特別是重構文化產業地形圖的視角??傊?,要與當前“五位一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總體布局相融合,通過塑造獨特的地域文化品牌,使其不斷向經濟、社會、文化產業領域延伸拓展,從粗放式發展上升為高附加值的文化產業品牌,進而成為全國知名品牌,甚至走出國門產生文化影響力。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守“三個自信”。這份自信除了傳統文化的深厚根基和底蘊,還有作為共產黨基因的“紅色文化”,紅色文化是國家主流文化價值觀的思想資源和傳播土壤,與當前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應,因此,鮮明地亮出“紅色旗幟”是“三個自信”的表現。紅色旗幟上飄揚著英雄主義的理想氣質、革命的大無畏精神,革命還有肯定、建構的維度和內涵,從一種破壞、解構的力量發展為對精神、價值守護的力量,成為一種建設性力量。

二、紅色文化資源開發的品牌塑造

開發紅色文化資源不僅是一種情感的緬懷,還是一種價值的再創造,更是通過發展文化產業融入區域經濟,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有效途徑。紅色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要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視野,通過塑造品牌成為世界文化產業地形圖的一個亮點。

通常,革命老區作為“紅色文化”發源地,有著眾多的遺址和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這是寶貴的財富;同時,革命老區多處于山區,風景優美、生態宜人、民風淳樸,是天然的綠色文化,因而,把紅色文化、生態文化和古跡文化相結合,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娛樂和觀光游覽中,既有利于傳播先進文化,又有利于把紅色資源轉變為經濟優勢,從而推動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幫助老區人民脫貧致富。在新的歷史語境下,紅色文化成了經濟發展的優質資源,尤其在消費服務凸顯的時代,這種資源的富礦成為發展文化產業的優勢,可在內容上提供高端化的消費產品,為拓展產業鏈提供有效供應力。如在紅色旅游中嵌入當下觀光式旅游缺乏的體驗互動,為其注入文化體驗,就使其升級為體驗經濟的一部分。其前提是做好區域發展戰略中的文化產業規劃,規劃雖立足區域經濟,但要有國際視野和互聯網思維——全產業鏈意識和跨越式發展;還要在生態文明視野中定位文化產業,通過推動文化生產力結構的升級——走生態科技型文化產業發展之路。目標是在文化生產力培育上形成有特定內涵和價值訴求的文化力、科技力和經濟力相融合的高端產業形態,使之成為全國文化品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提供精神資源和內生動力,拉動地方就業和驅動經濟發展。

文化產業成熟的主要標志之一是形成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文化品牌是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有機統一,是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體現?;罨瘹v史資源是塑造文化品牌的重要方式,這需要文化創意和切合時代特點的文化創新。尤其是文化價值觀的融入,通過賦予品牌深刻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建立鮮明的品牌定位,利用各種有效的內外部傳播途徑促使消費者對品牌形成精神的高度認同,才能催生對品牌的信仰,最終形成持久的品牌忠誠。品牌影響力的拓展,體現了創意的力量和價值。一定意義上,品牌競爭力是一個企業、城市和國家文化創意水平和能力的表征。塑造品牌不止于技術創新,更有賴于文化創意、創新和價值觀的傳播。當下,世界競爭的實質是爭奪資源整合主導權的競爭,而整合主導權的競爭優勢就是文化品牌。

首先,紅色文化作為內容資源嵌入文化產業鏈,以提升產品附加值和拓展消費市場為訴求目標,為文化品牌的塑造奠定內容基礎。伴隨產業的下游化,人的需求愈發上游化。精神文化消費越來越成為日常生活的主要需求,而在價值功利化和拜物教思潮沖擊下,人們普遍陷入一種精神的迷茫和困頓,如何從物化的“單向度追求”中回復人的均衡發展,體驗人的本質的自由和美感,尤其是點燃人生的激情,需要弘揚文化理想和信仰以及人的奮斗精神,這是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獨特性所在。在內容短缺稀薄的情形下,紅色文化資源的優勢凸顯。紅色文化倡導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可激發人的精神意志,是當前抵御腐朽文化侵蝕、克服“四種危險”、筑牢精神堤壩的重要利器。它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支柱,有助于提升大眾的價值觀、人生觀,激勵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有助于廣大黨員干部克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的危險,培養浩然正氣。紅色文化作為內容進入產業鏈,既可以發揮紅色文化的社會效應,還可以實現紅色文化資源的經濟效益,在市場競爭中提升紅色文化的可人性和親近感,進而提高主旋律創作的質量和市場占有率。

其次,以塑造品牌為核心,以健全和拓展產業鏈為訴求,以創意驅動紅色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紅色文化資源的創意開發要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通過使之成為弘揚主流文化價值觀的高地,把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優質的文化產品,更好地滿足人民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文化力支撐區域形象建構,不斷拓展區域文化經濟服務半徑的無形資產、有形價值;文化形象在現代社會日益與包括經濟效益在內的綜合發展效益相關聯,一定意義上,文化形象是區域與外部世界最重要的紐帶和橋梁。紅色文化資源的創意開發還要與生態文明的發展趨勢和吁求形成內在同構性,通過科技與文化的融合,著重發展生態型文化產業,體現了文化產業是先進生產力的表征,代表創意經濟的發展趨勢。紅色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通過融入創意經濟促使經濟形態高端化,提升區域競爭力。樹立“紅色經典、現代表述”的理念,借助現代技術以藝術的手段外化紅色文化,用通俗的手法展現紅色文化,對紅色產品進行藝術包裝,提高技術含量,積極推進紅色產品內容形式、方法手段創新,增強紅色產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提升對紅色文化精神的認同感。

三、紅色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

其一,準確的市場定位。從終端市場去突破,即以面向消費市場為突破口,文化資源的創意開發要明確有效消費需求所在(現實消費者與潛在消費者),要瞄準終端目標消費者及對消費市場進行細分。把文化資源轉化為市場消費品的能力比文化資源本身更重要,要明白是消費者支撐市場,有了市場才會有文化產業的發展。消費市場是產業發展的基礎,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是文化資源轉化的必要條件,否則就會淪為博物館式的靜態保護,而不是產業化、商業化的有效開發。

其二,資源整合。所謂整合不僅是區域內的紅色資源之間的點、線整合,還包括紅色資源與其他文化資源(綠色生態資源、高科技文化資源、傳統文化資源)的整合,形成內涵豐富的多層次的文化存在,滿足不同階層、群體的消費需求。同時,注重同一主題的紅色文化資源的整合,與區域內其它資源和周圍環境的整合,要有全國一盤棋意識,尋求與高端產業及其產業鏈對接。整合的基礎是市場,通過市場機制建立以紅色文化資源為主的素材庫(區域大數據庫建設),實現資源要素的自由流動和有機整合。紅色文化資源整合既要有保護意識,更要有產業開發的能力,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把文化資源鏈、旅游影視產業鏈和市場衍生產業鏈相融合,實現文化資源的文化資本化。重點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好的紅色文化品牌,使其充分展示紅色文化資源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教育審美價值。資源整合要找準著力點,紅色文化的傳播要接地氣,通過創意開發出游客樂于消費的特色文化符號產品。

其三,明晰發展目標。文化產業發展與文化生產供應力和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經驗表明,長期出現經濟強勢增長的地區和國家的文化,有上升為主流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趨勢,反之經濟長期低迷的地區和國家曾經貢獻的主流文化或世界文化,有被邊緣化或還原為地域文化的可能。而處于上升期的文化和經濟,多是抓住一兩次重大國際性主題活動的機遇,實現了歷史性跨躍。紅色文化資源的創意開發,也要善于培育、創造、利用文化機遇和它所帶來的焦點效應,形成對區域內各行業、各產業的關聯度與帶動力,集聚來自內外部的消費流、信息流、資本流、人才流。

總體上看,紅色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要堅持政策推動與市場驅動的結合,堅持發揮政府作用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統一。以全球視野和世界眼光來理解文化,突破狹隘的文化部落主義和小圈子的自說自話,在融入世界文化主流中凸顯自身特色;在文化傳播上,不僅要學會國際表達,還要在文化產品中融入普適性的價值觀,實現現代文化形態的轉換。充分認識文化是經濟之魂,文化是制度之母,發展不單是經濟的發展,更是文化的發展,有文化融入的經濟是可持續的,文化繁榮是發展的最高目標。

猜你喜歡
文化產業紅色精神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紅色是什么
紅色在哪里?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拿出精神
追憶紅色浪漫
文化產業空心化隱優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