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與微信——自媒體時代的“微革命”

2015-02-27 04:15
西部廣播電視 2015年11期
關鍵詞:把關人微博自媒體

劉 影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

微博與微信——自媒體時代的“微革命”

劉 影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

摘 要:美國著名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曾提出媒介即訊息的理論,現代社會,微博、微信的出現恰恰驗證了這一論斷。每個擁有微博、微信的人,都可以利用這一平臺傳播信息,表達自己的觀點,自媒體時代已然來臨。盡管對自媒體的定義眾說紛紜,但基本認為是以個人傳播為主,利用新興傳播媒介進行的信息傳播,博客、微博、論壇、網絡社區、微信等媒介形式,都屬于自媒體。其中,微博、微信這兩種自媒體發展勢頭正旺,它們的出現給傳播環境帶來了變化,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打破了傳統媒體壟斷新聞來源的格局。

關鍵詞:自媒體;微博;微信;特點;把關人

1 自媒體的特點

傳統媒體是一種“自上而下”“點對面”的傳播方式,它的傳播者和受眾分得非常清楚,而自媒體則打破了這種不公平的格局,人人都是新聞源,人人都是傳播者,在自媒體時代,沒有絕對的受眾,也沒有絕對的傳播者, “點對面”的傳播轉變為“點對點”的對等傳播模式,傳播主體也更加多樣化、平民化、個性化。

傳統媒體的傳播者主要是新聞從業人員,擁有一定的專業背景,而自媒體的傳播者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無論你有沒有文化,都可以把信息傳遞,這就造成了傳播主體的多樣化。在這個“全民皆博”“全民皆微”的時代里,人們利用自媒體的便利,傳播信息已經變成了一種時尚,剛剛過去的醫護人員駕120急救車吃飯的新聞,就是由普通網友利用自媒體在微博中發出,引起大眾討論,從而引起有關部門注意并嚴肅處理,這種微直播、微互動是自媒體時代的顯著特點。

自媒體的傳播者既可以是專業的新聞從業人員,也可以是業余的新聞愛好者。近年來,隨著微博、微信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草根、明星、記者、知識分子、政府官員以及政府部門都紛紛開通了微博和微信,在網絡空間發出自己的聲音。微博、微信問政成為社會權利行使的新途徑,他們利用自媒體的便利行使著輿論監督的權利,他們所發布的言論或信息因而具有更少的功利性,更少的預設立場和偏見,使新聞的客觀性、公正性更加明顯。

微博、微信的出現,使媒體“飛入尋常百姓家”,變成了個人傳播信息的載體,從旁觀者到當事人的轉變,讓每個普通民眾利用自媒體想寫就寫,想說就說,每個“草根”都可以自由地表達觀點,抑或傳遞情感,構建自己的社交網絡。在這個平臺上,“草根”們擁有足夠的話語權,這就給普通民眾,張揚自我、助力個性成長、表達民意提供了機會。隨著自媒體的發展,這種個性化的“自我聲音”的表達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

傳統媒體的輿論監督格局被自媒體的出現所顛覆,監督的主體從部分專業新聞媒介變成了廣大網民,使大眾掌握了話語權,從這個角度上說,它能夠增強輿論的參與度,縮短輿論的傳播與反饋周期,這就有利于信息的平等互動與交流。由于輿論主體的改變,輿論監督的范圍也進一步擴大,在自媒體時代下,“全民皆記者”讓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和每一個階層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監督。從“表哥”“房姐”的落馬,再到“雷政富不雅視頻”“陳赫被爆離婚”等熱點新聞事件,無一不彰顯了網民監督的效率,對那些腐敗官員確實起到了震懾作用。

然而,自媒體的監督作用雖然具有上述優勢,但同時也存在著很多缺陷。眾所周知,大眾傳媒往往是通過意見領袖的中介作用,才能影響公眾。意見領袖是指,在人際傳播網絡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意見、評論,并對他人施加影響的“活躍分子”,是大眾傳播效果的形成過程的中介或過濾環節,由他們將信息擴散給受眾,形成信息傳遞的兩極傳播。根據人民網輿情監測辦公室在《2013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中提出:在一些突發事件和公共議題上,網絡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常常超過媒體和政府在微博中的傳播力,例如在微博上、論壇上盛傳的“日本核輻射空氣抵滬”的無稽之談,讓上海市民嚇出一身冷汗,還有“碘鹽防輻射”的謠言,一時間造成了哄搶熱潮,類似于這樣的信息洪流沖擊著人們的視線,這種狀況也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普通網民的個人思考能力。

然而,自媒體的輿論中經常表現出“個人極端化傾向”和“群體極端化傾向”,這樣的信息傳播,雖然換來了點擊率、提升了發布新聞的速度,卻降低了新聞的真實性。其實,類似“金庸去世”這種不實消息在微博、微信的朋友圈中擴散已經屢見不鮮,因此,自媒體的把關人必須發揮作用。

2 自媒體的把關人

“把關人”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庫爾特·盧因提出的,盧因認為,在群體傳播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把關人,只有符合群體規范或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內容才能進入傳播的渠道,也就是說,傳媒組織決定著什么樣的信息能夠被傳播,這是大眾傳播非常重要的一環。

然而,在自媒體的傳播環境中,微博、微信的碎片化特征非常明顯,信息流動速度非常迅速,尤其是對于突發性新聞的傳播速度更是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但是對于一個熱點新聞有可能隨著信息洪流的沖擊,幾小時之內就被淹沒了,因此,自媒體的把關難度更高,需要多重把關。

2.1 把關難度

傳統的把關一般是在信息發布之前進行,但是在自媒體中,人們利用微博、微信發布信息是不需要經過任何人允許的,他們想發什么就發什么,想什么時候發就什么時候發,更不需要經過專業

人士的把關,所以說,自媒體的把關難度非常高,甚至可以說是把關缺失。

2.2 把關角色的轉變

由于自媒體的交互性極強,傳統意義上的受眾也可以變成信息的傳遞者,所以說發布信息的普通受眾也變成了把關人。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發布者在發布信息之前,只需經過博主、微主本人的審核,由他們本人對信息進行判斷,從而決定信息發布與否,以及采用何種表達方式,因此,自媒體時代,每一個信息發布者都變成了把關人。

2.3 如何把關

“菲律賓人質事件”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在自媒體中,信息的發布者即普通民眾變成了把關人,他們大多沒有受過專門的訓練,因此這樣的把關并不專業,才由原本的簡單關注變成了局勢的愈演愈烈,所以,自媒體如何把關是我們要深刻思考的問題,但歸根結底還是要多重把關。

首先,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信息發布者,也就是普通民眾,要提高自身新聞素質,加強對新聞價值標準的理解,不能隨心所欲,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一定要經過自我把關。雖然人的價值標準不一樣,把關的尺度也不一樣,但是,這是把關的第一道程序,也是最基本的把關環節。

其次,是平臺把關。信息進入微博、微信這一傳播渠道后,需要經其傳播,必然要經過提供平臺和技術的運營商們,這就需要運營商設置嚴格的機器審核和人工審核程序,這是把關的第二道程序。

第三,一個話題或者一個事件,能否成為熱點,與網民的轉載和點擊率是密不可分的,網民關注度高的內容點擊率和轉載次數就會不斷攀升,使事件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因此,網民是否認同的態度,是自媒體的第三道把關程序。

第四,傳統媒體的把關也不能缺失,由于傳統媒體的權威性,他們可以決定對一些熱點話題是否進行報道,是否需要刪除,以保證進入大眾議程的話題具有新聞價值和社會價值。

由此可見,自媒體是一把雙刃劍,一面加強了普通民眾的輿論監督作用,一面卻也因為把關的缺失容易造成輿論暴力現象,所以,如何利用自媒體,應當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在這場微革命中,朝著陽光、健康的道路繼續前行,以便能夠更好地服務大眾,造福大眾。

參考文獻:

[1]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周丹.調查性報道:紙媒在新媒介環境中的起航之帆[N/OL].人民網,(2012-06-04).http://media.people.com. cn/GB/22114/206896/244393/18067339. html.

[3]馬靜.中國網絡輿論監督的現狀及對策[D].長沙:中南大學,2007.

猜你喜歡
把關人微博自媒體
新媒體時代更需要“把關人”
新媒體時代報媒“把關人”的角色定位
“互聯網+”時代傳媒對媒介域“私有化”的應對
事實與流言的博弈
自媒體時代慕課對民辦院校高等化學教學的意義與影響
重大突發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自媒體時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課改革路徑
“全民記者團”:濟南電視臺與“百姓記者”的“握手”實踐
大眾文摘期刊在互聯網環境下如何實現“內容突圍”
印度電影“把關人”受賄落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