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采血方法對血常規結果的影響

2015-02-24 00:36王東蕾山東省德州市中醫院檢驗科253013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5年17期
關鍵詞:末梢血常規標本

王東蕾 山東省德州市中醫院檢驗科 253013

?

不同采血方法對血常規結果的影響

王東蕾山東省德州市中醫院檢驗科253013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采血方法對血常規結果的影響。方法:對本院近期進行血常規檢查的80例患者分別進行靜脈血和末梢血采樣,比較兩種采集方法對血常規結果的影響。結果:靜脈血采集方法患者的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比容、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末梢血采集方法的指標,白細胞指標則低于末梢血,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靜脈血采集更加精準,更有利于臨床診斷,值得推廣。

關鍵詞靜脈血末梢血血常規

血常規檢查作為臨床診斷的三大檢驗項目之一,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從而發揮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通過對細胞數量、形態、分布變化的檢測指標,反饋患者此時的健康狀況。對于疾病診斷、治療起到了重要作用。備受臨床醫生推廣使用,血常規檢驗指標不僅能有效判斷各種血液疾病,同時也有利于與其他疾病相鑒別,方便發現全身疾病的早期征象,具有檢驗方便、簡單易行、價格低廉等特點,利于病情、病程準確判斷。檢驗方法的采集可分為靜脈血和末梢血采集兩種。在血常規檢測方面,是采用靜脈血還是末梢血,目前尚存爭議,臨床還沒有形成統一意見。但眾多學者經過實踐證明[1],靜脈血采集結果在準確性、重復性方面明顯優于末梢血采集法。本文對我院近期進行血常規檢查的80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分別使用兩種采血方法進行檢查對比,現闡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進行血常規檢驗的患者80例作為觀察對象,男48例,女32例;年齡16~70歲,平均年齡(45±4.5)歲;疾病類型:胃潰瘍5例、腹瀉3例、高血壓10例、糖尿病5例、高脂血癥10例、上呼吸道感染15例、腦梗死5例、冠心病4例、肺感染10例、中耳炎5例、泌尿系感染5例、前列腺增生3例。所有患者均進行末梢血采集與靜脈血采集,比較兩種方法對血常規結果的影響,相同的人員采用兩種方法,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所有入選患者均排除惡性腫瘤、凝血機制障礙、出血傾向、嚴重心、肝、腎重要臟器損害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檢驗表。

1.3標本采集均嚴格根據無菌采血技術規范進行,標本檢測均按檢驗科的標準操作程序(SOP)文件的要求進行,對存在異常的標本,進行涂片染色,顯微鏡復檢。囑患者在標本采集前的12h避免進食,以免影響檢查結果,安靜狀態下取坐姿。靜脈血采集:首選肘部靜脈血管,對肘部靜脈血管不清晰的患者,可采手背、手腕、足踝等處的靜脈血管作為第二選擇部位。首先向家屬及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并告知此次檢驗的目的,消除緊張心理,選擇血管,進行局部皮膚消毒,范圍>5cm,一次性采血針呈30°穿刺進針,采血針末端連接血常規試管,采集2ml,按壓穿刺點,拔出采血針,并告知沿血管方向按壓10min。血標本應進行輕微震蕩,防止凝固。末梢采血時,選擇手指指腹進行皮膚的清潔消毒,待干燥后穿刺,采血完畢后加到有EDTA-K 抗凝劑噴霧的0.5ml Eppendorf管中,輕輕震蕩,放置于室溫10min。采用血液分析儀進行血常規檢測,保證采集標本均在采集后2h內進行檢驗。

1.4儀器及試劑本試驗采用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儀進行血常規指標的檢測,試劑、稀釋液及清洗劑采用原裝配套試劑,所有采集的血樣按照血常規規范測試步驟進行。設備有專人定期進行養護、維修,以有效確保機器性能的穩定與準確??鼓苓x擇BDV-aeutainer K2 EDTA 3.6mg,真空采血管,本文所有靜脈血、末梢血標本均由同一名資歷較高的檢驗人員完成,以有效避免人為干擾。

1.5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法,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用靜脈血采集方法患者的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比容、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末梢血采集方法的指標,白細胞指標則低于末梢血,兩種方法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采血方法指標比較

3討論

血常規是臨床最基本的實驗室化驗項目,血液中主要組成部分為各種細胞因子、血漿、血細胞,當血液各種組成成分、細胞形態以及數量發生異常改變時,采用血常規檢查可對機體組織、器官的病理改變做到及時發現,為患者的疾病診斷給予客觀依據,主要用于排除血液疾病、造血功能異常、貧血等疾病,為了明確診斷,通過采集血液標本進行血液檢查是最直接、最常見的方法。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不斷發展,該項檢驗項目已成為住院患者的必檢項目之一,臨床越來越多地依靠實驗診斷,因此,在檢驗科工作中,醫學檢驗正沿著超微量、快速、準確、特異及自動化強的方向發展。當前醫院更多采用自動血常規檢測儀。學者指出[2],檢驗科工作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患者的預后,對疾病的進展、轉歸均有一定影響。如何保證檢驗結果更加精準、指標更貼近,是目前臨床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在進行血常規檢查時,不同方法、不同儀器對所采集的標本結果均有影響,導致結果不一致,阻礙醫生對患者的臨床判斷。對于血常規臨床多采用手指末梢血、肘前靜脈血、橈動脈血等方法進行采集。但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性,如:緊張、疲勞、感染等外在因素干擾,導致血常規檢查的準確性受到影響。眾多學者指出,靜脈血采集法在穩定性方面,顯著優于末梢血采集法,并且,不同的采血點會對血常規檢驗結果造成干擾,如何選擇適宜的采血部位是檢驗人員需要思考的問題。臨床一般多選擇肘靜脈,此部位血管粗,血流速度快,抽吸過程阻力小,檢驗人員容易抽取,不容易受到氣溫、末梢循環的影響,不會因患者情緒緊張,或因為進針深度不夠,干擾檢測結果。與抽取指端末梢血相比,能更加真實、準確反映患者身體實際狀況,所以,臨床更多要求對靜脈血進行檢驗,重復性好,能有效防止交叉污染的發生,更好地反映出檢查對象的全身血液狀況。結果證明,靜脈血具有可重復使用的優點,對需要再次復查的檢驗標本不用再次進行穿刺采血,降低患者的痛苦,重復檢查所得數據更接近真實水平。為臨床診斷、鑒別、治療均提供了可靠依據。末梢血實際是由動、靜脈血、毛細血管血液、細胞內液、組織間液組成,末梢血采集法多通過耳垂、指端進行抽吸,操作更為簡單、方便,患者痛苦小,過去幾年備受臨床大醫院推廣使用,人群更傾向于嬰幼兒、腫瘤患者、血液病等需要密切監測血常規人群,能有效避免多次、反復抽血對患者帶來的穿刺痛苦。但該部位比較特殊,如果末梢血流不暢或者速度比較慢、血量少,或出血不暢、需要反復擠壓以及過冷等溫度干擾,加速血小板聚集,在血小板黏于皮膚穿刺處,所形成的組織液或微血塊就會混入,進行常規血液檢查時往往與實際數值有一定差距,不能反映血液循環的真實情況,導致臨床檢驗出現誤差。并且,末梢血需要靜置,是為了有效避免白細胞破裂,造成白細胞計數減少,淋巴細胞百分率明顯增多,造成檢測結果偏低,發生假性結果,末梢血采集方法的穩定性最差。當采樣后靜置30min再進行標本測定,可有效緩解上述情況。但在氣候溫差的影響下,過冷或過熱的天氣靜置均會干擾檢驗結果,不能反映全身循環血液的真實情況,嚴重的影響檢驗結果的正確性。因此,采用靜脈采血法不用將標本靜置,杜絕上述環境干擾,有效避免血液凝固,操作過程不會激發凝血因子。根據研究結果表明,80例血常規檢驗患者,通過靜脈血、末梢血分別采集行血常規結果比較發現,靜脈血采集方法患者的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比容、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末梢血采集方法的指標,白細胞指標則低于末梢血。兩種方法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文檢驗證實,不同的采血方式對血常規所測結果不一致,靜脈血采集法能反復檢查,具有較強的重復性,而末梢血采血量有限,不能反復進行化驗檢查。并且,靜脈采集法對血常規檢測儀損害小。更有利于儀器的維護,延長儀器的使用壽命,所得結果更真實、貼近患者,數值更精準。

綜上所述,不同的采血方法對檢測結果的影響很大,除某些特殊患者外,應盡可能采用靜脈血采集,為臨床診斷提供更為真實、可靠的數據,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林艷雙,齊麗麗,郭景賀.血涂片細胞形態學檢查在臨床中的價值及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14,16(9):1470-1471.

[2]楊春霞,王付力.三種不同采血方式對血細胞測定參數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4,16(13):1590-1591.

(編輯羽飛)

收稿日期2014-11-19

中圖分類號:R446.1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7585(2015)17-2373-02

猜你喜歡
末梢血常規標本
不明原因肝損害的32例肝組織活檢標本的29種微量元素測定
血常規檢驗中常見誤差原因及解決策略
血常規解讀
COVID-19大便標本采集器的設計及應用
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血常規指標檢測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觀察
血常規檢驗前的準備工作
向區域創新體系“末梢”發力
延伸從嚴治黨的“末梢”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液常規檢驗中的臨床對比結果比較
植物標本的采集與保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