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置和拼貼

2015-05-30 12:57李云
大觀 2015年6期
關鍵詞:略薩立體主義

李云

摘要:略薩以其高度的藝術創新性,在小說敘事藝術中進行了立體主義實驗,成功地運用了繪畫中的并置和拼貼技法,打造了一個立體化的文學世界。

關鍵詞:略薩;并置;拼貼;立體主義

秘魯作家略薩被視為拉美“結構現實主義”集大成者,他憑借“對權力結構制圖學般的細膩描述和他對個人的抵制、反抗和挫敗形象的犀利刻畫”獲得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他出神入化地通過敘事的技巧立體地展示歷史和現實,令人嘆為觀止。立體主義是 20 世紀初在法國興起的繪畫流派,強調從空間上突破傳統,力求在多緯度的視野中表現對象的多個側面,通過大膽的變形重組等手法來表現對象的特征,略薩的小說和立體主義畫派所強調的特征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并置

并置,首先應被看作是一種繪畫概念。德國的萊辛曾把藝術劃分為視覺藝術

和敘事藝術,認為繪畫是以空間共存性為基礎的并置藝術,而小說則是以時間連續性為基礎的時序藝術。早期的立體主義繪畫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視點,對一物體作分解,然后把得到的多種元素重新組合,形成并置,以便相互滲入而成為一個整體形象,畢加索的《阿維農少女》就是這個結論最好的闡釋。

20 世紀現代主義作家打破了藝術的界限,在文學創作中也使用了這一手法。

并置不是簡單地把兩個事物放到一起,約瑟夫·弗蘭克在《現代小說中的空間形式》給并置下了這樣的定義:并置是指“在文本中并列地放置那些游離于敘述過程之外的各種意象和暗示、象征和聯系,使它們在文本中取得連續的參照與前后參照,從而結成一個整體;換言之,并置就是‘詞的組合,就是‘對意象和短語的空間編織”。[1]

《狂人瑪伊塔》是最能表現作者運用不同角度敘述者講述的并置的作品。小說中作者把26個不同版本的瑪伊塔故事結構成一個文本。26位敘事人分別以同學、親戚、同志、暴動同仁、敵對黨人等各種身份,分別敘述瑪伊塔的童年、少年、老年、黨內生活、社交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武裝暴動的經過,瑪伊塔在每個人心目中的形象都是不同的,使讀者對瑪伊塔形成多角度的立體觀察。26位敘事人由于所處的敘述語境不同,敘述風格各不相同,小說的敘事文本實質上就是由26個不同的版本構成的,不同版本之間構成了相互補充和相互沖突的一個整體。26個敘述者的敘述,如同立體主義繪畫一樣被切 割成大小不同的板塊,使一個簡單的故事變得非常復雜,構成了一個結構的迷宮,使文本在結構上具有了鮮明的立體感。作者將不同敘述者的敘述并置在一起,使得小說成為了一場大型對話,這也是宏觀并置所期待的效果。

敘事結構上的宏觀并置還體現在多重故事的并置,這種手法被評論家稱為

是“中國套盒”。并置手法的使用,能夠使所得到的整體比所有局部的總和更大。在略薩的小說中,并置手法的成功運用不僅有效地拓展了小說的空間范圍,擴大了作品的藝術容量,使小說蘊含更為深刻的思想意義,更有效地展示了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面貌,而且增加了閱讀難度,迫使讀者積極參與意義生產,從而使得作品表面無序的形式成為內容,成為作者表達自己思想的媒介,使小說呈現出強烈的藝術魅力。

二、拼貼

“拼貼”(collage)一詞來自法語“coller”,本屬于美術用語,原指繪畫藝術中將異質材料碎片拼接、粘貼在一起的構圖方法?!逗喢鞑涣蓄嵃倏迫珪氛f 19世紀就有人把各種剪下的紙片拼貼成為裝飾作品??梢娖促N畫的最初目的是為裝飾作品服務,但拼貼畫絕非只為裝飾作品所用,這種方法曾為立體主義、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畫家所采用,并在 20 世紀 60 年代流行于歐美的視覺藝術領域。藝術家將彩色的紙片、印刷品以及不同的材料,先用膠粘合到畫布上,再經過藝術處理,使繪畫與這些保持著各自特性的物體有機地混合為天然一體。在立體主義作品中,藝術家利用實物、報紙、畫片、相片、布塊等,根據設計意圖剪裁成需要的形狀,粘貼到畫面上,產生出一種奇特的藝術效果?!巴ㄟ^與異質的現實的協調,藝術的外觀解體,經驗現實中的碎片被引入到作品中,從而承認這種斷裂,并使之變成審美效果”。[2]拼貼畫在藝術上成為了一種大眾藝術,同時“拼貼”也成為一種寫作技法,在后現代小說中流行。

文學拼貼,是指在文學作品中粘貼進其它性質的文本,如“他人語錄、廣告詞、新聞報告、典故、外語、菜單、圖畫等等”。[3]文字意義上的拼貼。如《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中出現了多種非通常小說中的敘述語言,包括:潘達雷昂向上級提交的不斷匯報任務進展的工作報告,潘達雷昂之妻給妹妹的信件,上級下達的密令,財務部門的決議,衛生所的內部規定,隨軍神甫向上級打小報告的函件,海陸空軍種間的合作決定,潘上尉下達的服務須知,統計報告,密碼電報,辛奇的敲詐信,絕密公文,勞軍女郎向潘上尉妻子的求救信,隨軍神甫司令的辭職申請,亞馬遜電臺的廣播稿,《東方日報》的報道專號,安葬儀式上的悼詞,以及報紙社論,這些可視為立體主義藝術家進行拼貼所使用的“成品”,孤立地看,它們如同一幅幅拼貼畫,但這些孤零零的拼貼畫都與秘魯社會的全景圖發生著聯系。略薩把現實生活中的司空見慣的日常文件拼貼起來放在一個共同的文本之中,使讀者眼前一亮,達到“陌生化”的效果,也增加了文本的容量。

值得注意的是,略薩還在作品中使用“圖畫語言拼貼法”,即在作品中插入圖片或涂鴉畫等視覺藝術作品。作者以一個小說家的超凡想象力,在文字敘述中引入圖畫敘述,使以文字語言為敘事載體的小說創作進入到兼有文字語言與圖畫語言作敘事載體的多維敘事階段。略薩在小說《繼母頌》中,別出心裁地插入六幅彩色名畫,借畫發揮,杜撰出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分別是佛蘭德斯美術家約爾丹斯于 1648 年創作的油畫《利迪亞國王坎道爾向首相希赫斯展示他的女人》、費爾南多的《通向門迭塔之路》、法國畫家布歇 1742 年的作品《月神狄愛娜小憩》、《頭像》,意大利畫家安吉利科在 1437 年創作的《圣母領報》等。

拼貼技法在略薩小說中的使用,不僅解決了對一個小說家最大的難題——使用性質不同、價值不同有著深刻差異的材料,創作出一部完整統一的小說。而且也完全解構了傳統小說文本固有的結構模式,創造出一種結構奇特的小說文本。略薩在小說中發揮了其天才般的創造力,把不同時空和不同性質的文本拼貼在同一小說文本中,從而不僅使小說在內涵上具有了立體性,而且使小說在形態上也呈現出很強的立體色彩,擴大了文學的審美空間。

【參考文獻】

[1]約瑟夫·弗蘭克.現代小說中的空間形式[C].秦林芳編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70

[2][德]彼得·比格爾.先鋒派理論[M].高建平譯.北京:商務印刷館,2002:156

[3]胡全生.拼貼畫在后現代主義小說中的運用[J].外國文學評論.1998(04)

猜你喜歡
略薩立體主義
立體主義繪畫的先驅
立體主義迷宮
用幾何體表現自然
立體主義對雕塑發展之影響芻議
西方現代繪畫中的自由因素解讀
一名觀眾與諾貝爾獎
秘魯作家略薩與中國讀者交流
還原一個真實的略薩
還原一個真實的略薩
40年記憶情歸諾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