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民教育中的有效性探析

2015-05-22 07:17賀冬琴
智富時代 2015年3期
關鍵詞: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

賀冬琴

【摘 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需要注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聯合。學校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的主要途徑。要運用各種現代化技術,探索新的傳播方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社會教育當中。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民教育體系;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

一、全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國民教育全過程當中”這一提法于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被提出,包括四個方面內容: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四方面的內容相互促進、相互聯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的整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包含關系,前者寓于后者當中,前者是后者的高度抽象和內核。黨的十八大報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新的提煉和概括:“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笔舜髨蟾娴男卤硎鰪娜齻€層面分別進行了闡釋:從國家層面看,國家要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看,社會是自由的、平等的、公正的、法治的;從公民的個人層面看,公民要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靈魂,對社會主義的制度體制、目標任務、發展模式起著決定性的影響,體現著社會意識的方向和性質。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之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迫切要求,是實現社會主義教育任務的基本要求,是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必然需要。因此,必須尋求有效途徑,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實效性。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野下的國民教育現狀

(一)傳播方式急需創新

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方式必須創新、變革。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國民教育當中,學校的“兩課”是重要的教育渠道。但是,在教學中卻存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枯燥、單一,教師“照本宣科”,學生“死記硬背”,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新型傳播媒介的快速發展為“融入”提供了多樣化的傳播方式,但是,電視、廣播、報紙、圖書等傳媒方式進行宣傳時存在“格式化”的問題,“空話”、“套話”不斷,單調呆板,毫無趣味,脫離現實,讓人沒有接受的傾向。網絡的普及創造了傳播信息的新渠道,信息發布者和信息接受者能夠更好地互動,為信息傳播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但利用網絡傳播核心價值觀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專業網站數量少,質量不高,專題欄目不多,信息分散或互相“復制粘貼”;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息多是文字新聞,圖片、聲音、動畫等多媒體技術應用不足,不能夠感染受眾;信息更新緩慢,時效性差。

(二)受眾意識淡薄

受眾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需要接收信息和反饋信息,受眾的地位非常重要,而在信息傳播中往往忽視了受眾了反饋作用。重視受眾的想法和感受,關注受眾的實際需要和心理訴求,能夠很大程度上增加傳播的有效性及針對性,將被動傳播變成主動傳播,實現信息傳遞者和信息接受者雙方的良性互動。受眾由于在文化背景、閱歷、年齡等方面存在差別,對核心價值體系的了解程度和期待值也不同,如果對所有受眾都采用一樣的教育方式,不能滿足不同受眾的不同需求。

學校中也存在受眾意識淡薄的現象。一些教師教學時實行教條主義,填鴨式灌輸,教學與現實兩層皮,缺乏與學生的溝通和互動,不理會學生的反饋,課堂氣氛嚴肅、單調、乏味,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缺乏學習積極性,甚至不愿意上課。這些現象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傳播過程中無視學生主體意識導致的,教師只單單從課本出發講理論,卻忽視了學生的所思所想,很難激發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傳播活動流于形式

當今社會和學校等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傳播活動,增加了大眾對核心價值觀的了解,但形式化、“走過場”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開展活動只是“為了開展活動而開展活動”,未能將活動的預期目標落到實處,收效甚微。一些單位開展的學習活動僅僅是讀讀上級文件或相關資料,只注重開展活動的數量和規模以及如何在活動中宣傳造勢,忽視了傳播活動的精神實質和真正目的,向上級匯報時往往夸大其詞,“假大空”泛濫。

三、在國民教育中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結構以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為基礎、以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為層次、以成長教育和繼續教育為階段、以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建立學習型社會為目標。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融合。積極運用網絡等媒介,探索新的有效傳播方式,加強“融入”的時效性和實效性。

(一)學校教育是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途徑

1.學校應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校教育中教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的模仿對象、學習榜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教育中,不僅是指要讓學生理解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要讓教育工作者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并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影響身邊的更多人。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應貫穿學校教育的整個過程。小學階段應適當地開展愛國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引導小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中學階段應在小學階段的基礎之上使中學生更深層次地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內涵。大學階段主要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并積極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一方面要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培育積極的校園氛圍,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另一方面學校要發揮好校園文化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中的示范和輻射作用。要把校園文化中的先進的價值觀念、文化品位、思想意識、民族精神、科學態度、現代文明行為、健康生活方式等傳播、輻射到廣大人民群眾中去。

4.發揮黨組織、團組織、學生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對學生進行價值引導。學生黨員、團員、學生干部是學生群體中的積極分子、優秀成員,要采取多種宣傳活動和主題學習活動,將學生黨員、團員、學生干部的優良品質、光榮事跡發揚光大,形成一個正面、積極的價值引導。

5.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校園網站。主題網站可以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在網站設計、網站維護運營、網站參與等環節讓學生處于主導地位,做學生愛參與、愿意參與的主題學習網站。

(二)家庭教育是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

1.引導家長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在當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各種觀念和思潮層出不窮,青少年由于年紀小、心智尚不健全,沒有形成對事物的正確看法,在各種誘惑面前容易迷失自我,需要家長對其進行正確引導,避免不良思想的腐蝕侵襲,增強青少年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首先,家長要改變錯誤的或陳舊的家庭教育理念,將社會生活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注重提高孩子對社會的適應性。過時的、不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必須被改變,應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指導,將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用現實生活教育孩子,提高他們獨立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其次,家庭教育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時間和空間,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的時間和行為,幫助他們抓住擅長的領域并引導他們深入自主學習,變被動教育為主動教育,其學習效果會更好,持續學習的能力會更加好。

2.家長必須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

首先是家長自身必須加強自我教育,不斷進行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理論素養,然后用更為通俗的、簡單的、形象生動的語言教給孩子,讓孩子能聽懂、理解;其次,除了言教,更為重要的是身教。抽象的理論語言并不能被孩子很好地領悟,但是家長的榜樣作用卻能很好地教育孩子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這就要求家長在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的時候,更應該將這些理論內化然后付諸實踐,并在家庭生活中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價值引導,使孩子能夠在潛意識中模范家長為人處事的方法和方式,并讓孩子懂得哪些正確的行為是值得被鼓勵被贊揚的。

(三)社會教育是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1.創新傳播媒介,把核心價值觀教育與人們的現實需求相結合。人們愿意獲取的往往是人們需要的,想要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和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須關注大眾的現實需求,將核心價值觀與人們的現實需求緊密結合起來,根據受眾的需求和接受特點來選定、創新傳播方式和傳播內容,最好是能夠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將傳播變得更為主動、有效。

最為重要的是要創新傳播的媒介。伴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水平的追求,在文化產品投入的時間和金錢越來越多,如果將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文化產品中,那么核心價值觀就可以隨著文化的傳播和滲透拓寬自身傳播范圍。比如,在電影電視等影視作品中融入核心價值觀的元素,在報紙、雜志、書籍中巧妙地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的文藝匯演、講座等,通過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展現核心價值觀,形成一種文化的“合力”。重中之重是要抓住時機迅速占領網絡領域,利用各種網絡資源來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各大門戶網站、專題網站、論壇、博客、微博、微信等。在利用網絡資源時需要注意的是要重視受眾的主體地位,把由政府主導的傳播變成網民的主導地位,而政府起引導、輔助作用,爭取在短時間內傳播到最大范圍。

2.通俗表達,把理論內容與大眾話語相結合

人們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經歷各不相同,高度概括的理論語言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不容易理解和掌握,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有效地落到實處,就必須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實現理論的大眾化和通俗化,似的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經歷的人都能理解掌握,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求我們把理論內容與大眾話語相結合,用大眾話語來表述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內容,使其好記易懂、朗朗上口,容易被大眾接受。在用大眾話語表述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內容時,要做到全面、準確,要顧全理論的科學性和完整性,不能一味地追求通俗化簡單化,要實現理論的科學性和通俗性的統一,用大眾、親民的語言歸納提煉,兼顧口語化和形象化。除此之外,提煉用貼近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語言去詮釋,讓晦澀難懂的理論變得讓大多數人都能看懂、聽懂。同時,要充分發動人民群眾的主題作用,引導帶領人民群眾對核心價值體系進行再創作,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核心和重點在于注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融合。積極運用網絡等媒介,探索新的有效傳播方式,加強“融入”的時效性和實效性。難點在于要打破形式主義,不能讓“融入”停留在喊口號、開辦“假大空”的活動上,必須積極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手段,將“融入”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韓巍巖,宋吉鑫.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J].人民論壇,2013(06).

[2]張寶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有效性探究[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6).

猜你喜歡
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
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
談小學階段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形式的結合與創新
中學技術學科STS的實施研究
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公民教育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