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管內科護理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2015-03-24 08:19袁愛麗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年23期
關鍵詞:護理安全心血管內科管理

袁愛麗

(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院心內科 江蘇 泰州 225300)

?

心血管內科護理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袁愛麗

(江蘇省泰州市人民醫院心內科江蘇泰州225300)

【摘要】近些年來,心血管患者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再加上醫療機構護理人員的配置和管理不到位,導致醫療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本文以心血管內科護理安全管理為題,全文一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對研究背景進行了簡要介紹,第二部分則從多個方面對心血管內科護理的要素進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則著重對心血管內科安全護理策略進行了闡述,最后一部分進行了簡要總結。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護理安全;管理

一、引言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就是做好護理安全管理工作,近些年來,隨著醫療糾紛的不斷增多,心血管內科護理安全管理已成為是醫療機構以及普通民眾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

二、心血管內科護理相關要素探析

1、護理人員要素

護理人員要素是心血管護理安全管理的核心,所以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對護理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通常情況下,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與護理人員的安全觀念、法律知識以及臨床經驗有關。許多剛參加工作的護理人員,由于實際護理工作經驗少,而且安全意識比較淡薄,從而很容易造成安全問題的出現。

2、心血管疾病因素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病情通常都比較復雜,患者可能隨時出現危急重癥,如果醫護人員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應對策略,那么患者會面臨非常大的危險。尤其是那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其病情突然發生惡化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護理人員巡視病房時沒有及時發現,或者其他護理方面做得不到位,會使得患者面臨很大的危險,嚴重者會導致死亡,而且還會因此和病人家屬發生醫療糾紛。

3、藥物因素

通常情況下,心血管患者所使用的藥品種類非常多,而且在這些藥物中,一大部分有著極強的副作用,所以,臨床治療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一定要嚴格控制藥物的用量,而且要做好醫囑工作。例如對硝酸脂類藥物的規格和用量控制的不好,則可能導致患者頭暈、血壓低等癥狀。再者就是患者所使用的藥物中有一大部分是抗凝、抗心律失常、降低血壓等藥物,而且大多數藥物為口服,所以會涉及到多種用藥規格和用藥方式,如果護理稍有疏忽,導致用藥量不符合規格或者用錯藥,那么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后果,從而引發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4、患者因素

通常情況下,許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未發病的狀態時,與正常人的日常表現沒有太大差別,再加上一些患者家屬對心血管病認識的不到位,所以并沒有對患者進行貼身看護,一旦發生疾病時,家屬很難做到及時應對,從而造成許多安全事故的發生。

5、醫護人員日常記錄因素

通常情況下,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需要做好病例的護理記錄,而且,護理記錄是病例護理行為的重要舉證依據。為了使醫療機構的護理工作更加完善,為了能夠針對患者的病情采取及時有效的應對方案,護理人員所做的護理記錄必須真實、準確、及時。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許多護理人員工作意識不強,再加上日常工作比較多,導致護理記錄工作做得很不完善,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記錄不全面,涂改現象較多,這會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6、管理因素

要想做好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及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體制,通過制度約束,使得護理人員的工作趨于規范。所以。完善的制度體系,對于有效消除安全護理安全隱患意義重大。

三、心血管內科安全護理策略分析

1、醫療機構做好對會理人員的培訓工作

護理工作者是醫院護理工作的主體,扎實的護理理論知識以及熟練的操作手法是護理人員必備的工作基礎,這也可以為心血管內科的安全護理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所以,為了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醫療機構要成立專門的培訓機構,定期對醫院護理人員展開培訓。培訓中,要有專業人員對護理工作者進行專業知識的灌輸,還必須任命經驗豐富的護理骨干對護理人員進行技能傳授,特別是針對那些剛剛參與護理工作的護士,通過培訓,是這些護理人員不斷完備其理論知識,不斷增長護理經驗,從而不斷提高其綜合素養,進而為心血管內科護理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2、做好重護理環節的質量管理工作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心血管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而且病情會比較復雜,病情隨時可能發生惡化,如心衰患者療效相對較差、病員年老體弱,加上用藥特殊,所以護理人員應及時評估患者的危險因素,價強重點環節的管理,防止各種并發癥的出現,如跌倒,墜床、壓瘡、燙傷等。

3、價強患者入院和出院管理

患者入院是,對醫院環境陌生,對疾病認知度不高,尤其是監護室的患者對各種儀器的恐懼心理,所以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的入院評估,對病情較重的患者安排在監護室,或距離護士站近的病房,以便護士觀察病情,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和生活護理,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整潔的治療環境和康復環境出院時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導,對PCI術后的患者進行電話隨訪,減少再住院率,提高治療效果。

4、加強護理安全管理,防范護理風險發生

完善和健全各種安全規章制度,實行三級質控、明確職責、堅強監督、完善患者的腕帶佩戴制度,嚴格三查七對,不斷強化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教育,一旦發現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及時提醒,并完善工作流程,防止產錯發生。

5、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增強責任感

教育護士愛崗敬業、救死扶傷、以患者為中心,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認真學習《護士條例》等法律法規,增強其主人翁意識,端正工作態度,養成慎獨精神。

四、結語

加強病房安全管理是保障每一例患者住院期間安全治療護理的必要條件,是避免護理缺陷、糾紛的關鍵環節。通過將安全管理運用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護理管理中,從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加強重點環節質量管理、加強患者出入院管理,從而為心血管內科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這樣也可以有效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為病人的康復出院提供了更好的保障,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醫療事業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武靈英,顧雪. 心血管內科護理安全隱患與防范措施. 包頭醫學院學報. 2013(01)

[2]謝琴,丘紅梅. 心血管內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 中國衛生產業. 2013(03)

[3]袁敏. 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中風險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對策. 中國保健營養. 2012(20)

[5]梁秀萍. 心血管內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 中外醫療. 2012(31)

【中圖分類號】R24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23-0197-02

猜你喜歡
護理安全心血管內科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心血管內科臨床用藥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分析外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風險管理途徑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內科治療的臨床研究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胃管誤插入氣管不典型癥狀1例教訓
人本管理在我國國企中的應用
管理的另一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