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課堂綻放生命的色彩

2015-05-30 18:16李鴻
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 2015年6期
關鍵詞:課題生態課堂教學

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促使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較明顯的變化。在新形勢下,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生態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應運而生并不斷深入,為我們推進課題研究指明了方向。從生態的視角重新審視教育,如何讓傳統課堂回歸本真,構建充滿人文關懷、情感滋潤和生命享受的生態樂園,使課堂成為激發師生生機活力而使之共同彰顯生命價值的生態舞臺成為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

自課題研究實施以來,在區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科研所等部門的多次蒞臨指導下,我校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實際,在生態課堂教學策略探究方面邊實踐邊探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適合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與模式。

一、規范課題管理體系,保障研究順利實施

課題研究的規范化管理是實現課題研究健康有序、高效運行的關鍵。因此我們注重強化課題研究的常規管理,著重進行培訓管理、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以及信息和資料的管理,制定和完善課題研究制度,使生態課堂課題研究工作有章可循,同時加強了督查,定期組織課題研究交流會,使課題研究沿著規范、健康的軌道順利前行。

課題開展之初,就組建了一支教學能力強、理論水平高、有事業心的研究團隊。各成員以自愿參與和學校安排為主,李鴻校長任組長,組員包括教學校長、教學主任、省學科帶頭人、省市區骨干教師、優秀教師、教學能手、教學新秀等,幾乎囊括了學校的所有中堅力量,組成了強大的生態課堂研訓團隊。

二、打造優秀研究團隊,促進研究積極開展

優秀的教師研究團隊直接影響著課題研究的進程和質量。我們充分挖掘學校內部人才資源,他們學習,研討,交流……在一次次的研究中不斷提高著自己的認識。

1. 專家引領,找準方向。沒有理論支撐的課堂教學改革是基礎不牢的,為了更快更好地更新教師的觀念,提高他們對生態課堂的認識,我們多次聘請教育教學研究專家蒞臨我校進行生態課堂研究培訓,吉林省教育學院宋海英主任做的《如何做個好老師》、東北師大副校長柳海民做的《優質教學與優秀教師》、長春市教研室逯成文主任做的《基于兒童立場的新學堂建設》、南關區科研所鄒鳳英所長做的《如何做好課題研究》等講座與培訓使研究教師理論水平得以提升,解決了課題研究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和共性問題,使課題研究少走了很多彎路,教師們受益匪淺,迅速成長起來。

2. 培訓學習,轉變觀念?!皩W習是最大的福利”,為使教師們盡快盡早投入到課題研究中來,我們采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教師學習生態課堂相關知識。大家人手一本生態課堂學習讀本,學校隔周組織生態課堂理論考試,學校還積極購進科研刊物供大家學習。學校從領導到老教師全員參與,李校長、姜書記、于校長和田校長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極大地激發了教師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了濃郁的研究氛圍。經過堅持不懈的學習,教師們的理論水平和研究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為提高團隊的教學研究能力,及時把握前沿教改信息,學校經常派教師外出學習,為教師成長創造更多的機會,讓教師與專家面對面的交流,對教師進行業務培訓,為本校教研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凡是各級各類培訓或有外地專家前來送教,我們絕不會錯過任何一節課,我們總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教師通過不斷學習、總結和反思,取長補短,觀念不斷更新,教研氛圍日益濃厚,最突出的體現在教師想說、敢說、會說、能說。

經過研究團隊的不斷嘗試與探索,我們初步形成了“疑探合一”的教學模式,教師們在自己的課堂實踐著,摸索著,研討質疑解疑模式,小組交流合作模式等,教師們力求讓課堂成為學生樂于探索的精神樂園,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享受幸福學習生活的精神之旅。

3. 研備結合,務求實效。研究團隊的教師們有活力、有熱情、有底蘊,但缺乏研究的方法和深度。集體備課活動可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我校生態課堂研究重點在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進行研究,為此,我們會每周組織全體教師進行集體備課,集體備課中加強中心發言制等常規管理,集思廣益,精益求精,力求在每周里都能設計出一節體現生態理念的課,同時還會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學生要達到的能力展開討論,從各自角度進行修正和完善,解決教師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實行“合作研討、資源共享、個人增減、靈活施教”的合作研討模式,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使教師通過學習、交流、反思,不斷提升自身素質。

作為大學區的龍頭校,我們在認真開展學習與研討的同時,還積極參加到大學區的教研活動中去,創新集備模式,推出一節課、一次備、集體議、共同提高的方式。利用集備時間,分別由學校優秀的語文和數學教師做示范課,并請來區科研所所長、教研員、及大學區內各校教學校長與課題組成員共同聽課,評課,探討生態課堂教學的新模式、新方法,用這樣直觀的集備方式提高集備效果。

4. 搭建平臺,促進成長。一個優秀的團隊就必須有優秀的成員,只有經過不斷的歷練,才能讓每一個成員快速的成長。為了讓每一個老師都能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我們先后開展了“尋找生態課堂中的細節”青年教師說課大賽,“尋找生態課堂中的細節”青年教師賽課等活動,并形成了教研組組員參與研究的習慣。教師們共同參與備課、說課、評課,集全組之力,研討提高。教研活動中,老師們暢所欲言,互相學習,相互幫助,聽評課大家相互找問題,提供解決方法,形成了一種民主、競爭、和諧的氛圍。

學校還為研究團隊的教師們創造機會,促進教師分享交流,共同成長。谷金鳳老師還在2013年六年級期初集體備課上,做了名為《一節公開課帶給我的幾點思考》的發言,將她在學習與研究中的做法與大家進行交流。

三、總結提升課題成果,推動研究走向深入

經過近兩年的生態課堂研修活動,我?;谏鷳B課堂下的“疑探合一”的教學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探索出“創設情境,引生質疑;確定目標,自學探索;遇難而上,合作探究;因勢利導,學以致用”的四步教學模式。教師在運用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課型的不同,進行有效的調節增加或者減去。通過疑問與探究結合等相對固定的教學環節,促使學生學會主動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合作探究問題,同時養成敢于質疑、善于表達、認真傾聽、勇于評價和不斷反思的良好品質和習慣。

在不斷的探索中,我們可喜的發現,我們的孩子們、教師們和課堂教學都在發生著可喜的變化,多位教師在各級各類比賽活動中脫穎而出。2014年6月,谷金鳳老師參加了在蘇州舉行的全國深度閱讀教學大賽獲得特等獎,楊爽、高欣、谷金鳳、王蒙蒙、宋杰、李北、趙詠華、李婷、劉勐、郭蕾、朱洪艷等11名教師認定為市骨干教師,我校3人參加長春市教學技能大賽,其中一人獲得教學能手,二人獲得教學新秀。在參加科研部門組織的論文和課例評選中有100多人次獲獎,教師優秀課題研究成果集《行思記》現已出版發行。

我們東四小學研究團隊將以課題為依托砥礪前行,一路研究,一路反思,一路收獲。江海不拒細流,方能成其深;泰山不辭杯土,方能成其大。課改正是以群體的點滴汗水和智慧,不斷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水平,也為明日的發展注入了活力。我們深知:教育在行動,探索無止境!我們將在生態課堂研究的路上繼續前行。

猜你喜歡
課題生態課堂教學
“生態養生”娛晚年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
第一次寫課題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生態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