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學生用數學意識的培養

2015-03-02 09:09于春霞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鐵北二路小學吉林長春130000
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 2015年6期
關鍵詞:意識教材情境

于春霞(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鐵北二路小學,吉林 長春 130000)

淺談學生用數學意識的培養

于春霞
(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鐵北二路小學,吉林 長春130000)

數學社會化,社會數學化已是明顯的事實。培養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知道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形成用數學的意識,是當代數學教育的一個主要教育目標。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呢?

一、提高教師用數學的意識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該具有隨時隨地可以把身邊任何事情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在數學教師的眼里,應該處處是數學,時時是數學,對數學的應用應該是信手拈來,揮灑自如。對學生的影響也應該做到時時、處處,而不只局限于數學課堂。

每天早晨到校,可以計算出席率、缺席率;收作業時,可以統計交作業的人數、沒交的人數;總結作業時,可以公布優秀率、錯誤率;課間值日留幾個值日生……只要教師做到時時、處處地留心身邊的小事,引導學生用數學來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發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知道數學知識的實用性,感受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問題,用數學的意識會逐漸培養起來。

二、挖掘教材內涵,深刻理解現實意義

新課程改革以來的教材內容本身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教材中多是生動鮮活的情境圖,圖中的場景大多是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學生熟悉的,情境圖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信息及數學問題。

新版教材改變了以往“計算”與“應用題”分家的狀態,付予計算以現實情境,以解決問題的形式出現,學生在學習計算方法的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解決問題。應用題的出現不再是幾行枯燥的文字,不再是學生感到陌生的內容,而是學生喜歡的,經歷過的一些事情以圖畫的形式再現,從形式到內容都比以往有了很大的突破。由于估算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教材中還增加了許多估算內容,學生在使用估算方法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估算意識與估算技能得到培養。

教師只有深入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中的現實因素,并充分利用這些現實素材,才有可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三、課堂教學聯系學生生活實際

課堂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現實因素,創設學生喜歡并熟悉的生活情境,把書本上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提出探究問題,讓學生嘗試獨立解決情境中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推理、分析、猜測思維方法,并嘗試著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生活中的小事,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

如《平均數》的教學,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設計了“班級舉行籃球賽,哪個小組學生的身高占優勢?”的問題。這一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紛紛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有的說一對一的比較,有的說算小組的總身高……由此引出了比較每個小組同學的平均身高的方法,引出平均數。這樣的設計讓學生感受到了平均數的應用價值,體會到了生活中有數學,數學是為生活服務的。

四、加強課內外實踐

1.參加社會中的數學實踐活動。課堂是教育學生的主陣地,跟它相比,社會這個大課堂更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陣地。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好社會這個大課堂,尋找、發現其可應用的素材。比如,學習利潤的計算,組織學生去批發市場批發商品,再以零售價賣出,讓學生經歷批發、售貨、計算利潤等過程。再如,利息的計算,組織學生去銀行調查利率,對各個銀行的利率進行比對,計算利息。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學生不但能真正理解知識的含義,而且能真正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家庭中的數學實踐活動。家庭生活是學生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其中有豐富的數學素材。讓學生參與到家庭生活當中,尋找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也是一種很好的途徑。如居室裝修,學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計算需要買多少瓷磚,粉刷墻壁應該買多少涂料等。

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只靠課堂上解決情境中的實際問題、組織幾次實踐活動還遠遠不夠,需要學生在生活與學習的每時每刻,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頭腦不斷地去觀察、去尋找、去發現、去解決,當學生已經能夠把尋找數學問題、解決問題當做自己的習慣,自然而然地去做的時候,用數學的意識已經初步形成。

于春霞(1968-),女,吉林長春人,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鐵北二路小學教師,中學一級。研究方向:數學教學。

猜你喜歡
意識教材情境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借助具體情境學習位置與方向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意識不會死
護患情境會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