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發動機高壓渦輪葉片失效涂層的清除

2015-05-22 13:06張斌科張春剛李晗曄趙林
電鍍與涂飾 2015年2期
關鍵詞:滲層氫氟酸酸洗

張斌科,張春剛,李晗曄,趙林 *

(1.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遼寧 沈陽 110043;2.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材料環境腐蝕研究中心,遼寧 沈陽 110016)

航空發動機高壓渦輪葉片所用涂層為高溫擴散涂層。高壓渦輪葉片經過一個使用周期后,需要檢查涂層表面狀態,如有破損或失效,則需將原有的涂層全部清除,重新噴涂新涂層[1-4]。因此,該涂層的清除是高壓渦輪葉片修理的首要工作,直接關系到航空發動機的修理進度。

該高溫擴散涂層為鋁硅系涂層,加工工藝為熱噴涂加真空擴散熱處理,所形成的涂層為擴散層加涂層。涂層整體厚度在0.04 mm 左右,擴散層厚度在0.01 mm 左右。該種涂層的耐腐蝕性能好,結合強度高,抗沖刷性能好,在3 000 °C 左右的高溫下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故在不損傷基體的條件下,徹底清除表面涂層和擴散層十分困難。而且在噴涂過程中,對進氣邊采用了二次噴涂工藝,增加了涂層厚度。這給均勻清除涂層造成了更大的困難。因此,在不對基體造成過腐蝕的情況下完全清除高溫涂層,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關鍵[3-6]。本文對高壓渦輪葉片高溫防護涂層清除溶液的組成進行了研究,以便獲得能夠完全清除涂層而又不發生基體過腐蝕的涂層清除工藝。

1 實驗

1.1 試劑與材料

軍機發動機用高壓渦輪葉片(已服役300 h)主要成分如下(以質量分數表示):C 0.15% ~ 0.20%,Cr 8.0% ~9.5%,Al 5.1% ~ 6.0%,Ti 2.0% ~ 2.9%,Mo 1.2% ~ 2.4%,W 9.5% ~ 11.0%,Co 9.5% ~ 10.5%,Nb 0.8% ~ 1.2%,Ni 余量。

試驗所用的化學試劑HNO3、HF、純鐵粉為市售分析純(現場生產則用工業級)。

1.2 檢測設備

金相檢查采用CJL-03 型江南顯微鏡,金相照片采用德國產NEPPHOT32 型顯微鏡拍攝,采用Cambridge S240型掃描電鏡自帶的能譜分析儀進行能譜分析。

1.3 工藝流程及說明

蠟封─檢查絕緣層的質量─酸洗(去除涂層)─流動冷水洗─中和─清理─除蠟─熱水清洗─汽油清洗─吹干─檢驗。

(1) 蠟封:葉片在酸洗前應按工藝圖表的要求對葉片榫頭、葉尖、端面、進氣邊孔、排氣邊縫用蠟制膠泥進行絕緣,若葉片表面有碰傷處,則用蠟制膠泥進行保護。

(2) 酸洗:即去除涂層。將試片放置在槽中幾分鐘,然后目視檢查涂層去除情況,如涂層未去除干凈,則繼續酸洗,直到目視除凈為止。所用時間即為本批葉片的酸洗時間。

(3) 中和:用2% ~ 5%碳酸鈉溶液清洗,中和殘余酸液。

(4) 清理:用毛刷或紗布除去葉片身上的黑灰(即腐蝕產物)。

(5) 除蠟:用80 ~ 90 °C 熱水除蠟,反復多次,除凈為止。

(6) 熱水洗:用80 ~ 90 °C 的熱水漂洗葉片。

2 結果與討論

2.1 高壓渦輪葉片高溫防護涂層的厚度分布

渦輪葉片上的涂層厚度分布不均勻,在葉片的進氣邊處涂層厚度為0.037 5 ~ 0.045 0 mm,因為該處高壓氣流磨損強度較大,因此,須噴涂較厚的涂層。其他部位的厚度在0.025 ~ 0.030 mm。試片截面金相照片見圖1(放大100 倍)。試片所涂的高溫涂層分為涂層和滲層兩部分,其厚度比大致為1∶1。其中,上層顏色較深者為滲層,下層為涂層。

圖1 帶涂層的渦輪葉片的截面金相照片Figure 1 Section metallograph of the turbine blade with coatings

2.2 失效涂層清除工藝的研究

失效涂層清除溶液配比如下:

溶液壽命為每升酸洗液可清洗葉片5 ~ 6 片。

為了使失效涂層的清理過程能夠平穩、勻速地進行,而且不損傷渦輪葉片基體,對各個溶液組分的作用進行了分析。

2.2.1 硝酸的影響

硝酸在清除液中起氧化和清除作用。而且具有氧化性的硝酸根離子可以鈍化基體,在基體上生成一層鈍化膜,起到保護作用,一定程度上阻止清除液對基體的腐蝕。溶液中硝酸含量少,失效涂層清理時間長,而且清理不徹底;硝酸含量多,電離出來的氫離子、硝酸根濃度大,一方面,氫離子含量增加可以加速反應的進行,縮短失效涂層的清理時間;但是過快的反應速度將無法保證涂層清除過程的可控。因此,控制硝酸濃度在合適的范圍內尤為重要。實踐證明,硝酸含量在380 ~ 410 g/L 比較適宜。

2.2.2 氫氟酸的影響

氫氟酸主要起到腐蝕的作用。在涂層清除溶液中,硝酸與氫氟酸電離出的氫離子可以滲入涂層與滲層的交界處,活化了滲層中所含的Al3+、Cr(VI)、Si2+等活性離子,生成氫氣,對涂層的清除起到了剝離作用。氫氟酸電離出來的氟離子是所有負離子中粒子半徑最小的,具有良好的滲透性。但是氫氟酸的酸性不強,所以只有在硝酸等氧化劑存在的條件下,才可以腐蝕并剝離涂層。而且氟離子可以與涂層中的主要成分Al3+相互配位,促進了反應的進行。氫氟酸含量較低的溶液對失效涂層的腐蝕作用非常緩慢,涂層表面無連續氣泡生成,即使延長清理時間,也無法徹底清除渦輪葉片表面的失效涂層。

增加氫氟酸的濃度可以明顯加快失效涂層的清除速率,但是也很容易造成基體的腐蝕。當氫氟酸的含量超過30 g/L 時,在清理干凈失效涂層的同時也會對渦輪葉片基體造成局部腐蝕,出現不連續的蝕坑,使葉片無法繼續使用。因此,控制溶液中氫氟酸的含量是整個清除過程的關鍵。氫氟酸適宜的用量為20 ~ 25 g/L。

2.2.3 鐵粉的影響

鐵粉的加入增加了溶液中的鐵離子含量,起到“老化”溶液的作用,使清除涂層的速度更加平穩。而對于新配制的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可使反應初期反應速度不至于太快,并保持整體反應平穩進行。

2.2.4 溫度的影響

溫度越高,清除的速度越快,對清除效果的控制也較難以把握。因此,控制溫度在合適的范圍內,是保證清除效果和防止發生過腐蝕的關鍵。由于清除涂層是放熱反應,溶液溫度隨著反應的進行而不斷提高,因此溶液的最佳工作溫度在40 °C。

2.2.5 其他因素

生產中發現,試片的擺放位置與清除效果有關。同一試片,朝上的一面清除效果要明顯好于朝下的一面。

在反應過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表面首先有微小氣泡生成。隨著氣泡的逐漸增大,可以清晰地看到表面的涂層從基體上緩慢鼓泡、剝離,剝離出來的黑色片狀固體漂浮在溶液中,最終在表面形成了一層黑色的浮灰。將試片從溶液中取出,用毛刷可以刷掉該層浮灰。

在清除過程中,攪拌是保證清除速度的關鍵。攪拌可以加速腐蝕性離子及腐蝕產物的傳質,促進反應進行。但是攪拌速率不宜過大。由于涂層的清除需要一定的反應時間,攪拌速率過大反而會破壞傳質過程,使反應尚未進行就發生離子轉移,從而阻礙涂層清除的進行。如果條件允許,可采用間歇式攪拌法,即每隔2 ~ 3 min 劇烈攪拌溶液8 ~ 10 s。

3 現場應用情況

選取一組渦輪葉片,按照上述工藝進行涂層清除,酸洗時間分別取8、20 和30 min,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涂層清除結果,如圖2 所示。酸洗8 min 時,渦輪葉片的涂層未清理干凈,在基體之上還有明顯的涂層組織存在(見圖2a)。而酸洗20 min 時涂層已清理干凈且基體完好,基體表面干凈平滑,未見涂層組織殘留(見圖2b)。圖2c為存在輕微過腐蝕的試片,基體表面凹凸不平。

圖2 不同酸洗時間渦輪葉片的金相照片Figure 2 Metallographs of the turbine blades pickled for different time

在酸洗過程中發現,涂層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應后,在表面會形成一層淺黃色的組織。開始以為是基體已經顯露出來,但在顯微鏡下觀察,基體表面還有滲層。為了確定該淺黃色物質的組成,對其進行能譜分析,其中P1 點為完整涂層部位,P2、P3、P4 點為淺黃色組織的不同部位。測試結果如表1 所示。

表1 涂層與淺黃色物質能譜分析結果Table 1 Result of energy-dispersive spectroscopic analysis for the coating and pale yellow substance

從表1 可以看出,P1、P2、P3、P4 點處都含有一定量的Cr、Mo 元素,但P1 中沒有W 元素存在。對照基體組成可知,W、Mo、Cr 元素都來自于基體。該涂層為一種熱擴散型涂層,在熱擴散過程中Cr、Mo 具有較高的活性,與涂層中的Al、Si 元素構成擴散偶。在高溫過程中發生基體與涂層之間的離子相互擴散作用,使得滲層組織中形成了β-NiAl 相,其上分布有硅化物。由于Cr、Mo 元素在NiAl 相的溶解較低,它們以α-Cr、α-Mo相質點形式存在并分布在涂層中。Cr、Mo 元素的擴散促進了涂層高溫下的穩定性,同時也增加了清除的難度。涂層制備后剖面檢查發現該滲層組織的外觀即為淺黃色,無金屬光澤。

因此,當葉片表面出現淺黃色物質時,表面仍存在著滲層,需要繼續清理才能將涂層全部清理干凈。不過此時需要嚴格控制反應時間,當溶液中葉片表面氣泡明顯減少時,應馬上將葉片取出,進入下道工序。

4 結語

通過生產實踐確定了航空發動機高壓渦輪葉片涂層清除工藝:HNO3380 ~ 410 g/L,HF 20 ~ 25 g/L,鐵粉2 ~ 4 g/L,固定添加劑4 g/L,溫度(40 ± 1) °C,時間20 min,采用間歇式攪拌法,每隔2 ~ 3 min 劇烈攪拌溶液8 ~ 10 s。實踐證明,該清除工藝可以徹底清除航空發動機高壓渦輪葉片的表面涂層,對基體影響較小,溶液壽命為每升酸液可洗5 ~ 6 片高壓渦輪葉片。

[1] 王海燕, 李明照, 王皓, 等.報廢鎂合金零部件表面涂層去除機理研究[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 2014, 45 (2): 179-183.

[2] 幸澤寬, 向巧.低溫滲鋁復合涂層化學去除工藝研究[J].中國表面工程, 1999, 12 (2): 28-31.

[3] 舒衛國.航空發動機葉片材料K403滲鋁層的去除[J].表面技術, 1995, 24 (1): 41-43.

[4] 周英杰, 張凡云.航空發動機低壓渦輪葉片鋁硅滲層去除技術[J].涂裝與電鍍, 2010 (4): 3-9.

[5] 蘇修梁, 張欣宇.表面涂層與基體間的界面結合強度及其測定[J].電鍍與環保, 2004, 24 (2): 6-11.

[6] 龍建, 劉陽, 譚敦強, 等.去除廢舊硬質合金表面TiN 涂層的雙氧水+草酸鉀堿溶液配制研究[J].粉末冶金工業, 2012, 22 (3): 38-43.

猜你喜歡
滲層氫氟酸酸洗
機械能助滲法制備Zn-Mg合金滲層的顯微組織及耐蝕性
SA80酸分析儀在不銹鋼酸洗過程中的應用
冷軋酸洗模型研究及應用
釩對高鉻合金鑄滲層組織與性能的影響
GH710合金Al-Si滲層制備及燃氣熱腐蝕性能研究
高含水油藏深部調剖驅油機理實驗研究
制作雕花玻璃
2018年氫氟酸將引領氟化工漲跌榜
關于PLC控制在酸洗生產中的應用研究
論電子級氫氟酸的純化技術及其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