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折紙”教學活起來

2015-05-30 19:21張艷輝
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 2015年6期
關鍵詞:折紙動手嘗試

張艷輝

折紙是深受幼兒喜歡的一種手工活動,簡單的一張紙,通過孩子們靈巧的小手,經過折、疊、翻、拉等手法,瞬間就能變成一個個可愛的動物、一座座漂亮的房子、一件件漂亮的玩具。

幼兒園的折紙活動重在激發幼兒對折紙這一手工活動的興趣和探究欲望,因此,幼兒學習折紙的過程應該是主動探索、大膽嘗試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以幼兒為主體,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折紙經驗,借助各種感官,大膽動手、動腦去嘗試、探索,在不斷的嘗試過程中發現問題,之后通過交流、互動來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但傳統的幼兒園折紙教學中,折紙活動的教育作用并未完全體現,原因在于幼兒學習折紙的過程全部都是教師折一步,幼兒便機械、被動地模仿著學一步,這種機械的灌輸過程,剝奪了幼兒大膽動手嘗試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在提倡創新教學的今天,這種傳統、機械的折紙教學方式顯然是應該摒棄的,我們做了以下嘗試:

一、相信幼兒,讓幼兒獨立嘗試

折紙活動中的自學感知是必不可缺少的。折紙活動中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導幼兒由不懂到懂,由不會到會,最后形成技能,教師的教應以幼兒原有的知識為基礎,以幼兒會和不會的臨界點為切入點,使幼兒運用舊知識與技能,學習新知識與技能,對所需學習的新知識技能有整體印象。在一些步驟較簡單或重復步驟較多的折紙活動中,如小班最初的三角巾、桌子,中班的杯子、房子,大班的衣服、褲子、帆船等,我們為幼兒準備了諸多個折好的成形作品,幼兒每3~4人共享一個成形作品?;顒又?,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動手去拆開作品、拆開之后再按原有折痕進行還原,與同伴交流探討,在拆開—還原—交流的過程中探索作品的折法,探索成功后,幼兒取一新紙完成作品,這種折紙活動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動手操作欲望被充分激發,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也真正成為了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成為幼兒體驗成功快樂的組織者和參與者。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互助中學習折紙

幼兒進入中、大班,已經具有一定的看圖示折紙的技能,在看圖折紙的教學活動中,我們采用了整體出示圖示、幼兒觀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四步教學法。如,在折紙“啄木鳥”活動中,教師出示完整的折紙步驟,請幼兒觀察:“啄木鳥”一共需要幾步來完成?仔細觀察每步的折紙圖示,請講述出來?有哪一步是你看不懂的?誰能幫助解決?問題的提出,激發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為每位幼兒提供了充分表達的機會,最后問題集中在第4步,借助剪刀剪出尾巴和腳,問題提出了需要解決,“誰能幫助解決?”幼兒的表現欲再次被激發出來,一些動手能力強的幼兒紛紛獻計獻策,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幼兒充分表達之后,教師請出“小老師”進行親自示范,在其示范的過程中,教師重點給予講解,幫助幼兒理解和操作,此時活動的難點也輕而易舉的落實到位了,最后幼兒投入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教師也積極的鼓勵幼兒進行互助,充分發揮“小老師”在活動中的作用,使每個幼兒都能完成作品,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引導幼兒進行趣味想象,提升幼兒折紙技能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薄霸鯓右龑в變簭脑兴较蚋咚桨l展?”我們在活動的延伸環節大膽創新,給幼兒充分想象、動手操作的機會,如折紙“風車”活動中,幼兒通過互助學習,紛紛完成了“風車”的折紙過程,在幼兒分享成功的時刻,教師隨即出示了由“風車”變化出的帆船、房子:“我的風車會變,只要再折一步或兩步,它們就會變出新的作品,要不要試一試?”幼兒再次投入到探索活動中,借助圖示、拆拆成品、交流互助,很快一件件新作品經幼兒的小手變換出來,新的挑戰和嘗試,讓幼兒再次感受到了成功,也使幼兒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折紙活動在幼兒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為每個幼兒提供了發揮想象、主動探索的空間,也發展了幼兒智力。折紙以它自身魅力吸引著幼兒,每位教師要通過不斷探索把折紙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讓它成為深受幼兒喜愛的活動,并通過折紙活動促進幼兒智力開發。

猜你喜歡
折紙動手嘗試
我也來動手
動手吧,把水“洗”干凈!
再試試看
一次驚險的嘗試
動手畫一畫
嘗試
一次讓我受益的嘗試
動手演示找錯因
折紙
折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