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顛覆與重建:新媒體專業的教育理念與課程設置*

2015-02-22 09:02桂萬保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媒介理念融合

■桂萬保

顛覆與重建:新媒體專業的教育理念與課程設置*

■桂萬保

新媒體的興起,對傳統媒體形成沖擊,媒介融合成為傳統媒體突圍的路徑與方法。以傳統媒體為立足點的媒介融合投射到教育上,融合新聞傳播教育仍隱含傳統的新聞傳播理念。這一思路慣性地影響著新媒體專業建設,束縛著新媒體專業教育發展。以新媒體特征及其從業人員職業素養要求為抓手,新媒體專業教育應培養開放共享精神,樹立前瞻性理念,重建本專業課程體系。

新媒體;教育理念;課程設置;職業素養

新媒體的發展壯大對傳統媒體形成沖擊,不僅打破了既有的傳播格局,也對傳統的新聞傳播教育形成挑戰,對新聞傳播從業人員職業素養提出新要求?;谶@一形勢,中外高校的新聞傳播院系都在著力推動新聞傳播教育改革,媒介融合在科研和教學上得到重視,致力于培養全能型和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2012年我國教育部增列“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為新媒體發展培養專業人才。新媒體在實踐和理論方面,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顛覆了傳統新聞學,舊有的新聞傳播教育理念不適于新媒體專業建設。在強調傳承的教育領域,傳承的是知識文化,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動態的,是可以合理顛覆和重建的,這是謂“破壞性創新”。故新媒體專業教育要以自身媒介特性為抓手,重建課程體系。

一、新媒體專業教育基點追問

科技進步推進世界融合,信息傳播加速全球一體化,基于媒介融合的“融合新聞傳播教育”理念被中外諸多高校的新聞傳播院系接受并付諸實踐。美國高校的新聞傳播院系在融合新聞傳播教育方面起步較早,形成較有影響的密蘇里模式和哥倫比亞模式,前者培養適應全媒體業務技能的新聞人才,后者培養擁有復合型知識結構的專家型人才,以滿足傳媒集團多媒介傳播的人才需求標準。①香港公立大學的“融合新聞傳播教育”,遵循博雅教育的理念,打破原有的以媒介形態為特征的學科壁壘,用帶有媒介普遍規律的知識點進行教學。②具體來說,就是實行學科融合、課程融合、技術融合,開展通識教育,培養新聞傳播的“全才”。蔡雯教授把美國高校在媒介融合方面的探索經驗介紹到國內,一時形成研究熱潮。2013年11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啟動了對國內18家具有代表性的新聞傳播院系的調研活動,研究我國新聞傳播教育現狀及趨勢。課題小組認為,“隨著新聞傳播教育模式和內容的變革和發展,培養目標從精通單一技能的專業型人才向掌握多專業、多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發展,18家國內新聞傳播院系都在為此目標進行探索和努力?!雹蹅鹘y媒體發展遭遇困境,媒介融合、多渠道傳播是務實之舉,新聞傳播教育著力培養全能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也匹配傳統媒體的全媒體戰略。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專業人才需求增多,催生了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各新聞傳播院系在新專業建設上力求特色,但大體來說,我國新媒體專業建設主要存在三種模式:一是以傳統新聞學訓練為主,以互聯網信息傳播和應用為輔;二是以互聯網應用和技能訓練為主,以傳統新聞學訓練為輔;三是以傳播學訓練為主,以互聯網信息傳播和應用為輔。這些都是以培養綜合型、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為目標。⑤這種新媒體專業培養模式類似于融合新聞傳播教育,仍受傳統新聞學理念影響,束縛了新專業的發展。因為新媒體有其自身的傳播特性,傳統的新聞傳播理論往往不能解釋新媒體傳播實踐。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不僅僅是外在傳播介質的不同,更深處還是理念乃至文化的不同,尤其是社會化媒體興起,對傳統媒體形成真正的沖擊。所以,新媒體專業教育要找準自己的基點,首先應深入理解什么是新媒體及新媒體從業人員素養。

新媒體是什么?新媒體從業人員需要什么樣的職業素養?只有回答了這兩個問題,才能找準新媒體專業教育方向??镂牟ㄕJ為,新媒體是借助計算機(或具有計算機本質特征的數字設備)傳播信息的載體,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如下特征:即時性、開放性、個性化、分眾性、信息的海量性、低成本全球傳播、檢索便捷、融合性等。但是新媒體的本質特征是技術上的數字化、傳播上的互動性。⑥彭蘭認為,新媒體的核心要素是:終端、內容、關系與服務,而在這其中,內容尤其是新聞內容也許是同質性最高、不可替代性最弱的一個要素。同時,新媒體具有“江湖”屬性文化特質:開放性、分權性、共享性、容錯性、戲諧性。⑦這些對新媒體特征的分析,表明傳統的新聞傳播理念與新媒體傳播思維差異明顯,原先傳播者的主導性地位及偏向內容生產的觀念不能嫁接新媒體傳播實踐。新的傳播邏輯應在新媒體專業教育中一以貫之。就新聞傳播歷史進程而言,楊保軍認為現已進入“后新聞業時代”,職業新聞傳播觀念發生了宏觀轉向:由偏向“傳播主體中心觀”轉向“共同主體中心觀”,由偏向“宣傳引導中心觀”轉向“服務公眾中心觀”,由偏向“內容中心觀”轉向“技術偏向中心觀”,由偏向“意識形態屬性中心觀”轉向“多元屬性統一觀”。⑧促成這些轉向的主要因素是新媒體的發展,特別是社會化媒體的興起強行改變了傳播規則,顛覆了固有的新聞傳播理念和實踐。

社會化媒體強調的是關系,關系就是生產力和傳播力,因此,大眾傳播在社會化媒體時代似乎開始缺乏施展空間,而人際傳播開始回歸。在透明的社會化媒體世界,個體的信譽和口碑成為傳播影響力的關鍵要素,職業新聞傳播者并不比普通互聯網用戶具有特殊的傳播優勢。只有具備良好的可信度和美譽度的個體在社會化媒體中才能獲得認可,而高超的傳播技巧和高質量的信息產品也難以彌補傳播主體形象造成的負面作用。

新媒體可以容錯,最終通過碎片化信息的整合,還原事件原貌和抵達新聞真相。同時,用戶生產內容(UGC)在新媒體傳播中的份量越來越重,信息生產者與信息消費者角色模糊。新媒體傳播致使信息多元豐富,用戶參與度增強。如今的新聞傳播,告別新聞機構的“信我”時代,進入新聞受眾要求的“秀我”時代,承認知識的不確定性。⑨因此,新媒體從業人員不僅僅生產內容,甚至在某種情境下內容生產不是主業,而內容管理和信息挖掘成為重要工作。同時,作為職業新聞傳播者,在信息生產與傳播中也必然需要有所擔當,體現良好的職業素養。

二、新媒體專業教育理念創新

有論者說大學教育第一要務是傳承,而不是創新,因為傳授文化知識、塑造健全人格是最重要的。此言可嘉,揭示了大學教育的本質,但大學教育不能因此拒絕創新,特別是一些新設立的專業,更是要基于本專業特點創新教育理念,建立有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如前所述,新媒體傳播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傳統的新聞傳播理念,那么,新媒體專業教育應基于新媒體特征來創新教育理念。

1.培養開放共享精神

新媒體擁有諸多特征,如即時性、互動性、開放性、分眾性、分權性、共享性、容錯性、戲諧性等,但從根本上說,新媒體特征是由互聯網精神所賦予的?;ヂ摼W核心精神是開放共享,胡啟恒院士在分析互聯網的特殊精神氣質時,提到“開放網絡、自由訪問、信息的共享”⑩?;ヂ摼W的開放共享精神也會對新媒體行業及其從業人員產生深遠影響,或者說新媒體從業人員要認同和具備開放共享精神。

美國《連線》雜志創始主編凱文·凱利在斯坦福大學對來自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學員進行長達了3小時的觀點分享,預言了未來20年科技潮流,認為現在只是分享時代的早期。(11)這是一家之言,但把握了互聯網精神本質。在新媒體傳播實踐中,開放共享確是常態,不論是職業新聞傳播者還是普通互聯網用戶,都遵循這一規則,尤其在社會化媒體時代,“網絡獨狼”玩不轉互聯網。作為職業新聞傳播者,新媒體從業人員更應將開放共享精神作為自身專業素養的體現,因為“生產可被分享的內容正成為我們在社會化媒體上新聞實踐的基本法則?!保?2)新媒體專業教育應專門培養新媒體所需的新聞傳播人才,在教育理念中,注重開放共享精神的培養本是應有之意。精神在交往互動中相互影響,作為教學共同體,新媒體專業師生應身體力行開放共享精神。

2.樹立前瞻性理念

新聞傳播學科應用性強,培養符合媒體需求標準的實用性人才是該學科人才培養的常識。教育產業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高校偏重實用性人才的培養。教育主管部門的就業率考核,以期優化學科資源配置,也使得高校注重為企業為社會培養實用性人才。這直接催生了一種“私人訂制”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即有些高校的部分實用性專業就針對企業單位人才需求標準,而有目的性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高校與企業單位簽訂用人協議。還有一種現象,就是高校主動調研某專業畢業生將來就業面向的這一類型企業單位,研究和細分這一類型企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專業、學歷、素養等,獲得企業單位用人標準等資料,然后作為依據來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事求是地說,這些做法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教學科研雖然有自己的獨立性,但應該遵循市場規律。

然而,媒介技術創新致使新媒體行業變幻莫測,如果人才培養方案以過去的某個固定時間的企業單位人才需求標準為依據,進行課程設置并依此指導教學、培養學生,其結果是以過時的人才需求標準培養未來走向人才市場的新媒體從業人員。這會導致新媒體專業教育培養的專門人才在知識與技術上可能落后于時代。當然,任課老師也會更新上課內容,貼近時代,但教育理念在起點上固守舊的人才培養標準,則自然會影響教學效果。

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研究院院長趙子忠教授在美國高校進行考察時,發現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做的是人們十年后做的事情,如分子雕刻等基礎性研究和生物網絡設計,研究人員認為只負責把它研究出來,我的工作做完了,自然有企業會來對接。(13)這保證了新媒體專業教育引領新聞傳播實踐,培養專業人才的超前意識和職業素養。而國內新聞傳播院系通常做法是先去媒體調研,回來總結研究新聞傳播實踐經驗,再傳授學生這些業界新動態。新媒體專業教育應避免這種滯后守舊的教育理念,樹立前瞻性教育理念。

三、新媒體專業課程體系重建

“變”,是新媒體的關鍵詞,一是新媒體傳播的內容變動更新快,二是新媒體自身的變革常態化。所以,新媒體從業人員總要保持“在路上”的狀態,同時不能只顧低頭看路,還要抬眼遠望。同理,新媒體專業教育如果只是跟在新媒體新聞傳播實踐后面總結經驗,建立培養模式,則培養不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引領行業發展的專業人才。新媒體專業的課程設置應基于新媒體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要求,從業人員具備了良好的職業素養,任憑新媒體如何變動,都會心中有底,知曉大勢。

1.職業素養與核心課程設置

新媒體專業雖然設立時間不長,但在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方面,很多新聞傳播院系都在努力建設自己的專業特色,綜合來說,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有三個大方向:新媒體新聞傳播人才、新媒體產品設計人才、新媒體經營管理人才。(14)但是,不論是哪一種培養方向,其目標是培養能勝任新媒體工作的專業人才,培養對象應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新媒體專業核心課程設置應基于這一理念。

從Web1.0時代到Web2.0時代,媒介形態進一步豐富,這不僅帶來新聞傳播形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新聞傳播理念的重新認識,“互聯網關鍵的變革之一,便在于從門戶時代轉向社會化媒體時代?!保?5)社會化媒體的每一位用戶是一個節點,能夠自主生產、傳播信息,又能憑借關系使信息裂變式擴散,產生影響,個體人在傳播網絡中可以擁有話語權。虛擬的網絡社會已是現實社會的投影,人際關系就是傳播力。傳播門檻降低了,互聯網賦予人們平等的權力,但在透明的傳播語境下,個體的可信度、美譽度會與傳播的影響力正相關。因此,新媒體專業應開設網絡傳播學、人際傳播學、社會網絡分析、網絡行為心理學、網絡法律法規與職業倫理等課程,培養學生在Web2.0時代基本的專業素養。

科學素養是新媒體專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新媒體專業學生的科學素養,有助于他們把握科技發展趨勢,提升技術認知和使用能力。如數理統計、數據挖掘、互聯網思維與方法、科技傳播前沿等課程的設置,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拓展視野與思維,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鼓勵學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其實,有時候大學教育就是為學生搭建一個學習平臺,打開一扇知識之窗,讓他們在知識海洋里遨游。

其他核心課程要根據專業特色和培養方向來分別設置。如偏向新聞傳播的,可以設置網絡新聞學、網絡新聞寫作與編輯實務、多媒體新聞制作等課程;偏向產品設計的,可以設置電腦網頁設計、多媒體藝術設計、多媒體設計與制作等;偏向經營管理的,可以設置網絡營銷、網絡媒體經營與管理、傳媒經濟學、管理心理學等。課程設置一旦固定后即是模式,但模式也不是統一不變的,還可以根據不同院校的情況各有側重、各展所長。

2.知行合一的課程融合體系

正如麥克盧漢所言“媒介即是訊息”,媒介技術變革不僅影響信息的呈現,其本身還有意義,如互聯網的技術賦權。新媒體特征改變了傳統新聞學重視內容的理念,轉為“技術偏向”的知行合一,即追求內容與方式相統一。因此,在新媒體時代,爭論“內容為王”還是“渠道為王”,已沒有意義。

新媒體專業核心課程的設置,基于從業人員職業素養要求,但不是傳授了這些課程內容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是先要合理設置課程體系。目前,新媒體專業“在課程設計上選擇理論基礎、新聞業務、互聯網技術、媒介經營管理、營銷公關、視聽軟件應用等課程模塊,且大部分課程屬于‘概論’或‘通論’課程,課程間的相關性較弱?!保?6)這樣的課程設置存在兩種缺陷:一是沒有擺脫傳統新聞學的影響,二是表現在多學科的疊加而沒有融合。這會使新媒體專業建設陷于迷茫,難以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也難以建立符合本專業的課程體系。一個好的培養方案,在課程設置上應追求一種“相溶性”。學生在學習時能夠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觸類旁通,最終產生“化學反應”,引發學生的深層次思考,收到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效果。新媒體專業的課程設置不能簡單將新聞傳播、計算機技術、營銷與管理及通識教育課程等簡單疊加,這種機械的知識堆砌,會導致學生的“食而不化”。所以,新媒體專業教育的課程設置,應做到“知行合一”,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即文化課與實驗課互相配合乃至相溶,避免教學中出現文化課與實驗課“兩張皮”,更要避免兩者間的厚此薄彼。

注釋:

①陳奕的《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融合新聞’專業探析》一文及蔡雯的著作《媒介融合與融合新聞》先后介紹了“密蘇里模式”和“哥倫比亞模式”。

②王君超:《融合新聞傳播教育的理念、實施與對策——香港公立大學新聞傳播教育的經驗》,《國際新聞界》,2011年第11期。

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傳播教育課題小組:《媒介融合時代的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基于18所國內新聞傳播院系的調研報告》,《國際新聞界》,2014年第4期。

④郭全中:《互聯網時代的傳媒產業新趨勢》,《新聞記者》,2014年第7期。

⑤張芹、黃宏:《高校網絡和新媒體傳播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黑龍江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⑥匡文波:《關于新媒體核心概念的厘清》,《新聞愛好者》,2012年第19期。

⑦彭蘭:《再論新媒體基因》,《新聞與寫作》,2014年第2期。

⑧楊保軍:《我國職業新聞傳播觀念的幾個宏觀轉向——以“后新聞業時代”開啟為背景》,《新聞記者》,2014年第5期。

⑨劉海龍:《新聞素養與下一代新聞業》,《新聞記者》,2014年第4期。

⑩胡啟恒:《什么是真正的互聯網精神》,《北京科技報》,2014年3月10日。

(11)凱文·凱利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預言未來20年科技潮流》,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682,20141028438740580.html.

(12)錢進、尹謎眉:《社會化媒介時代的新聞編輯部轉型——對話英國湯姆森基金數字新聞和社會化媒體特別顧問Dan Manson》,《新聞記者》,2014年第5期。

(13)陳磊:《新媒體人才培養,大學緣何慢半拍?》,《科技日報》,2014年10月12日。

(14)譚天、劉方遠:《試論新媒體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6期。

(15)彭蘭:《社會化媒體時代的三種媒介素養及其關系》,《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3期。

(16)鮑立泉、胡佩延:《新媒體專業教育定位研究——以媒介形態創新為視角》,《現代傳播》,2014年第8期。

(作者單位:安徽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責任編輯:李立】

*本文系安徽高校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政務微博輿論引導功能研究”(項目編號:SK2013B22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媒介理念融合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書,最優雅的媒介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現中的弱勢群體排斥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