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我國食品檢測檢驗技術存在的問題

2015-05-28 14:55馬欣榮
中國科技縱橫 2015年9期
關鍵詞:安全食品問題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質量安全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食品安全的重要環節就是食品檢測檢驗,本文從食品安全、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的建議和措施進行闡述,希望給該類問題及同行提出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食品 檢測檢驗 安全 問題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的質量與安全問題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同時對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檢驗檢測就是重要的大門守衛,為人們把守食品安全的大門。然而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卻總是在困擾著人們,帶來的后果就是對我國的食品檢測機制逐漸失去了信心。一個個令人恐懼的例子依然清晰:蘇丹紅、地溝油、瘦肉精、毒奶粉等等,這些都是被曝光出來的,引起了社會廣泛的爭議,可還有很多并不被人們所知的,正在悄然危害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人們有理由懷疑我國的食品檢測,有理由對食品失去信賴。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針對目前食品檢測檢驗存在的問題,采取措施,改善技術,給人民群眾一個安心的食品,給人民群眾一個信賴的食品市場。

1 食品安全的含義

通俗的講,食品滿足三個要求:(1)無毒無害,(2)達到既定的營養標準,(3)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作為一門學科,食品安全又是指專門探討在食品加工、存儲、銷售等過程中確保食品衛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隱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個跨學科領域。

2 我國食品檢測檢驗體系的現狀及問題

2.1 食品檢測檢驗體系不完善

由于食品檢測檢驗體系不完善,在目前的食品檢測檢驗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科學的應用使用現象。舉個例子,有些食品最先是從農田開始生產的,緊接著進行加工,然后拓寬銷售渠道,相關監管部門在這整個過程中則擔任著監督一職。但是真正的情況是怎樣的呢?由于各種客觀因素制約著食品檢測檢驗工作,食品檢測檢驗體系制度也受到了限制,帶來的后果就是更多的食品檢測檢驗工作只停留在了表面,沒有落到實處,最終沒有達標的食品就流落到了食品市場當中。

2.2 技術水平差

我國食品檢測檢驗的技術水平落后,使用的檢測方法單一,檢測技術不成熟等,不能發現部分潛藏的食品安全問題,讓不法分子鉆了檢測的空檔,導致食品安全問題接連發生。

2.3 市場準入機制不完善

食品檢測檢驗在市場中建立行之有效的準入機制,對于食品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現實就是我國的一些食品檢測檢驗機構都存在著通病,比如檢驗資質缺乏、管理機制不完善,這些對食品檢測檢驗的結果有一定的影響。如果食品審查工作沒有科學的的制度,那么沒有達標的食品就會參入到市場當中。

2.4 檢驗技術存在的問題

檢測方法不全,導致能夠使用的檢測方法比較單一,不能面對各種復雜的有害物質。而多殘留檢測方法也比較少。在食品添加劑方面,在 GB2760——2007《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中,許多食品添加劑只規定了使用的范圍和限量,對檢測方法卻沒有明確注明,這樣面對一些問題食品時,檢驗機構、行政執法就處在了無法可依無據可查的尷尬境地,同時也給不法分子留了后門,埋下安全隱患。

3 改進的措施和方法

3.1 完善檢測檢驗機制

為了更好地加強食品安全,應該構建完整的監測體系,設置相應的安全監測機構,制定合理的監測機制。對于每一特定地區,都要對經濟、文化、地理、人口以及環境等方面做好細致的調查,針對具體的情況安排相應的服務,進一步完善特定地區的人口、環境等情況。取長補短,對地區的優勢部分要盡可能的發揮,對地區的劣勢部分則要采取補救措施進行改善。例如如果當地適合種果樹不適合種水稻,那么就要批量種植果樹,減少水稻的種植。同時還與相關檢測部門進行合作,整合資源優勢,從而增強廣大民眾對該產品的信心,提高當地食品的權威性。

將檢測工作貫穿到生產銷售的全過程,從生產到銷售,明確分工,對每一個環節都要保證質量。食品檢測檢驗涉及到國家民生問題,所以不容忽視。工商職能部門加強監管,政府要加強領導;檢驗標準、檢測方法、規劃布局等等都要統一制定,只有標準一致,協調一致,步伐才能一致,才能更好的把握食品安全。同時,在經濟方面,要專門撥出一部分款項,用于食品檢測,經費的保證,可以帶來法律效應的保證,檢測檢驗的機制才能有效實施。

3.2 工作人員素質的提高

檢測檢驗固然離不開技術和機器,可這一切都是依靠工作人員來執行,所以,提高檢測人員的素質,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對于工作技能差,工作效率低下,尤其是玩忽職守的檢測人員,都要嚴格把關,盡量避免。對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1)制定公平公正的招聘考核選拔制度。不偏不倚,公平公正,要把業務骨干放在可以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地方;(2)定期安排人員學習進修,及時補充檢測新技術,跟上先進科技的步伐;(3)建立嚴格獎懲制度。對于好的工作行為及態度,進行及時的獎勵和肯定,對于不符合檢測工作要求的人員,進行批評指正,及時扼殺歪風邪氣。

3.3 檢驗檢測資源的步驟

食品安全部門在做食品檢測的時候,是應該要按照一定的步驟來完成的。第一步應該是常規檢測,就是對每天工作人員所進行的檢測。每天工作人員的工作檢測內容要有規范,要有要求。第二步,就是抽檢。這種抽檢是對常規檢測進行抽樣檢查,起到更好的完善第一步的作用。第三步是建立風險評估機構,這是更高檢測標準的必然要求,也使檢測更加有法可依。

3.4 提高檢驗技術能力

為保障食品質量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無論是源頭管理、市場準入、產品抽檢等都要有相應的檢驗技術。當前.我國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也對質檢機構的檢驗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挑戰,對質量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新形勢下的食品質量檢驗工作,質檢機構一方面要加強硬件建設,不斷充實新的檢驗設備、先進的檢驗手段,另一方面還要配備高素質的專業檢驗人員,為食品質量安全檢驗監督尋找到最直接的保障。

3.5 強化檢測機構網絡建設

強化檢測機構網絡建設,完善食品質檢體系及體系的機構配置。建立透明公開、競爭有序的檢測檢驗市場,促進建立民間檢測檢驗機構,進一步規范競爭機制。民間檢測檢驗機構,可以為人們提供很多優質服務:在食品的安全性鑒定方面,為消費者提供技術服務;為政府或企業的生產部門、銷售食品部門以及安全監督部門提供技術支持。

3.6 加大食品安全的宣傳

加大食品安全的宣傳力度,加強對人民群眾的教育,展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掃盲行動。讓每一位人民群眾都了解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的基礎知識,從而自己為自己的食品把上最后一道檢驗大門。比如,在小區設點,定期安排食品檢測人員為大家講解常見的食品安全問題,在各個街道社區張貼宣傳海報等等。這些措施對擴大食品安全檢測檢驗的群眾基礎,壯大食品安全的監督隊伍等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證食品安全,從每一位做起,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4 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的食品市場布滿琳瑯滿目的食品,在這種情形之下,食品安全問題就備受人們的高度重視。保障人們的安心食用,保證人們的身心健康是食品檢測的目的,相關部門及企業要不遺余力地改進和完善食品檢測檢驗體系,加強對食品檢測檢驗的監督工作,聯同政府部門,嚴把我國的食品質量安全關,確保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健康、安心。

參考文獻:

[1] 蔣慧.論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癥結和出路[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6).

[2] 張玲.完善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思考[J].科技創業家,2013(23).

[3] 陶純潔.食品安全現狀及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應用淺析[J].糧食與食品工業,2006(13).

[4] 周園園.對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科海故事博覽,2010(9).

[5] 張星聯,唐曉純.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對策[J].食品科技,2005(5).

作者簡介:馬欣榮(1965—),女,河南新鄉人,本科,畢業于河南師范大學生物系,工程師,主要從事食品檢測及相關工作。

猜你喜歡
安全食品問題
國外如何進行食品安全監管
食品造假必嚴懲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竟然被“健康食品”調戲了這么多年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