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遷市葡萄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方向

2015-04-17 13:17王壯偉朱方林吳偉民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1期
關鍵詞:宿遷發展趨勢現狀

王壯偉 朱方林 吳偉民 等

摘要:通過對宿遷市葡萄產業的調研,介紹了宿遷市葡萄產業的區域特點、發展歷史、發展規模、經營模式及生產技術特點,根據我國農業發展趨勢及宿遷葡萄產業現狀,分析宿遷葡萄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宿遷葡萄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即發展協會和龍頭企業作用,聚集種植戶、科研單位、銷售經紀人等葡萄產業鏈條的各主體節點優勢,建立品牌戰略體系,加強標準化生產,走質量效益型方向,生產“優質、綠色、健康”的精優果品,打造名牌產品,提高品牌優勢和市場價值,另抓住機遇,利用區域和技術基礎優勢,恢復發展葡萄酒產業。

關鍵詞:宿遷;葡萄產業;現狀;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S326.1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1-0450-02

收稿日期:2014-08-19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編號:CX(14)4035]。

作者簡介:王壯偉(1977—),女,山東煙臺人,碩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漿果類果樹資源收集評價及栽培育種研究。Tel:(025)84390219;E-mail:wzhuangzhuang@163.com。

通信作者:朱方林,碩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經濟和農業科技管理研究。Tel:(025)84390054;E-mail:zfl4391@163.com。宿遷市葡萄栽培歷史非常悠久,歷經幾個發展階段,目前葡萄產業已是宿遷市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模,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為更好地利用和開發葡萄產業優勢,推進區域性規模發展,本研究對宿遷市葡萄生產的地理氣候特點、生產技術特點、經營模式等各方面進行調查,分析宿遷市發展葡萄的現狀和問題,并對今后發展方向和趨勢加以探討,探尋發展葡萄的優勢和機遇,促進宿遷市葡萄生產的高效穩步發展。

1宿遷市葡萄產業的區域特點及發展歷史

1.1宿遷葡萄生產的氣候特點

宿遷市位于我國葡萄十大產區之一黃河故道產區的南部,在葡萄栽培上具有獨特的氣候條件[1-2]。宿遷市屬于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光熱資源比較優越,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全年日照時數2 271 h,無霜期較長,全年作物生長期310.5 d,年均降水量892.3 mm。宿遷氣候條件適宜葡萄生產,尤其是熱量資源有充分的保證,各類成熟期的品種在本地區皆能成熟,且植株無需埋土防寒,可以露地越冬;但也存在不利因素,如7—8月葡萄漿果成熟期降水量大、氣溫高,不利于漿果糖分積累,影響品質;新梢生長旺盛,夏季管理用工較多;果實易腐爛,病害較多等。

1.2宿遷葡萄生產的區位優勢

宿遷是傳統農業大市,耕地面積43.1萬hm2,是優質農副產品產區,糧食產量和農產品供給量位于江蘇省前列。長期以來,政府一直重視農業發展,積極實行農業補貼政策,葡萄產業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優勢主導產業,具有政策扶持優勢。宿遷市是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屬于長三角經濟圈(帶)、東隴海產業帶、沿海經濟帶、沿江經濟帶的交叉輻射區,區域經濟發達,消費水平較高,葡萄產業具有經濟投資及消費市場優勢。洪澤湖、駱馬湖依偎在宿遷南北兩端,京杭大運河縱貫宿遷南北,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便利,葡萄銷售具有良好的地理交通優勢。

1.3宿遷葡萄產業的發展歷史

宿遷葡萄的栽培,最早見于1901年的《宿遷縣志》,洋北半壁店一帶多處連片棚架栽培古老優良釀造葡萄品種小黑葡萄宿曉紅。1958年國家提出“在黃河故道地區開發新果區,以加強對黃河故道的開發與建設”的精神,宿遷因此受益,發展葡萄生產,投資建立葡萄酒廠,宿曉紅葡萄釀造的 “馬陵山”牌紅葡萄酒聲名遠播[3],宿遷葡萄酒廠躋身為全國葡萄酒業三大巨頭之一。葡萄生產迅速發展,宿曉紅葡萄種植高峰曾一度達到667 hm2。20世紀80年代末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葡萄酒市場滑坡,引起葡萄大面積砍伐,宿遷葡萄生產由繁榮走向衰落;90年代后,隨著江蘇省鮮食葡萄品種的引入及南方葡萄栽培技術的發展,宿遷鮮食葡萄產業漸漸發展。近年來,江蘇省加強了對黃河故道區域的二次開發,發展現代農業,把黃河故道建成江蘇省橫貫東西的特色農業走廊。在這一形勢下,宿遷市確立了創建“江蘇省現代農業示范市”的目標,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葡萄具有見效快、效益高的優勢,成為現代高效農業的首選項目,各地高標準、大規模的葡萄生產基地陸續建成,葡萄產業再次蓬勃發展,成為具有活力的產業之一。

2宿遷葡萄產業的現狀與特點

2.1宿遷葡萄的發展規模與分布區域

近年來,宿遷市緊緊圍繞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兩個率先”奮斗目標,以“統籌三大發展”、推進“九比競賽”為抓手,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方面,以培育優勢農業主導產業、生產優質農產品、打造知名農產品品牌為目標,利用現代工業化積累的財力支持農業,加速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工業化經營。在該政策引導及農業發展趨勢下,宿遷市葡萄產業發展迅猛,現代化、規?;N植基地陸續建成,目前,全市葡萄種植面積達 890.3 hm2,年產量16 014 t,其中沭陽縣151.7 hm2、泗陽縣120 hm2、泗洪縣376.7 hm2、宿城區89 hm2、宿豫區153 hm2。

2.2宿遷葡萄產業經營模式

2.2.1注重規模發展和合作經營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原有一家一戶分散的小規模的葡萄栽培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逐漸突出,為順應我國農業發展趨勢,近年來宿遷葡萄產業重視合作經營和規?;?、產業化、標準化發展。一是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原則,進行葡萄現代園建設,規模大,整體設計配套建設,以標準化集約化模式組織生產銷售,如虞美人高效農業示范園、大禾莊園、秀農果園都建有20 hm2以上的設施鋼架大棚。二是已有的小規模葡萄生產種植戶,成立葡萄專業合作社,統一技術標準,共享市場信息,統一包裝銷售,整體營銷,以降低經營風險,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現宿遷市除農業合作社、果蔬合作社,僅葡萄專業種植合作社就有14個。三是地方龍頭企業建立 “公司+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龍頭企業跟合作社打交道,簽訂穩定的供銷合同,并通過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生產資料、技術服務,如沭陽縣虞美人高效農業示范園、泗陽縣仙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泗洪縣綠康葡萄科技園等,都很好地帶動了周邊農民就業增收,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endprint

2.2.2經營定位多樣化宿遷葡萄生產根據地理位置、銷售市場、原有基礎等條件呈現多種經營模式。宿遷有項王故里、乾隆行宮、駱馬湖旅游度假區、中運河風光帶等多處旅游景區,依傍旅游景區和城郊處,利用旅游景點優勢,多建設集觀光、休閑、科普、體驗于一體的觀光農業產業,以宿城區、宿豫區居多,既獲得了可觀的收入,又帶動了旅游業發展。泗洪縣、泗陽縣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源,多發展大面積的現代農業產業園,規模經營,批發遠銷為主。沭陽縣是傳統的園林園藝苗木基地,除了有葡萄產業園之外,還有眾多農業公司從事葡萄苗木的生產銷售。宿遷是中國酒都,也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重要的葡萄酒產地,目前宿遷市仍有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廠近10家在釀造葡萄酒。

2.2.3加強品牌創建,宣傳營銷隨著市場經濟競爭加劇,葡萄生產者的品牌意識越來越強,他們在合作經營、規模種植的基礎上,注冊果品品牌,規范化包裝與統一銷售,并通過提優果品質量、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提升改進整個葡萄園區栽培水平和果品質量,打造一個優質的葡萄品牌,并通過網絡、報紙等媒體進行宣傳促銷,打響品牌知名度,如“虞美人”“薈仙”“金禾”“秀農”等,已顯露出品牌營銷的競爭優勢和市場價值。

2.3宿遷葡萄生產技術特點

2.3.1品種豐富,搭配合理近年來,隨著葡萄產業的迅猛發展,宿遷引進試種、推廣發展了國內外一批新品種,并注重熟期搭配、顏色搭配、風味搭配,目前宿遷市葡萄的栽培品種有早熟品種夏黑、矢富羅莎、維多利亞等,中熟品種巨玫瑰、陽光玫瑰、紅地球、金手指等,晚熟品種白羅莎里奧、魏可、醉金香、美人指等。

2.3.2設施栽培比例上升,效益提高宿遷葡萄栽培已從露地栽培向規?;笈锉苡暝耘喟l展,尤其抗病性差的歐亞種品種基本都采用了避雨栽培模式。以避雨為主的大棚覆蓋栽培對于克服南方因高溫多濕而對葡萄生長具有的不良影響、提高葡萄品質、減輕葡萄病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4-5],提檔升級,達到增產、增收、增效的最終目標,實現了增收 9 萬元/hm2 以上,高產棚產值超過30萬元/hm2。另外,為了提早成熟,延長供應期,爭取早期市場高效,日光溫室(大棚)促成栽培模式在宿遷也有所發展。

2.3.3優質安全栽培技術不斷完善和應用宿遷葡萄果品生產已由數量時代轉向質量時代,各葡萄產區重視產學研合作,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南京農業大學、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等省內外著名農業科研院校長年提供技術指導和試驗示范。宿遷葡萄生產由早期的以密植求產量的階段發展到以稀植求品質的階段;葡萄架式由籬壁式向高、寬、垂和平棚架方向發展;發展了高畦并配合良好排灌系統的栽培方式;開始注重安全病蟲害防控技術,注重綠色、環保、衛生理念,實現葡萄外觀美、味道純、無毒害、無污染;開始注重增施有機肥、適當控制負載量、合理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技術。一些新型栽培技術如葡萄無核化栽培技術、根域限制栽培技術、促成和延后栽培技術等也在宿遷市開始試驗應用。

3宿遷葡萄產業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3.1加強標準化生產,提高果品安全,走質量效益型

宿遷葡萄生產栽培面積已成規模,進入穩定發展時期。但合作經營、規模經營剛剛起步,生產管理的統一化、規范化和標準化不夠嚴格,且綠色果品生產水平不高,產品級別及優質果品數量仍處于較低水平。我國農產品在數量上的短缺時代已經結束,未來果品市場的競爭就是果品質量的競爭[6],且宿遷位于高檔水果消費的幾大經濟圈,優質果、精品果將是市場主流。今后應以科技為支撐,以名優為重點,建設生產標準化、科技高新化、機制市場化、整體現代化的葡萄基地,選用優良品種,培育優質葡萄,提升產品品味,實現葡萄產品“優質、綠色、健康”。同時,注重葡萄園區的生態化,保護土壤結構、增進微生物群落和增加土壤有機質等,注重葡萄生產的可持續化生產,實現傳統種植業向生態型、標準型和現代精優型轉變,走質量效益型方向,形成區域新的經濟增長點。

3.2建立品牌戰略體系,培育名牌產品

優質農產品的品牌經營比一般農產品在售價和銷量上具有明顯優勢[7]。宿遷葡萄生產者們雖已意識到品牌銷售的必要性,已陸續有果品注冊商標,打入市場,但整體影響力還有差距,還沒有國內國際范圍內具有優勢影響力的品牌產品。一個優質品牌需要科技、種植、銷售等葡萄生產各環節的聯合打造,今后應聚集種植戶、科研單位、銷售經紀人等葡萄產業鏈條的各主體節點優勢,產生葡萄產業化效應,增強葡萄產業鏈的競爭力;制定葡萄標準化生產規程,嚴把質量關,建立產品追溯制度,塑造品牌核心價值;制定葡萄等級規格標準,分級裝箱,規范包裝;加強品牌宣傳,擴展銷售市場,提高品牌優勢和市場價值。

3.3發展協會和龍頭企業,發揮組織作用,提高服務水平

宿遷果農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及龍頭企業正處在成長發育階段,在栽培技術交流、購銷信息互通等方面已發揮出了重要作用。但其實力同國外的企業協會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還未有效地擔當起推進水果產業發展的重任。宿遷葡萄產業發展急需扶持龍頭企業、農民合作協會等產業化龍頭,促使其在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方面,加強和完善服務,發揮其在水果產

業化經營中的作用,維護果農利益,幫助果農提高技術水平,加強果品質量監督職責,穩定產業化經營,讓果農能夠借助龍頭企業、農民合作協會的資金、信息和營銷網絡等進行生產結構調整,加強內部管理,進行水果的標準化、專業化、規?;a。

3.4抓住機遇,發展葡萄酒產業

隨著我國葡萄酒消費的逐年增長,葡萄酒行業快速發展[8-10]。宿遷市擁有悠久的葡萄酒發展歷史,但產區葡萄酒產銷量、企業規模、品牌知名度均無法與昌黎、煙臺等葡萄酒發達的產區相比。利用宿遷葡萄產區的原料優勢、釀造技術基礎,在新一輪的競爭中抓住機會,恢復發展葡萄酒產業也可以是未來宿遷葡萄產業發展的一個機遇。

參考文獻:

[1]馬躍. 黃河故道葡萄生產基地的氣象區劃研究[J]. 葡萄栽培與釀酒,1992(4):4-5.

[2]邵飛,黃樹德. 黃河故道地區葡萄栽培氣候條件分析[J]. 中外葡萄與葡萄酒,1999(4):52-56.

[3]楊賢良. 黃河故道地區古老優良釀造葡萄品種:“宿曉紅”的開發和利用[J]. 葡萄栽培與釀酒,1990(3):31-33.

[4]于舒怡,劉長遠,梁春浩,等. 避雨栽培對葡萄霜霉病發生和流行的影響[J].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13,44(6):754-760.

[5]李超. 葡萄避雨栽培的方式、優點和成效[J]. 現代園藝,2013(12):31.

[6]馮建英. 我國葡萄產業貿易基本形勢[J]. 西北園藝,2011(2) 44-46.

[7]楊鵬,王偉,梁麗琰. 農產品品牌營銷現狀及價值淺析[J]. 農業與技術,2014,34(1):222.

[8]沈忠勛. 國家推進葡萄酒產業發展的戰略思考[J]. 中國酒,2014(2):60-65.

[9]金穎琦. 我國葡萄酒進口現狀及對產業的影響[J]. 輕工標準與質量,2013(6):13-15.

[10]李華. 中國葡萄酒產業發展專家論壇成果發布[J]. 酒世界,2012(4):58.王浩偉,蔣高中,章瓊,等. 我國漁業產業化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1):452-454.endprint

猜你喜歡
宿遷發展趨勢現狀
東大街:宿遷人的清明上河圖
江蘇宿遷:為500余名農民工解“薪”事
宿遷,宿遷
宿遷的昨天和今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