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腫瘤藥物所致嚴重不良反應分析

2015-01-27 01:05蘇喜芝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年25期
關鍵詞:歲者用藥發生率

【摘要】目的 探討抗腫瘤藥物所致嚴重不良反應的特點以及規律。方法 回顧總結我院收治的抗腫瘤藥物所致嚴重不良反應者共84例的臨床資料,分析患者年齡、性別、藥物分類、用藥方法與嚴重不良反應的關系。結果 51~60歲患者是發生抗腫瘤藥物嚴重不良反應的高發階段;服用其他類型(鉑類、單克隆抗體、絡氨酸激酶抑制劑等)藥物的患者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血液系統為不良反應主要涉及的系統;大部分嚴重不良反應患者經過臨床救治均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恢復。結論 抗腫瘤藥物所致嚴重不良反應與患者年齡、藥物類型以及用藥方法息息相關,嚴重者將會導致患者死亡,醫護人員應該加強對腫瘤患者嚴重不良反應的監測,合理用藥。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5.087

作者單位:130200 農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藥品不良反應中心

Analysis of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Induced by Anti Tumor Drugs

SU Xizhi The Center of the Adverse Reaction in Drugs,Market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of Nong’an County,Nong’an 130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of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duced by anti tumor drug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4 cases of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anti tumor drugs in our hospital were review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gender,drug classification,drug use and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Patients with 51~60 years old were the high risk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and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taking other drugs(platinum,monoclonal antibodies,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tc)was the highest,and the system was mainly involved in the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The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anti tumor drug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age,drug classification and drug use,which will result in the death of the patients. The medical staff should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the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Key words】Anti tumor drugs,Adverse reactions,Characteristics

腫瘤也被稱為贅生物,抗腫瘤藥物在臨床應用時可造成程度不同的不良反應 [1]。本次研究將探討抗腫瘤藥物所致嚴重不良反應的特點以及規律,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治療

1.1 臨床資料

回顧總結我院2014年1~7月收治的抗腫瘤藥物所致嚴重不良反應84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本組患者中男性52例(61.9%),女性32(38.1%),年齡≤20歲者5例(6.0%)、21~30歲者8例(9.5%)、31~40歲者12例(14.3%)、41~50歲者14例(16.7%)、51~60歲者18例(21.4%)、61~70歲者10例(11.9%)、71 ~80歲者11例(13.1%)、≥80歲者6例(7.1%)。

1.2 分析方法

采用回顧調查評價方法,依據我國第17版《新編藥物學》以及藥品說明書等資料 [2],通過手工篩選對本組84例抗腫瘤藥物所致嚴重不良反應者的性別、年齡、藥物類型、用藥方法以及患者嚴重不良反應涉及器官或者系統、嚴重不良反應的臨床表現等信息進行統計與分析。

1.3 統計學分析

利用統計學分析軟件SPSS 16.0對相關數據展開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 2檢驗,P<0.05,表示差異且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嚴重不良反應與患者性別以及年齡的關系

本組84例抗腫瘤藥物嚴重不良反應者中,男性(61.9%)大于女性(38.1%),男性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女性;患者中51 ~60歲者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21.4%),41~50歲者第二(14.3%),51~60歲患者是發生抗腫瘤藥物嚴重不良反應的高發年齡段。

2.2 嚴重不良反應與患者用藥類型的關系

依據我國第17版《新編藥物學》以及藥品說明書等資料,抗腫瘤藥物可分為植物類、抗代謝類、抗腫瘤抗生素類、烷化劑、激素以及其他類型(鉑類、單克隆抗體、絡氨酸激酶抑制劑等)六種類型。服用其他類型藥物的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共49例(58.3%)、植物類藥物患者18例(21.4%)、抗代謝類藥物患者9例(10.7%)、抗腫瘤抗生素類藥物患者5例(6.0%)、激素類藥物患者3例(3.6%),可見服用其他類型藥物的患者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和其他類型藥物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嚴重不良反應與患者用藥方法的關系

有57例患者用藥方法為靜脈滴注(67.9%)、口服用藥19例(22.6%)、靜脈注射8例(9.5%),可見用藥方法為靜脈滴注的患者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

2.4 嚴重不良反應涉及患者器官或者系統以及其不良反應的臨床特征

血液系統不良反應38例(45.2%)、皮膚黏膜不良反應22例(26.2%)、消化系統不良反應15例(17.9%)、其余器官或者系統不良反應(神經系統、泌尿系統、代謝障礙等)9例(10.7%),可見血液系統為不良反應者主要涉及的系統。

血液系統不良反應者臨床表現以骨髓移植為主,包括血小板減少、粒細胞缺乏、白細胞減少等;皮膚黏膜不良反應者臨床表現為皮膚瘙癢、皮膚黏膜炎、紅斑等;消化系統不良反應臨床表現為腹瀉、嘔吐、惡心、口腔黏膜損傷等。

2.5 嚴重不良反應的臨床轉歸

本組84例患者經治療后好轉33例(39.3%)、治療后痊愈28例(33.3%)、未好轉而存在后遺癥14例(16.7%)、不良反應嚴重導致死亡5例(6.0%)、其他因素導致患者死亡4例(4.8%)??鼓[瘤藥物嚴重不良反應者經治療后治愈以及好轉的比例達到(72.6%),可見大部分嚴重不良反應患者經過臨床救治均能獲得不同程度的恢復,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會遺留后遺癥甚至死亡。

3 討論

抗腫瘤藥物嚴重不良反應者多發生于老年群體,這是由于老年患者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下降,同時大部分老年患者伴隨有多種身體基礎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患者免疫能力不斷下降,抗腫瘤藥物使用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鼓[瘤藥物最容易引發患者血液系統受損,尤其是骨髓抑制癥狀,而有關研究也認為腫瘤藥物最容易引發患者消化系統不良反應 [3],造成研究結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本次研究中患者不良反應均為嚴重級別有關。

總體來說,抗腫瘤類藥物類型諸多,對人體的作用機制也各不相同,患者治療過程中正常細胞遭受損傷并出現各種不良反應是常見現象,但大多數患者的嚴重不良反應經過治療后都可以治愈或者好轉,因此醫生一定要時刻觀察患者治療過程中的藥物不良反應,明確患者的用藥類型以及用藥方法,加強對腫瘤患者嚴重不良反應的監測,合理用藥。

猜你喜歡
歲者用藥發生率
精準用藥——打造您自己的用藥“身份證”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發生率的meta分析
聯合用藥與單一用藥在高血壓治療中的有效性對比
護理干預對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種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影響
高血壓用藥小知識
圍產期預防保健干預對高危孕婦妊娠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觀察
35歲以下年賺54萬,臺網民狂吐槽
向“不合理用藥”宣戰
2013年各省貧困人口數量及貧困發生率
論文寫作中需注意的“模糊”表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