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國家文化安全發展的問題和對策

2015-04-06 06:20孔曉紅
傳媒國際評論 2015年1期
關鍵詞:全球化國家文化

孔曉紅

?

我國國家文化安全發展的問題和對策

孔曉紅

全球化的浪潮越來越兇猛,國家文化安全成為重要的文化命題。西方文化借助國際性傳媒強勢滲透我國,在社會上引發強烈的國家文化認同危機,因此尋找認同危機的歷史由來是第一步,留意并深刻認識當下全球化沖擊的現狀是第二步,古今結合,從根源上尋找解決之道是最后也是最關鍵的部分。

全球化 國家文化安全 歷史由來 現狀 保護

孔曉紅,女,漢族,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2014級傳媒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

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在全世界范圍進行強勢傳播,“文化帝國主義”的旋風再一次對中國的文化安全體系構成威脅和挑戰。布爾迪厄認為,“全球化”不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而是一種有預謀、有組織實施的“政治行為”,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思想灌輸工作”在人們心目中強加的信仰;“全球化”是新自由主義宣傳的產物。*何清.全球化與國家意識的衰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3.基于近年來西方媒體在世界范圍內傳播的強勢地位,這種理解不無道理,不論全球化的成因是什么,達成共識的是全球化已成為目前的流行趨勢,甚至可以說是現狀。我們一般說到的全球化指的是經濟的全球化,而國家文化安全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提出來的一個重要的文化命題。

文化全球化,另一個同義詞是“世界主義”,或者說“世界文明”,從表面意思看指的是全球文化呈同一種形態,世界人民持有同樣的價值觀。亨廷頓對“世界文明”概念的分析極為精辟:“世界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獨特產物。十九世紀,‘白人的責任’之觀念被用來為西方對非西方社會擴張政治和經濟的統治作辯護。二十世紀末,世界文明的概念又被用來為西方對其他社會實施文化統治、為那些汲汲乎模仿西方習俗和體制的社會作辯護。世界主義,是西方對抗非西方文化的意識形態?!?何清.全球化與國家意識的衰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13.簡言之,世界文明的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含義,相同的一點是強者說了算,那么如何在高手如林的世界版圖中保存獨有的中國國家文化,如何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保護中國的國家文化安全應該成為每個學者不時思考的問題。

一 中國文化認同危機問題的歷史由來

胡惠林認為,“中國近代以來的全部危機史、屈辱史,就是中國國家文化安全的發生史和形成史?!?胡惠林.論20 世紀中國國家文化安全問題的形成與演變[J].社會科學,2006(11):5.世界史學家認為,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開始進入近現代化。鴉片戰爭不僅是帝國主義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更是一次以殖民、資本主義擴張的方式強行打開中國大門的文化戰爭,可以說中國是以屈辱的方式被迫納入世界體系。有人別有用心地主張,從文化的先進性角度來說,中國開始逐步擺脫落后的封建的思想文化,接受以現代工業文明為特征、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先進文化,但筆者認為,文化不同于物質生產力——物質生產力有統一的度量標準,文化不存在優劣之分,文化的差異是在人類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并延續下來的,因此中國文化因為這種外來文化的強迫性和殖民性導致后來的發展舉步維艱。

隨鴉片戰爭的結束,洋務運動興起,有識之士以相當于“半推半就”的方式——在洋人的幫助下開始了現代化歷程,但當時的國人只注重了經濟軍事的發展而忽視了上層建筑的制度和文化創新,表面功夫沒能支撐多久便以甲午戰敗而宣告終結。中國接著在不平等條約的壓力下走上了維新變法道路,但因內部爭斗維持了不到一百天再次失敗。值得欣喜的是,戊戌變法暗示了民族意識的覺醒,反映了人民內部蘊藏著的文化復蘇。

真正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救亡運動源于五四運動,國民第一次體驗到了國家主權安全對民族存亡的意義。五四運動使人反?。赫葒椅M雠c其拯救國人肉體不如拯救國人靈魂。對于文學家魯迅所主張的“國民性問題”的探討,實則是從內部尋找中國落后的根源,尋找中國文化不安全的原因。然而,五四運動在全盤推翻舊有建筑的同時也扯斷了與傳統文化的天然聯系,在“德先生”和“賽先生”的西化思想氛圍中喪失了中國文化安全的天然屏障。當儒家文化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時,尋找和創造新的文化自然而然地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責任,但是國人并不明白真正的西方文化是什么,也沒搞清中國文化的精髓,只是簡單地否定釀成了中國文化從此與傳統文化斷鏈,延續了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從此斷流,重塑國人的信仰和價值觀變得無比艱難。

時間過渡到20世紀,從冷戰時代對意識形態話語權的爭奪,到后冷戰時代軟實力的較量,全球化在本質上是各種資源的重新配置及趨利性的強化和異化,不論這是否是發達國家散布出來的一個利己謠言,意識形態爭奪、話語權較量都是各種利益之爭,文明的沖突要求我們更加關注國家文化安全。

從中國歷史發展來看,構成國家文化安全的一個基本規律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安全系數,與一個國家自身的文化創造能力成正比,即核心競爭力成正比,與外來文化入侵成反比。因此正視中國傳統文化,吸取精髓,揚長避短,在已有遺產中尋找建構當代中國發展所需要的文化價值體系的認同,也許正是中國國家文化安全運動和發展中一個有待解決的難題。

二 全球化沖擊下國家文化安全的隱憂

全球化背景下,發達國家盡情享受著各種規則帶來的益處,尤其是在信息時代,西方的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常借助傳媒工具在世界各個角落到處傳播,發達國家壟斷性媒體充當了這場眾生喧嘩的幫兇,他們一邊為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張膽的聚眾斂財搖旗吶喊,一邊為受欺負的弱國無病呻吟。一組數據顯示:美國憑借經濟、技術和知識等方面的優勢,利用其科學技術和文化設施,控制文化資源和市場,向其他國家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進行文化傾銷,占領對方的文化陣地。目前,傳播于世界大部分地區80%~90%的新聞,由美國和西方的通訊社壟斷。美國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美國有線電視轉播網、美國廣播公司等西方媒體所發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各國發布的總信息量的100倍,是不結盟國家集團發布信息量的1000倍。美國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總數的5%,但是美國控制了世界75%的電視節目、60%以上的廣播節目的生產與制作,每年向別國發行的電視節目總量達60%~80%,成了美國電視的轉播站,而美國本身的電視節目中,外國節目僅1%~2%。美國的電影生產總量只占世界電影產量的6%~7%,卻占據了世界總放映時間的一半以上。美國《讀者文摘》以19種語言、48種國際版本在10多個國家發行2800萬份?!洞蠖紩酚?6個版本,在國際上的銷售額高達450萬美元。*李志敏.全球化對中國文化安全發展的影響及對策[J].社會科學研究,2001(4):90.當美劇《生活大爆炸》在網上遭禁播時,也無怪乎人們認為這是廣電局面對美國文化洪濤肆虐時的無奈應對之舉。

不可否認,媒體的政治性和傾向性使得所有的行為看起來合理且合法,在其中,被傳輸國的國家文化漸漸地喪失了自己原本的根基,難以認清自身的使命,加上信仰的缺失,很容易在外來文化入侵時倒戈相向。當美國潮流大面積洶涌而入時,難以想象瘦弱的國人能抵擋得住來勢洶洶的文化入侵。何清認為,“事實上,中國人既對自己的文化不那么了解,對西方文化也不甚了了。對自己的文化歷史,眼光過于苛刻,而對西方文化,則過于理想化?!?何清.全球化與國家意識的衰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16.在他的著作《全球化與國家意識的衰微》他列舉了當下中國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我們表層的政治制度、經濟理論、文化概念的合法性價值,都搬自西方文化,甚至紀元都是以西方的(當日本還在用‘昭和’‘平成’年號、臺灣還在用‘民國’年號,我為大陸中國人沒有自己的時間而悲哀,為中國人有口無心地使用以基督出生為時間起點的所謂‘公元’‘x x世紀’而悲哀)。而中國傳統的政治、經濟、文化價值觀念,沒有真正了解就被簡單地認定為‘封建’、‘落后’、‘過時’?!彼踔烈杂H身經歷為例,列舉了可以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社會怪象”的我國流行的英語風:“我在德國、意大利的城市景觀中,甚至在博物館,只看到德文和意大利文。而在中國,觸目皆是英語。赫然印有‘police’的警車、警察服,常常在你眼前晃動。究竟是為中國人用的高速公路上,標牌也充斥英文。央視‘挑戰主持人’節目,明明是選拔在中國播中文節目的主持人,竟也請一位美國人來考一番主持人的英語口語水平!那位被聘為英國某大學校長的中國楊教授,頗以自己用英語在中國大學授課而自豪,可是在央視‘百家講壇’節目中,他卻把母語的‘棘手’說成‘辣手’,把‘傳媒’說成‘傳某’(不認得的字念半邊),由此可見其母語文化水準?!?何清.全球化與國家意識的衰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15.

對英語在我國的推廣力度和程度不少學者提出批評,目前高考改革也一直在朝著削減英語的比重努力,盡管承認語言是國家文化的標志,卻無奈于全球化的背景下有著最多人數基礎的漢語被吞噬的危險。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從五四新文化運動起斷線,于是在美國文化霸權主義的侵蝕下,西方娛樂性的大眾消費文化便伺機深入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消解并顛覆著我們原有的文化價值觀。隨著儒家文化逐漸淡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中華民族傳統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準則也越來越疏離我們的生活,我們對公交車上不讓座的行為不僅不反感且有各種理由辯護,對不幸倒在車輪下的無辜孩童視而不見致使遭再次碾壓,道德滑坡的問題在社會掀起爭議,然而這不僅是道德表面的問題,更深層的存在于中華民族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已有弱化的趨勢,相反,是對金錢和權利的露骨追求,本性的膨脹,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盛行,致使本該占主導地位的中國主流文化價值體系遭到極大削弱,社會失序現象頻繁,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民族危矣?!霸谶@個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險的沖突不是社會階級之間、富人和窮人之間,或其他以經濟來劃分的集團之間的沖突,而是屬于不同文化實體的人民之間的沖突?!?[美]薩繆爾·亨廷頓[著].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 等譯.新華出版社,2010:7.可怕的是,這種沖突更加隱蔽和無形,常常在娛樂中消弭了原有的堅持,如同麻醉的酒精一樣令你感覺不到疼痛,也可以用春晚趙本山經典小品中范偉的一句名言:“防不勝防”,但是風雨來臨前的“防”更有意義。

三 從源頭出發保護國家文化安全

以上分析看出,各國間文化的發展源遠流長,西方有西方的文化根源,中國亦有自己多年的文化根基,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是“差距”的關系,而是“差異”的關系。妄圖照搬某些所謂先進的文化而丟失看家本領是舍本逐末的表現。文化帝國主義如同過去的帝國主義國家一樣,不可能任由其橫沖直撞、所向無敵,必然在強有力的推動下遭到攔阻,未來的趨勢不可能像某些預言家暢想的出現全球文化同一,文化的多元融合發展才是未來可能出現的繁榮景觀。對國外劇的引進限量限時,不只是保護國產劇的目的,WTO的游戲規則下,我們必須尋求夾縫中生存。當下中國國家文化安全已提上要程,中國不僅要經濟自強,更要文化自強。只有保存和堅持中華之“國性”或“文化精神”,與其他文化“和而不同”,才是我們立國安邦之本。*何清.全球化與國家意識的衰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20.

第一尋找傳統信仰??鬃訉W院走向世界各國,國學重煥生機,這似乎都在昭示著國人在努力尋根,尋找丟失了的傳統信仰。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很難用一兩個字詞來概括全部的內容,至少“尊老愛幼”這一傳統信仰在公交車上得到反駁時,我們該感到悲哀。公共場所常??梢月牭竭@樣的句子“XX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何必為了跟隨所謂的大流去跟風,一味地崇尚西方的自由、開放,而放棄了自己的傳統,造成最后“邯鄲學步”的尷尬,所帶來的只能是猶豫不決、進退維谷,發展成“混沌”狀態。文化本身無對錯之分,梁漱溟先生認為“對他人的尊重”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何清.全球化與國家意識的衰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52.何清認為,“人和”是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相對于西方的“人權”)。中國文化傳統非常強調“和”:道家的人與天和(與大自然相和),儒家的人與人和(與社會相和),佛家的人與己和,代表了很高的智慧。*何清.全球化與國家意識的衰微[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16.所以,在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一個“和”字變幻出了各種造型,只是有多少人看出了其中的道理。

第二宣揚文化自覺?!拔幕杂X”這一用語是1997年費孝通先生為了力求準確描述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地的人們在多種文化接觸中引起人類心態變化的情景而首次提出的,即“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楊海.文化自覺:通往當代中國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J].學術論壇,2013(2):192.后來也有不少學者重提此概念。文化自覺既不是對傳統文化的簡單復制,也不是對西方文化的全盤吸收,而是立足于當代中國實際,對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進行分析和鑒別,站在高角度審視未來的文化發展方向。當代保護中國國家文化安全任重而道遠,文化自覺將肩負著既深入挖掘中國歷代文化成功轉型的內在基因與精髓,還要準確把握時代脈搏,使轉型后的新興文化能夠成為時代精神的精華。不論是多元文化主義還是普世主義,我們必須注意到,在正在來臨的時代,文明的沖突時對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亨廷頓認為“在冷戰后的世界,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統一的力量。人民被意識形態所分離,卻又被文化統一在一起,”*[美]薩繆爾·亨廷頓[著].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 等譯.新華出版社,2010:7.在多文明基礎上保存本國的文化傳統揚長避短才是應對一系列危機的可靠保障。

總之,重視并保護國家文化安全已是當務之急,對于轉型中和在風險中運行的中國而言,文化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更具有特殊的價值和非同一般的重要性?!叭蚧顝碗s的作用是改變、剝蝕或渙散低位國家和弱勢國家的人心,重塑其價值觀念、道德標準以至行為準則?!?韓健鵬.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安全的沖擊與應對.[J].學習與探索.2006(4):23.以上分析均是基于已有可參考文本作出的淺薄考核,給出的意見乃一家之言,本文的更大價值在于通過事實羅列喚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從而防微杜漸,未雨綢繆,從根本上杜絕中國文化西化的風險,保護并延續華夏古老并悠久的五千年文明史。

▼ 青 年 文 學

猜你喜歡
全球化國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新舊全球化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誰遠誰近?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全球化陷阱
把國家“租”出去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