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服飾中如意云紋的裝飾藝術探析

2015-05-30 03:09付曦
中國包裝工業(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云紋服飾裝飾

付曦

【摘 要】如意云紋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與獨特的裝飾意味,是我國明、清時期受人青睞的服飾裝飾紋樣之一。文章分析了如意云紋的溯源與發展,就如意云紋在明、清服飾中的裝飾藝術進行了歸納、闡述,并探討了明清服飾中如意云紋的精神文化內涵。以期為中國傳統紋樣融入現代服裝設計提供參考與借鑒價值。

【關鍵詞】服飾 云紋 裝飾

白云有情,與人相親。自古以來,“云”是詩人緣心感物,借物抒情的詩意情懷的表露,也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中最具象征意義的民族符號。而在中國云紋體系中,如意云紋是最具抽象品格又被普遍認同、廣泛應用的一種裝飾紋樣,其造型簡潔、結構疏朗且寓意吉祥、品格高雅,高度地體現和適應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與審美習慣。明、清時期中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商業與手工業的進步為傳統紋樣的發展與傳播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如意云紋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尤其是它在服裝中的裝飾藝術達到了空前繁盛的局面,特別是在女性服飾品中,運用范圍廣,形式變化多樣,成為了當時社會自上而下各階層女性服飾中最常見、最典型的裝飾紋樣之一。

1 如意云紋概述

1.1 如意云紋的溯源與發展

如意原是用以搔癢的器物,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和尚宣講佛經時,也持如意,記經文于上,以備遺忘。近代的如意,長不過一、二尺,其端多作芝形、云形,因其名吉祥,演化為以供玩賞之物。如意紋是漢族傳統寓意吉祥圖案的一種,由如意形演變而成的如意紋樣,借喻“稱心”、“如意”。如意云紋是卷云紋與如意紋相結合的演繹,其初形于先秦的對旋式卷云紋,中經宋元的定型化發展,大盛于明清時期,因寓意吉利、造型優美,廣受當時人們的喜愛。

如意云紋的典型樣式一般是由兩個內旋勾卷形和一條或圓滑流暢或停頓轉折的波形曲線連接而成,這也是如意云紋的其它變化形式通常遵循的一種程式。如圖1所示,在如意云紋長期的演變過程中,也呈現出大量的變化形式,多體現在聯結兩個內旋勾卷形的線條的變化,即對不同的轉折處理、線條本身的差異或是通過連體、組合或類似“雙勾處理”的同形層疊來追求形式上的變化(如圖2)。

1.2 如意云紋的廣泛適用性

如意云紋因其形式簡潔且極具包容性,在裝飾中非常靈活廣泛應用。它常作為一種十分完美的單獨式紋樣、獨立裝飾形式出現,或是與其他各式各樣諧音的、有象征意義的祥瑞題材組合,變幻出絢麗多彩的吉祥紋樣。明清時期,如意云紋便被廣泛的運用到建筑上,瓦當、滴水、欄桿、門窗中都大量的運用了如意云紋的圖案進行設計。除此以外,在木器、瓷器、玉飾、金銀器等各種工藝美術品上它的身影也都隨處可見。由此可見,如意云紋在明清時期發展到鼎盛,又因其架構式的包容性與廣泛的適用性深受人們喜愛,人人皆識其貌。

2 明清服飾中如意云紋的裝飾藝術

2.1 如意云紋在服裝面料上的裝飾形式

明清時期,如意云紋經常被運用到服裝面料上,集中體現在絲織面料與服飾刺繡品上。如意云紋在絲織面料上的運用多采用織錦的工藝織造技法體現,大多用于皇帝、后宮妃嬪、達官貴人、朝中命婦大典、慶賀、拜官時所服用的服裝。此類絲織面料所用材質貴重,制造技法也極為講究,如明、清時極富盛名的南京云錦中,就經常運用四合如意云紋進行裝飾,即以單體如意形為基礎,分上下左右四個方向斗合形成一個完整的四合如意形,四邊連接流云。在裝飾手法上,或將其做四方連續處理裝飾在構架規整的幾何圖形中,或與各式各樣具有象征意義的吉祥紋樣組合,變幻出一系列的祥瑞圖案,并采用織金、妝花等織造工藝,使服裝極盡富麗華美(如圖3、圖4)。

相比絲綢面料中的如意云紋,繡品中的如意云紋裝飾形式則更為靈活自由。隨著蘇、粵、蜀、湘四大名繡的興起,如意云紋在服飾品中體現的就更為生動流暢、新巧精美,在工藝上有平繡、盤繡、補繡、打籽繡等多種繡法,在色彩搭配上也極為絢麗多彩。且經過繡女們的二次創作,如意云紋變換的形式也更加豐富多樣,深受人們的喜愛。

2.2 如意云紋在服飾輪廓上的裝飾形式

如意云紋發展到清代,經過了歷代的衍變,成為成熟的視覺圖樣,更多的是以程式化吉祥符號的裝飾形式出現。尤其在咸豐年間,將滾邊與如意云頭組成“大鑲邊”成為當時女性服飾中極受喜愛的裝飾形式,這也是清代女性較之前代所獨有的,特別是晚清女性服飾的獨特風格。

女性上衣中(如褂、袍、衫、襖等)經??梢娨匀缫庠萍y為裝飾服飾輪廓,在裝飾部位與形態上,如意云紋裝飾在女性服裝的下擺、交襟處或對襟下端、左右腋下,呈對稱狀,斜襟服裝還常常采用如意云頭的半邊式。這種作為輪廓裝飾的如意云紋多以補花的工藝手法出現,考究的服裝云頭輪廓還飾以盤金,內填以各式繁復多樣的花卉圖案,外圍以鑲彩繡作為邊飾。如圖5女馬褂中,將如意云頭裝飾在女性服飾輪廓中,一方面起到了裝飾作用,一方面又具有加固與界定的實用功能,為原本方整寬闊的衣邊增加了柔美精致的變化并巧妙地處理了衣邊的開衩、收尾等關鍵性部位。圖6中,這種以四合如意云紋為領緣裝飾的服裝,它的云頭布局頗為將就精到,以四個大如意云頭和四個小如意云頭圍繞領圈,視覺效果集中、醒目且有分量。

2.3 如意云紋以服飾配件造型的裝飾形式出現

在明代、清代,如意云紋不僅頻頻出現在服裝面料和輪廓裝飾中,還滲透到了服飾配飾的造型結構之中,如女性荷包、扇子、鞋、帽、云肩的造型中皆融入了如意云紋舒暢卷曲、富有韻律的優美形態(如圖7、圖8)。

云肩作為婦女披在肩上的一種裝飾性配件,五代時已經出現,清代女子多用在婚禮或重大節慶活動中穿戴,其典型款式為“四合如意式”。如意云紋作為構成云肩這一極具特色的女子服飾配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不僅從造型形式上構成了云肩,其美好圓滿的寓意也賦予云肩內在的靈魂。

3 明清服飾中如意云紋的所蘊含的精神特質

3.1 寓意吉祥

“紋必有意,意必吉祥”這是中國大多數傳統圖形語言中望“紋”生“意”的講求體現?!叭缫狻贝碇叭缛诵囊狻?,寓意吉祥、稱心、美滿,它幾乎涵蓋了人們祈愿、祝福、理想的所有美好情感與愿望。歷來人們對生活都懷有幸福美滿、萬事順心的良好期盼,而借如意云紋的象征意義標志性地詮釋了“如意”的生活意蘊與文化內涵,將對親人、友人的良好祝愿及美好期待都凝聚在這一方小小的如意紋樣中,依偎在人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里。大象無形、大美不言,如意云紋這寥寥數筆的回轉曲折,包含著世間最美滿的寓意與最吉祥的祝愿。

3.2 借物言情

中國人性格素來含蓄、內斂、溫雅,不善于表達自己的心意與喜好,往往采用借物抒情、借物言志的形式來抒發內心感情。而如意云紋這種相對穩定,使人產生共同蘊意的紋樣則迎合了國人的性格特點,容易帶給人們安全感與共鳴感。明、清服飾品中多運用象征、諧音、隱喻、等表現手法寄托情感和美好祝福,傳遞無法言傳的思想意愿和審美情趣。如清代貴婦的絲綢面料中繡有牡丹與如意云紋紋樣,意為“富貴牡丹”;柳葉與如意云勾的結合,意為“萬年如意”等等。

3.3 形式美感

王國維先生曾說:“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就美之自身言之,則一切優美皆存于形式之對稱、變化及調和?!比缫庠萍y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意蘊與獨特的民族藝術表現形式;在結構上呈現出左右對稱,互逆対旋的角形穩定感,在線條上呈現出圓潤飽滿、婉轉流暢的韻律節奏感,深受明、清時期人們的喜愛。且明、清兩代服飾在款式變化方面較為欠缺,運用平面化的裝飾形式,對圖案及通過對圖案進行變換形式來裝點衣飾的方法受到了各階層人們的喜愛推崇,以至于到清后期甚至達到繁冗堆砌的程度。故明、清時期服飾中如意云紋的運用,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審美需求與審美情趣。

結語

如意云紋作為中國傳統紋樣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裝飾了國人的衣飾,也裝飾了悠久的中國服飾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服裝、服飾逐漸走向沒落,中國民族服飾傳統文化也不再受人重視。本文研究明、清服飾中如意云紋的裝飾藝術,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探索挖掘,以期以其深厚的內涵與包容的個性為傳統文化回歸與再設計提供寶貴的參考與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徐雯.中國云紋裝飾[M].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

[2]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3]徐雯.中國紋樣裝飾[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0:71-73.

[4]張瓊.凝固的云朵——古代服飾藝術中的如意紋[J].紫荊城,2004(1):36-39.

[5]梁惠娥,胡少華.清代女性服飾中的如意云紋[J].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

[6]屈楊.清代女裝緣飾分析及其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D].2013-1.

[7]沈加芹.我國服飾中云紋圖案的審美意蘊[J].南通大學學報,2007.23.

猜你喜歡
云紋服飾裝飾
動物“闖”入服飾界
鯉魚旗裝飾墜
聽諸子百家講“服飾穿搭”
雪人的服飾
裝飾圣誕樹
淺析現代設計中云紋圖案的運用
云紋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DIY節日裝飾家
裝飾象
吉祥云紋與現代家居軟裝飾紡織品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