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視角下的高職院校專業文化建設策略研究——以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2015-03-01 09:32王丹丹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廣東中山528436
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

王丹丹(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廣東中山528436)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視角下的高職院校專業文化建設策略研究——以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王丹丹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廣東中山528436)

【摘要】隨著企業對高職人才要求的提升,專業文化受到高職院校的重視。但總體而言,高職院校專業文化建設現狀并不盡如人意。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在三年多的國家骨干院校建設期內,從內涵建設方面抓專業文化建設,通過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校企合作等舉措,在提升人才綜合素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關鍵詞】專業文化;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

1 高職院校專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職業教育必須重視‘教育性’的存在,這種‘教育性’的行為指向就是:‘知識教化’、‘修養陶冶’、‘智慧啟迪’?!盵1]專業文化作為教育行為的一部分,是職業教育的特色。近十年來,從提出專業文化概念到付諸實踐,全國一些高職院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和專業特點積極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反映出我國高職院校更加重視內涵建設,發展更為理性。

2010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啟動“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國家骨干院校建設,在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快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提高社會服務能力等方面突出一系列要求,要實現和推進合作育人、促進校企深度合作,專業文化建設必須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項常態工作來抓。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專業文化建設并不盡如人意,其阻力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1)我國高職院校創建時間一般落后于本科院校,社會輿論崇尚普通本科教育,對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存在認識誤區,它體現在隱含的價值觀層面、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操作層面上,甚至接受高職教育的學生和從事高職教育的教師身上。這使得高職院校的文化土壤存在著不利因素,并且短時間內無法徹底改變。根據建設階段,可將我國高職院校的專業文化建設分為三個層次,其中“尚未啟動的專業文化建設”[2]位于金字塔底層,占據比例最大。

2)一些高職院校對專業文化建設重視不夠。高職

院校的創建宗旨是培養技能型人才,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技能的過分強調導致學生往往忽略了專業文化素質的提高,而且這種弊端要在學生實習或工作中才會顯現出來。比如,對企業文化感到陌生或缺少認同感,對崗位職責和要求不明確,導致學生對企業或行業缺乏歸屬感。

3)文化乃“以文化人”之謂,非一朝一夕可見成效,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和有計劃地推進,不能僅僅靠一些展板展示或搞幾次活動上,而要加強文化建設建設內涵,貫穿整個職業教育始終?!笆陿淠?,百年樹人”,塑造有專業文化的技能型人才是未來職業教育發展必然要求。

4)專業文化建設多停留在專業性較強的院?;蚰承I,其改革創新和實踐經驗難以得到大范圍的推廣,院校之間在專業文化建設方面的交流未能形成風氣。這是制約高職院校專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因素。

2 人才培養模式視角下的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專業文化建設實踐

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2012年立項成為國家骨干院校建設單位,以此為契機,在專業文化建設方面積極創新與實踐,重視專業文化的內涵建設,以人才培養模式為抓手,拓展職業素質,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接觸企業導師和工作崗位,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培養專業文化素養和技能。

1)做好“五個對接”,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在骨干校建設過程中,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堅持按照“五個對接”的原則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強調在五個方面進行突破:一是師生實現真實工作崗位與教學的零距離突破,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了解企業對工作崗位的需求和要求;二是強化教師的職業素質和實踐創造力培養,實現“雙師”教師培養的新突破,三是實現教、學、做、用與生產實際的“無縫對接”;四是以經營項目為載體構建課程體系得到突破,真正實現校企合作共同培養人才;五是實現“政行企?!倍嘣步J降膭撔峦黄?。因此,學院各專業及專業群在教學改革實踐中,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和企業崗位需求,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如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標準引領、產品導向、能力遞進”、生物制藥技術專業的“訂單培養”、產品造型設計專業的“教師工作室”、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崗、證、課一體”、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的“產學結合,實訓室+工作室”等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有效推動了專業的改革、建設與發展。

2)實施“335”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升專業課程內涵。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提出的“335人才培養模式”,涵義是:第一個“3”指“1+1+1”的人才培養機制,學生累計1年在校學習技術理論,累計1年在校內實訓基地實施教學做一體教學,參與五段式崗位實習;第二個“3”指“三證書”,推行“畢業證+技能證+素質拓展證”的畢業機制,其中“素質拓展證”既有一系列素質教育活動為載體,又有實踐基地依托和教材、課程支撐;“5”,即五段式崗位實習。即半個月的崗位實習教育;1個半月的技能考證實習;1個月的適應性崗位實習;3個月的生產性頂崗實習;3個月的就業性頂崗實習。在各專業中得到實踐與豐富,形成各具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總結“335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行業、企業一線精英方面的有力支撐,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經驗并加以推廣。實施“335”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三年來,根據麥可斯提供的數據顯示,就業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的滿意率由建設前的85.5%上升至95.2%。在對我校畢業生的跟蹤調查中,學生的跳槽率和職業歸屬感得到了很大提高。歸根到底,這是我院在大力建設專業文化方面措施得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3)“工學交替,分段實施”的人才培養改革。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各專業都有長期合作的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并保持著深入合作,“訂單班”是其中最重要的舉措之一。企業根據需求直接向學院相關專業“預定”學生,并派出企業導師參與講授實踐課。企業人員參與授課的優勢,除了其優秀的實踐經驗外,還帶來企業文化的價值觀念、管理方式,有利于提升學生對企業文化的深度理解。同時,學院派專任教師下企業學習先進經驗。校企通過互兼互聘,共同承擔教學任務等形式,構建專兼結合教學團隊不僅使教學能力水平邁上新臺階,而且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到企業運作過程,體會到企業文化,為學生在第五學期進入企業進行就業頂崗實習提前做好準備。

通過訂單培養,學院開展“工學交替,分段實施”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改革,即通過分析本行業的人才需求狀況,經過論證,確定了主要工作崗位;分析崗位的實際工作內容,根據工作內容確定了典型工作任務;依據工作任務的情況、完成任務的方式歸納、整合形成行動領域;按行動領域所包含的知識、能力的相互關系構建學習領域;從職業素質、專業能力、社會能力等方面確定學習領域能力目標,依托校企共建平臺,根據專業特點,實施“工學交替、分段實施”人才培養模式。

工學交替是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理想模式之一,通過工學交替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動手能力強,實踐技能熟練,畢業生的綜合素質高,就業崗位的適應性較強。學生三年學習期內,學習和實踐交替進行,即生產與學習相結合。第一學年在學校學習基本的知識和技

能,具備職業通用技能;第二學年專業課程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方式,讓學生實現“做中學,學中做”,具備職業核心技能;第三學年企業頂崗實習一年,具備職業拓展技能,在完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充實專業文化能力和技能,畢業后直接進入企業成為正式核心員工,無需試用期過渡,且符合企業崗位工作要求。

以我院骨干院校建設重點專業之一的包裝技術與設計專業為例,其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包裝技術與設計專業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

分段實施是指在課程教學中,每個教學單元的時間,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將教、學、做的時間合理劃分、分段實施;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教學場所按教學做一體化教室、生產實訓校區和校外企業合理劃分;推行專兼職教師共同完成一個教學任務,各取所長,優勢互補。

1)實踐培養分段。根據人才培養的要求,利用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園區大學”有優勢,依托園區相關企業和校內實訓校區,結合專業特點,將實踐教學環節分為五段:認識實習、綜合實訓及職業技能鑒定、適應性崗位實習、生產性崗位實習與就業性頂崗實習。通過分段式、遞進式的實踐能力培養,讓學生能夠根據企業要求調整自己的方向,同時對于技能的鍛煉有個漸進過程。

2)授課地點分段。根據工學交替的要求,學生上課的地點,也隨之調整,第一學年主要集中在多媒體教室;第二學年主要集中在教學做一體化教室;第三學年集中在校內實訓基地及校外實訓基地。

3)專兼教師分段。工學交替背景下,實踐分段,授課地點分段,教師要求隨之進行分段,首先,專兼教師結合授課,具體表現為職業通用技能教師主要由專職教師承擔,職業核心技能由專職教師、兼職教師共同承擔,職業拓展技能主要由兼職教師承擔。

4)課內教學分段。針對具體的課程而言,采用四課時連上的模式,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情況,靈活選擇教學內容分段實施。例如,對包裝專業設計工具類課程可以采用1+2+1模式課內教學安排,實訓課程采用1+3模式課內教學安排。

以火炬職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簡稱機制專業)為例,表1列出了該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實施過程(注:為敘述簡明起見,該表只是部分地截取了與專業文化有關的實施過程):

表1 機制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實施過程(部分)

在各實習階段,除了讓學生掌握必備的專業技能,兼職教師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講解企業管理制度與文化——執行企業管理制度與文化——檢查執行情況”三步式實踐過程中,貫穿其中的是培養學生愛崗敬業、謙虛好學、不斷進取的精神,體現了高等教育中最具人性光輝的一面。

總之,高職院校專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持久的工程,為取得一定的建設成效,絕不能僅僅依靠幾句宣傳標語和展示牌,而應該時時貫穿在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潛移默化,既要看到共性,又要按照專業特點因勢利導,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劉洪一,李建求,徐平利.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為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周會青.關于我國高職院校專業文化建設的研究[J].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2(18).

Profess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 strategy research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Zhongshan Torch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

WANG Dan-dan
(Zhongshan Torch Polytechnic, Zhongshan, Guangdong, China 528436)

Abstract:With the higher requirements of the enterprise for the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he professional culture is paid attention to by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in general, the profess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not satisfactory. In more than three years of national key colleges construction, Zhongshan Torch Polytechnic carries on its professional culture construction from the aspect of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It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through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words:professional cultur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lents training mode

[作者簡介]王丹丹(1982-),女,陜西商洛人,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職教育。

[收稿日期]2015-08-24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7661(2015)04-0074-04

【doi:10.3969/j.issn.2095-7661.2015.04.019】

猜你喜歡
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