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015-03-02 09:09張永軍吉林省乾安縣第一中學吉林乾安131400
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 2015年6期
關鍵詞:乾安縣故鄉探究

張永軍(吉林省乾安縣第一中學,吉林 乾安 131400)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張永軍
(吉林省乾安縣第一中學,吉林 乾安131400)

在生本教育的大潮中,語文學科教學中怎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至關重要。但這種能力的培養是不能脫離學校教育的,必須通過教師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才能使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一、有序地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我們語文教師必須把著眼點放在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培養上面,這樣在教學中教師就要讓學生從自身特點出發,確定學習目標,這樣他們就有了內在的動力,就會全神貫注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對所學的語文知識大膽質疑。教師給學生創造討論、交流的空間,讓學生“自由地呼吸”,使其自主意識轉化為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大膽質疑中獲得真知而進步。如教授《等待》一文時,首先我有感情地范讀美文,讓學生思考:作者所描繪的“等待”是一種怎樣的人生內涵?學生思考、討論后得出結論:等待是幸福的,也是孤獨的,更是一種堅持……然后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文中哪幾個自然段集中描摹了等待的不同場景?人生是否應該等待?為什么要放棄無謂“等待”?日常生活中是否有過無謂的“等待”?有問題提出就需要學生自己來解決,采用合作、探究、討論、交流的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這樣的師生互動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有力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善于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感,而且要將這份靈感拓展到學生的主體思維過程中,進而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創設主動參與學習的氛圍

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首先要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空間,激發學生的探究欲,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達到生生交流互補的目的。例如學習《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我把學生分成六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成員是八人,學習要求是組內成員分角色朗讀課文并探究體會人物的形象,同時要求成員之間角色互換,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合作,充分融入到故事情節中,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濃了,就會自主思考,自覺收集資料,很快就能理解文中于勒的可憐;“我”是涉世不深,流露出對于勒叔叔的同情,對家人的做法的不解的孩子;看到菲利普夫婦等人的勢力,金錢至上的思想;知道作者對資本主義社會赤裸裸的金錢關系的批判。無需教師講解,學生對文章的內容理解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三、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課堂教學模式

“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教授語文知識和培養學習技能,往往缺乏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壓抑了學生主動思維、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處于毫無生氣的狀態,學生漸漸對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產生了抵制情緒。然而現代社會需要的是獨立思考、自主創新的新型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采用恰當的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養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進而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故鄉》一文開頭寫道:“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边@時,我讓學生充分討論、分析文中的“我”為什么對故鄉沒有影像沒有言辭?學生討論后回答:“我”當時年齡太小,不記事;相隔的時間太長,忘記了;那時故鄉美麗得讓“我”沒有恰當的詞語形容等等。這時,我引導學生了解《故鄉》的寫作背景,之后我又問學生,在那樣的社會環境里“我”的故鄉能像文中所寫的那樣美麗嗎?很顯然,因為有了前面的主動思考,現在學生是比較容易理解,我記憶中的故鄉是不存在的,它其實是“我”心中的理想。所以說,這種課堂教學模式只有通過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才能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我們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明確這樣一個目標:培養學生善于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利用適當的教學模式和科學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質疑、探究,挖掘他們自主學習的潛能,激發他們積極參與、通力合作的熱情,全面提升他們學習語文的綜合素質,培養出更多的適合社會需求的有用人才,語文課堂也就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張永軍(1969-),男,吉林乾安人,吉林省乾安縣第一中學教師,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語文教學。

猜你喜歡
乾安縣故鄉探究
故鄉的牽掛
一道探究題的解法及應用
走在故鄉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月之故鄉
《故鄉》同步練習
乾安縣林地保護風險及效益分析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乾安縣林地發展現狀探析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