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應從技術服務做起

2015-04-27 16:23張社就楊曉紅
廣東教育·職教版 2015年2期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

張社就+楊曉紅

摘 要:技術創新能力是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目前高職院校技術創新能力普遍較弱,而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牽涉到政策、師資、設備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非一朝一夕所能解決。高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應該首先樹立為企業服務的思想,培養“雙師”素質的教師隊伍,主動走出去,為中小企業服務提供技術服務,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應技術服務做起。

關鍵詞:技術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技術服務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2-0013-02

收稿日期:2015-01-06

作者簡介:張社就,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高級工程師,工學學士,本科。研究方向:模具設計與制造。(廣東 廣州/510925)

楊曉紅(1968-),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高級工程師,工學學士,本科。研究方向:機械制造工藝。(廣東 廣州/510925)

高職教育有三大基本功能: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及社會服務。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的同時,應責無旁貸地開展技術創新與社會服務。隨著教育市場的加大開放、生源數量的逐年減少和高職辦學模式的趨同性,高職院校之間的競爭會日趨激烈。在核心競爭力理論視野之下,高職學院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就必須具備可持續的競爭力,而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正是形成和維系競爭優勢的戰略基礎和外顯影響力。技術創新在發揮社會服務功能的同時,對于促進高職院校建設、提升教師隊伍的實踐能力和業務水平有著直接的作用,因此,技術創新能力也是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

一、高職技術創新的現狀

1.服務意識薄弱

長期以來,高職受以教學為重的觀念影響,從主管部門、高職領導到教師個人,普遍缺乏服務社會的意識,只滿足于日常的正常教學,教師僅僅滿足完成教學工作量,缺乏為企業技術服務的意識,雖然也有教師每年下企業的制度,但實際上是有名無實。實踐是技術創新的源頭,尤其是實用性技術研發,更是與企業生產緊密相關,脫離生產實際,沒有實踐工作經驗,則無法技術創新。長此以往,必然影響到教師能力的提高、校企合作關系的發展,最終會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學校的競爭力。

2.技術創新文化缺乏

高職教育雖然強調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目標,但在教師選拔、教師工作考核、職稱評定等方面仍和普通高等院校一樣,偏重于學問化,看重論文的刊物級別,重視教學改革項目,輕視校企合作技術項目;對企業開展技術服務的激勵機制不夠,校企合作項目科研分值和酬金偏低;教師系列職稱和工程技術系列職稱仍無法轉換、流通不暢等。

學校建筑物注重華麗氣派,缺乏實用性和科學性;校園景觀多以假山假石裝點,只顧營造園林情調,缺乏具有啟迪性、創新精神的科技雕塑作品。反觀國外的大學,在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的各個角落,都會因地制宜地設有座椅和桌子,墻上還配黑板等,便于師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和學術交流,在校園隨處可見兼具科技性和藝術性的雕塑作品,令人在藝術欣賞之余,還有科學的思考。

3.師資能力不強

高職院校普遍存在教師隊伍能力不強、結構不合理,大多數教師直接來自高校畢業生,缺乏企業實踐工作經歷和經驗,盡管我們一直強調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但在實際執行中,重學歷,輕實踐經驗的選擇標準沒有根本的改變,這對于以技能培養為主體的高職教育無疑是最大的缺陷。沒有企業工作經驗,又何談技術服務企業呢?長期脫離企業生產工藝、技術研發,又哪來技術創新能力?另外,長期以來,高職教學任務偏重,科研經費不足,技術開發設備缺乏等因素,也限制了教師的科研水平的發揮。

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應從技術服務做起

1.樹立為企業服務的思想

高職應該樹立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思想,從制度建設、人員安排、工作考核等方面制定可行的措施,支持和激勵教師為企業服務。高職教師應該走出校門,到生產實踐中尋找服務課題,開展包括應用技術開發、科技成果推廣、生產技術革新、管理技術咨詢等技術服務工作,重視生產第一線的技術課題,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為生產第一線服務的特點。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不斷提升高職的技術服務能力,擴大高職的影響力。只有具備了較強的技術服務能力,可以為企業解決技術升級、產品開發等難題,校企之間相互支持,產學研結合實現了雙向互動的良性循環,才能進入到技術創新的階段。因此,高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應從技術服務做起。

2.培養“雙師素質”的教師隊伍

(1)去大企業學習工作和技術開發經驗。一般而言,大企業規模大,設備工藝先進,技術力量雄厚,技術開發水平高,生產管理和技術研發體系完善,對行業和產業具有引領作用。因此,對于具有高學歷而缺乏實踐經驗的高職教師來說,大企業無疑是掛職鍛煉的最佳選擇。高職院校應分期分批派遣教師到大企業掛職鍛煉,并且不間斷接續下去,做到換人不停崗,以保證該工作崗位的連續性。每期掛職鍛煉時間應不少于半年,以保證教師在崗位上有足夠的時間,熟悉崗位工作并做出一定的業績,讓企業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實惠。教師通過在大企業掛職鍛煉,獲得實踐工作經驗和技術研發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能力和技術服務能力。

(2)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對于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由于設備和技術力量所限,無法形成完整的技術研發流程,技術開發能力薄弱,特別需要技術和人才的輸入。具備扎實理論知識和經過大企業實踐鍛煉的高職教師,是中小企業極為需要的人才。因此,高職教師應該主動走出去,為企業解決生產工藝中的技術難題,為企業提供產品設計、流程管理、技術開發等全方位的支持,以彌補中小企業技術力量的不足。通過教師團隊或與企業人員組團的形式,承擔企業技術開發任務,對企業提供持續和穩定的技術支持,讓企業在合作中得到利益。高職院校也在合作過程中獲得科研成果和一定的經濟收益,形成校企雙方緊密的合作關系。

(3)政策和機制的支持。在與大企業和中小企業不同角色的合作中,高職教師將逐漸成為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其教學能力和技術服務能力將同步提高,使教師隊伍達到100%的“雙師”素質。如果高職在與企業的合作中,能得到國家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比如,以一定的資金資助形式,在大企業中建立高職教師實踐基地,接收高職教師掛職鍛煉;資助高職院校建立中小企業技術服務中心,為中小企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這對學校、企業以及區域經濟都是十分有益的。高職也要改革學校內部人事管理分配制度,引導和激勵教師主動為企業和社會服務。

3.建設技術服務團隊

(1)技術服務“預備役”團隊,要開展技術服務工作,必須隨時能夠拉起一支專業對口,時間相對集中的技術服務團隊。因此,平時應按照專業類別,如生產工藝、裝備技術、工程建設等,以專家或專業帶頭人為核心,在形式上組建起各專業技術服務“預備役”團隊,學校應適當給予這個“預備役”團隊的經費支持,平時做一些專業調研或專題研究,加強與區域產業、行業企業的交流互動。高職應把為行業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解決生產實踐中的技術難題作為科研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方向。有需要的時候就可以組成一個技術服務團隊,為企業提供專業和全時的服務。

(2)技術服務“無界化”團隊?,F代工業技術正在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一個項目往往需要多個學科的專業技術人員和不同單位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因此,當實際進行技術服務運作的時候,技術服務團隊的建設應打破學科專業界限、行政單位界限,以項目為載體跨專業、跨部門、甚至跨校企等方式組建,實現技術服務團隊“無界化”的組合。實踐經驗表明,技術服務團隊由學校教師和被服務企業的技術人員組成,由教師做理論技術的論證、計算和設計,由企業技術人員做制造驗證、中間試驗的組合模式,較易獲得企業的信任,團隊的運作較為順利,項目容易成功。

4.建設技術服務中心

(1)技術服務中心應面向中小企業。為中小企業生產一線服務。成立于70年代的臺灣工業研究院,以服務臺灣中小企業為宗旨,開創了臺灣工業發展的輝煌,值得我們借鑒。中小企業是數量最多、最有活力,而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的經濟體,對技術服務有廣闊的需求,特別需要在技術工藝、產品開發、生產管理等各方面的支持。因此,高職應該利用人員和設備的優勢,建立面向中小企業技術服務中心,以中小企業為主要的對象,開展技術服務。

(2)技術服務中心應實行市場化經營。高職院校作為學校的建制、尤其公辦學校,在對外經營、財務管理等方面有諸多限制,對從事技術服務工作的激勵不夠,制約了教師的積極性。因此,每所高職院校應建立一個面向市場,專門提供技術服務的經濟實體。技術服務中心應有專職的市場經營、財務管理架構,實行對外技術服務市場化的運作,以便能夠更快更好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三、結論

高職要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必須樹立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服務、為生產一線服務的思想,在意識、機制、環境等各方面營造技術創新的文化;通過教師下企業掛職鍛煉,獲得實踐工作經驗和技術研發能力,培養“雙師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技術服務團隊和技術服務中心,以中小企業為作為主要對象,開展技術服務;加強與區域產業、行業企業的技術合作,以此促進高職院校技術服務能力的提高。只有具備了較強的技術服務能力,可以為企業解決技術升級、產品開發等難題,產學研結合實現了雙向互動的良性循環,才能進入到技術創新階段,研制出創新性產品。因此,高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應從技術服務做起。

參考文獻:

[1]陳珉,陳珊.開展技術服務是高職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9):17-18.

[2]吳勤喜.論高職院校技術創新文化是其核心競爭力的基礎[J].科技信息,2013(03):304-336.

[3]劉輝.高職科研與技術服務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高??萍籍a業化,2011(04):54-55.

[4]黃政艷,戴建樹.高職院校焊接專業建設跨學科技術創新團隊的探索與實踐[J].電焊機,2011(12):89-92.

責任編輯 何麗華

猜你喜歡
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
提升企業知識管理能力 增強企業的強勁發展態勢
影響跨境外貿電子商務的企業競爭力因素
中小企業信貸可得性研究綜述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企業現金流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小額貸款助力我國中小企業融資
試析中小企業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