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科院校制藥工程專業《中藥學》教學改革實踐

2015-04-26 08:37熊清平
亞太傳統醫藥 2015年23期
關鍵詞:中藥學制藥工科

熊清平

(淮陰工學院 化學工程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

工科院校制藥工程專業《中藥學》教學改革實踐

熊清平

(淮陰工學院 化學工程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目的:探討工科院校制藥工程專業《中藥學》課程教學改革思路。方法:根據工科院校制藥工程專業的發展定位和《中藥學》課程體系的構成,對《中藥學》的教學重點、教學素材、教學手段及課堂組織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的優化設計,通過實際教學實施,驗證教學改革的效果。結果:通過課程改革,明晰了教學思路,學生不及格率明顯下降,學生對老師教學滿意度顯著提高,學生的《中藥學》知識儲備得到了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結論:建立的《中藥學》課程教學改革方法符合工科院校制藥工程專業的教學實際,值得廣泛推廣。

中藥學;工科院校;制藥工程專業;教學改革

近年來,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以及中成藥等中藥制藥深加工企業迅猛發展。目前其已同化學制藥和生物制藥形成了制藥行業的鼎足之勢。為了適應制藥行業的格局分配,開設中藥制藥方向成為了制藥工程專業設置的必然趨勢?!吨兴帉W》是中醫藥課程體系的核心課程之一,亦是制藥工程專業開設的基本課程。然而,相對于中醫藥院校,工科院校的中醫藥知識氛圍相對淡薄,缺乏《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及《方劑學》等中醫藥專業基礎課程的設置,知識斷層明顯,這就要求工科院校制藥工程專業《中藥學》課程的設置和教學思路必須重新定位[1],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中藥學》教學新方法。因此,筆者根據本校制藥工程專業特點以及學生培養目標,對《中藥學》教學的內容和方式進行了一些改革探索。經過本校教學實踐驗證,取得了一定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校為省屬理工類普通本科院校。學?,F已形成以工為主,工、經、管、文、理、農、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制藥工程專業是該校于2003年建立起來的一個本科專業。目前已培養制藥工程專業畢業生900余人。為了適應行業發展需要,制藥工程專業學生采用自主選擇的方式,分“生物制藥,中藥制藥及化學制藥”三個方向模塊分別培養?!吨兴帉W》為本校制藥工程專業中藥制藥方向第五學期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開課學時為32個學時。2008年前,《中藥學》按照中醫藥院校的方式進行教學,重點講授功效主治及配伍應用。2008年后,在新一輪人才方案制訂過程中,筆者對《中藥學》進行教學改革探索。本次研究資料來源于本?!吨兴帉W》教學改革實施前(2005-2008 年度)和實施后(2009-2014年度)的學生考試成績、網上評學資料及用人單位滿意度評價情況表。

1.2 《中藥學》教學改革方法

1.2.1 教學重點工程化 中藥學內容豐富、信息量大,除總論知識點外,各論藥物類型為21個大類,目前教科書收載中藥品種達600余種。對于工科院校學生而言,由于缺乏系統的中醫藥理論為基礎,且其授課學時較少,故《中藥學》授課應避免“深、廣、多”,弱化用系統中醫藥理論來推繹藥物的功能主治及組方機理探討。由于進入制藥企業從事藥品加工與生產是工科院校制藥專業就業的主要方向,因此,《中藥學》教學應緊密聯系生產,其教授品種應主要選擇目前中成藥加工的高頻品種。授課應突出制藥工程專業學科特點,以藥材加工及制劑成型的藥效穩定為重點,對一味藥的講授,應以“采收加工-用法用量-貯藏方式-功能主治”四者關系為主軸,強調工程化工藝方法和用法用量可能對功能主治及藥物毒性反應的影響。如,講授“解表藥”和“補益藥”的時候,要仔細講解工業化制劑加工過程中煎煮時間及火候對藥物功能主治的影響。

1.2.2 授課素材趣味化 工學院校學生沒有《方劑學》作為基礎,功能主治只是機械記憶。然而,中藥種類多,需要掌握的藥物量大,難背易忘易混淆,學生“不愛學”和“難學”成為工科院?!吨兴帉W》教學的難點,教學效果不甚理想[2]。 收集中藥相關的“口訣、歌謠、詩文及故事傳說”等,利用趣味化素材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記得牢、記得清。例如:采用口訣“羚角鉤丁熄肝風,鎮肝赭石與決明。龍膽蘆薈瀉肝火,滋養肝血首烏貞。柴胡郁金疏肝郁,柔肝止痛歸芍靈。香附青皮理肝氣,丹皮姜黃血瘀通”來系統歸納中藥肝經用藥。利用“穿山甲,王不留,大閨女喝了順懷流”的歌謠來講解二藥的通經下乳之功。運用“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字字苦參商,故要檳郎讀。分明記得約當歸,遠至櫻桃熟。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曲?!边@首詩文來總結分析相思子、意苡仁、白芷、苦參、檳榔、當歸、遠志、菊花、茴香的性能功效。

1.2.3 教學手段多樣化 《中藥學》屬于識記性學科,若單一采用課堂灌注式教學方法,不僅容易造成學生的注意力下降,甚至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工科院??蓱米陨斫徊鎸W科優勢,利用學生較強的理性思維和動手能力。教學手段方面,不僅可以讓學生將中藥制備成工藝品和生活用品,也可讓學生自己設計藥膳或功能保健食品,還可讓學生自主設計研發一個中藥記憶糾錯軟件。引入這些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提高學生收集中藥和研究中藥的興趣的同時,增強學習中藥的主觀能動性。

1.2.4 課堂組織多元化 對于工科院校制藥工程學生而言,由于缺乏夯實的中醫藥理論基礎,對中醫藥專業術語理解和接受比較困難,這就要求其課堂組織必須多元化。中藥知識競賽,反轉課堂,多種媒體工具的應用,專題討論,案例教學等多元化的課堂組織方式可顯著提高教學效果。通過這些方式,學生為了完成規定任務,需在課后查閱大量的文獻,并做好充分的課前預習,使學生能更容易記憶和理解藥物的功效主治及用法用量。

1.3 實施效果評價

利用相同試卷對學生進行考核,分別統計教學改革實施前后《中藥學》課程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價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利用本校學生網上教學系統評估表,根據相關項目的分數評價學生對老師上課的滿意度。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教學改革實施前后用人單位對學生《中藥學》課程相關技能掌握及應用情況,評價用人單位對本專業學生的滿意度。滿意度調查表被統一制訂,滿分 100 分, 90~100分為滿意,80~90 分為較滿意, 80 分以下者為不滿意;對無法辨識、破損、資料填寫不全導致無法統計結果的問卷視為無效問卷。 滿意度=(滿意+較滿意)人數/總調查人數×1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 SPSS 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意義。

2 結果

2.1 教學改革實施前后學生學習考試成績比較

實施教學改革后,各分數段的學生分布符合正態分布。80分以下學生分布比例明顯減少,不及格率明顯下降,90分以上優秀學生的分布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教學改革后的教學方法能顯著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詳見表1。

表1 教學改革前后學生學習成績情況分布率比較 (±s,%)

注:與教學改革實施前比較,*P<0.05。

2.2 教學改革實施前后學生對老師教學滿意度比較

實施教學改革后,由于改變了教學思路及授課方法,學生對老師教學滿意度明顯提高,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教學改革后的教學方法學生的接納程度較高。詳見表2。

表2 教學改革前后學生對老師教學滿意度比較

2.3 教學改革實施前后用人單位對學生《中藥學》知識掌握的滿意度比較

實施教學改革后,用人單位對學生《中藥學》知識掌握的滿意度明顯提高,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3)。表明教學改革后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更牢固掌握《中藥學》相關知識,且能靈活運用于實際生產過程中。

表3 教學改革前后用人單位對學生《中藥學》

3 討論

醫藥產業已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競爭的焦點。制藥工程專業是教育部1998年指導設立的本科專業,是一門化學、藥學(中藥學)和工程學交叉的工科類專業,為一門工程技術科學[3]。該專業旨在培養從事藥品制造,新工藝、新設備、新品種的開發、放大和設計人才為目標。近年來,制藥行業作為以高新技術為依托的朝陽產業發展迅猛,高等教育的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因此,制藥工程專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相當驚人[4]。然而,不同院校的軟硬件和知識結構背景差異明顯,教學水平參差不齊[5]。特別是工科院校,缺乏醫藥院校夯實的醫藥學基礎理論,其教學需要探索適合自身學科背景的新思路。

《中藥學》是專門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和各種中藥來源、采制、性能、功效及臨床應用等知識的一門學科。該課程是祖國醫藥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醫藥各類從業人員必備的專業知識[6]。然而,對于缺乏系統的中醫藥基礎理論和知識斷層嚴重的工科院校制藥工程專業的教師和學生而言,教與學的方法探索是個全新的課題。本研究從工科院校制藥工程專業學科定位出發,結合本校實際,對《中藥學》教學從教學重點、教學素材、教學手段及課堂組織等方面進行了優化,經實際教學實施,效果明顯。學生成績,學生對老師上課滿意度及用人單位對學生《中藥學》知識掌握的滿意度均明顯提高。這些教學新方法值得工科院校制藥工程專業的進一步推廣。

[1] 姜楠,張文順.《中藥學》教學中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7):249-250.

[2] 覃太敏,田朝暉,覃正碧. 趣味教學法在《中藥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藥房,2014,25(48):4606-1608.

[3] 劉小平,徐海星,李湘南,等.制藥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08,5(9):93-94.

[4] 燕方龍,趙琳靜,任新鋒,等. 地方工科院校制藥工程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09,109(5):29-32

[5] 金堅,許正宏,邱麗穎.改革制藥工程專業課程體系 構建創新人才培養平臺[J].中國醫藥導報,2009,12(6):102-104.

[6] 黃兆勝.中藥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2.

(責任編輯:宋勇剛)

2015-07-08

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2011JSJG130)

熊清平(1982-), 男,江蘇省淮陰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天然藥物及其教學。

R-05

A

1673-2197(2015)23-0144-02

10.11954/ytctyy.201523075

猜你喜歡
中藥學制藥工科
中糧工科機械技術(無錫)有限公司
魯南制藥:瞄準“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臨床中藥學學科簡介
臨床中藥學學科簡介
新工科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項目推動式教學模式的探索
中職“產學研創”一體化工科類課程的研究與實踐
皮爾法伯制藥(中國)
三生制藥集團
三生制藥集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