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素養認知及其教育:脈絡、基礎與特征

2015-03-17 22:39秦學智
傳媒國際評論 2015年1期
關鍵詞:素養評價信息

秦學智

?

信息素養認知及其教育:脈絡、基礎與特征

秦學智

信息時代信息能力不足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問題和困難,因之信息素養受到了越來越多人們的重視。顯然,信息素養認知及其教育并不是近現代才發生的一個現象,它有著漫長的發展歷史和脈絡,也有著其深厚的歷史基礎。在信息時代,學校也會呈現出一些新的特征。理清這些問題,對于深入認識信息素養及其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教育 脈絡 基礎 特征

秦學智,男,漢族,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副教授,博士。

信息素養教育,又被稱為“信息素質教育,是一種旨在根據社會信息環境的需要,培養和提高社會個體成員的信息意識與信息能力的過程。它包括信息意識教育、信息道德法規教育、信息能力教育等幾方面。信息素質教育并不排斥各種專業知識教育。相反,信息素質教育為各種專業知識教育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武漢大學圖書館.武大圖書館.http://www.lib.whu.edu.cn/tsggx/xuan2th.asp.人們對信息素養認知及其教育的發展是一個歷史的過程,這個過程有著基本清晰的歷史脈絡和歷史基礎以及歷史性發展的特征。顯而易見,信息素養是一個具有信息存在的社會或時代所必需的一種素質,隨著社會對信息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信息資源的巨量化,學校教育及其評價的方式方法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本文從信息素養認知及其教育發展的歷史脈絡、信息素養及其教育發展的歷史基礎和歷史性特征以及信息時代的學校特征三方面對信息素養及其教育有關的問題進行探討,以理清這些信息素養研究和教育發展中的基礎性問題。

一 信息素養認知及其教育發展的歷史脈絡

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發展的歷史脈絡,搞清楚這些歷史發展脈絡是較好地把握該事物發展規律及特征的前提。同樣的,信息素養認知有自己發展的歷史脈絡,信息素養教育也有自己的歷史發展脈絡。

(一)信息素養認知發展的歷史脈絡

任何概念的提出都是在一定時代和技術環境下進行的,隨著時代和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會發生相應改變。

1974年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特·魯爾考斯基(Paut Zurkowski)第一次提出“信息素養”的概念。他認為,信息素養就是人們知道如何利用多種信息工具和主要信息資源使問題得到解決的技術和技能。1976年,李·布爾查內爾(Lee burchinal)和羅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等人也相繼提出信息素養的概念,并對概念做了自己的解釋。如泰勒認為,“信息素養的準確定義應包括如下內容:許多問題(不是全部)可以借助獲取適當信息來解決;了解和使用各種信息源(使用者到哪里尋找信息)是信息素養的必要條件;有信息獲得策略(何時和如何使用信息)?!?龍鳳姣.信息素養教育概念及其形態的歷史演變[J].情報探索,2009(4).1979年,美國信息產業協會正式將信息素養的內涵定義為“人們知道在解決問題時利用信息的技術和技能”。經過此后有關學者對此概念的不斷發展,其意義幾經變化。它由最初被人們理解為一種知識或技術技能,逐漸拓展為一種思維和智力活動的習慣與方式,“信息素養是一種思維的方式而不是一套技能……它是一個批判和反思能力的矩陣,以及訓練有素的創造性的思想,推動著學生廣泛地漫游在信息環境里……當在課程、項目或教學層面上用到信息素養以支持學習環境的時候,信息素養能夠成為一種‘意向性的習慣……’,一種在探究、研究和整合各種來源的知識方面尋求不斷的進步和自律的‘智力活動的習慣’?!?Doug Belshaw.‘Information literacy’: its history and problems.http://dougbelshaw.com/blog/2009/12/13/information-literacy-its-history-and-problems/.

進入數據網絡時代以來,人們逐漸改變了以前的那種從紙質媒介(書籍、報紙、雜志等)攝取知識的學習和工作方式,開始逐漸養成從數字技術支撐的網絡世界中攝取知識和搜集使用信息的思維和習慣,相應地,人們有關信息素養的認知也在發生變化。1982年,美國著名信息管理學家福林斯特·霍頓(Forest Horton)提出了計算機素養的概念。1987年,美國圖書館協會主席基索爾姆(M. Chisholm)任命成立了信息素養主席委員會,其宗旨就是要探討終身教育和學習環境下信息素養的作用、重要性和定義,并探究信息素養教學和培訓的方式和培訓師資。1988年,該委員會出版了《信息的力量:學校圖書館規劃指南》。1989年,美國圖書館協會認可了“信息素養”這一概念,并確定了一個發展該概念的定義和六個階段的模式,這極大地促進了“信息素養”這一術語的應用。要達到具備“信息素養”的狀態必須經過六個階段。它們分別是:認識到對信息的需要;確認所需信息;找到信息;評價信息;組織信息;使用信息。*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Final Report.(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1989.)該報告在提出信息素養定義、闡述信息素養在個人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指出學校和圖書館在信息素養培養方面不足等基礎上,對美國開展信息素養教育運動提出了6點建議:重新審視以往的信息組織的方式、信息構建的途徑,以及對信息在家中、社區、工作中作用的認識;在美國圖書館協會領導下,建立一個信息素養教育聯盟,以便和其他組織、機構合作共同發展信息素養;大力開展有關信息及其應用的學術與實證研究;各州與高教有關的教育機構、委員會以及學術團體應努力在學生的生活環境中塑造信息素養氛圍;教師教育與評估中也要包括信息素養;加強對信息素養和白宮圖書館與信息服務會議之間關系的理解。1989年5月,美國帕特里西亞·布雷維克(Patricia Breivik)和 戈登·基(E.GordonGee)合著《信息素質:圖書館中的革命》一書,提出“高質量的教育應該幫助學生成為有效的信息消費者,能夠為他們個人的生活和職業生涯的任何需要尋找到適當的信息,也就是說學生需要成為具有信息素質的人?!?,該書把信息素養的培養當作圖書館教學和教育問題的關鍵。

美國國家信息素養論壇在1990年的年度報告中提出信息素養人的特征是: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承認準確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決策的基礎;能在信息需求的基礎上系統闡述問題;能識別潛在信息源、檢索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檢索策略;包括能利用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技術或其他技術;具有評價信息的能力;能為實際應用而對信息進行組織;具有將新信息結合到現存的知識體系中的能力;能采用批判性思維,利用信息并解決問題等。

1994 年澳大利亞哥里菲斯大學信息服務處的布魯斯總結出了信息素養人的 7 個關鍵特征。1998年全美圖書館協會和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出版了面對K-12學生的《學生學習的信息素養標準》,將標準分為3大類、9個方面和29個具體指標。這個標準成為美國最早制定的信息素養標準。這九個標準分別為:“能夠有效地和高效地獲取信息;能夠熟練地、批判性地評價信息;能夠精確地、創造性地使用信息;能探求與個人興趣有關的信息;能欣賞作品和其他對信息進行創造性表達的內容;能在信息查詢和知識創新中做得最好;能認識信息對民主化社會的重要性;能履行與信息和信息技術相關的符合倫理道德的行為規范;能積極參與活動來探求和創建信息?!?何高大.“美國高等教育信息素養能力標準”及其啟示[J].現代教育技術,2002 (3):24.

2000年1月由美國大學與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標準委員會根據多年來美國高校開展的項目,制訂了《高等教育信息素養能力標準》,該標準共有5項能力指標,具體細分為22項表現指標、87項成果指標,這5大標準“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獲取與創新能力的結合,而公德與法律意識的培養則是美國高等教育信息素質能力標準的精華。這些標準與指標歸納了信息提取能力、分析能力、加工能力、創新能力、利用能力、交流能力等信息素質核心能力的實際意義?!?何高大.“美國高等教育信息素養能力標準”及其啟示[J].現代教育技術,2002 (3):24.“這套標準成為各國針對國情制訂自己的信息素養標準的參考和基準,如2001年澳大 利 亞 與 新 西 蘭 高 校 信 息 素 養 聯 合 工 作 組(ANZIIL)發布的《澳大利亞與新西蘭信息素養框架:原則、標準及實踐》等。這些標準和原則在信息素養教育課程的設計和評價、學生考核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國在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時,尤其是在課程設計方面都遵循相關標準和原則指導?!?張曉娟,張寒露,范玉珊,李復郡,賈涵.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國內外實踐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2).

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了《布拉格宣言》,強調了信息素養的重要地位,2005年又發表了《亞歷山大宣言》,強調信息素養和終身學習對于信息社會生活的重要性。從此,“各國紛紛將信息素養從戰略高度納入到教育體系,人們開始關注提升公眾信息素養的方式和途徑?!?張曉娟,張寒露,范玉珊,李復郡,賈涵.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國內外實踐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2).

在有關信息素養的研究中,先后有不少學者對信息素養認知方面的研究做了綜述。有的認為,20世紀80年代末到20世紀90年代初的有關論述中,信息素養發展出一個倫理道德的維度和一個經濟的維度。道德維度是:知道何時和為什么需要信息,哪里去找到信息,以及如何評價、道德地使用和傳播信息。*SCONUL (1999)Information Skills in Higher Education: A SCONUL Position Paper.Available at: http://www.sconul.ac.uk/activities/inf_lit/papers/Seven_pillars.html,2004-09-19.經濟的維度是:信息素養對所有未來的員工都是不可或缺的。信息素養被人們視為屬于“文科”,包含有批判性反思的因素和包含有批判性地評價和包含有問題解決和決策維度的因素。還有的如博伊霍斯特(Boekhorst)認為,事實上,這些年來提出的所有定義都可以歸結為三個概念。第一,是信息傳播技術概念:使用信息傳播技術“檢索和傳播信息”。第二是信息資源概念:“在沒有中間人幫助的情況下獨立地找到資源的能力”。最后是信息加工的概念:“認識到信息的需要,檢索、評價,使用和傳播信息以獲取或擴展知識?!?Doug Belshaw.‘Information literacy’: its history and problems.http://dougbelshaw.com/blog/2009/12/13/information-literacy-its-history-and-problems/.

當然,許多理論學家提議將信息素養作為一種“21世紀首要的生活素養”,像美國大學和研究圖書館協會這樣的機構為這個概念提出了一些“表現指標”。但是信息素養仍然缺乏有力的描述。這個概念的范圍太大,應用也太廣泛,并且在細節上不夠精確,使得它在行動上很難操作。甚至從談論做個“有信息素養的人”到做個“有信息睿智的人”的變化,都會因同樣的原因而遭遇困難。這一概念的定義,甚至當被描述為“7個主要的特征”時,也顯得“過于客觀”而與學習者沒有什么關聯。*http://dougbelshaw.com/blog/2009/12/13/information-literacy-its-history-and-problems/.

上面段落中提到了布魯斯的七個主要特征總結??死锼固崮帷げ剪斔?997年在《高等教育中信息素養的七個面孔》一文中,對兩所澳大利亞大學教師有關信息素養的認知和經驗做了總結。他認為,澳大利亞大學教師眼中的信息素養具有七個面孔,它們分別是信息技術概念的、信息來源概念的、信息加工概念的、信息控制概念的、知識建構概念的和智慧概念的。

第一,信息技術概念的信息素養被認為是使用信息技術來進行信息檢索和傳播。在這一概念下的有關信息素養的認知結構是,信息技術處于信息素養認知的中心,在這個中心的外圍依次是信息的掃描和信息的使用。這一概念強調技術在信息使用中的核心作用。

第二,信息來源概念的信息素養被認為是找到信息來源中的信息的能力。這一概念下的有關信息素養的認知結構是,信息來源處于信息素養認知的中心,而位于其外圍的依次是信息技術和信息的使用。也就是說,人們通過一定的信息技術來對信息來源中的信息進行定位和查找,以便實現對信息的使用。根據信息使用目的的不同,人們可以只是明確信息的來源、性質和結構,也可以在知曉信息來源和屬性等基礎上獨立地、靈活地使用信息。

第三,信息加工概念中的信息素養被視為是在執行一個過程。這一概念下的有關信息素養的認知結構是,信息加工處于信息信息素養認知的中心,而處于其外圍的依次是信息使用和信息技術。信息加工是一個對信息進行選擇性注意、選擇性記憶、選擇性處理、選擇性儲存和使用的過程。這一概念下,信息技術和信息的使用都是為了信息加工這個中心服務的,信息使用的方式方法成為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

第四,信息控制概念中的信息素養被視為是對信息的控制能力。這一概念下的有關信息素養的認知結構是,信息控制位于信息素養認知的中心,其外圍依次是信息的使用和信息技術。這一概念下的信息素養目的就是通過一定的信息技術手段和大腦儲存和提取信息能力的加強,而實現對信息的控制和使用。

第五,知識建構概念中的信息素養被視為在一個新的興趣領域建立一個個人的知識基礎的能力。這一概念下的有關信息素養的認知結構是,包括批判性分析在內的信息使用處于信息素養認知的中心,其外圍依次是知識基礎和信息技術。因為其目的主要是知識的建構,所以信息成為反思的對象,批判性反思和對信息的評析以及使用成為知識建構的重要手段。

第六,知識擴展概念中的信息素養被視為通過知識和個人的觀點來工作的能力,這些觀點是以獲得新洞見的方式被采用。這一概念下的有關信息素養的認知結構是,包含直覺在內的信息使用處于信息素養認知的中心,其外圍依次是知識基礎和信息技術。要想獲得知識的拓展,就必須對信息有直覺和創新的能力,也必須需要堅實的知識基礎以及足夠的信息技術能力。此一概念中的信息素養不再將知識建構作為唯一目的,而是將知識拓展作為最高的追求。

第七,智慧概念中的信息素養被認為是為了他人利益而明智地使用信息的能力。這一概念下的有關信息素養的認知結構是,包含價值觀念的信息使用位于信息素養認知的中心,其外圍依次是知識基礎和信息技術。明智地使用信息涉及個人價值觀念、態度、信仰、經驗等內容,也涉及社會文化的背景的內容。在這一概念中,價值觀念、道德水平和明智的判斷和選擇成為重要的關鍵所在,而知識基礎和信息技術相對于前者而言是補充性的東西。*Christine Bruce.Seven Fac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Higher Education.http://www.christinebruce.com.au/informed-learning/seven-faces-of-information-literacy-in-higher-education/.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人們有關信息素養的認知是一個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內容和共識在逐步達成,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要想擁有一個人人認可的定義很不容易。此外,因為國情和地域等眾多因素的差別,學者或一些研究機構研究和制定的信息素養標準也存在著諸多籠統或不容易操作之處,這對信息素養的推廣和發展無疑是個不利的因素。要想將這種不確定性的因素降低到最低,就需要進行廣泛的同行學術交流和互動,更為重要的是,本國本地的學者要深入對信息素養教育教學的研究,不斷地與時俱進,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反映最新社會和時代的需要和變化。

(二)信息素養教育發展的歷史脈絡

有知識就必然有知識教育的存在,有信息也必然有信息素養教育的存在。根據人類信息意識發展的程度和水平,我們可以將信息素養教育發展的歷史劃分為五個時期,即對信息朦朧意識時期、識字書寫教育時期、文獻資料編目和認知時期、文獻檢索與利用教學時期、比較廣泛的信息素養教育時期。

在文字發明以前,人類長期生活在口耳相傳的時代,這一時期人們是在生產生活中進行有關語言、手語、風雨雷電等自然和社會信息以及信息傳遞方式的知識和技能教育的。這一時期,我們稱之為信息朦朧意識時期。在這一時期,符號、記號、聲音、結繩記事、語言、手語等是人們進行信息傳遞的基本方式,人們進行的是面對面的信息傳播與教育活動。這一時期,信息傳播和教育活動是一體的,同時進行的,是做中學、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方式。這一時期,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如何識別自然界和人類群體的信息、如何理解信息的含義,如何傳遞信息和利用信息,如何記憶和鞏固必要的信息知識,等等。這一時期以口語、聲音、體態語言、自然界征兆信息為主要標志。

在文字發明以后,人類進入信息素養教育發展的第二個時期,即識字書寫教育時期。這一時期除了繼承了第一個時期口耳相傳的信息傳播方式,而且需要通過進行識字書寫的教育才能讓能夠接觸和使用文字的學習者利用和使用以文字為載體的信息。因此,這一時期的信息素養教育是與語文教育教學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是一個有機體的關系。這一時期,除了具有第一個時期的信息素養教育特點之外,增加了對文字信息的識別和辨認,對文字信息的理解和練習,以及評價和使用。這一時期以簡帛類和金石類的文字信息為主要標志。

當文字的信息積累到一定程度,多到必須對書籍進行編目或做出書籍提要的時候,信息素養教育就進入到了第三個時期,即文獻資料編目和認知時期,這一時期以紙類和印刷類文字信息為主要標志。隨著文字發展的成熟和相對穩定,人類的知識和信息總量大幅增加,如何面對、利用和處理信息就成為必然的存在。語文教育開始從信息素養教育中獨立出來,口語的和文字的教育教學讓渡給相對專門的語文教育教學,而將如何對書籍的文章進行編目、做提要,以及如何在書海中查找、定位、概括、評價、注釋、標點、校正信息成為信息素養教育的主要內容。這一點正如有的學者所認為的:“人類的信息素養教育可追溯到中國古代傳統的書籍提要。書籍提要是解釋書名、介紹著者、揭示文獻內容和評價其學術價值的主要方法。古代書籍提要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敘錄、傳錄、輯錄 3 種不同體例:敘錄始于劉向《別錄》,主要記錄一書的??边^程、主要內容、著者身世、學術價值等;傳錄即對書名、著者作簡要介紹;輯錄是將詩中的序、跋、題記、歷代書目敘錄、注釋、列傳中的敘述文字等有關資料匯集于書名之下,供研究參考。到了清代3種體裁融為一體,及至《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達到頂峰,最終發展成為我國圖書目錄的傳統特色。書籍提要的逐步完善與發展,形成了包括注釋、標點、???、目錄、版本、辨偽、輯佚、編纂、典藏等諸多領域的古文獻學。它既是一門綜合性的邊緣學科,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它告訴人們怎樣正確閱讀、查找和利用古代文獻。古文獻學的教育就是人類早期的信息素養教育活動。在文字以及大量文獻記錄的基礎上產生的古代藏書樓以及近代的圖書館,便成為了信息素養教育的基地?!?龍鳳姣.信息素養教育概念及其形態的歷史演變[J].情報探索,2009年(4):23.

信息素養教育的第四個時期是文獻檢索與利用教學時期。這一時期以現代公共圖書館的文字信息教學活動為主要標志?,F代意義上的公共圖書館出現于19世紀中后期,以1850年英國公共圖書館立法和1852年曼徹斯特公共圖書館建立為標志。受國外公共圖書館思想和我國現代化運動實踐的影響,我國現代公共圖書館開始在20世紀初出現,如1903年開建的武昌曇華林文華學校的圖書館,圖書采用《杜威十進分類法》分編,館內設編目室、參考室、閱覽室、報紙雜志室、書庫和商學書籍、研究中國的外文書籍專藏室。1876年芝加哥圖書館館長普勒(William Frederick Poole)將公共圖書館定義為“是依據國家法律建立的,是受地方稅收與自愿捐贈支持的,是被當作公共信念管理的,每一位維護這個城市的市民都有平等地享有它的參考與流通服務的權力?!?Kent A. History of The Public Library [M].New York: Dekker, 1980:267.從世界范圍看,194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標志著圖書館事業作為一項社會事業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信息素養教育開始進入比較廣泛的信息素養教育時期。這是因為,計算機技術開始得到廣泛應用,并且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有機結合,開始形成一種新的產業——信息技術產業。它包括從事信息的生產、流通和銷售信息以及利用信息提供服務的產業部門。信息技術產業加速了科學技術的信息的交流,推動了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使得信息的流動和行業的競爭加速加劇,有利于經濟全球化、教育國際化、知識的分享和交流,也有利于世界的融合和發展。特別是web2.0技術的發展,使得更為廣泛的受眾能夠接觸到更多本已經爆炸性增長的信息。因為信息的巨量龐雜,以及魚龍混雜,因此,如何面對、查找、選擇、處理和利用信息成為擺在每一個人面前的難題,也成為圖書館員和教師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如前所述,在近現代的信息素養教育研究和實踐領域,美國逐漸成為世界的先鋒。對于近現代信息素養教育發展而言,美國圖書館學和文獻檢索方面的信息素養教育教學的發展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關于我國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根據我國一些學者的研究,與信息素養教育有關的文獻學知識,特別是文獻編目和文獻檢索的知識在古代已經有所積累,但正規的文獻檢索知識的教學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如浙江大學開設了“雜志報告”課,向學生講授文獻知識,此后,60-70 年代,有極少數院校開設過專業文獻利用課,到80年代我國開始大規模普及文獻檢索課。1981年10月,教育部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學校圖書館工作條例》,第一次以部級文件的形式將“文獻檢索課”規定為高校圖書館工作任務之一。1984年、1985年和1992年國家教育部和原國家教委又分別下發了 《關于在高等學校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的意見》、《關于改進和發展文獻課教學的幾點意見》和《文獻檢索課基本要求》3份指導性文件,對文獻檢索與利用方面的課程進行指導和規范,有力地促進和保證了文獻檢索課課程建設、教學實踐以及此方面的理論研究工作。*龍鳳姣.信息素養教育概念及其形態的歷史演變[J].情報探索,2009年(4):23-25.

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進步和廣泛應用以及對國外有關信息素養教育的新概念和新成果的了解,人們對信息素養教育的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人們從對文獻檢索教學的簡單認識開始向信息意識、信息知識和技能、信息倫理道德、信息傳播權利、信息素養與終身學習、信息與學習型社會發展等復雜的和多角度多視野的認知轉變。這些變化也能夠從有關學術會議的更名舉動反映出來。2002年1月6日,在黑龍江大學召開了“全國首屆信息素質教育學術研討會”,大會上決定將“文獻檢索課學術研討會”更名為“信息素質教育學術研討會”。此后,有關信息素養教育的研究逐年增多,也逐年深入。最為重要的一個表現就是,有關我國信息素養標準的研究開始有了一些成果,如清華大學圖書館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共同設計的《北京地區高校信息素質能力指標體系》包括7個1級指標、19個2級指標和61個3級指標,2006年的《軍隊院校本科生信息素養標準》包括5個方面3個層次,2006年的《大學生信息素質評估體系》則包含4個1級指標和12個2級指標。*張曉娟,張寒露,范玉珊,李復郡,賈涵.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國內外實踐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2(2).

二 信息素養及其教育發展的歷史基礎與根本特征

(一)信息素養及其教育發展的歷史基礎

主要而言,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信息極大的積累和豐富,以及信息能力在人的能力中的重要性凸顯,構成了信息素養及其教育發展的歷史基礎。

1.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自古迄今,人類先后經歷了5次信息技術革命,第一次信息技術革命是以語言的產生和應用為特征,第二次是以文字、紙張的產生和使用為特征,第三次以印刷術的發明為特征,第四次是以電信傳播技術的發明為特征,第五次是以電子計算機和通訊衛星的出現為特征。相較而言,這5次信息技術革命中的第二次和第五次對人類的信息素養水平要求較高。這是因為口頭語言的教育在人們的日常的生產生活中就可以由周圍的人們完成,是一種自然的教育,印刷術的發明盡管減少了人們手抄的時間和精力,但其對人這方面素養的要求并不是一種普遍的要求,而主要是對專門從業者的要求,電信傳播技術也是如此。但文字和電腦科技,特別是數碼網絡技術的應用,全面改變和提升了對個體信息素養方面的要求。文字的發明,帶動了人類經驗的總結和積累——書籍的產生和發展,而向書本學習的關鍵就是文字的學習和掌握,這就需要專門的教育和學校的產生。電腦科技和數據網絡的出現,引領了知識和信息爆炸的時代,使得人們身處于一個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要從信息海洋中搜集到針對性強的有用性信息,就必須接受一定程度的專門培訓或教育。這兩次信息技術革命,特別是第五次信息技術革命,直接將信息素養教育推到了教育的前沿,人們不得不對其足夠重視起來。

2.信息極大的積累和豐富

信息爆炸是指信息以幾何級別的增長,信息開始在網絡技術的支持下全面地涌入人類的生產生活。到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信息量開始呈現幾何級別的增長,互聯網的出現使得這種增長的感受從遙遠的空間一下子走到人們的身邊和周圍。面對極度增長的信息量和無邊無際的信息空間,以及大量的虛假無用和不健康的垃圾信息,人們急需具備足夠的信息素養和信息能力,否則就會陷入信息海洋的漩渦中。很多人因為信息素養的不足,而影響了自己學習和工作的質量,甚至有些被垃圾或詐騙信息誤導誤入歧途,直接損害了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社會生活。據統計,人類知識的倍增周期,在19世紀為50年,20世紀前半葉為10年左右,到了70年代,縮短為5年,80年代末幾乎已到了每3年翻一番的程度。與此同時,人類知識老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一個人所掌握的知識半衰期在18世紀為80~90年,19~20世紀為30年,20世紀60年代為15年,進入80年代,縮短為5年左右。人們幾十年來的信息生產已經超過過去5000年信息生產的總和。*陳運迪.如何對付“信息爆炸”和“信息垃圾”.http://www.people.com.cn/electric/200128/p1070.html.當供不應求時,人們處于賣方市場中,人們能夠選擇的機會較少,但當信息供給遠遠大于信息的需求時,人們可能會面臨不知如何做出正確選擇的苦惱和困境。所以,掌握最佳的信息工具和具備起碼的信息素養和能力,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要求。

3.信息能力在人的能力中的重要性凸顯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哈佛大學認知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的智能不是單一向度的,而是多維的,每個人都具有九種主要智能,即語言智能、邏輯一數理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 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和存在智能。這種智能觀改變了傳統的將語言智能和邏輯-數理智能的培養視為教育主要任務和評價內容的觀念,為學生觀、教學觀和教育評價理念的改變提供了理論依據。多元智能還可以有更多的分類方式,如記憶力、抽象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創造思維能力等。信息素養和信息能力,作為一種記憶力、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等能力的合體,也可以被視為一種重要的智能。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和未來,這種智能在人們學習和工作等生活中的重要性將越來越大,而這種重要性凸顯將會推動和引導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從而成為信息素養及其教育持續發展的現實性動因。

(二)信息素養及其教育發展的根本特征

如前所述,筆者將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劃分為信息朦朧意識時期、識字書寫教育時期、文獻資料編目和認知時期、文獻檢索與利用教學時期、比較廣泛的信息素養教育時期等5個時期,從特征研究的角度講,它具有一些歷史性特征。

1. 信息素養教育的目的是一個從自發到自覺的過程

人類社會可被劃分為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和后工業社會三種類型。在前工業社會,知識和信息的積累相對比較緩慢,在工業社會知識和信息的積累開始提速,而到了后工業社會知識和信息開始呈現爆炸式的網絡化的增長。

在信息朦朧意識時期,人們對信息的使用和學習具有自發的性質,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人類對信息的使用和學習越來越自覺。識字書寫教育時期,因為信息素養教育和其他的教育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所以自覺性表現不是很明顯。在文獻資料編目和認知時期,人們開始關注到信息檢索的知識和技能,但這一時期的學習表現也是自發性居多。到了文獻檢索和利用教學時期,因為專業和工作的分工,一些對文獻檢索課程教學感興趣的圖書館工作人員和教師開始了越來越多的自覺性的教育和摸索的嘗試和實踐。而到了比較廣泛的信息素養教育時期,這種自覺性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即文獻檢索課教學向現代信息素養教育觀念的轉變,不僅僅包括文獻的查找、定位和搜尋,而且包括了文獻信息的評價、批判性思考和分析、信息的創造和合成、公民意識和精神的培養等更多的含義。

2.信息素養教育及其對象既是普遍的又是專門的

信息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個普遍的存在。關于自然界的信息和人類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的教育也是一個普遍的存在。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工知識和信息越來越多,開始在人類生活和教育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這種教育的大多數必須是專門的。在奴隸社會,學校教育是為奴隸主貴族服務的,在封建社會教育是為精英分子和貴族服務的,在現代社會教育是面向所有社會大眾的,但是信息教育資源和師資的有限性決定了這種很強針對性的教育是專門的、分批次的教育,換句話說,這種教育理論上和邏輯上是面對所有社會大眾服務的,但事實上難以做到,只能是盡可能地為能夠有機會接觸到這樣的教育資源的人服務。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而言,信息素養教育及其對象既是普遍的又是專門的。

3.信息素養教育的內容是一個逐漸明晰的過程

信息素養教育是一個從低到高級、從自然信息到社會信息、從與其他知識教育交織到逐步獨立明晰的過程。在信息朦朧意識時期,信息素養教育是和其他教育交織在一起的,是個你我不分的關系。隨著文獻資料和信息的不斷豐富和增加,信息素養教育逐漸聚焦于信息的查找、定位、信息性質的判斷和鑒別、信息評價、批判性反思和科學利用等方面,從信息知識和技能逐漸擴大到包括關于信息的知識、技能、倫理道德、批判分析能力等在內的專門知識領域,人們關于信息素養及其教育的理解越來越明晰,針對性也更為明確。

4. 信息素養教育的方式是一個不斷現代化的過程

信息素養教育的方式是伴隨整個教育手段和工具的進步而進步的?;脽?、投影、電影、錄音、錄像、廣播、電視、手機、ipad等數字化、網絡化的技術手段和電教設備已經被應用到信息素養教育教學中來,顯而易見,其教育方式是一個不斷現代化的過程。

5.信息素養教育的組織和實踐具有跨學科性和跨地域性

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面對信息時都會遇到相似的困境和問題,因為無論是什么地域、什么學科和知識背景的人們都會遇到巨量信息的事情,因為信息素養教育的組織和實踐可以面對不同學科、知識和地域背景的人來進行,它具有跨學科性和跨地域性。這種跨學科性還表現在不同學科的學者對于信息素養的不同理解和側重上,如技術人士更多地關注信息處理的技術和能力,心理學人士更多地注重人們對信息的心理需求和問題解決的心理活動,社會學人士更多地注重信息交流對于社會化的作用,而文化學人士可能更多地關注信息的流動對于文化的建構以及信息社會文化對人和社會意義生成的影響,等等。

三 信息時代的學校特征

在信息時代,信息素養成為一種生存的技能,一種教育和改善生活的手段。但是,人們的記憶能力和對信息的存儲能力卻是相對有限的。根據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記憶遺忘曲線規律,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進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間隔1天后記憶量就剩下33.7%,6天后記憶量只剩下25.4%。正因為人們學習的信息都有個迅速縮水的時期,甚至人們所學習的信息和知識還存在著價值大小有用無用的問題,所以教會人們如何學習,教會人們如何查找、評價和使用信息的教育就有了發展的機遇。信息時代的學校必須能夠提升學生熟悉和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必須教會他們利用信息資源進行終身學習的能力,必須讓他們清楚自己的信息需要,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找到、組織、使用、評價信息,而且,還必須提高學生的批判思維技能和公民素質。因為信息時代和信息社會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所以學校也必會發生與社會變化相適應的變革。也就是說,信息時代的學校將會顯現出一些新的特征。

(一)學校將會和社區、圖書館以及其他信息資源產生更多的互動

在信息時代,因為知識的淘汰速度和信息的爆炸性以及人的學習和記憶能力的有限性,學校教育教學將會培養人們的信息素養和能力作為各個學科教學的重點之一。所有的信息資源都可以成為信息素養教育的對象和內容,學校將會注重社區、圖書館以及其他信息資源的重要性,并與這些信息資源產生良性的互動?,F在圖書館大多實行了網絡化,實現了館際互借等服務,很多國外的圖書館還提供文獻檢索和信息素養方面的教學和指導。因為社區存在著很多社會實際問題,所以發現和解決這些問題,也成為進行信息素養教育和學習的現實內容。

(二)學生的學習將變得更為主動和積極,彼此之間的協作性也將大大加強

在信息時代,知識的教育將會讓位于能力的教育。要培養學生的能力,最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如何面對、處理、評價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當教師引導學生以問題為導向,注重問題的發現,信息的選擇和鑒別,然后積極主動地利用信息資源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就必然會激發學生的探究的好奇心和興趣,而這種從接受知識向主動地利用和創造知識的轉變,必然使得學生的學習變得更為主動和積極。在解決具體情境問題當中,學生之間需要展開緊密合作,科學分工,需要展開討論和辯論,還需要在公開場合進行成果展示和交流,因此,學生之間的協作精神和意識將會大大提升。

(三)教師的灌輸知識的角色將會發生巨大轉變

教師將逐步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和反思者。教師不僅要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根據教學目的和任務設計好教學環境、教學步驟和教學基本內容,而且要學會和學生協商學習,交流學習策略,盡可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并幫助學生緩解學習上的焦慮。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的目的、目標和意義,指導他們學會如何更加有效地學習,并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各種便利和服務。

教師要能是個伯樂,發現學生身上具有的優點和長處,幫助他們檢視和反思自我,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并能挖掘他們身上的這些潛能和性向,喚醒他們身上的潛能和活力,引導學生進入知識的神奇世界,激起他們對知識的渴求,給他們做利用信息和知識的示范,培養他們解決現實問題和創造新知識的能力和習慣。

作為一個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教師必須有嚴密和科學的教學計劃和程序,必須有具體而明確的教學任務和目標,以引導、啟發和鼓勵學生的思考、見解、表達、交流、參與和評價。

教學是一個教師和學生具有明確角色分工的平等互助的學習共同體,教師是這個學習共同體中的領導者、組織者、輔助者和配合者。每一堂課都有要共同攻克的學習任務,這些任務有些是知識性的、信息性的,有些是合作實踐性的。如果是合作實踐性的,教師必須明確學習的任務和要求,并且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和安排,還要注意學習熱情和動機的調動,以及交流總結方面的技能的培養。

教師還必須是一個很好反思和研究者,不僅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和教學效果,而且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活動和學習效果進行反思和學習。這個反思在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后都需要進行。教學前的反思和研究,能使教師更有針對性和前瞻性,教學中的反思和研究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應變和調整能力,教學后反思可以讓后續的教學效果更好更完美。

綜上所述,教師只有正確地看待自己在教學中的地位和角色,才能完成教師角色的良性轉變,只有對自己教學不斷地反思、評價、研究、調整和完善,對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不斷進行重組和豐富,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和教育的新變革。

(四)對學校的評價將更為多元和互動

一般地講,對任何活動的評價都有三大類評價方式,即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診斷性評價開始于具體活動之前,形成性評價開始于活動過程之中,而結果性評價開始于活動結果發生之后。診斷性評價就是要在活動開始之前對可能的影響因素、準備條件、各方面的基礎狀況等進行摸底以查找漏洞和問題,修正和完善活動方案,最大限度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和效果。形成性評價就是在活動進行過程中通過觀察、及時總結來對活動狀況進行把脈,發現原先活動方案和策略等方面的不足和問題,及時做出正確判斷和提出解決的問題和建議,確保獲得最佳的活動效果。傳統的評價方式,注重結果性評價而比較忽略或輕視診斷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隨著人們對人們活動規律和復雜因素的認識的提高,診斷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和應用。此外,在此基礎上,更多的評價方式方法被發明出來,如分類評價、分層評價等多元化標準評價方式方法,基礎性評價和特色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方法,單項評價和綜合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方法,社區、家長、專家、教師和學生多主體的評價方式方法,量的評價和質的評價相結合方式方法,等等。

在對學校進行評價方面,有三個相對主要的評價對象,即對學校辦學質量的評價、對教師作風素質的評價和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對學校辦學質量的評價,會考慮到學校的地域差異、學校類型、辦學目標、辦學形式、管理理念和方法、課程發展、學生發展、教師發展、特色發展、社會服務和滿意度等因素和指標。對教師作風素質的評價會考慮到教師的學歷、知識結構、忠誠和奉獻精神、能力、繼續教育、耐心和毅力、教學質量等因素和指標。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會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熱情、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學習的投入和態度以及學習的結果等因素和指標。無論是哪一方面的評價,信息時代的學校都會擁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評價將會走向多元和互動。對學校整體的評價將會是多主體的評價,并且是動態和多方互動的。對教師的評價也是一樣,不再是唯分數或成績論,而是要考慮到他們的精神風貌、對學生身心等各方面的幫助和指導的狀況等諸多因素而定,評價的方式也是各種評價方式方法相結合,如領導評價、同行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自我評價等等相結合。對學生的評價更是如此。受多元智能理論和信息資源豐富的存在等因素影響,原有的單一的分數制評價將會更多地變為等級制評價、分層分類評價、單項和綜合相結合的評價以及學校、社區、家庭等多主體的綜合評價。并且,這樣的評價不僅是多階段的,而且是多項綜合和各方面因素互動的。這正如《美國圖書館協會主席委員會信息素養年度報告》中所說的:“教師將會和其他有關人士協調一致地工作,如與圖書館員、媒體資源人士、教學設計人員,無論這些人士來自他們的學校還是社區,以保證學生的項目和探索是他們都能引以為傲的挑戰性的、有趣的和富有成效的學習經驗。在這樣的一所學校,人們將不會奇怪,發現一個學生專門工作組(task force)探索一個重要的社區問題,以期在電纜電視或在新聞會議上做一個公開的發現展示。人們也會尋常地發現,圖書館員指導學生專門工作組從最初始的問題、多學科的多媒體的搜索,一直到電纜電視或衛星電視的展示。在這樣的一個角色中,圖書館員將會因他們的信息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而受到尊重。他們將會領導經常性的在職教師工作坊和保證學校將最多數的投資放入信息技術中。因為在這樣一所學校的評價將會比今天的更為互動,所以學校里的評價將也是一個好得多的學習經驗?;邮降闹笇Ы虒W的軟件,指導學生通過他們自己的和其他人的知識基礎,將會提供比今天可用的更加有用的診斷性的信息。評價將會基于廣泛的素養指標,包括一些評估信息來源的質量和適當性的指標,或者他們自己信息搜索的質量和效率的指標。評估將會注意學生使用他們頭腦和作為信息消費者、分析者、解釋者、評價者和思想傳播者獲取成功的方式?!?The ALA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Final Report,released on January 10, 1989, in Washington, D.C.see http://www.ala.org/acrl/publications/whitepapers/presidential.

猜你喜歡
素養評價信息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訂閱信息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展會信息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多維度巧設聽課評價表 促進聽評課的務實有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