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互聯網+”探索政務服務新途徑訪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秘書長侯化

2015-03-03 05:58
人民公仆 2015年7期
關鍵詞:亳州市大廳辦事

■本刊記者

用“互聯網+”探索政務服務新途徑訪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秘書長侯化

■本刊記者

記者: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互聯網+”,受到廣泛關注。目前許多地方和行業積極利用互聯網,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分工深化、提升勞動生產率,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探索了許多經驗。其實,“互聯網+”在政務服務領域同樣大有可為。我們了解到,安徽省亳州市近年來大力推進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利用“互聯網+”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做到了“群眾辦事,網絡跑腿”,降低了辦事成本,提高了辦事效率,受到當地群眾歡迎。請您談談作了哪些探索。

侯化:今年5月12日,李克強總理在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政府施政的要義在于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比绾瓮七M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營造機會公平公正、活力競相迸發的發展環境。我市立足于政府職能轉變,強化互聯網思維,從群眾最關心、最需要的地方入手,著力攻克群眾“辦事難”困境,建設了亳州市網上辦事大廳,以最便利的公共服務推進政府治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作了有益探索,應當說取得了良好成效。

前不久,《人民日報》還以“政務服務牽手‘互聯網+’”為題,介紹了亳州網上辦事大廳全天候服務群眾的經驗。這對我市是一個很大鼓舞。

記者:前不久在國家行政學院舉行的“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座談會上,您還介紹了貴市的一些具體做法。

侯化:是的。我在座談會上匯報了我市網上辦事大廳的建設情況和基本做法。我市網上辦事大廳是以政府權力清單為基礎,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運用“互聯網+”思維建設的集信息公開、網上辦事、效能監察于一體的“互聯網+政務服務”新平臺。通過該平臺,行政審批、為民服務類事項將實現網上申報、網上審批,辦理過程、辦事結果網上實時監察,從而實現了從過去的 “群眾跑腿”、“干部跑腿”到當前“網絡跑腿”的新型行政服務模式,全面推動實體性行政辦事大廳功能向網上辦事大廳遷移。

市網上辦事大廳還根據行政審批權限不同,分為市直、譙城、渦陽、蒙城、利辛、市經開區6個廳,實行統一用戶管理、統一辦事項目、統一業務流程。根據辦事業務性質不同,分為行政審批類和為民服務類事項。根據操作平臺不同,分為電腦和手機APP客戶端。根據申辦途徑不同,分為自己上網直接申辦和到基層代辦點申請代為辦理,全市1200多個行政村(社區)均利用服務大廳開設代辦點,以解決部分群眾不會上網問題,形成了市縣鄉村四級互聯互通協同辦事體系,為個人、企業和社會組織提供“一站式、全天候”的網上辦事服務,實現向市場放權、為企業松綁、給群眾方便,收到了很好效果。

一是全面梳理了政府權力。我們認為,弄清政府究竟有多少權力,摸清政府的權力家底,是建設網上辦事大廳的基礎。2014年1月,亳州市嚴格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的要求,堅持“政府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的原則,實行“最小顆?;芾怼?,將權力事項細化到最小顆粒單元,全市共梳理出行政許可、申請類行政確認、行政備案、行政給付、行政驗收、行政年審、審核轉報等7類權力事項2994項,為民服務類事項313項(共計3307項具體辦事項)。堅持“應盡必進”的原則,將3307項辦事項全部梳理進駐網上辦事平臺,群眾通過在線申辦或在線預審查等方式進行辦理。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和企業,亳州市還同步編制了責任清單、行政事業收費清單和政府公共服務清單。

二是統一固化了運行流程。網上辦事大廳對進駐的每個辦事項,制定清晰的運行流程圖,全面公開每個辦事項的法定依據、實施對象、法定條件、申報材料、辦理流程、收費標準、收費依據、承諾時限、聯系方式和申報材料的格式文本等信息,群眾在申辦業務時,可以明確知道辦事需要提交的材料、辦結需要經過的流程,簡單明白、一目了然。根據市直、縣(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的法定職責和權力屬性,科學配置功能權限,為每個辦事項設置了申請、受理、審核、審批、發證(發文)五個辦事崗位,確保權力運行每個環節都有程序規定,從而實現辦事項的電子化模塊化、權力運行的公開化透明化、業務辦理流程的規范化。

三是有效整合了數據資源。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是網上辦事大廳運行的基礎。當前,“信息孤島”現象比較普遍,部門間各類數據信息無法互聯互通,影響了政府效能提升。亳州市致力打破信息“壁壘”,加強數據資源整合,整合了公安、工商、民政、人社等32個部門、2.5億條數據信息,建設了人口數據庫、法人數據庫和電子證照庫,推進全市統一的云計算中心建設。通過實名認證的群眾、企業在網上申辦事項時可直接調取本人資料信息,實現一鍵式申報。部門審核時可實現實時調取、實時比對,解決了上傳材料多、資料真偽難辨等問題,提高了群眾辦事效率。

四是科學建設了技術支撐體系。亳州市政府與科大訊飛公司簽署智慧城市建設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投資成立亳州訊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為網上辦事大廳建設運行提供技術保障。主要建設 “1333”框架體系。即1個標準規范體系。即結合亳州實際,制訂全市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標準規范。3個基礎數據庫。即建設人口數據庫、法人數據庫和電子證照庫。同時,整合各職能部門的數據資源信息,建設市數據資源中心,實現信息共享、業務協同,滿足各部門間數據交換需求。3個支撐服務平臺。即數據交換平臺、信息資源服務管理平臺、統一用戶管理平臺。3個應用系統。即網上辦事大廳申報系統、審批系統和電子監察系統。申報系統為社會主體提供服務,設置了網上申辦、一站式登錄、事項模糊檢索、在線咨詢、在線評價、短信提醒等功能模塊,以瀏覽器和移動終端應用兩種形式實現;審批系統為政府審批人員提供規范化業務審批流程;電子監察系統對辦理情況進行全方位監察。三個系統構成了政府服務管理事項的網上辦事體系。

五是著力完善了電子監察體系。網上辦事大廳建設了電子監察系統,對每個審批事項進行全過程實時在線監察,實現權力運行公開透明、網上留痕、全程監控,確保辦事人與經辦人員在辦事過程中的“零見面”、“零接觸”,有效杜絕“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風。同時,針對梳理出的每項權力,對應建立“責任事項、追責情形、追責主體、追責依據和應負責任“五位一體”的責任清單,使行政監察方式由事后監察變為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察,不僅實現了權力運行可視、可控、可查、可糾,而且有效解決了有權無責、權大責小、責任不清、追責不力等問題。

記者:亳州市網上辦事大廳全天候服務群眾,有哪些經驗和體會?

侯化:亳州市網上辦事大廳自2014年12月1日上線運行以來,日均辦件量2000多件,累計辦結公眾申報事項60多萬件,公眾滿意率達99%以上,系統運行穩定,群眾反映良好。亳州市政府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不僅讓群眾得利,更讓群眾便利。

現在看來,我們的認識更加提高了。從其重要意義說,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

一是建設網上辦事大廳是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進政務服務現代化的創新實踐。網上辦事大廳將互聯網與政府服務相結合,利用互聯網重塑政務服務,創建了權責一致、全程監察的制度體系,有利于提升政府扁平化管理水平,突出體現為“三個轉變”:即群眾辦事網上上傳資料,證件免費快寄到家,足不出戶就能將事情辦妥,變“群眾跑腿”為“網絡跑腿”,解決了“門難進”問題。網上辦事全過程經辦人與辦事人零接觸,群眾辦事不求人,打破傳統的人情辦事格局,變“面對面審批”為“不見面審批”,解決了“臉難看”問題。網上辦事大廳將政府服務送到基層,將傳統的群眾辦事求政府現象轉變為政府向企業和群眾推送服務,變“辦事求政府”為“政府幫辦事”,解決了“事難辦”問題。

二是建設網上辦事大廳是踐行群眾路線、重塑“主仆”關系的創新實踐。針對“蓋章跑斷腿,辦事磨破嘴”等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問題,網上辦事大廳在制度設計上堅持人民主體、群眾參與,建立“一站式、全天候”的便捷辦事渠道,構建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網上辦事體系,做到服務范圍“零盲區”;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便利的政務服務,做到服務辦理“零距離”;證件辦好后城區24小時內通過郵政EMS免費郵寄到群眾家中,做到服務獲得“零花費”,走出了群眾辦事難的困境,打通了服務基層的“最后一公里”,增進了群眾福祉。例如譙城區老年優待證辦理實現網上申辦后,由原來每天辦理3件左右變為每天辦理50件以上,真正給群眾提供了方便。從新公共管理角度看,網絡與政府的融合改變著公民與政府的溝通方式,找到了融洽黨群干群關系的良方,重塑了“主仆”關系。

三是建設網上辦事大廳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的創新實踐。針對審批事項過多、辦事程序繁瑣、行政效能低下等問題,亳州市政府結合網上辦事大廳建設,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堅持“應減必減、該放就放”,“瘦身”審批權力,簡化辦事程序,縮短辦事期限,降低了行政成本和群眾辦事成本,優化了發展環境,真正實現為企業“松綁減負”,激發市場活力,調動大眾創業積極性。例如上海必勝客公司華東市場部在南京通過互聯網登陸亳州政府網上辦事大廳,亳州市相關部門僅用1天時間就完成了項目環境審批,并依據法定程序到必勝客亳州營業點進行驗收,2天內完成驗收并將相關證件免費郵寄到該公司,為企業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了市場和社會活力的“乘法”。

四是建設網上辦事大廳是建設法治政府、重構政府權責的創新實踐。亳州市在建設網上辦事大廳的過程中,始終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認真編制 “四單”(行政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行政收費清單、行政服務清單),將審批事項的各項權利歸回到申請、受理、審查、審批、發證5大崗位之上,理順了權利歸屬,明確了辦理權限,限制了自由裁量權,給“任性”的權力套上法治的“轡頭”,將政府權力納入了法治軌道。

五是建設網上辦事大廳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重建社會秩序的創新實踐。網上辦事大廳將市、縣區行政審批及為民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對各單位辦理情況、群眾投訴情況進行網上實時在線監察,實現了審批透明化、痕跡數據化、監控實時化。辦事人與經辦人員“零接觸”,設置了滋生腐敗的屏障,有效消除和防范權力設租尋租空間,從根本上杜絕了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和“吃拿卡要”的不正之風。結合建立責任清單制度,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對行政權力腐敗行為“零容忍”,有助于政府部門實現勤政廉政、依法辦事,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傳統模式下的關系審批、人情辦事、暗箱操作等違規違紀行為在網上辦事大廳的建設中失去“溫床”,營造了公平的競爭環境,良好社會秩序得到重建。

記者:祝愿貴市網上辦事大廳越辦越好。

猜你喜歡
亳州市大廳辦事
基于“多維韌性”的老舊小區改造策略研究——以亳州市花戲樓居住小區為例
細節指引 辦事不抓瞎
挪威Bod?市政大廳
各自為政
履職盡責謀發展 為民辦事解憂難
亳州市城區中學田徑教學的現狀和策略研究
跟蹤導練(四)4
明天有事
【防止溺水】
亳州市中藥材市場發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