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循序漸進,方能不讓課堂陷入僵局

2015-05-30 10:55徐鳳利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沖刺 2015年9期
關鍵詞:木棉橡樹筆者

徐鳳利

本學期,筆者執教兩個平行班級的語文,在指導學生解讀《致橡樹》一詩時,在兩個班中進行了問題設計有效性的研究。

筆者將本次課堂的能力教學目標設定為了:借助對意象特點的概括解讀朦朧詩的思想主旨。為了配合能力教學目標,筆者進行了不同的問題設計嘗試。

在第一次教學中,筆者一共設計了三個問題,試圖以此來引導學生解讀全詩,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

第一個問題為“自讀全詩,感知詩歌內容,找出詩歌的中心句”。

學生在經過朗讀和思考后,都有了自己的答案。生甲認為是“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币覍W生則認為是“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里?!钡胶髞?,很多學生都無法判斷哪一個是比較準確的中心句,要依靠老師才能明確。

第二個問題設計為“作者認為什么樣的愛情才是偉大的愛情?”預設這個問題時,我要求學生自主從文中圈畫詞語或是從詩句中概括詞語,然后小組討論,并將答案呈現在小黑板上。在經過近10分鐘的自學與互助后,學生的答案呈現出來時有下列幾個“不攀附、不癡情、不奉獻、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堅貞、緊密相連”。

第三個問題設計為“作者除了寫木棉與橡樹的愛還寫了什么?”學生的答案可以找出還寫了“鳥、花、泉源、險峰、日光、春雨對橡樹的愛”。

整個課堂,雖說學生反應比較積極,但是對于教學目標的完成,筆者感覺很不滿意。

課后,筆者對本次課堂的三個問題及學生的答案進行了反思。發現,其實,第一個問題就已經可以宣告本次課堂失敗了。因為這個問題沒有讓學生由淺入深的解讀文本,反而變成了一個影響學生解讀的坎。從閱讀的規律來說,要找出中心句,就必須建立在完全正確的解讀文本的基礎上的。而學生只是粗略的預習了一下文本,所以是無法在課堂以開始完成這個任務的?;蛘哒f,第一個問題其實可以貫穿整個課堂,師生需要一起在尋找中心句中深入解讀文本,理解詩歌思想。

反思第二個問題時發現,這個問題中包含了兩個能力,即準確劃分區間的能力和準確概括特點的能力。

學生必須先將區間定位在“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足下的土地”,才能在此區間內進行分層的篩選和概括。而不是將“花、鳥、泉源、險峰、日光、春雨”對“橡樹”的愛情也作為“偉大的愛情”的區間,進行概括和整理,從而生成“不攀附、不癡情、不奉獻”等錯誤的答案。從學生課堂反饋的答案來說,學生基本不能準確劃分區間進而概括特點。所以,一開始的區間確定有問題的同學,后面的概括也就會相應出現問題,這樣無疑就會形成連環錯誤。會給老師最后的點撥指正造成困擾,耽誤課堂時間。

到第三個問題時,其實本文的主要內容已經講解結束了,本該深入和有難度的問題反而被這一淺顯的問題取代了,所以學生在得答案時非常容易。

總結起來說,這三個問題的設計沒有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變成了從深到淺。且問題設計時用一個問題訓練學生的多個能力,造成學生沒有辦法準確分解問題中的要求,無法達到教師預期的目的。

正是由于問題設計的失敗,造成前半段的課堂氣氛十分沉重,學生基本無法有效參與課堂,所討論的內容也變成無效的討論。

反思之后,在另一班的課堂上,我將問題進行了如下調整:

問題一:誰在致橡樹;問題二:在致橡樹時還提到了哪些跟橡樹有關的物象;問題三:文中出現的所有物象,用哪個字可以概括他們之間的關系,全文可以分為幾層?這三個問題同時出現,因為它們是有關聯的。學生都能夠快速找出答案,只有在第三個問題時,個別學生會對層次劃分把握不準。這時候進行教師點撥環節或小組互幫釋疑環節,得出準確答案也就水到渠成了。

借助以上三個問題解決了文本的整體把握后,再拋出問題四:木棉認為“花、鳥、泉源、險峰、日光、春雨”和“橡樹”之間的愛有什么特點?對這些愛“木棉”持什么態度?設計這兩個問題,旨在引導學生去研讀文本的第一個層次,引導學生關注作者的用詞“絕不”和“也不止”。而且問題有區分度,學生容易入手。這樣一來,意象及意象所代表的含義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問題五:木棉所設想的和橡樹的愛應該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旨在引導學生研讀文本第二層次,即全詩最能體現詩人思想情感的部分。在這時,筆者有意問了第一課時中拋出的第一個問題,即“你認為本詩的中心句是哪個?”學生能非常準確的確定好答案。

一節課下來,在頭三個比較容易的問題的刺激下,學生能始終跟著老師設計的問題行走在文本中,且能帶著問題進行相關的思考。能保持較高的學校興趣和熱情,課堂氣氛從始至終都很活躍,比較高效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借助對意象特點的概括解讀朦朧詩的思想主旨。

我的反思:講授一篇文本之前,教師必須到文本中先去走幾個來回,做到自己“吃透文本”。在備課時,問題設計必須基于教師對文本的把握,但也不能從教師理解的高度出發,站在教師的高度進行設計。事實證明,違背學生認知規律和理解能力的問題會使課堂陷入僵局。其實,很多時候,當教師在抱怨自己拋出的問題,學生無法給出準確的解答時,不如反思自己問題設計的科學、合理性。

猜你喜歡
木棉橡樹筆者
南疆木棉紅似火
看不見的橡樹
愛拖延的米米
老師,別走……
木棉紅了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木棉開盡時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做橡樹不做小草
讀《橡樹上的逃亡》有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