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015-02-27 11:43焦谷愛
新課程 2015年13期
關鍵詞:順時針語言表達創設

焦谷愛

(山西省太谷縣侯城鄉北沙河學校)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知識的本身就是活動。動作和思維密不可分?!蹦敲?,在教學中,教師如何在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呢?我的教學體會是: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樂于動腦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情境,讓學生發現問題,引發思考,積極動腦,這有助于驅動學生內在的求知動力,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努力為學生創設生動、現實的情境,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對故事、童話、動物都非常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童話、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公,使學生身處擬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這樣,不但能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還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數學學習中。比如,在教學“8的分與合”時,我創設一個問題情景:兩只小猴去小兔家做客,有8個桃子,請你幫小兔分一分。學生非常樂意幫小兔的忙,不但產生了學習的欲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接受新知識,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教學中提供的問題情境應注重一定的開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還能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后增強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通過創設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觸動學生主動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讓學生親自動手,培養實際操作能力

小學低年級學生好奇、好動、樂于模仿,遇到新鮮事物習慣動手試一試。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讓他們親自動手,實際操作,這樣就能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具體化,學生比較容易接受。

如,“鐘表的認識”的教學中,涉及“順時針方向”這一抽象的概念,是低年級小學生比較難理解的。在教學時,我分了以下幾步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

首先,讓學生觀察真實的時鐘,熟悉其中的分針和時針,觀察鐘面上的數。

其次,借助課件演示,觀察分針和時針的轉動情況,從而建立順時針方向的概念;然后動手在自備的實物鐘上親自撥一撥,體會順時針方向。

最后,學生學會看鐘面,能正確說出鐘面上指針所指示的時間,并且通過動手學會將指針按順時針方向撥到規定的時間。

學生運用學具直觀操作時,由于年齡小,往往出現手口不一、隨意性大的現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操作目的,精心安排操作程序,設計操作方法,讓學生有條理地進行操作,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

三、結合圖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低年級數學教學,內容淺顯,趣味性強,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連,看到插圖,學生踴躍發言,但大多數只是隨興而發,說得不完整、不規范,教師應結合教材進行正確的引導。

例如,教材中的每個例題都是結合圖出現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指導學生充分看圖列算式的基礎上,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師:同學們認真看圖,左邊有幾個蘋果?右邊有幾個蘋果?合起來一共有幾個蘋果?

師:求合起來是多少,應該怎么算?你能列出算式嗎?

師:完整地敘述圖意后,說說你想怎么算?

然后迅速變化圖形,讓學生看清楚,說明白,在舉一反三后,學生通過觀察這一感性認識,上升到已知兩部分,求和用加法算這一理性結論。在認真觀察圖畫學習知識的同時,教師有目的地培養了學生觀察的實踐能力。

四、注重讀說結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問學生的思路:“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要這樣想?”等。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說說概念的形成過程、思維的構建過程、方法的應用過程、問題的探究過程。讓學生有語言表述的機會,并注意語言的正確、簡潔、符合邏輯。

如,在教學“9+3”這道題時,在學生正確算出答案后,教師要追問運算過程(思維過程),以激發學生大膽去想,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說,暢所欲言,只要說得有道理就可以,這樣激勵學生,學生的思維活躍了,思路也開闊了。有的說:“把9分成2和7,7加3等于10,10加2等于12?!庇械恼f:“把9分成3份,每份是3,3乘4等于12?!庇械恼f:“看到加法想到減法,因為12減3等于9,所以9加3等于12?!边@樣在教師的適當點撥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逐漸提高了。

對數學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的不同有計劃地進行,要隨著學生身心的發展,知識的日積月累而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訓練,以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增強,最終達到能力和智力的雙向發展。

五、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力求通過數學活動,采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方式,讓學生了解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廣泛聯系,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逐步獲得數學的思想方法,并促進應用意識的形成。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手、眼、口、腦有機地結合起來,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開拓學生的思路,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趙晨春.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實踐與思考[J].數學大世界:教學導向,2012(09).

猜你喜歡
順時針語言表達創設
最后才吃梨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創設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圖形前線
新聞采訪中如何應用語言表達技巧
為什么表的指針都按照順時針方向轉動
語言表達綜合訓練
心情不好
語言表達與語體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