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商業包裝設計課程的思維創新培養

2015-05-30 14:12楊柳
中國包裝工業(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創新性思維鍛煉啟發

楊柳

【摘 要】創新性思維,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創意,是視覺傳達設計創作中最重要,并且將影響最終傳播效果的一個環節,它是一個廣告創作的開端,決定了廣告其他因素的選擇。然而由于我國的傳統教育模式和大學生自身的生活狀況所影響,現如今的大學生大多都存在創意能力不強的問題,但是學生們基本能夠通過學習,知道這種創新性思維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來加以提高的。作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較為重要的商業包裝設計課程,在它的學習過程中尤其不能忽視對于創新性思維模式的培養。這種思維模式雖然是不容易教的,但它絕對是可以啟發、可以修煉的。它的產生需要一個過程,一段積累,而這個需要產生的過程和積累創意的最終表現,是要通過各式各樣的設計來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商業包裝設計就是其中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

【關鍵詞】創新性思維 商業包裝設計 啟發 鍛煉

現代市場上各種商品的包裝設計琳瑯滿目,就世界范圍看,各個國家的商業包裝設計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由于歐盟經濟的一體化,我們可以在歐洲各國的大型超市看到歐洲各個國家的產品,它們一般都共同遵守一些國際標準,而同時又保持著自己的民族風格,由此我們可以根據各國獨特的風格很清楚地辨別出英國產品、德國產品和法國產品。而中國同行則過多的摒棄自己的民族性,以對海外產品的概念化模仿為榮,錯誤地詮釋了現代商品包裝設計的理念。

從設計的思想上看,國外的包裝設計比較注重策略與創意,以策略引導創意,以創意催生設計和表現。從設計出來的畫面感覺上看,高檔包裝講究清新自然、和諧流暢,畫面整體,內容不多,但表現出來的東西卻不乏韻味,能表現出作者的心境;在包裝技巧上講究藝術性;在創作的時候講究原創性,但如果你想追求百分之百的原創,只能祝你好運。因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思維上的創新只是將現有的一些想法合并聯結而已,而這些所聯結的想法或是點子通常都是不會被人們聯系到一起的。比如,我們可以試著把筆記本電腦和名片這兩件事物聯系起來看看,聯想一下它們之間的關系,看看能否從這些聯系當中發現什么新的創意。

首先,思考一下筆記本電腦和名片各自的特征,歸納總結出它們其實有著不少的共同點:都是自己的個人物品;都放在桌子上;都是長方形的;又都有兩種以上的顏色;都寫了字在上面;都反映了持有者的喜好特性;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都有壽命將至的那一天。

接著,進一步找出它們相互之間的聯系和它們彼此之間的差異。筆記本電腦有這樣的特征:比名片大;有條形碼;使用時需要有電源供應;分為顯示器和鍵盤兩個區域;硬盤內可存儲多種媒體的資料信息;可以上網;可看圖像可發聲……而名片則擁有以下特征:極輕??;小巧易保存,可放在皮夾內;可折疊;查看個人聯系方式極簡便;可以以低價批量制作。

那么利用對這些相同與差異之處的了解,我們可以想出筆記本電腦和名片可以如何進行設計上的改進。比如說,名片上缺少圖像元素,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的照片或者相關圖片印到名片上,以此來豐富畫面并更好的傳達信息?用塑料材質來制作名片,讓它可以更長久的保存?讓名片可以說話或唱歌,有影音功能?和名片主人的網站做相關鏈接?或是加上條形碼方便掃描?……筆記本電腦的材質是不是可以做到防震防碎?更有彈性?尺寸再小些?變成顯示器與鍵盤一體的,更輕???

當練習做到這里,用意便顯而易見:那就是利用一些點子來獲取更多的想法。

美國廣告史上著名的廣告大師韋伯·揚曾經把創意過程分為五步:收集原始資料;用心智去檢查這些材料;許多重要的、創意的事物在有意識的心智之外去做綜合;實際產生創意;發展評估創意,使其具有可行性。韋伯·揚的創意過程論認為做廣告就是把生活經驗與所獲得資料進行萬花筒式的“旋轉”,就可以產生創意。他曾經給比利時所作的“比利時有五個阿姆斯特丹”的廣告創意就是受《米其林旅游指南》中的資料啟發而產生的。做廣告,搞創意,很多的啟發都來源于生活或者把生活的經驗進一步轉化,繼而變成廣告設計作品。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培養對生活的觀察,把平時的好想法記載下來,時間長了,這種創新性的思維就會越來越多。

觀察,就是指細心留意自己身邊的每一件事物,哪怕它曾經是被你認為是最平常的。比如說:“人們活動時總是有許多的高度相似性?!蹦敲催@時你會想到哪些情景呢?比如像發短信時,人們總會用他們的大拇指來控制鍵盤;下雨天收起雨傘的時候,大家都要把淋著雨水的傘拿的離身體遠些……仿佛那就是人生,你不能忽略它、逃開它。而好的創意,正是從這樣的細微生活中悄悄露一下臉,然后等著你來把它揪出來。所以,每當將看似不相關的兩件事物連接起來時,我們實際上就已經在發揮著自己的創意。

商業包裝設計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一種創意的過程,商業包裝設計的課堂也就成為了一種創造性的思維培養的場所,這種培養的方式可以從身邊的任何事情做起。比如說,現在數碼相機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入學的標準配置,我們可以利用數碼相機這一簡單的工具,讓學生稍微研究一下照片:拿上數碼相機,給20個不同的圓圈拍20張不同的照片。但要注意的條件是,每次拍一張,都要在照片的同一個地方勾畫出一個圓,確保圓圈空間占有的大小一樣,圖與圖之間圓的畫法也是一樣的。在剛聽到這個訓練課題的時候,有些學生難免會突然冒出這樣的想法,那就是這個訓練項目太簡單,像小孩子做的游戲一樣,“太傻了”!但我們都知道,人類的大腦在玩耍時才是最具有創造能力的,如果我們想要自己變得更有創意,卻始終不讓大腦進入豐富的游戲情節,而只用成人的思考方式解決問題,最終我們只能用邏輯和自我審核來思考所有的問題,導致想出的結果中庸無錯卻沒有任何的新意。所以,如果我們把自己當成小孩子一樣來“犯傻”,很可能會發現許多事物的新觀點,從而幫助我們開發出新的創意。

第一次做這種思維創新的過程一定是比較困難的,但如果我們把它堅持下去,就會越做越好。俗話說“熟能生巧”,因為同一件事做的次數越多,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越常做某一件事,我們頭腦中做該事的方法就會越來越清楚,不久之后,當我們面對同樣事情的時候就不需要考慮得太多,便會成為自動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關于思維創新培養的習慣似乎會有這樣一種看似兩難的問題:如果養成習慣,就意味著每次都要按照一樣的方法做事,而思維創新的要求卻又是每次都能提出不同的想法。那么將思維創新的培養變成一種習慣可能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首先,思維創新的培養是一種行為,和其他的行為方式一樣,都是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來掌握的,而且只要經常做,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其次,思維創新的培養過程最大的好處就是在于它每次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能帶來具有創意的結果,讓我們養成只要針對問題就能主動探尋創意解決方法的習慣。這正如前面曾經提到過的,思維創新的培養是關于如何思考,而不是具體思考些什么。

在《創造的行為》一書中,作者曾總結的說過:“當我們越能輕易地掌握某項技能時,技能本身就會變得越發自動?!睋Q句話說,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夠掌握一些思維創新思考技巧的話,它們就能成為一種自動的行為,學生也就能因此而養成思維創新思考的習慣了。

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要在課堂上把一些簡單的技巧教給學生,讓學生相信自己,努力學習創新性思維的思考方法,并且抓住每一個機會去嘗試。就像設計師威廉·詹姆斯所說:“我們必須盡早將有用的行為養成自動的習慣,而且越多越好?!?/p>

參考文獻

[1]韋恩·羅特林頓.《打開創意的腦》.中國市場出版社,2008.

[2]斯蒂凡·穆默.溫迪·利·奧爾德菲爾德.《創意靈感的咖啡因》.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創新性思維鍛煉啟發
創新性思維與設計方法的分析
跨專業人才創新性思維能力提升思考
興趣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單詞教學中的作用
窮也兼濟天下
在數學中鍛煉高中生意志
淺析體育教學實效性
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因素分析研究
淺談健身(健美)運動的發展與對人體的鍛煉作用
愉快教學讓音樂課堂輕松快樂
高中語文培養創新性思維的教學方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