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同度測算

2015-02-18 04:58王娟娟惠盛隆
統計與決策 2015年12期
關鍵詞:適應力定居點參量

王娟娟,惠盛隆

(蘭州商學院 經濟學院,蘭州 730020)

0 引言

我國藏區廣泛分布于中國西部,面積約249×104km2,占國土面積23.3%,占全國總人口5.62%。境內高原草地廣布,全年無霜期較短,部分地區晝夜溫差大,年降水量分配不均。特殊的自然稟賦使游牧畜牧業成為藏區的主導產業,但受制于游牧文化作用,伴隨人口數量激增,傳統財富觀指引下的牧民不斷擴大畜群規模,超過草地涵容能力的利用使藏區在顯著的熵增進程中不斷趨近生態系統允許條件下的極大熵狀態,為此牧民定居工程全面開展。然而,忽視精神引導、注重空間遷入的劃一式牧民定居工程并未達到預期目標,部分牧民甚至返回游牧點?;诖?,通過進行大量的關于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定居牧民文化適應力的研究,發現二者在藏區存在協同的可能性,而且受制于民族和宗教文化引導,二者的協同必然開啟藏區五位一體的新發展。因此,本文旨在測算二者的協同度,為制定牧民從精神和空間上融入牧民定居點的發展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定居牧民文化適應力協同度,即指藏區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之間良性協調程度的大小,體現了協調的好壞程度。伴隨藏區經濟發展,區內自然資源過度使用,生態環境破壞廣度化、深度化問題突出,藏區文化承載力持續走低,直接影響與藏區文化適應力的協同。從研究現狀看,一些學者運用不同方法研究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問題,一些學者研究某問題的協同模型,但將這二者結合起來,研究藏區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同模型并不多見。本文通過構造協同模型,在假定藏區文化適應力不變的前提下,測算2006~2010年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的協同度,并從時間和序參量兩個角度分析協同發展模式,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協同發展建議,推進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高度協同發展。

1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同度測算原理

1.1 確定序參量

依據協同理論,序參量是指確定系統的宏觀行為并表征系統的有序化程度的參數變量,其決定系統的最終結構和有序程度,遵循代表性、綜合性、易獲得性、動靜結合等原則,分別選取以下序參量代表文化適應力和文化承載力(表1)。

表1 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系統序參量

1.2 確定綜合評價指數

每個子系統中的序參量xij對其相應子系統的總貢獻可以采用線性加權法來計算,具體如下:

其中,y(xi)為序參量對各子系統的總貢獻;wji為子系統對總系統的有序度,即各序參量的權重,如下:

1.3 系統間的協調度

設文化承載力、文化適應力在時刻點t的綜合評價函數分別為 f(CC,t)和 f(CA,t),應用耦合度函數來計算協調度,即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系統協調度如下:

協調度(CI)反應了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在t時刻的協調程度,協調作為一種方法和手段,最終目的是追求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科學、和諧、可持續地發展。由于文化承載力和文化適應力有動態和不平衡特征,單純依靠協調度判別可能產生誤差,采用協同度來衡量文化承載力和文化適應力協同發展的程度。

1.4 系統間的協同度

將協調度、文化承載力和文化適應力有機結合,計算系統的協同度D。

其中,F=(f(CC,t)+f(CA,t))/2表示t時刻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的綜合狀況。D∈(0,1),當D →1時,協同度較大,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之間達到有效協同發展,系統將趨向新的有序結構;反之,當D→0時,協同度較小,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之間處于無關狀態,系統將無序發展。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定居牧民文化適應力的協同發展在不同狀態下有不同的協同發展模式。在借鑒其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將協同度值劃為4個層次,即:(1)當D(t)在(0,0.3]區間時,系統處于低度協同狀態。此時藏區文化承載力與藏區文化適應力協同發展表現為傳統協同發展模式,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水平較低,與藏區文化適應力協調度差,二者不能很好地協同發展;(2)當D(t)在(0.3,0.5]區間時,系統處于中度協同狀態。此時藏區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同發展表現為現代協同發展模式,藏區文化承載力水平不斷提升,與藏區文化適應力協調能力改善,二者趨向較好協調發展;(3)當D(t)在(0.5,0.8]區間時,系統處于高度協同狀態。此時藏區文化承載力與藏區文化適應力協同發展主要表現在藏區文化承載力推動型協同發展模式,藏區文化承載力大幅度提升,不再成為阻礙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同快速發展的障礙,一定程度上起到推動作用;(4)當D(t)在(0.8,1.0)區間時,系統處于極度協同狀態。此時藏區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同發展主要表現在藏區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結合型協同發展模式。此時藏區文化承載力達到極高水平與不斷增強的文化適應力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實現藏區牧民定居點的突破性發展。

2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同度測算

2.1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綜合評價指數確定:2006~2010

基于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系統序參量指標,選擇2006~2010年該指標的綜合因子得分,構建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系統序參量表如表2所示。

表2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序參量匯總表

由于各系統序參量指標對系統的影響程度不同,為了正確測算藏區文化承載力綜合評價指數,須對各指標賦予不同權重。

(1)測算指標間的相關系數,即量化指標的相互影響程度,見表3所示。

表3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序參量相關系數表

(2)測算各指標值在確定綜合評價指數中的權重,見表4所示。

表4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各序參量權重表

(3)計算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綜合評價指數f(CC),見表5所示。

表5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各序參量綜合評價指數表

2.2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適應力綜合評價指數確定

基于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適應力系統序參量指標,選擇該指標的AHP權重,構建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適應力系統序參量表。假定藏區文化適應力維持穩態發展,即藏區文化適應力保持不變,見表6所示。

表6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適應力序參量匯總表

(1)依據上述方法測算影響藏區文化適應力指標權重,見表7所示。

表7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適應力各序參量權重表

2.3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調度2006~2010,見表8所示。

表8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調度測算表

2.4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同度:2006~2010,見表9所示。

表9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同度測算表

3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同度分析

3.1 時間動態角度協同度分析

經科學測算,2006年與2008年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同度處于低度協同水平,表現為傳統協同發展模式;2007年、2009年、2010年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同度處于中度協同水平,表現為現代協同發展模式??傮w而言,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定居牧民文化適應力協同度呈曲折的緩慢上升趨勢,二者的協同水平不斷增強(見圖1)。

圖1 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同度變化趨勢

3.2 序參量角度協同度分析

依據序參量間彼此協同發展的相互依賴程度,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協同發展模式:

(1)自然資源壓力與潛力結合型協同發展模式

這一模式主要指在藏區草地面積與荒漠化土地面積反向惡化發展時的協同模式,即減少荒漠化土地面積,降低自然資源壓力的同時擴展藏區可利用草地面積,提升自然資源潛力,最終實現二者促進式發展。

(2)人口限制型協同發展模式

該模式主要指藏區草地面積、荒漠化土地面積與人口數量協同發展,即藏區人口數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影響草地面積與荒漠化土地面積,人口多寡造成草地面臨的壓力程度有異,從而導致不同壓力下荒漠化土地范圍伸縮。

(3)第三產業輻射型協同發展模式

此模式主要指藏區草地面積、荒漠化土地面積與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協同發展,即第三產業發展對草地利用、破壞造成草地面積銳減,荒漠化面積增加,反之,大規模草地資源對第三產業發展有推動作用,彼此限制與促進實現其協同發展。

(4)旅游業抑制型協同發展模式

這一模式主要指藏區草地面積、荒漠化土地面積與接待游客數量協同發展,即伴隨旅游業興盛發展,接待游客數量頻增,流動人口數增高,草地壓力驟增,加之草地保護力度不足,導致荒漠化土地面積范圍擴增。

(5)教育廣度、深度決定型協同發展模式

該模式主要指義務教育普及率、受高等教育人口數與人口數量協同發展,即藏區人口數是普及義務教育、推行高等教育的主要依據,而普及義務教育是推行高等教育的基礎,受高等教育人口對影響人口數量有一定作用,將上述因子協同發展,有利于實現良性循環發展。

(6)文化素養拉動型協同發展模式

該模式主要指藏區草地面積、荒漠化土地面積與義務教育普及率、受高等教育人口協同發展,即藏區文化素養與草地短期、長期利益存在相關關系,義務教育普及率愈高或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愈大,藏區整體文化素質愈高,人們對資源的利用更科學化,不會盲目犧牲草地長期利益而實現短期利益,此時,荒漠化土地面積呈縮減趨勢,草地面積呈增加趨勢,其協同發展效果較優。

4 結論與對策

4.1 從時間動態角度看

就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文化適應力協同度整體而言,應盡量減緩協同度發展波動及往復過程,排除二者協同發展阻力,鑒于本文研究假設藏區文化適應力是定值,藏區文化承載力成為影響二者協同度的關鍵因素。因此,堅持走“擴大融資范圍、改善融資環境,保障藏區牧民定居點基礎設施建設是提高承載力的重點;普及教育、提高素養、科學發展,實現技術創造高效益是提高承載力的關鍵;完善旅游設施、提高接待能力,加速區內、區外文化交流是提升文化承載力的動力”的發展路子,有利于實現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定居牧民文化適應力高度協同發展。

4.2 從序參量角度看

基于不同的協同發展模式,促進藏區牧民定居點文化承載力與定居牧民文化適應力協同發展的對策如下:(1)針對自然資源壓力與潛力結合型協同發展模式,關鍵在于變壓力為潛力。(2)針對人口限制型協同發展模式,關鍵在于控制人口數量,減少人口壓力。(3)針對第三產業輻射型協同發展模式,即要大力發展低損耗高收益的第三產業,以帶動藏區經濟快速發展。(4)針對旅游業抑制型協同發展模式,重點在于控制旅游規模。(5)針對教育廣度、深度決定型協同發展模式,焦點在于藏區居民的受教育程度。(6)針對文化素養拉動型協同發展模式,關注點在于藏區居民對生態保護的思想認識。

[1]朱敏蘭.青藏地區蒙古族青年跨文化適應力的調查研究[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2]馬存芳.青藏高原回族青年文化習性與跨文化適應力的調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3]陳振寧,張永輝.青海藏族青年跨文化適應力的調查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1,(7).

[4]孫云奮.勞動力轉移與農地流轉的關聯度:魯省個案[J].改革,2012,(9).

[5]鐘銘,吳艷云,欒維新.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協同度模型[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1,(1).

猜你喜歡
適應力定居點參量
高職生生涯適應力與求職主動性關系實證研究
以積極行為引導膽怯型智障學生提升社會適應力
以積極行為引導膽怯型智障學生提升社會適應力
太陽黑子自動識別與特征參量自動提取
含參量瑕積分的相關性質
基于含時分步積分算法反演單體MgO:APLN多光參量振蕩能量場*
綜議體育運動對大學生社會適應力的積極影響
開學日
自然條件下豬只運動參量提取算法
25年后,以色列再建猶太人定居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