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創針刀鏡治療頑固性腰骶部肌筋膜炎78例

2015-05-10 02:28費志軍黃山東趙曉亮何玥謝寧靈
中國實用醫藥 2015年15期
關鍵詞:肌筋腰骶部膜炎

費志軍 黃山東 趙曉亮 何玥 謝寧靈

微創針刀鏡治療頑固性腰骶部肌筋膜炎78例

費志軍 黃山東 趙曉亮 何玥 謝寧靈

目的 觀察微創針刀鏡診療技術對頑固性腰骶部肌筋膜炎的療效。方法 142例頑固性腰骶部肌筋膜炎患者, 根據患者自愿選擇隨機分為治療組(78例)及對照組(64例), 治療組采用微創針刀鏡治療, 對照組采用小針刀治療, 觀察兩組臨床各項指標變化, 術后隨訪復發率評價微創針刀鏡診療技術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組治療后優良率、有效率分別為98.7%、100.0%, 對照組分別為64.1%、82.8%, 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微創針刀鏡診療技術是治療頑固性腰骶部肌筋膜炎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頑固性腰骶部肌筋膜炎;微創針刀鏡;松解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42例頑固性腰骶部肌筋膜炎患者, 根據患者自愿選擇隨機分為治療組(78例)及對照組(64例), 治療組男54例, 女24例, 病程6個月~12年, 平均病程16個月,均系頑固性肌筋膜炎患者。對照組男42例, 女22例, 病程6個月~12年, 平均病程16個月, 均系頑固性肌筋膜炎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依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 年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擬定: ①有腰骶部外傷后治療不當、外感風寒濕或長期彎腰工作、體力勞動等慢性積累性勞損。②腰骶部酸痛不適、肌肉僵硬、有重壓感、局部疼痛、肌肉痙攣, 部分患者可捫及肌肉呈條索狀改變。③腰骶部有固定壓痛點或壓痛較廣泛, 部分患者合并下肢放射性麻痛, 活動受限。④勞累后癥狀加重, 疼痛常于清晨發作, 活動后減輕,其后再次加重。⑤X線及CT檢查排除腰骶部及周圍其他疾病患者。⑥經藥物、針灸、理療、封閉等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不佳, 治療后復發。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 微創針刀鏡治療。①體位及麻醉:俯臥位,標記腰骶部各痛點, 碘伏消毒, 貼防水膜, 1%利多卡因行各標記點浸潤麻醉。②切口:尖刀作各標記點小切口, 長約4 mm,一般1~3個切口, 分別為針刀鏡視頻通道及工作通道。③微創針刀鏡(廣州億福迪醫療器械公司, 型號:ZJ2010-1)診療:自通道口加壓灌注生理鹽水, 針刀鏡視頻鏡頭接入, 根據病變部位分別置入皮下、筋膜層、肌層、骨面及小關節間隙, 視頻下探查病變部位, 自工作通道置入經筋刀、微型剪鉗, 松解剝離及疏通病變部位組織粘連、瘢痕、纖維性病變等繼發性改變, 生理鹽水持續灌洗, 吸引炎性滲出及殘存病變組織, 鏡下檢查見病灶清除干凈, 無粘連及新鮮出血后退鏡, 全層縫合切口。治療時間平均20 min。

1.3.2 對照組 小針刀治療。俯臥位, 標記腰骶部各痛點,碘伏消毒后, 1%利多卡因行各標記點浸潤麻醉, 針刺定位點后, 逐層到達皮下、筋膜及病變處, 待局部產生酸麻脹重得氣感覺后沿肌纖維走向行縱切及橫切, 待感覺手下有松動感后出針。治療時間平均15 min。

1.3.3 術后治療 治療組及對照組患者均于治療后24 h開始行腰骶部功能鍛煉, 術后1、3、6、12、24個月定期復查,平均隨訪時間12個月。

1.4 療效評定標準 優:腰骶部疼痛完全消失, 無壓痛放射痛, 活動自如, 可從事正常工作及體力勞動, 隨訪1年無復發。良:腰骶部疼痛消失, 壓痛基本消失, 活動恢復, 日?;顒訜o明顯影響, 勞累可誘發腰骶部不適感, 休息后緩解,無需藥物控制。差:腰骶部疼痛減輕, 局部壓痛, 肌緊張存在,活動稍改善, 天氣變化及勞累癥狀復發, 需要藥物控制癥狀。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有效率=(優+良+差)/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單向有序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治療后優良率、有效率分別為98.7%、100.0%,對照組分別為64.1%、82.8%, 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頑固性腰骶肌筋膜炎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

3 臨床病例

患者, 性別男, 因反復腰骶部疼痛10年入院。10年前腰骶部扭傷后致腫痛不適, 彎腰及旋轉活動受限, 自行休息及口服鎮痛藥物后緩解。其后每逢勞累、劇烈活動時癥狀反復發作。查體:L3~S1水平雙側骶棘肌緊張, 并呈條索狀改變,廣泛壓痛, 腰椎各向活動均明顯受限, 雙下肢無放射性麻痛,無感覺異常, 雙膝、跟腱反射存在, 病理征未引出。X線示腰椎退行性變、各椎間隙無明顯狹窄, 無滑脫及其他病變。腰椎CT示:L4~5椎間盤輕度膨出, 硬膜囊及神經根未見明顯受壓。診斷:頑固性腰骶部肌筋膜炎。完善術前檢查后, 在局部麻醉下行微創針刀鏡松解術, 標記腰骶部痛點6處, 局部麻醉生效后作上述標記點小切口, 均長約4 mm, 術中發現腰骶部肌筋膜粘連、瘢痕增生, 以微創針刀鏡徹底松解瘢痕化組織, 清除粘連、生理鹽水灌洗清除炎性組織后出鏡, 全層縫合各切口。術后24 h指導患者行腰骶部功能鍛煉, 術后次日患者腰骶疼痛基本消失, 下地行走無不適, 腰部活動明顯改善出院。術后1、3、6個月、1、2年定期復查, 現患者腰骶部疼痛完全消失, 無肌緊張及壓痛, 無放射性麻痛, 活動自如, 從事長途客運工作至今無復發, 療效達優。

4 討論

頑固性腰骶部肌筋膜炎多因腰骶部肌肉的急性扭挫傷未能及時治療或由于長期保持某種姿勢、長期負重的體力勞動、感受風寒等多種原因, 使肌肉及筋膜產生無菌性炎癥、滲出水腫、日久不愈而反復損傷出血, 局部損傷組織血腫逐漸機化、纖維化、直至形成組織粘連、瘢痕化病變等繼發性改變,使患者在日?;顒又惺芟? 活動牽拉粘連處即可引發腰骶部疼痛[3]。臨床采用小針刀治療既能松解粘連硬化, 解除肌肉痙攣, 又可疏通經絡, 加速局部氣血流通, 促進局部炎癥吸收, 治療肌筋膜綜合征效果確切, 對部分患者有根治作用[4]。但就本組病例治療過程中, 作者發現小針刀療法無論近期優良率還是遠期療效均低于微創針刀鏡治療組, 主要考慮小針刀屬于不可視操作, 其治療中病變位置的準確性、病灶清除的徹底性、正常組織的副損傷均與微創針刀鏡組有較大差別。本院自2012年起采用微創針刀鏡診療技術針對頑固性腰骶部肌筋膜炎進行系統治療, 對比小針刀對照組, 其具有以下特點:①微創操作:手術切口<5 mm, 平均1~3個通道, 鏡下操作包括疏通剝離、推切平削、鉆孔減壓、剪除瘢痕、骨痂修復等, 在針刀鏡視頻下徹底清除頑固性腰骶肌筋膜炎病灶區域的組織粘連、纖維化、瘢痕增生, 消除炎性遞質, 改善微循環及局部營養狀況, 加速局部血液循環及淋巴回流,促進病損部位組織新陳代謝, 從而達到消除頑固性疼痛, 盡早恢復肢體功能。②可視下安全操作:利用影像設備進行可視操作, 復雜和危險部位使用操作通道, 減少了治療的危險性、提高了成功率。③操作簡化:局部浸潤麻醉, 操作通道可以兼容多種器械, 在一個通道內可以做檢查、灌洗、注射、置入、消融等多項操作, 將復雜操作簡單化。

綜上所述, 微創針刀鏡診療技術是治療頑固性腰骶肌筋膜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1] 陳紅燕, 楊米雄, 陳彩仙.三聯療法治療腰臀肌筋膜炎.中醫正骨, 2010, 22(11):56-58.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南京 :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4:200.

[3] 趙家勝.腰背肌筋膜與腰背肌筋膜炎診治的機理研究 .針灸臨床雜志, 2004, 20(3):16.

[4] 梁樹勇.經筋挑刺法治療腰背肌筋膜炎療效觀察 .中國針灸, 2008, 28(8): 621-62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5.069腰骶部肌筋膜炎是以腰腿痛為特征的常見病證之一, 該病變常涉及肌肉、筋膜、滑膜、肌腱、神經纖維膜等, 常因天氣變化或勞累而加重[1]。本病發病率高, 雖不危及生命,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部分患者雖經藥物、理療、封閉等治療,但療效欠佳, 且較易復發, 導致癥狀經久不愈形成頑固性肌筋膜炎。作者2012年3月~ 2014年4月采用微創針刀鏡技術治療頑固性腰骶肌筋膜炎78例, 取得良好效果, 現報告如下。

2015-01-09]

510510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157分院骨科

費志軍

猜你喜歡
肌筋腰骶部膜炎
老年女性腰骶部多發毛母質瘤及文獻回顧1例
肌骨超聲引導針刀進針治療腰背肌筋膜炎的臨床效果分析
頸肩痛,小心頸肩肌筋膜炎
結節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現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腫1例
針刺聯合胸椎整復治療肩背肌筋膜炎的效果分析
毫刃針治療背肌筋膜炎30例療效觀察
中藥燙療聯合沖和軟膏治療腰背肌筋膜炎92例臨床觀察
腰骶部移行椎與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關系
阻力針法聯合針刺后溪穴治療頸肌筋膜炎10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