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0,1)的李雙代數結構

2015-03-13 06:12邵霞付佳媛祁杰
關鍵詞:復數等式代數

邵霞,付佳媛,祁杰

(中國傳媒大學理工學部,北京 100024)

1 引言

Drinfeld于1983年基于量子群的基礎首次引入李雙代數的概念。量子群理論的核心部分是研究那些既非交換又非余交換的Hopf代數。

本文擬先研究W(0,1)的李雙代數結構,確定其三角性與上邊緣性。從而更易于我們對W(a,b)的李雙代數結構的研究。

2 預備知識

首先,我們回顧一些與李雙代數相關的一些基本定義及結果。

R 為復數域C 上的向量空間,ξ是 R?R?R 上的循環映射,即 ξ(x1?x2?x3)=x2?x3?x1,?x1,x2,x3∈R,τ為 R?R 上的扭映射,即 τ(x?y)=y?x,?x,y∈R。

R為復數域C上的向量空間,若存在線性映射σ:R?R→R滿足:

稱(R,σ)是一個李代數。

R為復數域C上的向量空間,若存在線性映射:△R→R?R:滿足:

稱(R,△)是李余代數。

對于李代數R,我們記[x,y]=σ(x,y),用·表示伴隨對角作用:

定義2.1 若(R,σ)是李代數,(R,△)是李余代數,且滿足相容性條件:

稱三元對(R,σ,△)為李雙代數。

U(R)是 R 中的普遍包絡代數,1 是 U 中的單位元,對,定義 rij,c(r),i,j=1,2,3

為U?U?U中的元素。

定義2.2 (1)四元對(R,σ,△,r)稱作是一個上邊緣的李雙代數,如果(R,σ,△)是一個李雙代數,r∈Im(1-τ)∈R?R使得△是r的一個三角上邊緣,即:△=△r,且

(2)上邊緣李雙代數(R,σ,△,r)稱作是上三角的,如果r滿足經典Yang-Batex方程(CYBE):

3 W(0,1)主要結果及其證明

首先,我們給出李代數W(0,1)的定義,復數域C上無限維李代數W(0,1)滿足李括號積:

其中 i,j∈? .為方便起見,以下均記 W(0,1).為 W

(1)三元對(R,[·,·],△)是一個李雙代數,當且僅當 r滿足 CYBE.

(2)(1+ ξ+ ξ2)·(1? △)·△(x)=x·c(r),?x∈ R (2.3)引理3.2 令W?n表示n個W的張量積,在W的伴隨對角作用下,W?n稱為一個R-模,假設r∈W?n滿足x·r=0,?x∈W.則 r∈C c?n。

元素r∈Im(1-τ)?W?W稱為滿足修正Yang-Batex方程(MYBE),若

推論3.3 元素r∈Im(1-τ)?W?W 滿足CYBE,當且僅當它滿足MYBE.

V=W?W為在伴隨對角作用下的W-模.記Der(W,V)為W到V的所有導子的集合,d:W→V,d是一個線性映射,滿足:

對?v∈V,定義內導子vinn如下:

記Inn(W,V)為所有內導子的集合.我們知道

H1(W,V)為的系數在V中的一階上同調群。

若d(Wn)?Wσ+n,n∈?,稱導子d∈Der(W,V)是一個次數為α的齊次導子,則

其中

在下面意義下成立,對所有 u∈W,僅有有限多個 dα(u)≠0,d∈Der(W,V).(稱 d=∑α∈?dα是可加的).

命題3.4Der(W,V)=Inn(W,V),相應地,H1(W,V)=0。

只需證明每一個d∈Der(W,V),d=∑α∈?dα是可加的,且這有限個dα均是W到V的內導子即可。

斷言1 若0≠α∈?則dα∈Inn(W,V)。

即 dα(xn)=uinn(xn).因此 dα=uinn是一個內導子。

以下,用“≡”表示一個等式在模C(c?c)作用下恒成立。

斷言2 對 d0∈Der(W,V)0,有 d0∈Inn(W,V)。

下面我們分幾個子斷言來證明。

子斷言1 d0(L0)≡d0(c)≡0

對?xn∈Wn,n∈? ,將 d0分別作用在[L0,xn]=-nxn,[xn,c]=0 的兩邊,有 xn·d0(L0)=xn·d0(c)=0。由引理3.2 得,d0(L0)≡d0(c)≡0。

子斷言2 存在u∈V0,使得將d0用d0-uinn替換后有d0(W)≡0。

對?0≠m∈?,n∈?設

注意,對?p∈?,下面作用成立

因此d0(L1)可以簡化為

將 d0作用在等式[L-1,L1]=2L0兩邊,比較的系數推出

因此

將 d0作用在等式[L2,L-1]=3L1兩邊,對?p∈? ,比較的系數有

因此

將 d0作用在等式[L1,L-2] =3L-1的兩邊,對 ?p ∈ ? ,比較的系數有

因此

將d0作用在等式[L2,L-2]=4L0的兩邊,比較系數可得

記 Vir是 W 的 Virasoro 子代數,即 Vir=spanC{Ln|n∈? }可由基{L-2,L-1,L1,L2}生成.又由于(2.13)、(2.14),可得

將 d0作用在等式[L0,[L0,H2]]=2H2的兩邊,比較系數可知

又由于 W 由{L-2,L-1,L2,H2}生成,由(2.15)、(2.16)可知

斷言2得證。

斷言3 d0≡0。

斷言4 僅有有限多個n∈?使dn≠0。

引理3.4 假設 ?v∈V使對 ?x∈W,x·v∈Im(1?1-τ),則v∈Im(1?1-τ)。

上述等式中的系數均在域C中,且每個求和符號對應的和式均為有限項求和,記元素都是 Im(1- τ)中的元素.用 v-u 代替 v,u 可以表示成 u1,p,u2,p,u3,p,u1,u2的線性組合,我們可以假設

假設存在 p >0,使 ap≠0,取 q >0,使 q≠p,則 Lp+q?L-p是在 Lp·v中的項,然而,由(2.20)可知,L-p?Lp+q不是 Lq·v中的項,與 Lq·v∈Im(1-τ)矛盾;進一步假設 qp=0,?p∈?*(這里?*表示非零整數),類似地,同樣可以假設dp=0,?p∈?*,因此(2.22)可表示為

由Im(1-τ)?ker(1-τ)及我們的假設W·v?Im(1-τ)可以推出a0=d0=a'0=c'0=bp=0 ?p∈?,且我們有

注意到{p|bp≠0}是有限項,比較各項系數,則

故(2.23)為

觀察等式

顯然,b1=0.引理得證。

定理3.1 上的李雙代數結構都是三角上邊緣的。

設(W,[·,·],△)是 W 上的一個李超雙代數結構,由(1.6)、(2.5)及命題 3.4 可知,存在 r∈W?W,使得△ =△r,由于 Im△?Im(1-τ)及引理3.4 知,r∈Im(1-τ),又由(1.4)、(2.3)及推論3.3,可知 c(r)=0.根據定義可知,(W,[·,·],△)是一個上邊緣的并且三角的李雙代數。

[1]楊恒云.廣義N=1,2超Virasoro代數的超雙代數結構及表示[D].上海交通大學,2008.

[2]J B Li,Y C Su.Lie bialgebra structures on the W-algebra W-(2,2)[J].Math,arXiv:0801.4144,2008.

[3]J Z Han,J B Li,Y C Su.Lie bialgebra structures on the Schr?dinger-Virasoro Lie algebra[J].Math Phys,arX-iv:090.1339,2009.

[4]R Shen,H B Chen,J G Zhang.Lie bialgebra structures on generalized Heisenberg-Virasoro algebra[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 Ed),2013,30(2).

猜你喜歡
復數等式代數
評析復數創新題
字母代數
求解復數模及最值的多種方法
數系的擴充和復數的引入
兩個有趣的無窮長代數不等式鏈
組成等式
什么是代數幾何
復數
一個連等式與兩個不等式鏈
一個新發現的優美代數不等式及其若干推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