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權責匹配構建制度三單同步簡政放權

2015-03-03 05:58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詹夏來
人民公仆 2015年7期
關鍵詞:公共資源權責事項

■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詹夏來

權責匹配構建制度三單同步簡政放權

■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詹夏來

兩年多來,我們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國務院的部署,下好簡政放權“先手棋”,在積極銜接和落實國務院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同時,系統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建設,規范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

建立權力清單,激發市場動力活力

按照職權法定原則和“行政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的思路,突出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提高效率這一主線,重點從取消、下放、轉移、整合四個方面,明確減權確權17項標準,取消沒有法律依據的、責任不明確的、部門“紅頭文件”自定的權力事項,削減相關企業投資審批事項,下放直接面向基層和群眾、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經濟社會事項,轉移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交給市場和社會力量承擔的權力事項,整合內容相同或相近的權力事項等。權力清單明確政府能做什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提供了戒尺,進一步厘清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省與市縣鄉政府、部門之間的權責關系,有利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去年10月31日,省級政府權力清單公布運行,今年3月1日市縣政府權力清單全部公布運行。省市縣三級政府權力清單公布運行后,省級權力事項減少到1712項、精簡68.3%(其中行政審批事項減少到213項、精簡32.6%),市級平均減少到2118項、精簡53.5%,縣級平均減少到2560項、精簡33.6%,省市縣三級政府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在省市縣三級政府權力清單運行基礎上,從1220部法律法規規章中,梳理出涉及鄉鎮政府的法律法規規章160部,編制出198項鄉鎮政府權力事項參考目錄,鄉鎮政府清單將于今年7月1日正式公布運行。政府權力的減法換來了市場活力的乘法,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制定責任清單,規范政府權力運行

在建立權力清單的同時,按照權責一致、權責匹配原則,逐項逐條界定每項行政權力事項對應的責任,細化到條、落實到款,厘清權力與責任的關系,實現權力與責任的一一對應。針對省級保留的1712項權力事項,列出1.2萬余條責任事項、2.1萬余條追責情形、3.3萬余條法律法規條款依據,市級保留的權力事項,平均列出1.3萬余條責任事項、2.2萬余條追責情形、3.5萬余條法律法規條款依據,縣級保留的權力事項,平均列出1.5萬余條責任事項、2.6萬余條追責情形、4.1萬余條法律法規條款依據,形成了權力事項、責任事項、追責情形“三位一體”的權責體系。責任清單明確政府該怎么管,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提供了對照。責任清單建立后,行政權力責任更加明確,使每項行政權力對應的責任都具有溯及力和可操作性,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部門之間權責邊界更加明晰,變傳統的“針對部門講責任”為“針對具體行政權力講責任”,有效解決了部門之間的權責交叉問題,對部門攬權推責、推諉扯皮有釜底抽薪之效;權力運行更加規范有序,讓行權者對照責任事項不能脫軌,面對追責情形不敢越軌;監督制約更加有力,改變了過去責任設定過于寬泛、責任追究無法具化的現象,方便了社會各界對政府的監督,給權力套上了責任的“緊箍咒”,嚴防權力運行中的任性。

實施涉企收費清單,優化企業發展環境

為規范涉企收費行為,推動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堅持項目法定、事權統一、誰委托誰付費,對涉及企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行政審批前置服務項目收費、政府性保證金、抵押金等收費項目進行清理,將所有行使行政權力向企業收費的部門納入其中,以清單條目逐項列明收費項目、收費主體、主管部門責任,實行“涉企收費進清單、清單以外無收費”。清單嚴格實行“四個不進”,即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收費不進,未經國務院授權設定的收費不進,明顯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收費不進,重復、交叉設置的收費不進,行政審批事項相對應的前置服務項目一并納入。清單實施后,企業負擔明顯減輕,收費行為更加規范,省級收費項目由398項減少到170項、減少57.3%,市級減少41%,縣級減少38%,年減輕企業負擔50多億元,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規范公共資源交易,壓縮權力尋租空間

按照依法依規、公開透明原則,對分散在省直有關部門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政府采購、建設用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教育技術裝備采購、藥品醫用耗材設備采購等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統一制度規則、統一平臺交易、統一服務標準、統一信息公開,建設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省整建制撤銷招標局,省與合肥市共同組建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省本級和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加強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實行綜合管理與行業監督相結合、監督與交易經辦相分離,形成發展改革部門綜合監管、行業主管部門分業監管、各交易主體統一進場交易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管辦分開,規范透明。設區的市依法設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負責經辦本地公共資源交易。

完善監管體系,努力做到放管服結合

為加強行政權力運行事中事后監管,將保留、取消、下放、前置改后置等權力事項全部納入監管范圍,建立“1+X”制度框架,其中“1”是權力運行監管總的制度規范,明確監管原則、監管對象、監管機制、監管責任等,“X”是行政審批、行政處罰等權力事項事中事后監管具體細則,明確監管任務、監管模式、監管方法等,最大限度地壓縮自由裁量權,實現對納入清單的政府權力全過程監督,構建依法依規、公開透明、縱橫協同、全程監督的監管體系。按照依法依規、集體決策、公開透明、終身負責的原則,建立了規范重大事項決策行為的制度,同時切實推動“四個全覆蓋”,即重要崗位輪崗全覆蓋、審計監督全覆蓋、制度規范全覆蓋、巡視全覆蓋,促進依法用權、秉公用權、透明用權、廉潔用權。開展行政審批和服務項目流程再造,進一步簡化程序、明確標準、提高效率,加快統一的電子政務平臺建設,推動政府權力網上運行、公開透明,讓市場主體享有更快捷方便的服務,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改革紅利獲得感。

(本組圖片由本刊記者程興瑞攝影)

猜你喜歡
公共資源權責事項
如果要獻血,需注意以下事項
宜昌“清單之外無事項”等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構建及體制機制創新
重大事項決定權探究
盆景乎?風景哉?
福建:制定政府部門權責清單省級地方標準
一周重大重組事項一覽
權責發生制在事業單位會計中的應用分析
廣東:基本建成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信息系統項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