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介青年亞文化:彈幕族文化現象研究

2015-01-17 19:13徐媛
學理論·上 2015年12期
關鍵詞:青年亞文化彈幕

徐媛

摘 要:2014年《秦時明月》《小時代》《繡春刀》等影片紛紛開辟彈幕專場,以及國內幾大主流視頻網站相繼推出彈幕功能,印證了彈幕這一新興媒介技術的生產力和商業價值,也使得彈幕成為傳媒學科的研究熱點。本文主要觀照了彈幕的技術屬性背后的青年亞文化質素,并從語言、組織機制和文化特點等方面對這一文化現象進行剖析和解讀。

關鍵詞:彈幕;彈幕族;青年亞文化

中圖分類號:G20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4-0166-03

彈幕作為一種新興媒介技術受到廣泛關注,其使用族群也逐漸凝聚形成一股青年亞文化群體,并由于新媒介的使用,表現出更明顯的時代特征,形成一個不可忽視的文化現象。

一、背景知識

(一)彈幕

在軍事術語中,彈幕技術起源于傳統射擊方式中的面射,指用大量或少量火炮密集攻擊某一區域,是一種叫作Barrage的炮兵技術。由于火力過于集中,就像一張用子彈鋪成的幕布一樣,英文稱之為Bullet Hell,即子彈地獄,也稱之為Bullet Curtain,譯作彈幕。在視頻中,指代滿屏飄過的評論,也指觀看者一邊觀看視頻內容,一邊即時發表評論的互動式視頻觀看模式。日本Niconico動畫網站首創了這種實時評論視頻的功能,2008年被引入中國,漸漸發展出Acfun(簡稱A站)、Bilibili(簡稱B站)等彈幕視頻網站。

(二)御宅族與彈幕族

日本著名的經濟研究機構野村綜合研究所2006年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御宅族是“執著于某種興趣愛好且不可自拔的個人或群體,通常會以甚為極端的方式,把時間和金錢集中消耗在該興趣愛好上,對該對象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與創造力,且會從事散播信息與創作活動?!盵1]這里所說的“興趣愛好”可被認為是二次元文化的代名詞“ACG”,即Animation(動漫)、Comic(漫畫)、Game(電子游戲)。

以在日本盛行并風行至我國的cosplay文化為例,cosplay愛好者大多精通漫畫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造型。他們經常集結成社,并定期組織交流活動,有時可能發展為商演,以提高自身或所在團體在cosplay界的知名度和被認可度。

御宅族通常愿為其熱愛的領域保持高水準的消費,以達到更精專的水平,同時他們也是主動的生產型消費者,具有表現和創作的欲望。另外,該群體的歸屬感也是其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比如會經常在網絡社區中搜集和分享信息。

彈幕族是從御宅族發展而來的,目前在中國的群體范圍已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御宅族。伴隨著彈幕電影的上映和傳統媒體的宣傳造勢,很多80后的白領、90后的學生、追求新生事物的人群都成為其忠實擁躉。

彈幕族的組成人群主要是高質量的“UP主”①和熱衷于觀看彈幕視頻并且經常發表彈幕的網站使用者,他們是通過視頻的上傳、觀看和發表彈幕評論聯系起來的。與御宅族相比,彈幕族以趣味性作為動力,專業性較弱,消費水平、創作能力和社區黏性都會較之稍弱。但群體數量、規模卻又大得多,專業性的下移與群體數量的提升,二者的關系也是相輔相成的。

以ACG為主要精神食糧和志業的御宅族主要是日本二次元文化的產物,而彈幕族的涉獵范圍包括綜藝、電視劇、電影、動漫等各種形式的視頻內容,是更適應我國本土國情的新興文化群體。因此本文將研究對象界定為彈幕族,即能夠熟練使用彈幕語言、熱愛利用彈幕進行交流的受眾群體,研究該群體在青年亞文化視角下的內部活動機制和文化特點。

二、彈幕——彈幕族的語言研究

(一)技術本身——“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由于和直觀具體的畫面相比,文字是一套抽象而復雜的編碼和解碼系統。觀影時,字幕永遠會成為畫面中最靠前的觀看對象被眼睛捕捉到?!盵2]根據這一原理,當作為“覆蓋式評論”的彈幕無序且頻繁地從屏幕上飄過時,很容易給適應了傳統觀影體驗的受眾帶來極大的困擾。鏡頭縱深感和觀影儀式感被字符和表情抹平后,不僅很難從無序的彈幕內容中提煉到有效信息,更讓電影情節支離破碎,這也是許多首次接觸彈幕的觀眾直呼“腦子跟不上”的原因。但彈幕族的主要成員為年輕人,“年輕人天性中就與新技術有緣,他們通過媒介技術表達創作、游戲、交流的能力仿佛是與生俱來的?!盵3]50對于彈幕族而言,彈幕不僅不會成為觀影的阻礙,反而是狂歡的彩帶。

(二)本質屬性:社會交往

“從本質上看,彈幕互動是互聯網時代下,觀眾在情感能量驅動下的一種社交性活動”[4],而彈幕也成為繼微博、微信之后又一新興社會媒體和交往方式。

互動儀式鏈理論是美國社會學家蘭德爾·柯林斯提出的關于情境的理論,在這里稍加變動就可以用于解釋彈幕的互動意義??铝炙怪赋龌觾x式的發生需要四個基本條件:(1)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聚集同一場所(共享的虛擬空間);(2)對局外人設定了局限(非彈幕使用者);(3)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對象或活動上(即視頻內容);(4)人們分享共同的情緒或情感體驗(通過發表彈幕)。通過這四個條件可以發現,彈幕的互動功能體現在:若干受眾共享虛擬空間,利用彈幕的選擇功能屏蔽非彈幕使用者,將注意力集中在同一視頻內容上,運用發表彈幕的方式表達情緒、分享情感,產生情感能量,并在其驅動下進行互動儀式。

從QQ、微博到微信,社交軟件的私密性不斷增強,不斷強調密友圈和個人隱私,彈幕的出現體現了私密性集中到一定階段的反向訴求,反映了互聯網時代受眾渴望通過社會交往,獲得認同和歸屬感的心理狀態。

三、彈幕族群體的組織機制

(一)“次元墻”——隔離外界的壁壘

嗶哩嗶哩彈幕網(簡稱B站)在成員注冊和晉級的時候需要通過考核,或由已注冊的成員發邀請碼,其晉級考試題目極具網站特色,如“海賊王OP演唱者是誰?”“神奇寶貝里噴火龍的屬性是什么?”“魔法少女奈葉中‘暴君奈葉的聲優是誰?”大部分是與動漫相關的題目,且具有一定的專業度,成為區隔B站成員和普通觀眾的虛擬壁壘,即“次元墻”?!按卧獕Α钡母拍钭畛鮼碓从凇皵底著櫆稀?,是指新媒介技術條件下所有成員接受度不公平而發生兩極分化的現象[5]?!按卧獕Α鳖愃朴陔娨晻r代提出的“容器人”概念,但又有所不同?!叭萜魅恕泵枋龅氖请娨晻r代“沙發土豆”型的“御宅族”,將自己的內心封閉在一個透明卻孤立的罐裝容器內。他們想要擺脫孤獨狀態,與外界建立聯系與交流,但這種接觸只是容器內外的“隔靴搔癢”,并不能直達內心。而次元墻則是無形卻厚重的屏障,基本隔絕了墻內外的關聯。墻內是高度同質化的亞文化群體,他們并不愿理睬外面的世界;而外界的人們由于次元墻的隔離以及主流媒體的議程設置和“標簽化”報道,也不愿對其世界一探究竟。

可以說,“溝通的區隔、內容的偏向、技術的限制,這些為彈幕和彈幕文化建立了一個無形的轉入機制,使之只能存在于一個范圍有限而特征鮮明的亞文化群體內?!盵6]這種通過技術壁壘逃避和主動隔絕主流文化以及成人世界文化鉗制,在虛擬高墻之內演繹別樣人生的青年文化態勢,是以往所沒有的[7]。

(二)共同價值觀——構建彈幕世界的基石

另一大彈幕網站AcFun(簡稱A站)的網站標簽是“中國宅文化基地”,在表明網站定位的同時也如同一個口號般地吸引了熱愛宅文化的青年亞文化群體的集結。共同價值觀是組織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組織的靈魂,也是維系組織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

另外,獨特的語言體系也是組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ACG亞文化在中國的特殊生態,ACG愛好者也背負著社會主流意識眼中的“宅男宅女”的污名化、歧視性標簽,為了實現亞文化組織的內部認同和抱團取暖,一套迥異于日常話語的“宅文化用語”體系形成并在這個圈層內部接受和通用,而且在2006年以后利用彈幕這種新媒介得以發揚光大。使用通用語言有利于組織團結、增強成員的忠實度和內部認同,同時強化群體邊界意識。與“次元墻”一起實現“攘外”與“安內”的結合。

四、新媒介青年亞文化:彈幕族的文化特點

(一)概念解析

亞文化一直是社會文化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正如它的名稱前綴“Sub”所示,它被學者們先驗地判定了其從屬的、次要的文化地位以及叛逆、反抗的文化精神。伯明翰學派將其概念界定為“一種更廣泛的文化內種種富有意味而別具一格的協商”[3]33,這一說法指出了三個關鍵概念。首先,亞文化并不是單一文化現象,而是多種同類文化群體、文化現象的統稱;其次,亞文化的文化風格是別具一格的抵抗,即為協商式的,較為溫和而非激進的;另外,亞文化與主文化共享同一文化空間,但卻是作為一種附屬性和邊緣性的存在。

青年文化也以其叛逆性、多樣性、邊緣性和抵抗性區別于代表主流價值取向的成人文化,且亞文化的主要參與群體一直是青少年,所以在某種意義上,青年文化與亞文化有重合的部分,也被稱為“青年亞文化”。

而新媒介本身就帶有亞文化的基因,且天生就與青年人有緣,它永遠是最先被青年人感知、掌握及利用的。新媒介為青年亞文化開拓了前所未有的精神空間,成為新時代青年亞文化傳播的利器和青年一代尋找志同道合者建構文化族群和部落的文化場域[8]3,其影響絕不僅停留在技術層面,對亞文化的內涵和外延以及青年亞文化群體的社會地位、心理狀態的建設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

彈幕族是網絡和智能手機時代,利用彈幕這一新興媒體形式集結同好、構建社群文化的青年群體。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符合新媒介青年亞文化的定義和屬性。

(二)成員——主動型受眾

前文曾提到,彈幕族的主要成員為UP主和熱衷于觀看視頻、發表彈幕的網站用戶。由于彈幕網站服務器只能存儲彈幕而無法存儲視頻資源,因此主要是由UP主提供視頻線索或直接從其他網站下載、搬運視頻內容。網站運作機制是由UP主上傳、更新視頻內容,網站用戶通過觀看、發表彈幕進行討論。其中UP主在這里充當了把關人的角色,由于視頻資源的有限性,掌握視頻內容的UP主在彈幕族的世界里相當于掌握了豐厚的文化資本,這也使其獲得了相應的社會資本和社會地位。

彈幕網站中UP主有選擇地上傳視頻,網站用戶通過彈幕完成二度加工與傳播,原本作為傳播對象的受眾掌握了二次傳播的主動權,而視頻本身反而處于被改寫、被挪用的地位,因此受眾成為主動型受眾,亦可稱為生產型受眾。受眾觀看的視頻也成為開放性的文本,類似于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原創內容)。區別在于大部分并非用戶原創,而是用戶自己提供的,受眾利用彈幕對視頻內容進行戲仿、顛覆、惡搞、解構并重構了視頻的原本內涵,生成了帶有亞文化烙印的全新的文化產品。費斯克認為受眾是意義的生產者,受眾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出自己意義的快感,類似于巴赫金所說的“狂歡節理論”:狂歡節彈冠相慶的是暫時的解放,即從占統治地位的真理與既定的秩序中脫身的解放,它標志著對所有的等級地位及一切特權、規范以及禁律的懸置[9]。這一說法符合彈幕族意在爭取“生產”和“傳播”的文化參與權和文化表達權,以便掌控媒介信息流向的使用心理。

(三)與主流文化的關系

亞文化協商式的抵抗特性得到了文化研究學者們的基本認可,然而近些年來有些觀點認為亞文化的抵抗已經日漸衰微,甚至有人宣稱“亞文化已死”。對于這一觀點筆者并不十分贊同。青年亞文化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其抵抗形式、手段也呈現出明顯的時代特征。

進入網絡時代之前,青年亞文化的抵抗方式雖然是協商式的,但也是在爭奪存在感和話語權的,可以說是具有斗爭性的。他們通過特異的裝束、發型、音樂來標示自己的亞文化身份,通過與主流文化的論戰,捍衛自己的文化領土。20世紀80年代的搖滾青年們將叛逆的精神寫進音樂中,正如英國最著名的異議歌手Billy Bragg所說“搖滾樂或許從來不能革命,但當搖滾樂抓到了時代的聲響,這些歌聲將不斷在被社會矛盾擠壓的人們的腦袋中回響,將永遠在反抗的場景中被高唱”[10]。

而新媒介亞文化群體呢?對于“局外人”而言,大多只能通過媒體的議程設置和“標簽化”報道,形成一個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的印象。而這個群體,在次元墻內,享受著新媒介創造的獨立、完整的精神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亞文化群體變成了統治者,“主”與“次”的地位被改寫。青年亞文化呈現出的“抵抗”精神的弱化乃至失落,以及亞文化自身多樣化與娛樂化、全球化與消費主義的特征,標志青年亞文化步入極具后現代特征的“后亞文化”時代[8]9。

全球化商品經濟的發展帶來文化多元格局的確立,新媒介表達的自由使青年亞文化對主文化的反對、背離、調侃、顛覆變得更加輕松隨意、無時無刻、無處不在。二者之間的關系沒有了以往的對立和對峙,也不再適用于單純的控制與抵抗。相應地,它們逐漸衍生出一種流動的、具有張力的,甚至可以說是相生相伴的親密關系。

1.互通文化產品和表意符號

由于彈幕網站中的視頻大多并非用戶原創內容,而是搬運視頻再重新加工。也就是說彈幕網站借用、盜用大眾文化的符號,把來自主流社會的文化商品作為未成品和原料,進行拼貼、戲仿和即興改編,形成自己的文化風格。而帶有亞文化烙印的文化產品,因其娛樂精神和獨特趣味,有時也會被主流媒體選中,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進行推廣。

2.技術溝通你我

目前國內主流視頻門戶網站中開通彈幕評論功能的主要有土豆網、騰訊視頻、樂視TV、愛奇藝、PPS影音、PPTV等。打開彈幕功能后,在一些較為火爆的綜藝節目和電視劇的播放過程中,經常出現“只見彈幕,不見畫面”的熱烈情形。2014年先后上映的彈幕電影《小時代》《秦時明月》,引起了大眾媒介和觀眾的熱烈討論,促進了主流文化對彈幕族的新媒介青年亞文化的了解。

3.民俗化小敘事補充主流文化

彈幕世界里的通用語言體系,創造出了許多網絡熱詞并經大眾媒介的傳播成為主流世界中的流行語,如“前方高能”“傲嬌”“認真你就輸了”等等。這些極具娛樂精神,充滿游戲、調侃趣味的詞語,可被看作是“民眾在社會壓力下的‘民俗小敘事”[11]。語言是流動的、承載社會記憶的。這些新鮮詞語的產生充實了現代漢語的語庫,調整或創新了語言表達習慣和模式,增強了語言的趣味性,促成了自我啟蒙和反諷等社會功能的實踐,對于主流文化是一種有力的補充。

五、結語

彈幕族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亞文化群體,其前途尚未可知。中國傳統社會對動漫文化、宅文化進行低幼化解讀的“家長意識”應及時更新,大眾媒體的“標簽化”和“污名化”的報道傾向也急需轉變。尊重青年亞文化群體的文化產品和文化習慣,主動理解和接納這一新興文化,有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穩定和開拓,以及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張嬙.粉絲力量大[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34.

[2]楚卿.中國影視劇請慎用韓國偶像打造模式[N].中國藝術報,2014-08-11(2).

[3]馬中紅.青年亞文化研究年度報告(2013)[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4]諸葛達維.互聯網時代的彈幕電影分析——基于互動儀式鏈視角[J].東南傳播,2015(2):30.

[5]陳席元.彈幕話語建構的青年亞文化網絡社群研究——以嗶哩嗶哩網對Keyki事件反應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0):4668.

[6]陳義,曹圣琪,王彤.透視彈幕網站與彈幕族:一個青年亞文化的視角[J].青年探索,2013(6):21.

[7]杜方舒.新媒介讓青年亞文化空前活躍豐富也良莠不齊[N].東方早報,2012-05-11.

[8]易前良,王凌菲.御宅——二次元的迷狂[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

[9][美]約翰·費斯克.理解大眾文化[M].王曉鈺,等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86.

[10]張鐵志.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32.

[11]李明潔.流行語:民間表述與社會記憶——2008—2011年網絡流行語的價值分析[J].探索與爭鳴,2013(12):82-86.

猜你喜歡
青年亞文化彈幕
彈幕
HOLLOW COMFORT
“彈幕”防御大師
一大撥彈幕正在向你襲來……
當四大名著遇上彈幕
彈幕小能手養成攻略
后現代主義思潮與我國青年核心價值觀塑造
大陸校園民謠歌詞文本探究
亞文化對青年人的創作影響
淺談新媒體環境下青年消費主體性的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