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嬰依戀的相關因素

2015-01-24 03:17穎,張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5年1期
關鍵詞:養育嬰兒情緒

于 穎,張 巍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北京100026)

【兒童健康研究】

母嬰依戀的相關因素

于 穎,張 巍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北京100026)

依戀被定義為幼兒和他的照顧者(一般為父母親)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聯系。它產生于幼兒與其照顧者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是一種感情上的聯結和紐帶。依戀關系在母嬰互動過程中逐漸形成,不同的依戀類型決定著嬰兒性格發展的趨勢,對嬰兒的身心發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影響依戀關系的因素較多,主要包括嬰兒自身的氣質特點、父母的個性特征以及父母兒時的依戀表征,三方面共同作用逐漸形成嬰兒獨特的性格特點。為了對依戀關系有更深入的認識,該文就近5年國外關于嬰兒依戀關系相關因素的文獻進行整理綜述。

母嬰互動;嬰兒氣質;依戀;相關因素

依戀特指嬰兒與其照顧者(一般特指為母親)之間形成的特殊而強烈的情感連結,是調節嬰兒在應激時的喚醒水平和令其感到安全的方面,同時也是所有后來關系的基礎。Bowlby(1982年)認為嬰兒先天傾向于把看護者看成是一種安全天堂或者是探索時的安全基地,因此當嬰兒受到威脅或感到不安時,就會轉向看護者尋求安慰和保護。當母親對嬰兒的這種需求做出反應的時候,就會在多次互動中形成依戀關系[1]。逐漸地,嬰兒和看護者交往的歷史就會讓嬰兒開始預期看護者將怎樣做出反應,并對這種預期的反應做出與之相一致的回應。交往模式由此形成并逐漸穩固下來,同時影響著依戀關系,也決定了性格的發展趨勢。

Ainsworth(1969年)使用“陌生情景法”對嬰兒的依戀進行分類,提出了依戀的3種類型:安全型、焦慮-回避型和焦慮-矛盾型,后兩種類型為不安全依戀類型。安全型依戀的嬰兒,與人交往時表現得主動而自信,而不安全依戀的嬰兒持回避、退縮的態度,或者根本不知道怎樣與人正確的交流。下面將依次列舉影響嬰兒依戀關系的因素。

1 嬰兒氣質特征與依戀

Thomas & Chess(1977年)提出的氣質維度中,“注意廣度/持久性”“反應強度”和“反應閾”對于成人人格的形成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白⒁鈴V度/持久性”主要表現在專心于一種活動的時間數量上的差異。注意廣度低、持久性強的嬰兒,對于一件事物過于專注,不易被外界因素干擾;當照顧者將所關注的事物移走時,情緒表現激烈[2]。中國傳統養育方式認為孩子應該聽話、守規矩,而這種孩子很難做到聽話,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獨到的見解,且不易被他人左右。若遇到了同樣個性強的母親,且母親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注重方式方法,對待孩子的行為采取過度限制,那么,他們的交往方式就很難融洽,不易建立安全依戀[3]。這類嬰兒需要父母給予更多的機會和理解,在嬰兒沒有犯原則錯誤的情況下給予更大的空間供其創造、發揮;而成人后性格的發展趨勢還要根據“反應閾”而定,“反應閾”值若高,也會呈現外向的個性特點。

“反應閾”指喚起一個反應所需要的刺激強度,反應閾越低,嬰兒表現為更加敏感。敏感度越高,嬰兒的心理需求就越高,情緒更容易受外界因素變化而波動;而父母在養育嬰兒過程中很難做到完美地滿足嬰兒所有的需要,特別是在嬰兒還不會用語言表達時心理上的需要,所以這種嬰兒往往很難建立安全依戀,成人后性格呈現內向的發展趨勢。但有關報道顯示,“反應閾”低的嬰兒也有建立安全依戀的可能[4]。

2 母親性格特征與依戀

敏感而溫和的母親更容易與嬰兒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其能對嬰兒做出迅速、一致和適當的反應,并溫柔而小心地抱著他們。Riva等[5]在對安全依戀嬰兒的研究過程中發現,安全型嬰兒的母親有更強的適應性,婚姻更加積極,維系的更加長久,并且在活動中具有更強的參與性;而非安全型嬰兒的母親顯示出了更長時間的對于錯誤婚姻的延續,并且被動、軟弱和缺乏足夠的注意和情感控制[6]。缺乏對于偶然事件的調節和情感溝通失敗,構成了母親對不安全型嬰兒的情感忽略的主要原因。

圍產期抑郁癥定義為發生在孕期和生后頭12個月的多次或很少的抑郁情緒片斷。依戀建立上父親的介入對于產婦圍產期抑郁的緩解有很大幫助。產后抑郁患者在童年時期曾發生過尚未解決的創傷和痛苦經歷,治療的目標是調整母親的情緒,并且減少產后抑郁對嬰兒的不良影響?;加挟a后抑郁母親的嬰兒曾經歷大量的負向情緒體驗和技能缺失,包括不安全依戀(特別是紊亂型依戀),社會技能不足,認知困難,行為問題和之后的精神心理疾病[7]。通過處理產婦尚未解決的依戀沖突(她與其自己父母的關系),相信可以促進養育適應的發展和更多的安全依戀以及更少的紊亂型依戀。

被診斷為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母親的孩子,更易有發展障礙的風險。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母親與嬰兒建立安全依戀的能力非常有限。這種母親在結合、內在化、協調感情和依戀上表現的更加困難[8]。

3 母親依戀表征與依戀

母親兒時與其母親的依戀表征同樣也影響著她與嬰兒間的依戀關系[9]。具有安全依戀的母親婚姻維系良好,更加敏感、易反應性強、喜歡與嬰兒保持親密接觸,并且可以為了孩子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10]。同時,養育幼子的過程其實也是模仿的過程。父母對待孩子在問題的處理方式,源于祖父母對于父母的處理問題方式和態度[5]。Kochanska等[11]對21位沒有孩子的婦女進行測試中發現,缺乏安全感的個人處于嬰兒哭鬧環境中顯示出了更高水平的杏仁核活躍度,并且更加惱怒、缺乏耐心。消極的情緒體驗,杏仁核極度活躍可能是潛在機制之一,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缺乏安全感的母親對于嬰兒發出的信號反應不一致或者對嬰兒的依戀行為表示拒絕。

4 家庭環境與依戀

家庭環境和家庭條件同樣影響依戀關系。失業、失敗的婚姻、經濟困難以及其他的壓力刺激,干擾父母照顧的敏感性,而這些會破壞依戀[12]。Thompson(1998年)研究顯示,不和諧的家庭環境可能使嬰兒置于憤怒的成人交往或不利的嬰兒照料安排下,直接影響嬰兒的安全感。Stifter等(1993年)研究顯示,部分母親由于處理兩件全職工作(上班和母親身份)充滿壓力,由此對其孩子反應不那么敏感,因為她們從孩子的父親那里很少接受到照顧孩子的幫助,身心疲憊,這也會使嬰兒的依戀安全處于危險中。

5 互動與依戀

嬰兒獲得的安全依戀不僅僅是單方面的,而是相互整合、協調的過程,即相互作用同步性[13]。它被描述為照顧者以適時的、有節奏的和適當的方式對嬰兒的信號作出反應。Isabella等(1991年)和Kochanska(1998年)的研究認為,雙方匹配情緒狀態,特別是積極的情緒調節,在多次的互動交流中形成穩定的交流模式,從而對人格產生深遠的影響。

人格的形成由三方面起作用:嬰兒的氣質特點,即成人人格形成的基礎,由遺傳決定;父母的養育方式和父母的依戀表征,后二者由父母本人的個性特征和幼年的依戀模式決定。也就是說,性格的形成,完全是在被動的狀態下逐漸形成的[14]。性格形成的初始,即交流模式。母嬰的交流模式決定了依戀關系,而依戀關系決定了嬰兒成人后性格的走勢。作為父母,要想嬰兒獲得安全依戀,只有根據嬰兒的氣質特點,自身進行調整和情緒的克制,以滿足嬰兒的心理需求,從而使嬰兒獲得幸福感和安全感。

綜上所述,嬰兒出生后的第1年,還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身體和心理上的需要,只能通過母親細心的觀察和耐心的呵護,還有不斷的自我修整,建立良性的、健康的交往模式,為嬰兒的人格開端打下基礎。

[1]Meins E.Sensitive attunment to infant’s internal states:Operationalizing the construct of mind-mindedness[J].Attach Hum Dev,2013,15(5-6):524-544.

[2]Beebe B, Lachmann F, Markese S,etal.On the origins of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and internal working models:Paper Ⅱ. An empirical microannlysis of 4-month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J].Psychoanal Dialoques,2012,22(3):352-374.

[3]Spangler G.Individual dispositions as precursors of differences in attachment quality:Why maternal sensitivity is nevertheless important[J].Attach Hum Dev,2013,15(5-6):657-672.

[4]Beebe B, Steele M.How does microanalysis of mother-infant communication inform maternal sensitivity and infant attachment?[J].Attach Hum Dev,2013,15(5-6):583-602.

[5]Riva Crugnola C, Gazzotti S, Spinelli M,etal.Maternal attachment influences mother-infant styles of regulation and play with objects at nine months[J].Attach Hum Dev, 2013,15(2):107-131.

[6]Myors K A, Schmied V, Johnson M,etal.“My specialtime time”:Australian women’s experiences of accessing a specialist perinatal and infant mental health service[J].Health Soc Care Community,2014,22(3):268-277.

[7]Guedeney A, Guedeney N, Wendland J,etal.Treatment-mother-infant relationship psychotherapy[J].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2014,28(1):135-145.

[8]Chlebowski S M.The borderline mother and her child:A couple at risk[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2013,67(2):153-164.

[9]Alhusen J L, Hayat M J, Gross D.A longitudinal study of maternal attachment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J].Archives of Women's Mental Health,2013,16(6):521-529.

[10]Roque L, Verissimo M, Fernandes M,etal.Emotion regulation and attachment:Relationships with children's secure base, during different situational and social contexts in naturalistic settings[J].Infant Behavior & Development,2013,36(3):298-306.

[11]Kochanska G, Kim S.Early attachment organization with both parents ang future behavior problems:From infancy to middle childhood[J].Child Development,2013,84(1):283-296.

[12]Jacobsen H, Ivarsson T, Wentzel-Larsen T,etal.Attachment securty in young foster children:Continuity from 2 to 3 years of ago[J].Attach Hum Dev,2014,16(1):42-57.

[13]Tharner A, Dierckx B, Luijk M P,etal.Attachment disorganization moderates the effect of maternal postnatal depressive symptoms on infant autonomic functioning[J].Psychophysiology,2012,24(3):111-121.

[14]Leiqh F F, Verqara V B, Santelices M P.Enhancing early attachment:Design and pilot study of an intervention for primary health care dyads[J].J Child Health Care,2012,11(16):261-279.

[專業責任編輯:劉黎明]

Related factors of mother infant attachment

YU Ying, ZHANG Wei

(BeijingObstetricsandGynecologyHospitalAffiliatedto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26,China)

Attachment is defined as a special emotional connection existing between infant and his caregiver (usually parents). It is produced in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of infants and their caregivers, and it is a kind of emotional link. Attachment forms gradually in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between infant and mother. Different types of attachment determine the infant character development trend, which have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infa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attachment mainly include temperamen characteristics of infant, parents’ personality and the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 of parents in childhood. 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three aspects forms unique character of infant. In order to have a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attachment, the article reviewed the literatures published in the last five years abroad on related factors of infant attachment.

mother and infant interaction;infant temperament;attachment;related factors

2014-08-12

于 穎(1980-),女,主管技師,主要從事嬰幼兒智能發育評估及高危兒、早產兒運動功能干預工作。

張 巍,主任醫師。

10.3969/j.issn.1673-5293.2015.01.061

R17

A

1673-5293(2015)01-0153-02

猜你喜歡
養育嬰兒情緒
藝術家嬰兒推車
養育寶寶 專家團來幫你
養育學堂
養育寶寶專家團來幫你
養育孩子 只需溫和助推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縱向發展 應對“嬰兒潮”
情緒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