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營改增對中國融資租賃發展產生的影響分析

2015-03-19 20:59遠東國際租賃有限公司衛希
財經界(學術版) 2015年2期
關鍵詞:出租方承租方租賃業

遠東國際租賃有限公司 衛希

為刺激經濟的發展,我國出臺了營改增稅收政策。營改增即是營業稅改增值稅,我國這項稅收改革的目的在于減少重復征稅,降低企業的稅負負擔。該政策從2013年8月開始在全國范圍推廣,目前各地的稅務申報平穩,我國的營改增稅收改革進一步深入。但是新政策下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問題,本文就目前營改增稅制對中國融資租賃發展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一、“營改增”后融資租賃的稅收

(一)融資租賃“營改增”稅制的安排

根據《關于營業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十一款的規定,經中國人民銀行、外經貿部和國家經貿委批準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單位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以其向承租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位費用(包括殘值)減除出租方承擔的出租貨物的實際成本后的余額為營業額。出租貨物的實際成本,包括由出租方承擔的貨物的購入價、關稅、增值稅、消費稅、運雜費、安裝費、保險費和貸款的利息(包括外匯借款和人民幣借款利息)。也就是說,經過批準的融資租賃業務,承租方僅就其取得的利息收入差額繳納營業稅,這也符合融資租賃以融物形式融資的行業本質。未經批準的融資租賃業務,需按租賃收入全額繳納營業稅。根據《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37號)的規定,融資租賃作為有形動產租賃服務被納入營改增的試點范圍,按照17%的稅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其他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增收率為3%。同時根據財稅[2013]37號文附件二和附件三有關規定,經人民銀行、銀監會、商務部批準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試點納稅人中的一般納稅人提供有形動產融資租賃服務,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3〕106號有關規定,試點納稅人中的一般納稅人,提供有形動產融資租賃服務,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增加時間期限至2015年12月31日。

(二)“營改增”對出租方稅負的影響

假定出租方應收租金總計A,購入設備的價稅總計B,則出租方營改增前的營業稅則為(A-B)×5%,營增改后的增值稅則為(A-B)/1.17×17%,從營改增前后的稅收來看(因營改增前后均采用差額征稅辦法,為簡化起見,本文不考慮對外支付的借款利息等費用;同時因出租方租賃設備一般是平進平出,不考慮進銷項稅的時間影響),營改增后融資租賃企業的綜合稅負從之前的5%實際上升到了14.53%,稅負大大增加。

出租方能否享受到3%即征即退的稅收優惠政策,取決于購入設備價稅總計A與應收租金總計B的比例。按照3%來計算增值稅稅負變動臨界點,即(A-B)/1.17×17%/A=3%,經計算可獲得A/B=17/14。因此,當應收租金總計/購入設備價稅總計大于臨界值則可享受優惠,反之則按17%繳納增值稅不能享受優惠。出租方能否通過營改增降低稅負取決于應收租金總計與購入設備稅收總計的比例。根據營改增前后稅負變動臨界點(A-B)×5%=(A-B)/1.17×17%=A×3%,則臨界點A/B=5/2,當應收租金總計/設備稅收總計大于該臨界值,則稅負將得到減輕,反之稅負增加。

綜上所述,當1<應收租金總計/購入設備價稅總計<17/14時,出租方適用營改增一般政策,稅負增加(不能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當17/14<應收租金總計/購入設備價稅總計<5/2時,出租方能夠享受即征即退優惠政策,稅負增加(較營業稅);當應收租金總計/購入設備價稅總計>5/2時,出租方能夠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稅負減少(既能享受即征即退政策,同時也能從營改增政策獲得減稅效應,但現實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出租方不可能無限制提高租金)。

根據上文所述,出租方營改增后的稅負增加或者減少主要是通過營改增后是否適用優惠政策及應收租金總計/購入設備價稅總計比例來決定的,從以上數據看,17/14<應收租金總計/購入設備價稅總計<5/2是出租方較為合理的定價空間。但此價格目前在市場上也屬于比較高的定價,加上即征即退政策即將于2015年12月31日到期,出租方如不能及時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稅負必然較營改增前有較大幅度增加。

(三)“營改增”對承租方稅負的影響

根據營改增的稅收政策,營改增后承租人為一般納稅人的,可獲得租入設備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從而抵扣進項稅,這與營增改前相比可抵扣進項稅A/1.17×17%,因此營改增后承租方由于進項稅的抵扣減少了稅負。

(四)“營改增”對融資租賃業稅負的影響

根據上述計算,融資租賃業稅負在營改增后為出租方稅負+承租方稅負=-B/1.17×17%,因此與營增改前的稅負(A-B)×5%相比則實現了大幅度的降低。若稅負不轉嫁,則這種稅收優惠均由承租方享有,而在實際中,出租方則會通過提高租金等方式來實現部分稅負的轉嫁。

二、融資租賃業“營改增”實施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資金流、發票流不統一帶來的稅務風險

目前營改增政策下的資金流、發票流還很難實現統一。由于融資租賃分為有形動產售后回租與有形動產融資租賃服務兩種情況。根據融資租賃的售后回租服務財稅[2013]106號規定,使得融資租賃的售后回租服務的資金流、發票流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統一。融資租賃售后回租以外的有形動產租賃服務則是指承租方與出租方洽談,出租方融資并將設備提供給承租方,這里就涉及到了承租方、出租方與設備供貨商,在整個過程中就包括了融資租賃合同、貨物買賣合同等多個合同。此時,由出租方按照承租方的需求與供貨商簽訂設備買賣合同,支付貨款并獲得設備購買交易的增值稅進項發票并抵扣增值稅;然后承租方再與出租方簽訂融資租賃合同,并按照合同規定支付租金,但是這個環節出租方并不能夠全額給承租方開具增值稅發票作為進項稅額的抵扣,這就會造成承租方不能夠一次性獲得增值稅進項發票,導致資金時間價值的損失。

(二)出租方增值稅發票開具混亂

營改增后,承租方應通過增值稅納稅人獲得專用發票,但是實際操作中的增值發票的開具存在多種不同的方式。如有的增值稅發票開具是一次性按照租賃合同進行的,有的則是進行的分期開具。一次性開具的,國家能夠提前獲得相應的稅收收入,但是與出租方獲得租金的時間并不一致;而分期開具的單筆業務則會因為存在較大的進項稅額使得出租方前期銷項小于進項而不需要納稅。

三、融資租賃“營改增”的相關建議

首先需要加強國家相關立法的完善,我國還需要對發達國家的法律法規體系進行借鑒,針對目前行政部門臨時出臺應急性行政法規、規章的現象,還需要實現對融資租賃的稅收立法。建議在如今的法律原則下,研究制定一部具有權威性、適用于融資租賃業的專項法律法規,并在實際操作中進行不斷完善與優化,從而促進融資租賃業的長遠發展。其次還需要對地方性的融資租賃的稅收法律法規進行優化調整。針對地方融資租賃業在業務領域、交易規模等方面的差異,還需要在國家統一法律法規的約束下,根據地方的實際情況,對融資租賃的稅收制度進行優化與調整,從而符合地方區域性的融資租賃業,在制度合理創新,結合地方經驗的基礎上,可在融資租賃業相對發達的地區進行稅收制度的試行,作為營改增問題的補充。

總之,我國的營改增政策目前已進入全面推行階段,預計在2015年,營改增政策將覆蓋我國的全行業、全領域,這對融資租賃行業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融資租賃企業一方面要結合最新的稅收政策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另一方面也要積極總結實際的稅收問題,回饋給相關管理機構,以促進稅收政策的調整優化。

[1]孫雪梅.以案說法:“營改增”對融資租賃業的影響分析[J].商業會計,2014,(12)

[2]高莉.“營改增”后融資租賃公司會計核算和稅務研究[J].江淮論壇,2013,(6)

[3]孫富山.“營改增”后融資租賃的業務處理[J].財務與會計,2014,(2)

[4]臧紅文,柏春紅,張園園.淺析“營改增”對融資租賃行業的影響[J].財務與會計,2013,(11)

[5]王艷.營改增對融資租賃行業的影響[J].經濟視野,2014,(19)

[6]李雪梅.融資租賃業的“營改增”:現狀、問題及建議[J].青年科學(教師版),2014,35(5)

猜你喜歡
出租方承租方租賃業
淺談融資租賃
論融資租賃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和作用
“營改增”對不動產經營租賃業會計核算的影響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汽車租賃業中的應用
租賃合同中承租方不完全履行下的法律應對
不同租金支付方式對租賃承租方的影響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的影響分析
200家企業匯聚一堂,共論中國租賃業將往哪里去
試論推動我國金融租賃業發展的財稅激勵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