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文化語錄

2015-05-30 00:06
贏未來·學校品牌管理 2015年9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校長校園

原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郭永福:

衡量一所學校是否已經形成自己的品牌,最關鍵的是要看它是否有自己優秀的學校文化。學校文化是學校品牌的靈魂。

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

書香校園建設的關鍵在于教師。只有教師喜歡書,才能感染孩子,才能影響孩子。沒有喜歡書的校長,也很難帶動喜歡書的教師,所以讀書要從校長開始。

重慶市教育評估院院長龔春燕:

學校文化是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過程中積淀的并為其成員所認同和遵循的價值觀念體系、行為規范和物化環境風貌的整合和結晶。它是學校所特有的文化現象,是以師生價值觀為核心以及承載這些價值觀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形態。它包括理念文化,如思想、目標、愿景等;精神文化,如素質、教養、境界等;制度文化,如規范、約束、激勵等;行為文化,如言行、活動、態度等;環境文化,如設施、設備、景致等。學校文化對每一所學校來說都是一種客觀存在。優良和諧的學校文化作為無形的能動的環境力量,對于學校成員有著巨大的導向、凝聚、規范作用。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錢志亮:

教師群體文化素養較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較強,民主意識較強,因此不能把教師看成消極被動的管制對象。作為學校領導,重要的不是所謂的“加強管理”,處處管制著教師,而應該是給予教師充分的信任,不要事必躬親,干預太多,要創造寬松、愉快、和諧的團體氣氛和環境,創設良好的校風,以“義”感化,使“士為知己者死”,從而達到“無為而治”。

原上海市北郊學校校長鄭杰:

學校文化是學校信奉并付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如果一所學校宣稱學校已經有文化了,那必須具有全校教職員工都具備了的共同的價值理念,人們不僅共同信奉,而且還付諸于行動。

原華南師范大學副校長兼華南師大附中校長吳穎民:

校園文化的優勢,表現在形成一種能夠深刻地影響學校成員的價值取向、道德準則、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的學校精神,形成一種學校成員廣泛認同并引以為豪、歷屆校友交相傳遞并不斷優化的學校傳統。

重慶市巴蜀小學校長廖文勝:

學校文化最核心最重要的文化要素是學生。如果我們違背了這樣的一個規律去建設學校文化的時候,我們永遠是在外邊轉。教育要循著生命脈絡去取向價值,最重要的是要去尋找生命成長的自然規律,那就是脈絡。

香港教育學院教授許明輝: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我認同余秋雨先生所詮釋的文化觀,即“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對應學校教育來說,這里的“精神價值”就是辦學理念,還有共同的學習目標;“生活方式”主要指學習方式,還有學生互動、師生互動等;校園文化需要“積累和引導”,而且目標是“創建集體人格”,一種大氛圍、大氣候。那么,我所理解的“校園文化”到底是什么呢?它是師生和持分人(與學校有關的所有人物)活動的痕跡。而“學校品牌”則是學校集體人格的表現,讓外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從哪里出來的。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局長馮潤勝:

一個校園,惟民主,惟人本,惟風骨,蕓蕓眾生,豈不仁之!一個校園,講靈動,講平和,講高遠,謙謙君子,豈不樂之!一個校園,不惟書,不惟上,只惟實,星移斗轉,豈不名之!

重慶市沙坪壩區教師進修學院院長龔雄飛:

學校文化是學校高品味的精神,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深層次追求,因為學校文化不僅僅是一個建筑群,它更是一個有歷史內涵、有主流價值、有發展目標,并充滿了自豪感的組織。我們所看到的學校景觀并不是簡單的裝修,如果是裝修,那么它就是工藝美術。為何學校文化的深層次思考必須來自于校長?因為要辦一所什么樣的學校、要設計什么樣的理念,只有校長是心中有底的。環境文化畢竟不是學校文化的根本,它是學校文化的外在彰顯。學校文化真正的核心是課程文化和課堂文化。

(摘編自往屆全國學校品牌大會發言稿,排名不分先后)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校長校園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新探究
校長的圣誕節這花是你的嗎?(一)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論校長的修養
好校長是怎么煉就的?
校長給力“九個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