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杰英教授調理氣郁質治療黃褐斑的臨床思路

2015-02-11 03:41周三華傅杰英
亞太傳統醫藥 2015年13期
關鍵詞:氣郁質黃褐斑調理

周三華,傅杰英

(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0)

?

傅杰英教授調理氣郁質治療黃褐斑的臨床思路

周三華,傅杰英

(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0)

黃褐斑的病因雖不十分明確,但廣州中醫藥大學傅杰英教授認為其與以下因素有關:女性月經不調、痛經、卵巢及子宮肌瘤情緒等。據她多年臨床總結發現:黃褐斑的發病與體質關系密切,其患者多為氣郁質、血瘀質,其中氣郁質是根本。氣滯血瘀是黃褐斑的主要病機,即所謂的“無瘀不成斑”。對于其治療,傅教授從疏肝理氣調理氣郁質的基礎上論治黃褐斑,認為“氣行則血行”,其在治療中常常將針刺、拔罐及刺絡放血等加減結合應用,顯示出辨體論治在治療黃褐斑中的臨床意義,同時兼顧誘因結合中藥調理,有時甚至運用心理疏導。

黃褐斑;氣郁質;體質調理;傅杰英

黃褐斑是發生于面部的一種色素沉著性皮膚病, 皮損為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常對稱分布于面部,無炎癥表現及鱗屑,無明顯自覺癥狀;女性多發,主要發生于青春期后; 病情有季節性, 常夏重冬輕[1]?,F代醫學研究該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確,一般認為多與內分泌改變、某些藥物、慢性疾病以及外界刺激有關。中醫稱為“肝斑”“蝴蝶斑”等,其多見于中青年女性, 屬中醫“熬黑斑”范疇。黃褐斑臨床證型種類繁雜,不同醫家有不同觀點。陳紅風等[2]將本病分為四型:肝郁氣滯型;肝腎不足型、脾虛濕蘊型、氣滯血瘀型。王一楓等[3]將本病分為三型:肝脾不和型、脾胃虛弱型、肝腎不足型。還有從瘀論治者[5],分腎虛肝瘀型、脾濕肝瘀型;有從肝郁、脾虛、腎虛、氣滯血瘀四型論治[6]?,F代研究[7]發現其可能與內分泌失調、遺傳、紫外線照射、其他疾病等因素有關。西醫認為黃褐斑是由多因素造成的,目前尚無單一特效治療方法。中醫將其細化,遵循辨證論治,甚至是辨體論治,可見中醫在治療黃褐斑上的特色。

傅杰英教授從事臨床教學數十載,擅長針灸調理體質治療多種內科疾病,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美容教研室主任的她,對于損美性疾病——黃褐斑的治療更有其獨特的見解。筆者跟師隨診,現將傅教授治療黃褐斑的經驗和思路總結如下。

1 治斑須注重氣郁質

氣郁質:在形上,由于經常情緒不疏暢,食欲、消化吸收受到明顯影響,容易患胃病,因此形體偏瘦者居多,面色青黃;喉間常有異物感;脅肋易脹滿,月經前尤甚;經常手腳冰涼,生氣時更為明顯。在神上,多表現為神情不舒展、不開朗、謹小慎微、小心翼翼。

“肝惡抑郁”是肝的重要生理特性之一。肝喜條達而惡抑郁與肝五行屬木、功善疏泄、升發陽氣、宣散郁滯相關。肝惡之“郁”雖多樣,但歸結起來就是氣郁、血郁、情志之郁。如《丹溪心法·六郁》指出:“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故人身諸病,多生于郁?!备到淌谡J為七情致病首先傷肝,故其在臨床上治療氣郁質時,著重從肝論治。

2 疏肝理氣是治療氣郁質黃褐斑的調體之法

2.1 疏肝暢情志

2.1.1 調任脈、膽經、脾經 情志不暢,肝失條達,氣機郁滯,中醫有“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結則血結”之說,故機體處于氣郁的環境里,久之則氣血滯瘀不暢,肝斑遂生。因此治療氣郁質黃褐斑,傅教授認為以調任脈、膽經、脾經為要。其常膻中、期門、日月穴拔罐寬胸理氣,對于肺氣不宣者,可在中府、云門處亦拔罐,與前三穴合之形似梅花,傅教授常稱之為“梅花罐”,或在背部的肝俞、膽俞、脾俞、胃俞等處刮痧走罐,必要時點刺放血,開門瀉郁。其認為在七情不展、心情壓抑、經期前及春季等時機干預較好。

2.1.2 定神靜心神 過度思慮常致氣機郁滯,即“思則氣結”,木郁克脾土,脾氣被犯,運化失常,出現脘痞納呆、大便溏泄等癥狀。實際臨床上氣郁質型黃褐斑患者多伴有各種胃炎,傅教授在臨床上比較注重脾胃及形神的關系,“脾胃為后天之本”,應固護好后天,故在治療中,對脾胃虛弱者,多加用脾俞、胃俞、太白等,必要時行太白穴溫針灸。與此同時傅教授認為形神關系密切,廣義之“神”即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表現于外的征象。狹義之“神”指性格、心理、情緒、思維、睡眠。神就相當于現代醫學大腦皮層所發揮的作用,大腦皮層對內臟的影響關系密切,上層大起大落情志過度,易致臟腑氣機紊,上層過度內向壓抑,也會致臟腑氣機郁結,氣結則血停,所以在治療思慮較多、神亂的黃褐斑患者時,傅教授常用定神針及頭部督脈的穴位:定神Ⅰ:印堂上0.5寸,定神Ⅱ、Ⅲ:兩目平視,瞳孔直上,眉毛上1.5寸,督脈上的穴位可以選神庭至百會之間的穴位,還常常配大陵、勞宮、中脘、心俞、脾俞等穴,養心健脾安神,達到神安則臟腑氣機調達,氣行則血行,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2.1.3 泄火平陰陽 臟腑氣血陰陽平和是損美性疾病治療的基礎。對于氣機郁滯過久、郁而化火者,可針刺或刮痧膀胱經風門至肺俞處,胃經足三里至下巨虛、內庭,肺經尺澤、魚際,肝經行間、太沖、俠溪,清臟腑郁火以致陰陽平和、氣血調達,從而達到活血消斑的目的。

2.1.4 開絡活氣血 對于氣滯已久、血行郁滯、舍下絡脈迂曲明顯者,傅教授常用三棱針輕點刺患者舌下的瘀絡,起到活血之功。血行則氣暢,氣行則郁滯除,終致面部氣血通暢則肝斑得以消除。

2.2 中藥助調理

臨床中,對于愛生悶氣、脅肋脹滿、常不由地嘆息、腹脹腹瀉者,傅教授常配合一些中藥來調理,常用逍遙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小柴胡湯等為主方加減,對于血瘀較重者以血府逐瘀湯、大黃蟅蟲丸等加減。

2.3 生活中調攝

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的心態,是體質美容的核心要素。所以氣郁質者可以走向自然、接觸自然,運用自然界的美好事物來安慰自己的心靈。要及時發泄不良情緒,找一個自己喜歡的發泄方式及時宣泄。同時應堅持運動,運動可使血脈通、氣血暢,自然就會氣順、血活、瘀散而斑消。

3 結語

中醫認為氣機郁滯為黃褐斑的主要病機,因此,在治療上也即“治斑不離行氣活血”。黃褐斑是常見的損美性疾病,且女性居多,這跟女子以血為本,肝氣易郁滯的體質特征密切相關。傅杰英教授在治療黃褐斑時注重調理氣郁體質,同時兼顧誘因,從而能夠標本兼治,治病調體,辨體調治。黃褐斑應以預防為先,所以平時即應進行各方面調理,保持好心情,注意保暖,以使氣血調和,同時注意防曬,避免過度日曬,避免使用避孕藥、含香料及重金屬的化妝品和光毒性藥物,同時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增加維生素的攝入等。

[1]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 黃褐斑的臨床診斷和療效標準(2003 年修訂稿)[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4,3(1):66.

[2] 陳紅風.中醫外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367-370.

[3] 王一楓,史紅斐.中醫治療黃褐斑療效觀察[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3,13(9):584-585.

[4] 王勝祥.黃褐斑從瘀論治[J].湖北中醫雜志,2000,22(2):24.

[5] 李雪晴,李常度,溫伯平.等.針灸治療黃褐斑的研究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14):101.

[6] 林新瑜.女性黃褐斑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檢測[J].臨床皮膚科雜志,1997,26(5):285-287.

(責任編輯:宋勇剛)

2015-02-21

周三華(1989-),女,廣州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針灸調理體質與美容醫學。

R275

A

1673-2197(2015)13-0061-02

10.11954/ytctyy.201513025

猜你喜歡
氣郁質黃褐斑調理
脾胃失調該如何調理
類風濕關節炎中醫體質及其與HLA-DRB1基因多態性的相關性研究
82例女性黃褐斑的療效觀察
流翔高鈣系列肥 我能土壤調理劑
調理聚合物組合在洗發水中的應用
秋季蛋雞 抓好調理
藥線點灸治療氣郁質型功能性胃腸病30例
中醫體質護理對氣郁質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
光子嫩膚在黃褐斑中的應用
針灸配合中藥治療黃褐斑65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