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歸因理論與英語教學

2015-03-11 12:18王益廣吳佳憶任成斗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5年2期
關鍵詞:歸因理論學習動機英語教學

王益廣++吳佳憶++任成斗

摘 要 歸因理論認為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敗進行尋求因果的解釋會影響他們在以后的學習行為中情感和期望的變化。探討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如何運用歸因理論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

關鍵詞 歸因理論;英語教學;認知技能;學習動機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02-0005-04

1 引言

由于人類社會的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英語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國際性通用語言,我國也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語言研究發現,英語學習者在學習活動結束之后,對學習活動結果成功或失敗的認知解釋非常重要,因為學習者對以前學習活動結果所作的歸因解釋直接影響了他以后在類似學習活動中學習動機的強弱[1]。許多學習者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常常出現很消極的態度: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感到特別困難,或者覺得自己學習英語的能力特別弱,總記不住英語單詞和語法,因而喪失信心。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強烈的無助感或在英語考試中的屢屢失敗,致使他們在心理上開始畏懼英語,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嚴重的甚至徹底放棄對英語的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不同水平學習者的歸因傾向,采取相應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成為一名成功的語言學習者。

2 歸因理論概述

歸因理論的定義 歸因,就是對產生結果的原因的看法。心理學將歸因理解為一種過程,因此,歸因是指人們通過知覺、思維、推理等內部信息加工過程,確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或結果的原因的認知活動[2]。歸因理論解釋的是人們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人行為的原因。該理論認為,人們都傾向于尋找信息以形成歸因,原因的確定過程是遵循一些規則的,而大部分的歸因研究都強調如何應用這些規則。從動機角度看,歸因是重要的,因為它影響人的信念、情感和行為[3]。

歸因理論的發展 歸因理論最早在1958年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海德(F.Heider)[4]在有關社會認識和人際關系理論上提出,他奠定了歸因理論的基礎。海德是歸因理論的創始人,他將自己的理論稱為“行為樸素分析”,并認為一個人的行為必有原因,其原因或決定于外界環境,或決定于主觀條件。

歸因理論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時期: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前期經歷了初期成型到繁榮的過程,該時期主要研究人們歸因時遵循的一般原則或規則,主要的代表研究有瓊斯和戴維斯的“相應推斷”和凱利的“三維理論”;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前期,歸因理論的研究層出不窮,研究者在前人的理論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索——不同類型的歸因傾向與人們的信念、情感和行為變化之間的規律性關系,但此時大部分研究只停留在“人——情境”這一歸因維度,致使歸因理論基本處于一個停滯不前的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歸因理論的研究得到復蘇,許多問題得到探索和檢驗,直至今天,歸因理論已有若干分支的發展,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擴寬,在各個應用領 域的成就也引人矚目,其中教育是歸因理論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

韋納的歸因理論 受海德的影響,美國心理學家韋納(B.Weiner)[5]提出一個成就歸因模型,創造性地將“歸因理論”和“動機理論”有機地結合到一起。他認為,歸因會影響到期望的改變和情感反應,而這種歸因后果影響后繼行為的動機,即“成敗歸因——情感反應”和“對未來事件的預期——后繼行為動機”[6]。韋納認為個體將事件歸為何種原因受個體和環境兩方面的影響,個人因素包括學生關于考試和自己的各種圖式和信念,環境因素包括具體信息和社會規范信息,如教師對學生的歸因和別人的考試情況等。這兩大因素影響著學生所做的實際歸因,即他們把學習的成敗歸因為能力、努力、任務、運氣、身心狀況和外界環境等六個主要的原因。并且,學生的歸因過程主要是按照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定性歸因和不穩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和不可控歸因這三個維度來進行。韋納按各因素的性質,分別將六個因素納入三個維度中,可組成如表1所示的歸因關系。

3 歸因理論的研究綜述

大體研究概況 進入“中國知網”期刊文獻檢索,輸入主題“歸因理論”共得到關于歸因理論的研究文章1916篇;在高級搜索中加上并含“英語教學”的限制縮小范圍,得到直接相關的研究文章151篇。各年度關于歸因理論在英語教學方面的研究文章的數目如圖1所示。

由圖1可以看出,我國對于歸因理論在英語教學上的研究開始于1987年,由于種種原因,該研究停滯了長達16年的時間,一直到2003年才重新開始,2004年開始呈緩慢增長的趨勢,直到2011年到達研究的最高峰,之后2012—2014年研究趨勢又緩慢下降。

具體研究

1)歸因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①林嵐(2004)通過對歸因理論的闡述和對學生學業的歸因傾向分析,提出“關注學生歸因反應”“研究學生的歸因傾向,引導學生正確歸因”等四點歸因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②周開頤(2010)根據空乘在英語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針對如何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并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研究,從而得出影響英語學習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即是學生的自我歸因。主要從教師方面討論如何根據歸因理論,引導學生避免不良的自我歸因,從而改善英語教學效果。

③鄔東(2013)分析當代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英語的消極狀況,從而探討成就動機、歸因理論對高職大學英語教學具有的啟示和指導。

2)歸因理論對英語教學策略的探討。

①張少梅(2011)討論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歸因傾向,提出以歸因傾向轉變為目標的高職英語教學策略,最后得出研究結論:以歸因傾向轉變為目標的高職英語教學策略的核心是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成績做出積極的歸因,使學生認識到學習努力和自信心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②趙玉娜(2011)針對“初中英語學困生”這一特殊的學生群體在學習英語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之后得出結論:歸因理論為解決英語學困生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和突破口。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歸因理論,結合學困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其進行歸因訓練,讓學困生覺得自己成績不理想是因為自己努力不夠而不是能力低下,通過各種方法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逐漸引導他們形成積極歸因,使其在英語學習中提高成績。

③林立鳳(2012)簡要論述歸因理論,并針對大學生缺乏英語學習動機的現狀,對教師該如何運用韋納的歸因理論來激發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正確引導結果歸因、樹立學生英語學習信心等方面進行探討,為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出教學策略。

3)歸因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①李昌真(2006)利用韋納歸因理論中的“三維度與六因素歸因模式”設計問卷調查表,對某校2001級數學系74名學生進行有關英語學習行為歸因認識的傾向及其規律性的抽樣調查,以探索和研究非英語專業學生對在英語學習中成敗歸因的傾向及其規律性的情況,為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

②王強(2009)具體概述歸因理論,將該理論引入外語教學,從而分析出歸因理論對外語學習過程中情感因素(如自我概念、自信心、動機和語言焦慮等方面)的重要影響,最后得出歸因理論對外語教學的啟示:關注學生的歸因傾向和進行一定的歸因訓練,可培養和引導學生正確歸因以便激發積極的學習動機;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注意自身的自我歸因。

③丁瓊(2010)概述歸因理論的定義和發展,通過對湖南省某高校英語專業的學生進行有關英語學習成敗自我歸因的問卷調查,試圖探討歸因理論與外語學習的關系,應用歸因理論分析學生外語學習的成敗,從如何鼓勵學生正確歸因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等方面提出具體的措施。

4 歸因理論與英語教學

歸因理論與英語教學的關系 所謂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致使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7]。一定的學習動機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把“要我學習”的被動局面變成“我要學習”的主動局面,深深影響學習的結果;而學習一旦成功,其結果(知識、技能的獲得與掌握,求知欲、自信心等心理品質的發展和提高)則大大滿足個體的各種社會需要(如求知、自尊、獲得他人的贊揚等),并促使個體把通過進一步的學習以獲得更高程度的滿足當作一種新的迫切的需要,從而產生更強烈的學習動機[8]。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常常會對自己的英語成績高低進行歸因,并試圖找出影響學習成績的各種因素。根據韋納的歸因理論,學生可能會將自己英語考試成績的高低歸因于表2中的六個因素。

不同的歸因將產生不同的心理影響,并深刻影響后繼學習行為。如果把英語學習差歸于自我學習能力低、試題太難、英語難學等穩定因素,認為即使加倍努力也無濟于事,這種歸因模式會降低學生對于學習英語成功的期望,久而久之,學生會對英語學習產生習得性無助感,變得無助、冷漠、破罐子破摔,同時也會使學生產生羞恥感和自卑感,出現不再堅持努力學習英語的行為;相反,如果把英語學習差歸因于是由于自己不認真刻苦學習,學習策略不恰當等不穩定因素引起的,這種歸因模式就會使學生對未來的學習有一種較樂觀的期望,有助于維持繼續從事英語學習的動機。

學生積極的歸因方式可使他們正確地認識到自己英語學習成績差是由多種不同因素引起的,因此,英語教師必須正確積極引導學生歸因,幫助學生糾正過去的錯誤歸因,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引發他們英語學習的興趣。

歸因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把正確引導學生歸因的行為融入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學會將其成功歸因于足夠的能力和適當的努力的聯合,將失敗歸因于缺乏任務相關的信息或缺乏努力。同時,避免學生將失敗歸咎于固有的、超越他們自身控制的能力限制。在課堂中,提問到差生時,教師應有意識地選擇相對簡單的題目,使他答對從而感受到成功,這樣有助于維持他從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從而取得更大進步,此時,教師可適當給出反饋,使用“Good job”“Well done”“You got it”以表達對努力的欣賞和強化對能力的信心。學習任務過難或過易都會導致學生較偏激的歸因,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個體差異性設計多種學習任務和制定相應的教學對策,針對不同學生做不同的要求。

再如,在英語測驗后,個別學生面對自己不盡如人意的成績時,可能會自發地聲稱自己不是學習英語的料,在這個時候,教師應該溫和而堅決地拒絕這種自我否定,并提示他們是有能力成功的,然后指導他們進行積極正確的歸因,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繼續學習的動機。教師也應根據每個學生過去一貫的英語成績的優劣差異,從有利于今后學習的角度進行歸因。一般而言,無論是對優生還是差生,歸因于主觀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因為歸因于努力,可以使優等生不至于過分自傲,能繼續努力,以便今后能繼續成功;使差等生不至于過分自卑,也能進一步努力學習,以爭取今后的成功[7]。

2)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歸因訓練。個體對以前行為結果歸因的改變可以促進后繼行為的改變,在尋找自己的行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敗的過程中,可能存在各種偏差,通過一定的歸因訓練,采取適當的干預措施,可使學生獲得某種歸因技能,從而糾正或改善歸因偏差,以形成積極的情緒和期望,從而改變學習行為。因此,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歸因訓是必要的,它既可鞏固正確的歸因模式,又可矯正不良的歸因模式,有助于增強其學習動機和提高英語學科成績。

如強化矯正法,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不同難度的任務,然后讓學生對完成任務的情況做出歸因,對積極的歸因給予鼓勵和獎勵,對那些很少做出積極歸因的學生給予暗示和引導,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歸因傾向[9]。再如自我控制法,教師應幫助學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歸因傾向,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歸因傾向。一個人的歸因傾向源自于他在現實生活中所經歷的各種事物的因果關系的結合,而不同的歸因傾向則反映了不同個體的生活和所經歷的現實的因果關系的不同,學生應該對自己的歸因方式進行自我監控和矯正。

3)積極建立師生間相互信任的關系。有一些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得不到學校和家長的認同,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較強自卑感。此時,教師態度要和藹親切,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多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應采取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勵、少批評的方式來消除學生的自卑感,恢復自信心,增強自我期望。教師應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礎。只有充分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才愿意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告訴教師,教師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正確的歸因,從而引導學生建立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5 總結

通過歸因理論,英語教師可以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學生在學習第二語言時,其心理特征和歸因傾向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性,教師應當制定相應的教育策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提高學習效率。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歸因理論對于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啟示和意義。因此,在英語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借鑒歸因理論,分析學生的歸因傾向,盡可能用較隱蔽和間接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歸因,不用帶強制性的方法直接要求學生做出特定的歸因。教師應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和成就感,使學生相信努力與成功是成正比的,那么他們即使在學習過程中遭受失敗和挫折,也會堅持繼續學習英語的信念,如此良性循環就能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使其成為一名身心健康、積極向上、優秀的英語學習者。

參考文獻

[1]葉玉萍.歸因理論與外語教學[J].綏化學院學報,

2010(27):161-162.

[2]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學出版社,

2005:487.

[3]申克.學習理論:教育的視覺[M].韋小滿,等,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341.

[4]Heider F.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 New York: Wiley Publications,1958.

[5]Weiner B. Research on motivation in education[M].Orlando:

Academic Press,1984.

[6]劉曉波,謝敏.歸因理論在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電力教育,2009(2):21-22.

[7]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試中心.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69-70.

[8]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

77-79.

[9]齊曉峰.論歸因理論對教學的指導意義[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1):131-133.

猜你喜歡
歸因理論學習動機英語教學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語教學為例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
如何激發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
歸因理論視角下大學生英語學習效果調查研究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基于歸因理論的顧客網上重復購買意愿研究
大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績的相關研究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來建立有效的學習共同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