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開放大學教務管理模式設計

2015-03-11 12:29陳萌黃社運王洪海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5年2期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

陳萌++黃社運++王洪海

摘 要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開放大學作為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所不具備的特殊性。以四川電大現行教務管理制度為出發點,以未來學分銀行建設、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為中心,構建符合未來四川開放大學發展的教務管理制度體系,來促進各級各類教育之間的靈活銜接與溝通,形成良好的學歷與非學歷的學習環境,以滿足學校的發展需要和個人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關鍵詞 四川開放大學;現代信息技術;教務管理系統模式

中圖分類號:G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02-0031-03

1 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

四川開放大學在國家構建終身教育體制的歷史契機下,以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為載體,努力實現一站式服務的構想,積極探索開放式、多資源的教育信息化發展道路,整合社會相關優質教育資源,建設一所沒有圍墻、辦學網絡覆蓋全省城鄉的遠程開放大學。例如:當前基于社會化媒體E-Learning2.0學習,其最大的特點是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生的學習過程強調用戶的共同參與互動,以及面向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的學習。這種模式下的學習,和以往傳統教學的結構特征相比,它將學習者融入虛擬網絡環境中,學習者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協作學習,構建自主學習網絡。還有云技術應用以及各種移動學習(筆記本電腦、手機交流軟件、APP)媒體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為學習者提供自由、開放、多樣化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資源,使得學習方式更加人性化。搭建開放、靈活、功能強大的一站式網絡學習平臺,為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學生提供一種終身教育服務體系,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趨勢。

30多年來,廣播電視大學從最初的面授、電視、廣播等教學信息傳播方式手段到現在逐步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手段創設的網絡化教學環境,電大人都在不斷努力,積極探索,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與教學媒體技術的發展,開發新資源。目前,學校已經形成以信息化系統為基礎的教學教務管理平臺。

首先,教務管理系統平臺能夠實現教務管理流程完全信息化處理,全面包含課程教學資源、專業規則、招生、考務、學籍等各項教務管理內容。通過信息化手段促進教務管理流程的科學化、人性化,進一步規范開放大學教務管理制度體系,探索開放大學教務管理新的運行機制,適應深化四川開放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及教務管理模式改革的需要,提高四川開放大學信息化應用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 依托信息化管理的教務平臺為開放的課程資源、學分銀行及一站式組織架構提供了技術支撐,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改革傳統模式下教學計劃的剛性管理,實現靈活、自主的學分認證制度。

再次,對教務管理數據進行深度分析,為教育決策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支持。教務管理信息化在對學習者、教務管理者提供信息化支撐的過程中將形成數以億級的學習者課程注冊庫、成績庫,積累大量開放大學教學和管理相關數據。教務管理信息化能實現從大規模教務數據中對關鍵信息的自動獲取,協助管理人員更加準確地把握學校當前教學和管理情況,跟蹤監控最新動態,通過比較以往發展歷史和趨勢,更加合理地調配資源開展教學、管理和科研等工作,為決策層提供準確快捷的信息支持。

2 開放大學多資源服務平臺

開放大學的教務管理平臺,將現代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入教務管理系統建設中,讓學生實現自主入學、自主選課繳費、查詢個人學籍檔案的開放學習體制。對于專業課程資源的設置,建立管理專業課程資源庫。在云技術支撐的網絡學習、新媒體移動裝置提供的移動學習、基于Web2.0支持個性化多種學習模式的環境下,根據課程需要,設置相關情境,激發動機、根據學習者的不同需求,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在開放大學教務管理體系中,成立開放大學學分銀行,學習者可以存儲、積累所獲得的學分,查詢個人學習檔案記錄;當學分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根據學習者需要,可以轉換為相應的學歷證明書或學習成果證明書等;考試形式也將逐漸轉變為以網絡在線考試為主、紙質考試為輔的開放式考試制度,實現學習者在線報名繳費,建立網絡試題庫、編排考場、按題庫隨機抽取進行在線網絡試卷考試制度。對學生學籍異動處理(轉學、轉專業、休學、退學)等問題實現網上認證制度;資料審核管理逐步實現紙質化管理向電子化文檔審核管理方向轉變。

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是開放大學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努力建立數字化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為學習者提供優質的數字教育資源,建立起涵蓋招生、專業課程規劃、學分銀行、考試中心及學籍個人終身檔案的教務信息化資源管理平臺,實現數字化資源存儲、轉換、整合和共享的發布交流平臺及全過程管理模式,為開放大學辦學建立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服務系統。

3 四川開放大學教務管理模式及制度設計

四川開放大學教務管理模式框架是依據當前教育發展需要,在原有教務管理的教學計劃、招生、考務、學籍四大模塊中增加學分銀行功能。學分銀行是開放大學區別于傳統電大的特色和亮點,建立繼續教育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逐步實現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并結合四川電大主要辦學類型而設計的。從開放、自主的理念出發,改變以往電大管理中以教務管理人員為主的管理制度模式。首先,在學習者管理服務體系上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生可自主完成入學注冊、選擇課程、繳費、學習、考試獲得學分、提交畢業申請以及參加各類資格證書的學習和考試等,這個流程是在完全開放、自主選擇的平臺進行的。其次,從管理者的角度來看,第一,利用一站式服務的管理模式,拉近決策層和操作層的距離,提高了管理層級間的工作效率;第二,管理者逐步變為學習者的輔助指引者,為學習者建立優質高效的管理服務制度。

在整個模塊的構建中,包括注冊錄取管理、專業課程管理、學分銀行、考試中心、學籍管理五個模塊,下面將具體介紹這五大模塊的具體功能和相關管理制度(圖1)。

注冊錄取管理 注冊錄取管理主要完成學生的入學注冊信息處理,包括注冊專業及人數、學生網上報名、招生數據的審核校驗、打印錄取通知書等,并將最終數據生成學籍數據。

制定《四川開放大學報名及錄取管理辦法》,規定四川開放大學的注冊錄取對象、學歷層次、學習形式、工作流程等,以及各教學點開辦專業申報、招生宣傳、報名審核、錄取注冊、違規情況處理等環節的要求等。

專業課程管理 專業課程設置是實現專業培養目標的載體,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完成專業學習的依據。其主要功能包括專業計劃制訂、課程設置、開設課程管理、考試課程管理、課程替換管理等。

制定《四川開放大學教學計劃管理辦法》,規定教學計劃編制的指導思想、原則,教學計劃制訂的基本內容、工作程序,教學計劃實施的要求及程序等;制定《四川開放大學專業課程選課管理辦法》,明確選課規則、選課時間、學習者完成專業課程獲得學分的基本要求等。

學分銀行 學分銀行是開放大學的特色和亮點,是實現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滿足個人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和終身學習的發展需要,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的載體,為學習者建立終身學習學分檔案,學分存儲積累、學習成果認證、學分轉換等功能都需要有學分銀行這樣的實體機構方能實現[1]。

對于未來學分銀行功能建設大體分為五個部分。

1)學分存儲。為學習者建立終身學習賬戶,賬戶號為個人身份證號,終身學習賬戶號陪伴學習者一生。無論何人在何時何地參加何種學習,依據學習的不同類別、內容和學習量確定的學分給予登記,包括學習者在線學習學分、社會學習點學分、單位學習點學分、其他類型學習學分、獲得各類證書學分。學習者獲得的標準學分儲存在學分銀行中,且新增的標準學分可以不斷累積存儲。

2)學習成果認證。對注冊登記的學習者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教育機構以不同的形式取得的學習成果進行認證,認可的學習成果折算轉換成學分銀行的標準學分。

3)學分兌換。學習者存儲在學分銀行的標準學分累積到一定量時,可以兌換成相應學歷證書或寫實性的學習成果證明書或終身學習補貼。為鼓勵社會成員不斷學習,按照知識老化的規律,學分存入超過一定期限而未兌換的部分可以折舊。

4)免修免考。學習者可以靈活地把在不同時間、不同教育機構獲得的合格課程學分成績經學分銀行認證通過后,申請開放大學課程免修免考。對具有開放大學學籍的學員,其成績和學分直接計入學生的學籍檔案中;對無開放大學學籍者,計入其終身學習賬戶中。

5)學習檔案管理。學分銀行有對已經建立賬戶的學習者完整的電子學習檔案,為學習者和單位組織提供學習檔案查詢服務。學習者可通過網絡、電話,憑密碼遠程查詢自己的學分(學習成果)情況,也可直接到學分銀行服務網點查詢。經授權的社會組織也可對學習者的學習情況進行查詢。

制定《開放大學開放教育學分認證制度》,制定學分認證、轉換與累積的系列標準和規范,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

考試中心 考試中心主要負責組織和實施整個四川開放大學的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試,包括網絡考試和紙質考試,主要涉及學生報考、考場編排、試卷印制、考試組織與管理等業務,為各學院、分院提供考試文件、試卷征訂等信息;組織開放大學的閱卷、成績錄入、違紀處理、補考處理、成績查詢、成績合成、成績更改、成績發布、成績統計和試卷分析等。

考試工作涉及面廣、環節多,考試管理制度應針對不同的工作內容,制定系列管理辦法。如:制定《四川開放大學課程考核管理辦法》,明確課程考核的性質、工作內容及組織管理,課程考核說明的基本內容、編制要求及流程;制定《四川開放大學形成性考核管理辦法》,規定形成性考核的設計、組織與實施、監督與檢查的要求和程序;制定《四川開放大學試卷的命制和印制( 或錄制)管理辦法》,規定試卷的命制和印制的要求、流程,報考、考場編排及試卷征訂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制定《四川開放大學考試組織實施管理辦法》,規定考前(報考、考場編排、試卷征訂、考場設置、考試保管和發放)、考中(正副主考、監考員、考務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規程,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考后(試卷整理、清點、裝訂、統計、造表、保管等要求和規定)各環節工作的管理辦法;制定《四川開放大學答卷評卷管理辦法》,規定答卷評閱、成績登錄的工作要求和流程;制定《四川開放大學課程考核成績管理辦法》,規定各類課程成績的評定、登錄、復查以及時限性等要求,明確成績數據庫管理、成績管理工作的紀律[2]。

學籍管理 學籍管理(含學生管理)主要負責學生學籍信息管理和畢業審核管理,負責向其他模塊以及學校教學部門提供學生信息和選課信息;受理學生畢業申請,并按照申請專業的教學計劃規則對學生所修課程進行審核,一旦達到要求即可頒發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主要功能包括學生學籍管理、畢業預審、畢業終審、照片管理、電子注冊號管理、學位申請、證書管理等;同時完成學生獎勵懲處、畢業生追蹤、建立優秀畢業生名錄等功能[3]。

制定《四川開放大學學生學籍管理規定》,規定四川開放大學學生學籍管理的適用對象、入學注冊、課程注冊、繳費、課程考核及成績評定、免修免考、學籍異動、畢業(結業或肄業)、學位畢業證明書和學位證明書、獎勵與處分等[4];制定《四川開放大學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授予實施細則》,規定學位授予的適用對象、授予條件、辦理流程等;制定《四川開放大學獎學金管理辦法》,規定獎學金的發放范圍、資金來源、種類及等級、申請條件、評審程序、評審機構等;制定《四川開放大學優秀畢業生、優秀班主任評選及表彰獎勵辦法》,規定評選范圍、評選條件、評選程序等。

4 結論

開放型大學教務管理模式體系的設計是實現人人、時時、處處可學的開放教育平臺的重要保障,對構建全民自主學習、終身學習體系有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教務管理制度是開放型大學建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教學工作的核心,是整個教務管理正常運作的關鍵所在。針對開放大學建設體系中教務管理制度的前期理論模式設計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需要更多的理論做指導,并需要在其他省份已經創辦的開放大學中檢驗其可行性。同時由于教務管理中各模塊路徑依賴機制的存在,尤其是其中的一些關鍵問題,要進一步加強實踐和實證研究,予以改進、充實和完善,逐步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全方位、人性化、終身化、多資源選擇的開放大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陳魯雁,徐彬.云南開放大學實踐與創新[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11.

[2]黃思霞.開放大學開放教育制度建設的關鍵問題探討[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6):1-5.

[3]胡萍,劉建芳,文惠嬋,等.高校教務管理現代化建設與探索[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22(4):

118-120.

[4]周杰,劉超球,耿立偉.廣東開放大學教務管理系統設計探析[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6):10-14.

猜你喜歡
現代信息技術
數字林業建設的現狀與思考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淺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初中政治課堂的具體手段
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藝術教學的整合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組織教學的工作綜述
淺談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