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應新形勢 把握新機遇努力創建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

2015-03-01 08:00萬立駿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年5期
關鍵詞:中國科大一流學科

萬立駿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 合肥 230026)

萬立駿,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統籌推進方案》”)。會議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中國特色為統領,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為導向,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要引導和支持高等院校優化學科結構,凝練學科發展方向,突出學科建設重點,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激發高校內生動力和活力。如果說,已實施多年且成效卓著的“211工程”“985工程”是我國高校匯集辦學資源、提升科教實力的“集結號”,那么即將啟動實施的“統籌推進兩個一流”就是中國大學沖刺國際前列、打造頂尖學府的“沖鋒號”。中國科大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研究型大學,理應積極響應《統籌推進方案》戰略部署,抓住機遇,加快推進學校綜合改革與立體創新,努力建成獨具一格的世界一流大學,這既是我們的夙愿,也是我們的使命。

一、國家使命:中國科大應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中成為領軍高校之一

世界一流大學是基礎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創新的重要源頭,是科學理論探索和文化傳承創新的主要力量,是優秀師資匯聚和高端人才培養的示范基地,是大學體制改革和教育制度創新的領軍方陣。西方發達國家依托一流大學帶動國家富強、引領世界潮流的發展路徑表明,一流大學在國家崛起、民族復興、社會進步、產業革命、文化繁榮中始終肩負重大使命并擔當重要角色,成功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已成為國家高等教育發展水平乃至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科技、社會、文化、教育發展到較高水平或新的階段后的迫切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化”為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的新常態階段,其對高等教育事業提出了“更加注重內涵發展、更加注重特色打造、更加注重創新引領、更加注重需求導向”的系統要求。作為高等教育序列中的第一梯隊,我國的高水平大學應根據國家現實發展和長遠利益需要,在經濟社會新常態下“有所作為、有所必為、大有所為”,主動承擔時代與國家賦予的重要使命,力爭在國際科教、文化和人才競爭中發揮新的中堅作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做出更大貢獻。

即將啟動實施的《統籌推進方案》將“提升科學研究水平、著力推進成果轉化、傳承創新優秀文化、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升大學治理能力”作為高水平大學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主要任務和基本目標,并為中國頂尖高校全面改革創新、沖刺世界一流大學制定了“路線圖”與“時間表”。中國科大作為重要的研究型大學、高水平大學和“中國頂尖大學”,應根據《統籌推進方案》設計藍圖,勇挑重擔、奮勇爭先,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中成為領軍高校之一,這主要因為學校經過多年努力已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

1.中國科大始終堅持“‘基礎’立校、創新為魂”治學思路且成就斐然。研究型大學應成為創造性產出基礎理論和開展基礎研究的學術重鎮。自1958年建校以來,中國科大就重視基礎科教體系構建,通過協同開展基礎科學研究、基礎學科建設和基礎知識傳授,努力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及科研競爭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性科技成果,匯聚了一大批能力卓著的高層次教學科研人才。立校五十七年,中國科大尖端成果不斷涌現,量子通信、鐵基超導等基礎研究成果屢次入選“世界科技十大進展”“國內十大科技進展”“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等評選;理工學科長足發展,物理等10多個基礎學科均列全國前五,數學等10個學科進入ESI近十年數據統計全球學科排名前1%;基礎教學師資優良,學?,F有博士生導師1082名(含兼職導師),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46人,一大批年輕學者入選“千人計劃”“青年千人”“國家杰青”等評選,在基礎課程教學和基礎理論探索方面凝聚了一支具有持續創新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師資隊伍。

2.中國科大始終秉承“人才為本,科教融合”育人理念且成果卓著。高水平大學應成為拔尖創新人才和復合應用人才的搖籃。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堅持“精品大學,英才教育”的定位,堅持“科學與技術融合”“理論與實踐融合”“教學與科研融合”的原則,遵循“基礎寬厚實、專業精新活、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全面素質”的思路,瞄準國際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積極推動學科交叉和前沿創新,依托一流學科體系和研究平臺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為培養創新人才和貢獻創新成果提供堅實的學科基礎和平臺支撐。建校至今,中國科大本科生“基礎寬厚、專業精深”,在五萬余名畢業生中共產生了54位兩院院士,素有“千生一院士”之美譽,并產生了一大批學術領軍人物、戰略科學家和高水平創新團隊;中國科大研究生“勤奮、創新、寬厚、優異”,其學位論文共有45篇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入選比例居全國高校前列,并有一大批研究生畢業后成長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流科學家、工程師及各行業骨干人才。

3.中國科大始終依托“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發展方式且成效明顯。從國際經驗來看,世界一流大學必須建基于充足的資金資源、良好的人才資源、強大的平臺資源和優質的聲譽資源之上。作為中科院舉全院之力創辦的新型理工大學,中國科大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征程中全力依托中科院有利條件和有力支撐,形成并發揚“全院辦校、所系結合”優良傳統,與科研院所構建全面戰略合作關系,推進校所協同;推進雙方教學研究人員互聘交叉,共享人力資源;共建新型學院及諸多戰略性系科專業,實現優勢互補;加強科研合作、項目交流、設施公用、平臺共建,提升科教能力?!叭恨k校、所系結合”辦學模式使學校迅速形成并長期保持突出的科教優勢和育人聲譽,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界中的典范之舉。

從1995年的“211工程”到1998年的“985工程”,中國科大一直是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國內一流大學;從1998年的“國家知識創新工程”到2014年的“率先行動計劃”,中國科大一直是中科院重要乃至唯一支持高校。受益于各項重點建設工程的強大支撐,學校全面改善了辦學條件和科研裝備水平,提高了人才培養、知識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的能力,有力推動了管理體制改革,在增強我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中占據了重要一席。因此,在即將啟動實施的“統籌推進兩個一流”中,學校有條件、有義務瞄準世界一流,全面改革創新,領軍國內高校,率先建成獨具中國特色、科大氣象的世界一流大學。

二、建設舉措:中國科大須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中全面深化改革

建校至今,特別是“211工程”“985工程”實施的20年中,中國科大辦學條件和科教水平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然而,與加州理工、麻省理工等世界一流大學相比,中國科大仍有明顯不足;與國家和人民對學校的殷切期望相比,中國科大仍有欠缺;與學校必須承擔的歷史使命與時代重任相比,中國科大仍有較大差距。故此,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中,學校將同力協契,奮勉直前,突出“學科建設”“制度構建”和“協同育人”三大主題,開展綜合改革,實施立體創新,推進多元協同,奮力實現學科體系一流、體制機制一流和科教水平一流。

(一)“三位一體”,圍繞學科建設基本任務,實施學科體系整體跨越計劃

一流大學建設的基本任務和核心工作是學科建設,擁有若干一流學科是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基本標志。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新的征程中,中國科大將充分整合學科資源,構建并實施“基礎學科群、工程與高技術學科、新興交叉學科”三位一體的學科體系整體跨越計劃,建設具有中國科大風格與特色的世界一流學科。

一是實施“基礎學科群爭創一流計劃”?;A學科是中國科大的立校之本和發展之基。學校將強化基礎學科創新傳統和集群優勢,發揮其先鋒引領作用,率先進入國際一流行列,以此帶動學校整體學科水平的提升。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期間,學校將全力加強在基礎學科和前沿領域的布局,通過“鼓勵自由學術探索”和“參與重大基礎研究”的雙元支持模式增強學校在原始創新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能力;瞄準科學前沿問題、技術前沿問題和人類前沿問題,形成基礎學科和前沿研究課題項目群、科研平臺群、創新團隊群和學術領袖群,構建基礎前沿學科活力保持與提升機制,全力產出世界一流的科研創新成果;重點加強數學物理學科群、化學材料學科群、生命科學學科群、地球空間學科群、醫學學科建設,重視基礎研究應用化和產業化輻射作用,以基礎學科的系統性原始創新為牽引,帶動和促進學校工程技術等學科整體實力的提升。

二是實施“工程與高技術學科高峰計劃”。在中國科大創辦之初,就形成了“理工結合、科學與技術結合”的學科融合發展模式,依托強大理學基礎發展高水平的工程與高技術學科是中國科大長期葆有的鮮明特色。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期間,中國科大將繼續秉承傳統,發揮優勢,堅持“瞄準國家戰略需求、服務區域創新發展、依托重大科技專項”的“頂天、立地、聚焦”原則,全力推動工程與高技術學科由“學科高地”向“學科高峰”的轉變。未來一段時期,學校將緊緊圍繞信息技術、納米材料、先進制造、智能裝備、能源環保、公共安全等工程科技前沿的重大問題,凝聚工程學科群力量,在重點領域取得重大工程技術研發突破;依托大科研平臺、大科學工程和大科技裝置等創新平臺的構建和重大科技專項的組織申請,推進高技術學科的集群式、協同化、板塊型快速發展,在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和系統平臺開發應用等層面上開展高技術學科群協同創新研究和高端人才聯合培養工作。

三是實施“新興交叉學科率先突破計劃”。在急需、空白、尖端、前沿領域奮力探索,發展新興交叉學科,服務國家戰略部署,既是中國科大的立校初衷,也是中國科大的辦學擔當。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期間,學校將根據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戰略部署,結合本校學科優勢和特色,瞄準理工學科前沿,優化基礎與應用學科結構,構建有利于協同創新的機制體制和組織模式,打破學科壁壘,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建立健全有利交叉學科融合的評價體系,制定更加靈活的人才聘用與職務晉升政策、建立更加科學的交叉學科研究團隊工作績效考評標準;設立交叉學科研究和人才培養專項基金,在資源配置上對新興戰略交叉學科建設與發展給予傾斜。

(二)“三制并舉”,圍繞綜合改革重要部署,構建現代大學先進制度生態

從組織管理的角度來看,世界一流大學是由先進的科研體制、完善的制度體系和有效的運行機制構成的具有良好治理生態的學術體?!督y籌推進方案》也將現代大學先進制度生態構建作為國內高校沖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突破口。據此,學校將圍繞一流大學綜合改革重要部署,實施“三制并舉”:推進以建設卓越科技創新體系為目標的科研體制改革、推進以深入實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章程》為抓手的現代大學制度建設、推進以人才隊伍優化為重點的內部治理機制優化。

一是推進以建設卓越科技創新體系為目標的科研體制改革。構建卓越的科技創新體系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必由之路。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期間,學校將建立適合大學的卓越科技創新體系,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催生變革性技術,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與經濟社會發展。完善科技戰略規劃與學術決策機制,成立學??萍及l展戰略咨詢委員會,加強頂層設計與戰略規劃,并積極組織杰出學者參與國家科技計劃的組織醞釀,為國家承擔更多的重大科研任務;建立適應不同類型科研活動特點、跨學科層面的科研組織模式,構建以重大平臺為依托、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目標導向的集體攻關模式和以學院為支撐、以重點實驗室為節點的卓越科技創新體系;改革適合大學科研活動的特色管理模式,建立項目(人才)、平臺、成果一體化的科研管理體系;探索建立政、產、學、研、資結合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制機制,構建高效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推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市場應用和資本運營的有機結合。

二是推進以實施《中國科大章程》為抓手的現代大學制度建設?,F代大學制度是學校依法自主辦學、保障民主管理、推進科學發展的制度基礎。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期間,學校將以《中國科大章程》為藍本,加強頂層設計,理順內外關系,為各項改革任務的深入推進提供制度保障。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堅持黨委的領導核心地位,保證校長依法行使職權,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分工合作、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進一步落實大學辦學自主權,探索建立政校分開、管辦分離、依法辦學、社會參與的現代大學治理體系;探索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協調互動的治理體制,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大學治理架構;探索新形勢下校、院兩級的權力結構形態和管理職能定位,在增強學校層面的宏觀調控能力的同時,適當擴大學院的資源支配權和辦學自主權,充分發揮學院的辦學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是推進以人才隊伍優化為重點的內部治理機制優化。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人事制度的改革與創新是先導,人才隊伍的引進與培養是核心。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期間,學校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重視海外人才引進與后備師資培養,構建以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的持續、協調、有效的人才隊伍建設體系。探索與學科特點相適應的人才隊伍建設模式,以保持優勢學科、加強重點發展學科、支持新興交叉學科為出發點,優化各學科教師的比例和結構;建立完善的高層次人才引進機制,加大海外高端人才引進力度,推進人才隊伍的國際化,并推行柔性考核制度,完善引進人才考核評價體系;加強青年教師培養,推進、深化學校、學院和青年教師“三位一體”的青年教師培養體系;實行三元結構薪酬制度,構建以崗位績效薪酬為主體、兼顧公平的薪酬分配體系,同時建立健全構建于相應的考核評價體系之上的動態調整機制。

(三)“三元融合”,圍繞人才培養根本目標,創新產學研及中外協同育人模式

培養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學的基本使命和核心職責?!督y籌推進方案》要求高水平大學實現關鍵環節突破,加快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產教融合、科教協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撐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中,學校將立足“科教結合、協同育人”的高端人才培養特色與傳統,進一步適應國家與社會對人才的需要,聯合政產學研用等多元組織,立足學術型、應用型和國際化人才培養,推進科教、研用、中外“三元融合”,協同構建“科教融合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研用結合培養復合應用人才、中外聯合培養國際化人才”的立體化、全方位、創新型高端人才培養模式。

一是科教融合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八到Y合、科教結合、理實結合”是中國科大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法寶。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期間,學校將依托重大科研平臺,培養優質學術人才。完善“兩段式、三結合、長周期”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本研一體化長周期培養,探索培養國際一流的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和技術類高端人才的有效途徑;全力依托學校微尺度、同步輻射、沈陽材料科學三大國家實驗室和穩態強磁場、托卡馬克等重大裝置以及2011協同創新中心、中科院合肥大科學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創新平臺,實現理工一級學科大跨度整合發展,產出重大成果,培育一流團隊,培養一流人才;聯合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南京分院、沈陽金屬所等科研院所,以共建大科學中心、推進雙方研究生教育深度融合等舉措為抓手,探索形成研究型大學與科研機構深度融合、協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創新型辦學模式。

二是研用結合培養復合應用人才。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是高水平大學在新形勢下履行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雙重職能的有效途徑。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期間,學校將重點結合區域發展需求,進一步推進復合應用人才培養工作。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積極爭取國家、地方政策支持,把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應用型人才培養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統一;充分利用蘇州研究院、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常州聯合培養基地等實踐平臺,進一步推進產學研合作,加快相關領域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進程,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以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為抓手,探索與各類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聯合建設應用型科技平臺、中試基地和產業化基地的模式,提升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和影響力,為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實踐實訓機會;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打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與國內知名企業簽署聯合建設創新創業培養體系合作協議,幫助大學生和研究生掌握創業技能,提高創業管理能力,為國家孕育一批高素質的創業者。

三是中外聯合培養國際化人才。國際化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基本特征。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期間,學校將繼續堅持以科研國際化帶動人才培養國際化的戰略,通過加強與國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實質性合作,積極引進海外優質資源,以全球視野來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充分利用學??蒲袊H化優勢,加大對國際一流人才的吸引力度,面向全球招聘師資,同時引進國際著名大學的教授利用學術休假到我校開設長期課程;建設具有特色的國際學院,逐步提高學校專業英文課程的覆蓋面,力爭形成若干個以一級學科(覆蓋本、碩、博)為基礎的全英文學位課程體系;加強與中科院相關研究所的留學生教育培養合作,發揮研究所在導師隊伍、科研實踐訓練及國際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優勢,在留學生培養中提高質量、擴大規模、增大國際影響力。

三、發展愿景:中國科大要在“統籌推進兩個一流”中躋身世界前列

從規模擴張的外延式發展到追求質量的內涵式發展、從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到建成世界一流大學,以《統籌推進方案》的頒布實施為標志,我國高等教育在新的歷史階段有了新的、更加清晰的發展目標。這要求我們必須用更高的標準、更開闊的視野、更長遠的目光增強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更大的勇氣和魄力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推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進而產出世界一流學術成果、產出世界一流高端人才。

“211工程”“985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實施以來,中國科大獲得了持續支持,按照現代大學發展規律,借鑒世界知名大學建設經驗,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走出了一條有質量的科學發展之路,在推進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建設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未來,中國科大將根據《統籌推進方案》部署,按照總體規劃、分步推進的原則,全力推進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綜合改革各項工作,培養造就更多具有現代知識結構和持續創新能力的科技英才,成為具有較強原始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并在若干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基地。到2020年,基本完成綜合改革各項任務,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實現主要可比性指標達到世界頂尖大學水平,發展成為人才培養高地、國家科教中心、創新文化殿堂和學術交流圣地,建成與科研機構深度融合且具有世界水平、中國特色、科大氣象的世界一流大學,為國家戰略、區域發展和高端人才培養事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猜你喜歡
中國科大一流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關注一流學科
我校獲批4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握手之間
——郭沫若的中國科大情懷
“雙一流”建設如何推進
“超學科”來啦
基于微信自媒體平臺的研究生招生宣傳工作實踐與分析
中國科大:低調的牛校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