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和諧校園的建設

2015-05-30 20:23王黎霞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5年1期
關鍵詞:人格校園文化學會

王黎霞

近幾年,我校進行了相應的教學改革,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校發展,以師生共同參與和諧校園建設為主要手段,真正建成自由開放,團結友愛,和平共處,充滿活力的和諧校園成為廣大師生的共同愿望和奮斗目標。在課程設置上注重對學生的全面教育,如開設公共選修課,就是在校學生不分專業任意選修,公共選修課即要學生學到自己專業以外的知識,又擴大了學生知識面,知識結構多樣化,這對培養知識全面的學生起著積極的作用。另外,學校還為學生開設了《美文賞析》、《書畫欣賞》、《溝通藝術》、《美容常識》、《化妝與美容》等選修課,對學生實施靈魂和儀容儀表雙重塑造,讓他們成為社會需要和認可的角色??梢哉f培養知識全面的中職生對和諧社會的構建十分重要。他們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生力軍,他們對推動社會經驗,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培養知識全面的中職生是學校和諧教育體系的基礎。

一、塑造學生的和諧人格

十九世紀徳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和諧培養最重要的是人格和諧"。他還提出,從人格和諧到人際和諧再到社會和諧,這是一個依次建構的過程,后一個層次的和諧總是要建基于、依賴于前一個層次的和諧,所以,塑造具有和諧人格的學生是學校教育主題,因為教育是實現人格和諧的重要途徑,因此,學校要教育學生以自強不息、勇于戰勝困難、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人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達到心靈的和諧、健全的人格、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恪守信用、舉止文明真正的融入集體,融入社會。所以構建中職生和諧人際關系是中職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和諧的人際關系對學生有著積極而深刻的現實意義。美國著名學者卡耐基說:在現代社會,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是依賴自己的素質,85%則取決于人際關系,而我國在2006年的一項調查表明:60%的學生不知道怎樣處理人際關系,其原因是現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性格孤傲,唯我獨尊,自私自利,缺乏團結協作的能力,這給他們的人際交往帶來了種種困惑。而有80%的人工作上的失敗,不是他們的能力、專業技術不夠,主要原因是他們無法與別人相處,可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也是學生營造良好人格、促進自身發展的需要。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積淀了諸多為人處事之理,對學生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起到了借鑒和教育作用,在與他人相處時首先要以仁愛的心態對待別人,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待人和事,就能多一分理解。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學會寬容,學會大度,學會欣賞,學會超越,教育和引導學生在曰常行為實踐中不斷提高與人相處的能力和溝通的技巧,從而構建學生和諧的人際關系。

二、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的發展和繁榮是和諧校園的一個重要途徑,對于促進和諧校園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先進的校園文化包括:濃厚的學習氛圍、豐富的文化生活、和諧的人際關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園環境、共同的價值取向,還包括學校的校容校貌、校園建筑特色、校園綠化程度、教學設備水平等等,全校師生即是文化建設的主體,也是文化建設的客體,即是校園文化的創造者,又是校園文化的接受者。我們要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首先是要堅持用校園文化所蘊含的人生信念,道德觀念,審美情趣等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導和塑造學生,建設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其二,充分利用校報???、校廣播站、校圖書館、校園微博、宣傳欄、黑板報等,加大和諧校園宣傳力度,為和諧校園構建良好的文化氛圍,打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的校園。其三,學校在重視課堂教學的同時,又要重視課外活動的舉辦,開展各種有益活動,如:(1)讀書會、古詩朗頌會、寫一遍讀后感,在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樹立良好的校園風氣;(2)定期舉辦學生書法、繪畫、攝影比賽及文化匯演等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3)組織各種社團活動,通過參與讓學生學會處事與交往、組織與協調、競爭與合作,培養他們自我管理的能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助殘扶弱等,讓他們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對社會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增強對祖國、社會和人民的熱愛之情。其四,加大學生就業指導培訓,聘請企業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和就業指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創業觀,同時舉辦一些比賽,如:專業技能大賽、技能創新比賽、擇業觀辯論賽等等,形成活潑、開放、自由的校園風氣。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與學的和諧是校園和諧的前提。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是為學生搞好學習服務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與學生是互動的,只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參與性,呈現出教師樂教,學生愿意學、喜歡學、而且想學的良好氛圍,使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生活環境的學生,都能在愉悅中接受知識的熏陶,在和諧的氣氛中選擇求知,創建一個健康、民主、和諧的校園環境,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綜上所述,培養知識全面、人格健全的學生是學校和諧教育體系的重中之重,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實現育人使命的需要,是建設文明校園的需要,也是完善人格的需要。那么,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諧利用,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環境的相互銜接和諧結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和諧互動教學,使學生的身心和個性全面和諧發展,實現個體與社會的和諧,使和諧社會成為由和諧的人組成的社會,也使和諧的人成為和諧社會的合格建設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著名權威報告《學會生存》中指出:"應該把培養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進人的個體全面和諧發展,作為當代教育的基本宗旨,理所當然,這也應該成為我校師生共同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百度文庫.

[2]于新春.和諧社會下大學生和諧教育構建.

猜你喜歡
人格校園文化學會
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新探究
學會分享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論君子人格的養成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學會分享
學會尊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