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協調度分析
——以平頂山市為例

2015-05-03 02:46張小迪孫海玲
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平頂山市市域空間結構

黃 倩, 張小迪, 孫海玲

(1.河南城建學院 測繪工程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2.河南城建學院 建筑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3.河南城建學院 管理工程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

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協調度分析
——以平頂山市為例

黃 倩1, 張小迪2, 孫海玲3*

(1.河南城建學院 測繪工程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2.河南城建學院 建筑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3.河南城建學院 管理工程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是結構和功能的統一體,是市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反映.該文根據協同學原理來分析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的協調狀態,構建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協調度模型,以平頂山市為例進行實證研究,選擇六項指標建立模型,計算平頂山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協調度.計算結果表明:從2006年至2014年,平頂山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的協調度值由0.48增加到0.816,發展階段由基本不協調發展到中度協調,說明該體系正朝著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協調度;指標體系

1 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協調的理論依據

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是一個開放的系統,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及系統內部要素與外部要素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和相互作用.根據協同學的序參量原理,系統的演化是由系統慢弛豫變量間的協同作用決定的,系統走向有序的機理不在于系統現狀的平衡或不平衡,關鍵在于系統內各子系統之間建立良好的協同作用.協調度是度量系統之間或系統內部要素之間協調狀態好壞的定量指標.本文采用百分制分級標準進行分析.

表1 協調等級的劃分[1]

2 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協調度分析指標體系和模型

2.1 指標體系

遵循綜合性、簡潔性、動態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構建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優化指標體系如下:市域經濟發展水平X1,用人均GDP來表示.土地人口承載力評價指數X2,用全市土地人口承載力除以考察年份的人口數,數值越小代表土地承載的人口越超負荷.中心城市綜合實力指數X3,用中心城市人口數與建成區面積乘積的算術平方根[1]來計算,數值越大表明中心城市的綜合實力越強.市域城鎮密度X4,用“城鎮數(座)/每萬km2國土面積”表示,本文的城鎮指城市、縣城鎮和部分省重點中心鎮.在正常清況下該值越大,市域城鎮空間結構變化越趨向優化.市域公路通車密度X5,用“市域公路里程數(km)/萬km2國土面積”計算,表示市域城鎮之間的交通便捷程度,指標值越高,市域城鎮之間相互聯系越方便.市域城鎮體系分形分維量X6,用聚集維數(D)表示,研究表明,在市域城鎮體系呈分形分布狀態下,分維值D介于0~2之間.D=2時,城鎮體系中的各城鎮都圍繞著中心城市均勻分布,這是一種平庸的空間結構;當D>2時,是一種不正常的空間形態[2~5].

2.2 熵技術修正下的指標權系數賦值方法

(2) 求指標的偏差度dj:dj=1-E.

(4) 利用信息權重修正由層次分析法得出的指標系數,修正后的指標系數λi為:

2.3 協調度模型

3 平頂山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協調度計算和分析

3.1 研究區域概況

平頂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現轄舞鋼市、葉縣、魯山、寶豐、郟縣5個縣(市),4個區.汝州市于2014年1月1日實行省直管體制,因在地域上和傳統心理上與中心城市聯系較緊密,所以仍將其涵蓋在內.市域總面積7 882km2,總人口502萬.2014年平頂山市城鎮化率為46.37%.

3.2 系數賦值

3.2.1 運用層次分析法計算權系數 將指標體系中的6個指標組成一個6階矩陣,請專家進行打分,經過計算,λmax=6.147 ,CI= 0.029 4,CR=0.023 7<0.1,這表明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所求特征向量W=[W1,W2,W3,W4,W5,W6]T=[0.1,0.149,0.235,0.043,0.046,0.427]T.指標從大到小排序為:X6> X3> X2> X1> X5>X4,即市域城鎮體系分維度>中心城市綜合實力指數>全市土地人口承載力評價指數>市域經濟發展水平>市域公路通車密度>市域城鎮密度.

3.2.2 熵技術修正權系數 經過修改后,權系數的可靠性得到提高,為W=[0.230,0.143 9,0.344 9,0.025 8,0.027 5,0.354]T,指標排序為:X6> X3> X1> X2> X5>X4,與修正前相比,各個數據調整的幅度不大,對X1與X2的位置作了交換.

3.3 指標確定

3.3.1 平頂山市土地人口承載力評價指數的測算 土地人口承載力評價指數是將土地人口承載量與考察年份的人口相比較的值.得出平頂山市2000年、2014年和2020年的土地人口承載力評價指數:2000年,X2=1.05;2014年,X2=0.94;2020年,X2=0.91.

3.3.2 市域城鎮體系空間分形維數的測算 以中心城市為中心,將周邊縣城和重點鎮(共24個)到中心城市的距離從小到大排序得到ri(i=1,2,…,s),換算成平均半徑Rs,再將點(Rs,s)繪成lns-lnRs坐標圖(圖1),找出無標度區間,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一元回歸系數的倒數,即分形維數D為1.72.

3.3.3 其他指標值的確定 對另外四個指標,將2000年的值作為指標的下限,2014年的值作為現值,2020年的規劃值作為指標上限.為了衡量研究對象在時間序列上的發展情況,選取2006年、2010年與2014年作為考察點.

其中X4(市域城鎮密度(座/萬km2))的確定如下:2000年,全市共有包括中心城市在內的縣級以上城(市)鎮7個,汝州寄料鎮、魯山下湯鎮等5個省重點鎮,和魯山魯陽鎮、葉縣保安鎮等3個國家重點鎮,城鎮數量為15,則市域城鎮密度為19.03座/萬km2.2014年,全市重點城鎮數量為32個,市域城鎮密度為40.6座/萬km2.根據《平頂山市城市總規劃》(2011-2020),預計到2020年,全市重點城鎮數量上升到40個,市域城鎮密度達到50.75座/萬km2.

3.4 協調度計算

將測算的指標數據整理,如表2所示:

表2 2006年、2010年和2014年指標情況

分別計算出2006年、2010年和2014年平頂山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協調度:

2006年平頂山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協調度:C2006=0.48;

2010年平頂山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協調度:C2010=0.715;

2014年平頂山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協調度:C2014==0.816.

3.5 結果分析

為了便于直觀分析,整理數據如表3所示:

表3 平頂山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2006年、2010年、2014年各指標的功效值及協調程度

從2006年至2014年,平頂山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的協調程度逐步增加,發展階段從基本不協調發展到基本協調,最后發展到中度協調.2006年協調程度僅為0.48,該區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迫切需要優化,后經發展,各個指標呈正相關增長,區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朝合理有序的方向發展,到2014年平頂山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發展到中度協調階段.對2014年各個指標分析如下:

① 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分形分布狀況(X6)良好.

X6權重最大為0.354,貢獻率最高.分形維數為1.72,分形維數小于2,說明平頂山市域城鎮體系在空間上圍繞中心城市呈聚集態分布,由平頂山市區向四周逐漸衰減,具有分形幾何特征,是優化的空間結構.國內外學者對城市形態的分形與分維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隨著城市的擴展,城市形態的分維呈波動上升趨勢,到1. 7~1. 8間趨于穩定[6].

② 中心城市綜合實力指數(X3)偏低.

X3權重排第二,平頂山中心城區發展的主要問題在于城市建成區規模的發展落后于人口規模的增長.

③ 市域經濟發展水平(X1)發展較快.

市域經濟發展水平是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動力,2014年平頂山市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1 406.8元,比2006年增長了500%.

④ 土地人口承載力評價指數(X2)壓力較大.

該值表明平頂山市的人口已經超出土地資源承載力.

⑤ 市域公路通車密度(X5)發展較快.

近十幾年來,許平南、洛平漯高速公路、鄭堯高速公路以及一批干線公路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交通區位條件,縣縣通高速,鄉鄉通二級,村村通油路.

⑥ 市域城鎮密度(X4)要進一步提高.

積極推進基礎較好、潛力較大的中心鎮建設,在每個縣市扶持3~5個中心鎮發展.

4 結論與建議

用定量的方法分析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協調度的時序變化特征,構建了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協調度指標體系和協調度模型.通過測算,2006年至2014年期間,平頂山市域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協調度呈增長趨勢,由基本不協調發展到中度協調,空間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建議繼續加強中心城市的發展,強化中心城市綜合職能,擴大城市規模,增強其輻射作用,重點發展縣級市和縣城,大力發展中心鎮,通過交通網絡的建設與延伸,提高城鎮密度,帶動周邊農村經濟發展,在城鎮化進程的同時也要注重資源環境的保護,特別是對土地資源的保護,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1] 何偉.區域城鎮鎮結構及優化研究[D].北京:國家圖書館;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2.

[2] 林濤,孫婷婷.長江三角地區高速公路網絡與城鎮體系空間結構的分形研究[J].人文地理, 2012(6):43-49.

[3] 同麗嘎,李百歲,張靖.內蒙古城鎮體系空間結構分形特征分析[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1,25(2):14-19.

[4] 李會,王利,趙彪.遼寧省城鎮體系分形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 2014(4):50-52.

[5] 李子峰,吳相利.基于分形理論的黑龍江省城鎮體系空間分布研究[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3,29(4):91-94.

[6] BATTYM,LON GLEY P.Fractal cities: A geometry of form and function [M].London: Academic Press, 1994.

責任編輯:龍順潮

Coordination Degree Analysis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System——Take Pingdingshan City as an Instance

HUANGQian1,ZHANGXiao-di2,SUNHai-ling3*

(1.School of Surveying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ingdingshan 467000;2.School of Architecture,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ingdingshan 467000;3. School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system is a combination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it is the intrinsic response of urba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state of coordination principle of synergetic analysis of urban system spatial structure, constructs the urban system spatial structure of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taking Pingdingshan as a case study,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six indicators, calculate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system of Pingdingshan.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 from 2006 to 2014,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Pingdingshan urban system spatial structure is increased from 0.48 to 0.816 ,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is basic uncoordinated to moderate coordination,shows that the system is moving in the dire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rban system;space structure;coordination degree;index system

2015-02-27

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項目(20111282)

孫海玲(1971— ),女,河南 焦作人,教授.E-mail:tt365kk@163.com

C939

A

1000-5900(2015)03-0115-05

猜你喜歡
平頂山市市域空間結構
2011—2020年平頂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
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平頂山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格絨追美小說敘事的空間結構
市域沒有局外人 治理沒有旁觀者
平頂山市
市域(郊)鐵路功能定位與系統制式選擇分析
市域鐵路信號系統互聯互通方案研究
黃庚倜當選政協平頂山市第九屆委員會主席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間結構有限公司
基于社會空間結構流變的統戰工作組織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