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引導農村土地有序流轉

2015-05-30 10:48郭建瑞
農民致富之友 2015年20期
關鍵詞:大戶經營權農村土地

郭建瑞

[中圖分類號] F32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10-0004-01

為規范我市農村土地(耕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行為,維護流轉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我市在市級設立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指導辦公室,在全市20個鄉鎮分別設立了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全面展開了農村土地(耕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各項工作。

1 河間市農村土地流轉的基本情況

截止2015年6月底,全市流轉耕地21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7.4%,涉及農戶10.2萬戶,占總農戶的60%。耕地流轉的方式以轉包和出租為主,其中轉包7.6萬畝、出租9.9萬畝,分別占總流轉面積的36.2%、47.1%。通過流轉達到經營規模(20畝)以上的有16.8萬畝,100畝以上的規模經營主體達到320個。

2 河間市土地適度流轉的主要模式

2.1 專業大戶帶動模式:農村種、養專業大戶以租賃、轉包方式把農戶分散經營的土地租賃或接包過來,達到成方連片,適度規模經營。

2.2 龍頭企業帶動模式:指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為保證原料供應的數量和質量的穩定,實行“公司+基地+農戶”或“公司+合作組織+農戶”模式,實現土地規?;洜I。

2.3 “合作社+農戶”的租賃模式:農民合作社與農戶就其承包地的面積、租賃期限、租金支付方式進行協商,簽訂規范的土地租賃合同,合作社按約定支付租金取得農戶一定期限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截止2015年6月底,我市先后成立了各類農民種植業合作社920家,其中:糧食類800家,蔬菜類25家,各類合作社共流轉耕地10.6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50.5%。

2.4 “合作社(種植大戶)+村委會+農戶”土地租賃模式:即合作社或種植大戶通過委托村委會租賃農民的土地,短期內形成規模經營。

2.5 “土地入股”合作模式:在二三產業比較發達的鄉鎮、村,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進行土地流轉,達到規?;a經營。

2.6 “家庭農場”模式:家庭農場通過租賃和轉包等形式受讓農戶流轉出的土地,從事適度規模經營。

從各鄉鎮實踐來看,家庭農場模式、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在我市具有發展潛力和普遍指導意義,應以重點推廣,同時積極引導農業專業大戶興辦家庭農場,鼓勵和支持具備條件的專業大戶向家庭農場轉型升級。

3 推進土地流轉促進適度規模經營中存在的問題

3.1 作為流轉的主體農戶,對土地流轉的認識不足,顧慮較多,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土地流轉的進程。主要表現為部分農戶存在“四怕”:一怕土地承包經營權受到侵害,流出土地就等于失去土地,失去賴以生存之本;二怕流入方經營不善,土地收益難兌現,無生活保障;三怕因現在確權不到位,土地流轉期限到期后退回自己的承包地和復耕難;四怕引發不必要的糾紛,自己的權益得不到保護。

3.2 在適度規模經營中,土地流轉程序不規范,制約著土地流轉的健康發展。主要表現在流轉過程中,大部分沒有使用規范的省統一格式文本,導致流轉合同形式多樣,有的流轉合同簽訂欠規范,有些是口頭協議,有的流轉期限超過承包期限,流轉價格標準不統一,雙方的權、責、利不夠明確,易引發合同糾紛,影響農村社會穩定。

3.3 農戶承包地塊分散,限制了土地流轉的規模。我市農戶承包土地地塊較小且分散,戶均6塊,難以實施規模經營。易形成流轉土地“插花”現象。被流轉的土地很難連片,不利于統一耕種和管理,規模經營主體只得放棄。

3.4 資金缺乏制約著流轉規模。一是進行農業規模生產,前期投入大,而農業投資收益見效慢,造成資金緊張。二是融資困難。金融部門貸款要求過高,而農戶手中的房產、土地、農機具目前不能作為抵押物,農戶融資困難。

3.5 市、鄉管理服務機構有待于加強

根據河發【2009】25、28號文要求,我市各鄉鎮依托農經站成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建立市、鄉村三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但由于在鄉鎮機構改革中,鄉鎮沒有農經站這一編制,且存在人員、經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致使鄉鎮農經部門正常履職難。市里雖然成立了農村土地糾紛調解仲裁委員會,但由于缺乏專業人員和工作經費,無法有效地提供土地糾紛仲裁服務。

4 推進土地規范有序流轉,促進我市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建議

4.1 要嚴格遵循土地流轉和發展規模經營基本原則。全面貫徹落實中辦發【2014】61號文提出的“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和“四不得”“規模適度”規定。不管選擇哪種流轉形式和規模經營模式,一定要征得農戶同意,通過合理引導、典型帶動、效益吸引、算賬對比、政策扶持等途徑,有條不紊地進行。

4.2 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統一思想認識。一要充分利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廣泛宣傳土地流轉的意義,加大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讓農民群眾充分了解政策,消除疑慮。二要通過土地流轉典型的引導,使農戶明顯的看到流轉前后的收益變化,實實在在得到實惠。

4.3 嚴格依法操作,規范流轉行為。一要規范流轉合同。嚴格按照省里統一的流轉合同范文本簽訂土地流轉合同。二要完善土地流轉工作制度。建立土地流轉備案、登記和檔案管理、糾紛調解制度,妥善解決土地流轉糾紛。三要加快推進確權頒證工作。以確權登記工作為契機,進一步規范經營權流轉工作。

4.4 進一步強化土地流轉管理服務機制建設。一要進一步明確職能。明確市鄉兩級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的職能責任,賦予工作權力,給予必要的財力支持。同時要進一步強化鄉鎮農村經營管理職責,明確承擔機構,配備與工作相適應的人員,確保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正常開展。其次加強土地流轉后用途的監管,禁止土地流轉后非糧化問題的出現。三積極探索對工商資本流轉土地的分級備案登記制度,加強風險防范。

4.5 出臺細化扶持政策。一要下大力培植規模經營主體。在積極引導工商資本租賃農地,重點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同時,加大培育專業大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力度。二是項目支持。對成方連片進行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農用地,建議將其優先列入到涉農項目中去。三是給予資金扶持。建議財政設立土地流轉獎勵資金,給予流轉雙方一定資金獎勵。四是加大金融、保險扶持力度。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原則,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同時積極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為開展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供融資信貸服務。

猜你喜歡
大戶經營權農村土地
莘縣農村土地托管的實踐與探索
稻茬麥翻旋淺覆栽培技術 種糧大戶年增收50萬元
首次大修的《農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內容?
健全機制推動農村土地確權
船禍
土地經營權入股您怎么看?
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
技術營銷要抓住種植大戶的“痛點”
遙感技術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中的應用
種植大戶為什么不賺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