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我區發展畜牧經濟的商榷及建議

2015-05-30 17:58李超奎張楠
農民致富之友 2015年20期
關鍵詞:商州區我區畜牧

李超奎 張楠

[中圖分類號] F32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10-0253-01

針對我區在大力發展畜牧經濟的同時帶來的一些負面效應,如污染問題、疫病傳播問題、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等等,產業該如何定位,如何協調發展,筆者通過對我區的區情背景以及近年來畜牧產業發展情況進的調研,認為商州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將畜牧業作為振興一方經濟的支撐產業的做法,得不償失,而應立足區情走“生態強區”的路子,大力發展生態經濟。

1 我區特殊地理、區情背景及畜牧業發展現狀

商州區位于秦嶺的南麓腹地,全區總面積2672平方公里,轄23個鎮、街道辦事處,396個行政村、22個社區,人口55萬,農業人口51萬。該區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山嶺交錯,山大溝深,土壤貧瘠,是全國重點貧困縣之一。全區宜林地500萬畝,林木覆蓋面積20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8.2%,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區,有“天然氧吧”、“西安的后花園”、“西安居民第二生活區”之稱。商州區是商洛市市政府的所在地,按照全市的統一部署,以“生態立市”為發展戰略,緊緊圍繞“生態好、環境美、經濟發展”的目標,打造社會經濟集群,先后獲得“省級山水園林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商州區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賦予商洛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生物資源和多樣性的農牧業生產條件,歷史上我區農民素有利用自產的農副產品養豬,依靠大山、林地放羊的傳統和習慣。 近幾年來,在區委、政府的大力倡導和扶持下,我區畜牧產業發展迅猛,特別是生豬養殖,一些規模場如雨后春筍,突飛猛進。2013年全區生豬年飼養量達到70.13萬,其中存欄30.72萬只,增長速度位居全市前列。調查顯示,全區規模戶(場)1651個,其中存欄100頭以上的養殖場(戶)1511個,存欄在500頭以上的310個,千頭以上的76個。

2 我區發展畜牧經濟的利弊分析

畜牧養殖作為我區人們的傳統和習慣,在過去經濟來源比較單一的情況下,的確在豐富人們的“菜籃子”,增加農民收入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經濟來源的多元化,畜牧經濟的貢獻份額顯得越來越低,相反其負面效應顯得越來越大,從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我區大力發展畜牧經濟弊大于利。

2.1 從我區的地理、區情背景看,雖然有廣闊的林地山坡,理論上發展畜牧業條件得天獨厚,但現實是我區的山坡林地絕大多數屬于山石結構,不像關中平原那樣,多是丘陵或土原,土壤貧瘠,山高坡陡,植被主要是灌木藤木類,不適合畜禽飼用;我區耕地面積較少,糧食自給問題突出,加之畜牧業又是一個高耗糧型產業,人畜爭糧的問題突出;由于處于山區,大面積的整塊土地較少,規模場用地(包括圈舍、運動場、附屬設施)與土地供給存在著矛盾,從而出現區域布局不合理,設施不健全等,容易造成大面積的環境污染。

2.2 從發展的結果看,近幾年來,由于國家加大了對畜牧項目的投入,一些務工返鄉人員和個體工商暴發戶紛紛加入該行業,畜牧產業得到了快速的擴張,但由于當前涉牧法律法規不夠健全,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約束機制,處于“誰都可以養、誰都可以進”的無序混亂狀態,導致畜禽糞污污染嚴重,疫病流行,特別是人畜共患病,如布魯氏桿菌病、結核病等,對人們的生命安全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另外,由于飼養水平低,管理跟不上,死淘率高,增產不增收,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2.3 從我市的“生態立市”的發展戰略角度看,按照全市的統一部署,以“生態立市”為發展戰略,緊緊圍繞“生態好、環境美、經濟發展”的目標,打造社會經濟集群,先后獲得“省級山水園林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一江清水送京津”,“打造生態旅游市”已成為商洛人民的共識,“秦嶺最美是商洛”已響徹大秦南北,生態經濟已成為拉動商洛經濟集群的主動脈,已先后建成了丹江長廊、仙娥湖、龜山公園、鳳凰山公園等多處旅游景點,商州區作為商洛市市政府的所在地,其特殊的區域,對發展高污染、高消耗、高破壞性的畜牧產業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制約和限制。

2.4 從畜牧業污染來看,畜牧養殖是一個高污染行業,一頭豬從出生到出欄,要排出大量的糞便和尿液,糞污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氫、氨氣、胺類等物質,污染空氣,污染環境,攜帶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疫病流行,不僅造成畜禽疫病傳播,而且會波及人類,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商州區作為商洛市政府所在地,人均收入低,屬于國家級貧困地市,畜牧業因“短、小、快”,長期以來作為我區發展經濟的支柱產業,為農民的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態意識的增強,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畜牧經濟發展背后的高污染問題,環境破壞問題,疫病問題等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果再進一步的發展,將與我區長期的經濟發展戰略相悖,利大于弊,得不償失。

3 對我區發展畜牧產業的幾點建議

3.1 合理布局,適度發展。要根據我區的區情,在偏遠對環境破壞影響較小的山大溝深的區域,建立產業基地;在交通干線、平原、河流、城區附近要建立嚴格的禁養??;在養殖數量和規模上要適度,同時積極倡導圈養,不能片面強調數量的膨脹。

3.2 深度挖掘自然資源。大力倡導林下種草、撂荒地種草,積極推廣農作物秸稈的青貯、氨化技術,充分挖掘和優化現有的自然資源,著重發展草食家畜,控制食糧畜禽量。

3.3 走“精養”的路子,生態養殖。大力摸索探討適合當地的生態養殖模式,通過各項關鍵技術、關鍵環節的實質性攻關突破,使先進的生產、管理得到充分的應用,提質增效。

3.4 加強糞污的綜合治理和疫病防控工作。從當前的畜牧產業發展來看,污染問題和疫病已成為其制約瓶頸,控制不好不但會對產業造成沉重的打擊,而且還會造成嚴重的公共衛生安全。所以污染源的治理和疫病防控工作必須得到充分地重視,在認真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的同時,著重發揮政府的行政管理職能,加強檢疫監督,加大執法力度,形成強有力的法律震懾力,規范養殖行為,凈化疫原環境,減少疫病發生。

作者簡介:李超奎,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三岔河鎮農牧綜合服務站站長,助理畜牧師,長期從事畜牧技術推廣和動物疫病防治工作。

猜你喜歡
商州區我區畜牧
陜西商洛商州區:抓早動快精心謀劃產業
榮昌:做強畜牧品牌 建好國家畜牧科技城
《現代畜牧獸醫》雜志征訂啟事
武漢天種畜牧有限責任公司
商州區櫻桃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
2019年全國畜牧獸醫
2.5億元助力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子上大學
淺談動物疫病監測及我區動物疫病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地方高校圖書館對我區“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探析
做事先做人,做人德為先——記陜西省師德標兵、商洛市商州區第一小學教師王曉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