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無賴派作家坂口安吾的文學觀評析

2015-04-14 05:11任江輝
集美大學學報(哲社版) 2015年3期
關鍵詞:學界櫻花文學

[摘要]日本無賴派文學是二戰后日本最早出現的有典型性的文學派別。而坂口安吾作為該無賴派文學的兩大泰斗之一,其文學觀代表著日本無賴派文學的特征。其獨特的文學觀與其個人性格、自身經歷、當時的社會狀況緊密相關。墮落頹廢、反叛傳統、人性自由、孤獨虛無等思想構成了其文學觀的內涵。無論是日本學界,還是中國學界對其文學觀都有不同的評價和看法。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889X ( 2015) 03-101-07

[收稿日期]2014-10-31

[修回日期]2015-01-17

[基金項目]集美大學博士預研社科基金項目( Q201201)

[作者簡介]任江輝( 1979—),男,福建泉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日本近現代文學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日本相繼出現了一批文學思潮。其中無賴派文學思潮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文學思潮,同時也是比較有爭議的文學思潮?!八侨毡緫饠〉漠a物,也是戰后日本最早出現的有代表性的文學思潮”。 [1]比起戰后日本出現的其他文學思潮,它具有自己獨有的性質和特征,“以其獨特的文學理念和文學手法,反映了戰敗后的日本社會經濟政治狀況和人文思想,體現了與正統文學思潮完全相反的文學理念,促進了日本戰后文學的轉型和發展”。 [2]作為該文學流派的主要的代表性作家有坂口安吾、太宰治、織田作之助、石川淳、田中英光、檀一雄、伊藤整、高見順、北原武夫、三好十郎等。其中最具典型和代表性的作家要屬坂口安吾和太宰治,其兩位被日本文壇稱為無賴派文學的兩大泰斗。而“坂口安吾發表于1946年的《墮落論》和《頹廢文學論》,被視為無賴派的綱領性論文”, [3]可見坂口安吾的文學觀為戰后日本文學思潮畫上一抹別致一格的色彩。

一、坂口安吾文學觀的形成

作為戰后日本典型文學思潮“無賴派”的宣言書《墮落論》的著作者坂口安吾其文學觀的形成不是其個人憑空捏造,也不是其突發奇想而成。窺其文學觀的形成過程,筆者認為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06年至1929年,為其文學觀形成的萌芽期。這一時期其熱衷文藝,喜好巴爾扎克、谷崎潤一郎的作品,深受埃德加·愛倫等反抗文學的熏陶,還曾參加《改造》雜志的有獎征文活動,沒有被選中,陷入文學創作的迷茫區域。第二階段是1930年至1945年,為其文學觀形成的發展期,該時期其文學創作才真正得到發展。1930年與學友創辦了雜志《言語》。次年1931年發表了《風博士》和《黑谷村》,開始以新人的姿態為文壇所關注。此后相繼發表了《吹雪物語》《紫大納言》《爐邊夜話集》《珍珠》等。1943年發布了隨筆《日本文化之我見》,對日本傳統文化中的注重形式美的觀念進行抨擊,受到當時各界的極大反響。第三階段是1946年至1955年,為其文學觀形成的高潮期。二戰后,其文學創作進入了最活躍的時期,1946年其發表了日本近代文學史上著名的《墮落論》,提倡以墮落的方式來求得自由和人性的解放,該評論被文壇稱為無賴派的宣言書。此后又相繼發表了《風與光與二十歲的我》《夜長姬與耳男》《盛開的櫻花林下》《道鏡》《不連續殺人事件》《安吾巷談》等等。該時期也可以說是其文學創作的繁盛期。統觀其人生歷程,可見其文學觀的形成與其個人性格、自身經歷、當時的社會狀況緊密相關。其個人性格造就了其文學創作的人生際遇,其自身經歷成就了其獨特的文學思維,其所立足的社會狀況以“時勢造英雄”似的促成了其文學思想的特異。

1.文學觀與個人性格。坂口安吾的文學觀與其與生俱來的性格不無關系。坂口安吾于1906年在日本新瀉市的一個有名望的家庭降生,其從小的性格就十分叛逆,從不喜歡循規蹈矩地生活,經常逃學缺課、對抗暴力的學長等叛逆之事成了其小時候的重要內容。據考證,坂口安吾原名叫“坂口炳五”,其父因其生于“丙午年”,且又是家里的第五個男丁,故取名“坂口炳五”。在中學二年級的時候,其因數學等多科目成績不合格而被迫留級,且經常曠課逃課,其老師對其非常憤怒,稱其:“不配叫‘坂口炳五’,而應該叫‘坂口暗吾’”,意思是說其暗淡無望。而“坂口暗吾”與“坂口安吾”同音,故其名由此得來。不僅留級之事,其在上中學的時候因為沉迷于文藝無心學習,在期末考試的時候交白卷而被學校開除,還大膽無畏地在課桌上刻下“余將成為偉大的落伍者,有朝一日重現于歷史上”等詞句??梢娖鋫€人性格的叛逆程度非一般人所及。

其個人性格對其文學觀的形成起著根源性的作用。在對其他文學派別的作家進行批評的時候也可以窺見一斑。坂口安吾在作品《教祖的文學》中,坂口安吾直言不諱地稱當時日本著名的評論家小林秀雄為“古董鑒定家”,批評小林秀雄的文學批評已經陳舊,不合時宜。在其文章《如是我聞》中,大膽而毫不忌諱地批判著名文學家志賀直哉的小說不能成為日本小說的正統,要消滅日本的“私小說”這一腐舊的觀念。顯而易見,坂口安吾的個人性格在其文學觀表現得一覽無余。

2.文學觀與自身經歷。作家的文學觀與其自身經歷密切相關,坂口安吾也是如此。其文學觀所表現出來的人物形象、思維狀態、深刻內涵都不同程度地映射出其自身的經歷。坂口安吾雖然生于名望家庭,但是其出生時家道已經中落,由于家務繁重和子女眾多,母親一直疲于奔忙,無暇管教孩子,所以坂口安吾在小時候并沒有得到母親的疼愛和家庭的溫暖。1926年其進入東洋大學印度哲學系學習佛教,為了悟出真正的佛理,一天只睡四小時,終得神經衰弱癥,后經學習梵語、拉丁語等語言得以治愈。在東洋大學畢業后的第三年與女作家矢田津世子進行了一場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但歷經四年后無疾而終。在這四年中,其與矢田津世子真正在一起的時間不到一年,期間還與其他女性同居在一起。此后在孤獨和虛無中潛心寫作,1947年經人介紹與梶三千代步入婚姻殿堂。后又屢次受憂郁癥、安眠藥中毒癥、神經衰弱癥等病痛的折磨,1955年因突發腦溢血而結束自身的文學生涯。

究其一生的自身經歷,可以看出坂口安吾的經歷在其文學觀中映射得淋漓盡致。其文學觀中的墮落頹廢、孤獨虛無等思想與其自身經歷和生活狀態有著驚人的相似,其文學作品《癡女》《在盛開的櫻花樹下》《為青面鬼洗兜襠布的女人》等的女性形象無不折射出其母親、戀人、妻子的現實影像,無不體現出其小時候的母愛缺乏和家庭溫暖不足的內心孤寂。

3.文學觀與當時的社會狀況。坂口安吾文學的出現是一種文學現象,也是社會現象。其文學觀的形成離不開當時的社會狀況?!皯鸷蟮娜毡镜教幨且黄茢〉木跋?。乘亂世之機,光天化日之下黑市泛濫、強盜出沒。長久以來樹立在人們心中的傳統道德觀念開始動搖。戰爭時期受軍部蠱惑人心宣揚的種種蒙蔽和愚弄國民的‘強國’理論影響而培養起來的大國國民意識隨著戰敗瞬間崩潰,代之以對一切的懷疑和否定”。 [4]250二戰時期日本國民大眾的思想都以“效忠天皇”為行為原則,幾乎完全接受天皇崇拜和信仰的制約,“天皇主義”,“軍國主義”思想是其基本的行為判斷標準。二戰結束以后,該價值體系急速瓦解,整個社會的精神價值觀念完全失去了其主體性和核心骨,整個國民的心理陷入了虛無狀態,社會整體的精神狀態步入頹廢墮落的泥潭。也正是自身處于這種特殊的社會狀況,坂口安吾才能深刻體會當時社會的精神實質,才能準確透析當時社會的價值內涵。因此其作品的文學觀才符合日本戰后的時代氣息,贏得眾多讀者的熱烈追捧。也就是說,坂口安吾的文學觀之所以得到當時社會的共鳴,是由于其文學作品所反映的內涵符合當時社會的狀況和人們的心理的緣故。

二、坂口安吾文學觀的內涵

坂口安吾作為無賴派文學的代表作家,比較重大的貢獻在于其大膽提出了日本無賴派文學思想的論調,發表了具有鮮明“無賴派思想”的《文學的故鄉》、《日本文化之我見》、《頹廢的文學論》、《墮落論》等作品,對無賴派文學的確立和發展起了“宣誓者”的歷史使命。其文學觀的內涵主要包括墮落頹廢思想、反叛傳統思想、孤獨虛無思想、人性自由思想等。

1.墮落頹廢思想。坂口安吾的文學觀與無賴派的文學思想一樣,也具有墮落頹廢的思想。其文學作品幾乎充滿著墮落頹廢的思想格調,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尤是如此。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墮落頹廢的主人公躍然紙上,“在《盛開的櫻花樹下》中解析了一個搶劫和殺人為上的頹廢山賊男人和一個兇殘無情貪婪的絕色女鬼形象。在《癡女》中描述了三類頹廢的人物形象,分別是俗人、白癡女和主人公伊澤。在其偵探小說《不連續殺人事件》中呈現出珠緒、秋子、蝴蝶等墮落女子形象。在《來自朔風的酒窖》中描述了一個欲戒酒又戒不掉的頹廢狂人形象”。 [5]在作品情節內容的設計上,墮落頹廢的情節內容也一覽無余。在《盛開的櫻花林下》一文中,其描述了墮落的男人——山賊生活淫亂無度,以墮落的生活方式——搶劫和殺人為生,以及山賊的女人貪得無厭、奢侈放縱的小說情節。在《來自朔風的酒窖》勾勒了主人公狂人酗酒如命,通過酗酒來麻醉自己,對自己的青春和未來感到迷茫、頹廢的故事內容。在《癡女》一文中刻畫了主人公伊澤和白癡女的荒淫無度,俗人們只求性欲不講情意的亂性場景。不管從人物形象上的塑造,還是從情節內容上的設計,均體現了坂口安吾墮落頹廢的文學觀。

2.反叛傳統思想。面對戰后日本突變的社會狀況和價值體系,坂口安吾親身體會到社會的邪惡和陰暗,希望創立一個嶄新的真善美的社會。因此,針對社會倫理體系的破壞,對現實和傳統的反叛,成為其文學觀的基本精神基調。在其早期發表的《日本文化之我見》一文中,明確反對拘泥于形式意義上的傳統美,直接指出:像法隆寺等傳統意義上的日本美毫無意義,即使毀掉也無關緊要,還不如拆掉改建停車場來得更加實用。在無賴派文學的宣揚書——《墮落論》中,堅決反對尊崇傳統的天皇制和武士道,尖銳地指出:天皇制和武士道不過是日本人出于政治目的而制造出來的東西而已。日本著名評論家奧野健男指出:“坂口安吾的《墮落論》對于還沒有擺脫戰爭中遺存的倫理和思想的大多日本大眾來說是個極大的沖擊?!?[6]可見其反叛傳統的影響力很大。

反叛傳統思想不僅在其文學理論上有所體現,在其文學作品亦是如此。在《盛開的櫻花林下》文章中,坂口安吾將故事的場景構建在一片“櫻花林”,眾所周知櫻花是日本的國花,純潔,高貴,美麗,展現了日本民族的性格特點,象征著日本民族的傳統。然而在這個圣潔而美麗的櫻花林下,描繪了荒淫無度的山賊和奢侈放縱的絕色女子,顛覆了日本傳統的價值理念,顯然是對日本傳統的反叛。在《癡女》一文中,主人公伊澤是個電影文藝工作者,看似社會地位很高的人物形象,卻生活在一個周圍是窮人和娼婦等下等人的小屋,在私生活上追求虛無墮落的東西,和白癡女亂性,并認為和白癡女廝混在一起才是其人生的幸福根源。其思想背離了日本傳統意義上的倫理道德,暗示著對日本傳統的對抗??梢钥闯?,坂口安吾不僅在文學理論的提倡上,而且在作品的創作上,都堅持反叛傳統的文學觀。

3.孤獨虛無思想。與上述的“墮落頹廢思想”相伴而生的是“孤獨虛無思想”。該思想不僅表現在坂口安吾文學創作的失意迷茫和現實生活的孤獨無助上,而且鮮明地鐫刻在其文學觀里面。在《盛開的櫻花林下》中,其描述了山賊在非理性的瘋狂中于櫻花林下殺死了自己深愛的絕色女人后的孤獨感和虛無感。在《來自朔風的酒窖》,其解析了一個在“虛無”中酗酒解悶,在酗酒中倍感“孤獨”的狂人精神世界。在《為青面鬼洗兜襠布的女人》中,其刻畫了主人公幸子內心深處的“孤獨感”,剖析了幸子對自己生活感到乏味和無奈的“虛無感”。在其著名的推理小說《不連續殺人事件》中,其闡釋了七名女性為了追求物質、情感、性愛時的“孤獨感“,解析了該類女子做出墮落行為(如:殺死自己丈夫、與兄長戀愛、與多名男人私通等)后的“虛無感”。同樣,在其《文學的故鄉》文章中,其認為:“人的生存及其自身就孕育著一種絕對孤獨?!?[7]“絕對孤獨”是被其看做是文學的故鄉,孤獨和虛無的色彩成為其文學觀的一個基本格調。

4.人性自由思想。坂口安吾提倡要“墮落”,但并不是單純地為“墮落”而墮落,其目的是為了追求人性自由。由于現實社會中的束縛和巨大壓力下,自由成為一種反應,故其用自我戲謔的方式,以“墮落”的方式來挽救人性和自由。其在《來自朔風的酒窖》中,勾畫了欲戒酒卻嗜酒如命的狂人形象和欲修行卻酒色無法抗拒的苦行僧形象的重復疊加,以期借助“酗酒”和宗教的修行來擺脫內心的郁悶、苦痛和煩惱,而求得人性自由。在《自由人問答》一文中,其直接論述到:“自由思想的本來姿態,就是反抗精神,是破壞一切的思想。是作為壓制、束縛的一種反應,與此同時發生斗爭性質的思想?!?[8]同樣,在《頹廢的文學論》中,其闡釋了“頹廢”這個詞的概念,明確論述到:“不應該把頹廢自身當成文學的目的。所謂‘頹廢’的姿態并非‘厭世’,只是一種追求人、人性所帶來的必然的生存方式,是想不自欺欺人地活著的一種方式?!?[4]252顯然,墮落頹廢只是對社會現實的抗爭,是一種抗爭的方式,人性自由才是目的,“從戰時的體制和權力的壓迫下解放出來,從舊的秩序、倫理、道德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9]才是坂口安吾文學觀的真諦。

可見,墮落頹廢思想、反叛傳統思想、孤獨虛無思想、人性自由思想等文學思想滲透著坂口安吾的文學觀,構筑了其文學觀的內在涵義。

三、坂口安吾文學觀的研究

由于研究的角度和價值取向的差異,中國學界和日本學界對坂口安吾文學觀的研究也呈現不同的特點。

(一)中國學界的研究

在中國國內的學界,對于坂口安吾的研究大多在研究日本無賴派文學的時候,提及其的作品和文學思想,這是因為坂口安吾是無賴派文學的“一面旗幟”的緣故?!霸趯θ毡緹o賴派文學思潮的宏觀研究上,中國學界的研究不僅對其產生、發展、變化、衰微的過程進行探析,而且對其文學思潮的思想內涵和創作手法也進行深刻的闡釋”, [10]然而單獨對于坂口安吾的研究并不多,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目前有關其研究的論著并沒有出現。就學術論文而言,從知網的查找統計中可以看出:將坂口安吾作為獨立的研究對象的有價值的學術論文共16篇。其中碩士論文3篇,其他13篇論文散見于各種期刊論文中。三篇碩士論文分別是2009年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張春梅的“關于《白癡女》的墮落意識——以人物形象分析為中心”; 2011年吉林大學外國語學院崔丹楓的“關于《不連續殺人事件》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012年上海外國語學院程引娣的“由墮落到脫出——從女性形象論坂口安吾的精神變化”。

上述的三篇碩士論文均從坂口安吾的不同文學作品為研究對象,將人物形象的特點作為剖析的切入點,從不同人物形象的內涵來闡釋坂口安吾的文學觀。其中張春梅在其碩士論文“關于《白癡女》的墮落意識—以人物形象分析為中心—”中,立足于坂口安吾的名篇《白癡女》,緊緊圍繞著人物形象分析為中心,解析了《白癡女》與其《墮落論》的辯證關系,探討了坂口安吾的“墮落意識”的真正內涵,重點論述《白癡女》中出現的三類人物形象(如俗人們、白癡女和伊澤),分別詳盡分析了這三類人所具有的象征意義,最后明確指出:《白癡女》不僅僅是《墮落論》的簡單的具體化和形象化,更是《墮落論》思想的深化和升華。而在“關于《不連續殺人事件》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一文中,崔丹楓雖然也是以人物形象分析為中心,但其選取的研究對象只是其中出現的女性形象。在崔丹楓的論文中,其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對《不連續殺人事件》出現的七位女性形象(包括珠緒、秋子、蝴蝶、あやか、諸井、千草、加代子)的行為方式和性格特性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同時結合坂口安吾的成長歷程、文學創作背景和思想意識的變化,探尋坂口安吾創作《不連續殺人事件》的真正意義和目的,進而透析其文學意識中的女性觀。在“由墮落到脫出—從女性形象論坂口安吾的精神變化—”一文中,程引娣選取坂口安吾的《去何處》、《戰爭和一個女人》、《我想擁抱大?!?、《洗青鬼兜襠布的女人》等四篇小說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文本分析的論證方法,考察了不同小說中的不同女性形象,并進行系統地全面地比較和辨析,具體論述小說中的墮落頹廢意境,明確指出坂口安吾面臨的“肉欲厭惡感”和“利己主義厭惡感”,進而深入挖掘坂口安吾的內心精神的變化,即墮落-厭惡-脫出這三個內心歷程的變化。

此外,根據研究視野和角度的異同,筆者將散見于各種期刊論文中的13篇論文分為四個類型:有介紹坂口安吾的文學思想的,如:秦剛的“以反叛的姿態‘墮落’與‘無賴’—日本作家坂口安吾文學創作概述” [11]和張蕾的“偉大的‘落伍者’——坂口安吾”。 [12]有研究《墮落論》的,如:劉桂瑤的“驚世駭俗的‘丑學’——讀坂口安吾《墮落論》札記” [13]和楊國華的“坂口安吾的《墮落論》是向傳統價值體系的挑戰”。 [14]有研究《在盛開的櫻花林下》的共6篇,如:秦剛的“櫻花林下的孤獨與虛無——讀坂口安吾的小說《在盛開的櫻花林下》; [15]王愛武的“坂口安吾小說《在盛開的櫻花林下》考察——‘山賊’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 [16]魯晶石的“價值觀的顛覆與重塑——讀坂口安吾《在盛開的櫻花林下》”; [17]林進的“冷風從盛開的櫻花林里吹來——坂口安吾《在盛開的櫻花林下》的象征意義”; [18]劉明偉的“《在盛開的櫻花林下》中的‘風’和‘山’的象征意義芻議”; [19]黃芳的“在櫻花下聽‘她’和‘他’的故事——坂口安吾《在盛開的櫻花林下》中的女性主義解讀”。 [20]也有研究《白癡女》的,如:林祥瑜的“墮落與重生——以伊澤和白癡女為中心”; [21]黃芳的“男性視角下的女性解放之路——坂口安吾《白癡》的重新解讀”。 [22]于華的“醉人與狂人——讀解坂口安吾的《來自朔風的酒窖》” [23]等等。

綜上可見,在中國學界對于坂口安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名篇《墮落論》、《白癡女》和《在盛開的櫻花林下》這三個文學作品上,研究范式也主要是對其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象征意義進行剖析,研究的深度和研究的寬度并不夠理想。

(二)日本學界的研究

相對于中國學界的研究,日本學界關于坂口安吾的研究的時間要比中國學界早,其研究的內容和對象也比較豐富,其中研究論著一直層出不窮。筆者根據論著的研究范式和研究立足點的不同,將其分為三類。第一類:研究坂口安吾的生平和事跡的。如:野原一夫的《人間坂口安吾》; [24]七北數人的《評傳坂口安吾》; [25]出口裕弘的《坂口安吾百歲的異端兒》。 [26]第二類:研究坂口安吾與其他人、事、物的辯證關系的。如:柄谷行人的《坂口安吾與中上健次》; [27]金原左門的《坂口安吾與三好達治》; [28]半騰一利的《坂口安吾與太平洋戰爭》。 [29]第三類:研究坂口安吾的文學思想和文學內容的。如:森安理文的《偉大的落伍者》; [30]杉森久英的《小說坂口安吾》; [31]奧野健男的《坂口安吾》; [32]莊司肇的《坂口安吾》 [33]等等。日本學界從坂口安吾的個人傳記到其文學創作,從文學作品到其文學思想,均從宏觀和微觀上得到深入的解析和闡釋。

與研究的論著相比較,研究的期刊論文的數量要多得多。有研究坂口安吾的性格和其文學觀的辯證關系,也有研究坂口安吾的生活經歷和其文學意識形成的內在聯系,也有研究坂口安吾文學的創作手法和精神內涵。而在這些期刊論文大部分以研究坂口安吾的文學作品為主,如:墰一雄的“坂口安吾私論”; [34]花田清輝的“動物·植物·礦物——坂口安吾論”; [34]花田俊典的“‘健康的肉體’——從坂口安吾的‘女體’到‘去戀愛’”; [35]平井邦男的“坂口安吾論——關于其實存危機和覺醒”; [36]植山綠的“坂口安吾的戰爭——‘故鄉’展開下的‘墮落’”; [37]大原祐治的“書寫歷史——坂口安吾‘真珠’的方法”; [38]鬼頭七美的“超越活神信仰——‘夜長姬和耳男’論”; [39]石月麻由子的“轉回的‘新生’——論坂口安吾‘閑山”中‘花’的思想” [40]等等。不同的研究者站在各異的研究視角對坂口安吾的女性觀、價值觀、文學思想、美學意識等均作了詳細的分析和探究。

顯然,日本學界的研究力度和規模勝于中國學界。為了深入推進坂口安吾的研究,2000年日本學界成立了“坂口安吾研究會”,擬集中日本學界研究精英的力量,促進研究成果的交流和發展,同時還制定了“坂口安吾研究會會則”,明確指出該研究會的成立的目的是“在開拓坂口安吾思想和文學的新平地的同時,重新研究和審視與此相關的日本文化諸問題”。該研究會從成立以來到2009年9月份已經召開了二十四次研究集會,每次研究集會都有新的論文再研究集會上發表和探討。根據研究的進展和內容,坂口安吾研究會相繼出版了《坂口安吾論集( 1)越境的安吾》(ゆまに書房,2002年9月) ;《坂口安吾論集( 2)安吾的挑戰書》(ゆまに書房,2004年11月) ;《坂口安吾論集( 3)面向新世紀的安吾》(ゆまに書房,2007年10月) ;《坂口安吾復興期的精神》(雙文社,2013年5月)等。研究會的成立大力推進了日本學界對坂口安吾的研究力度,掀起了坂口安吾研究的新熱潮。

從日本學界關于坂口安吾研究的廣度、寬度、力度和深度來看,中國學界還處于初始階段。而日本學界不僅從文學的研究分野出發,而且從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和文化學等多學科的綜合領域進行多方位多視角的研究。這樣才能全面系統地透析坂口安吾的文學觀的實質。

四、結語

作為日本無賴派文學的泰斗之一,坂口安吾的文學觀具有無賴派文學的同性,也有其個人獨有的特性。其對日本無賴派文學的最大貢獻在于確立無賴派文學的理論根基。特別是其發表的《墮落》積極頌揚墮落的強大破壞力量,明確提出只有極度的墮落中才可能出現真正的真善美,為墮落正名,同時賦予墮落嶄新的時代理念?!秹櫬洹返乃枷雰群鄞饬藗鹘y的道德倫理秩序,尖銳地剖析了二戰后日本社會的荒蕪現實和日本國民大眾的孤獨和虛無的精神狀態,引起了當時社會的巨大反響。而要正確地探究坂口安吾的文學觀,一定要客觀地分析其文學觀形成的各個階段和各種因素,詳細探究其文學觀的真正內涵,同時要緊密結合中國學界和日本學界的研究成果。只有系統地、全面地、客觀地進行分析,才能夠充分理解和把握坂口安吾文學觀的深層次內涵。

猜你喜歡
學界櫻花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賞櫻花
學界亮點
櫻花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櫻花站
一抹櫻花粉
業界·學界“微天下”
業界·學界:“微天下”
業界·學界“微天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