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中學美術教育的思考

2015-06-05 10:52馮再美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中學美術感受媒體

馮再美

摘 要:美術課是普通中學的一門基礎文化課,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徑,也是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不可缺少的環節。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美術教學是我國基礎教育中比較重要的一項。美術教學中,往往把學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扼殺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能力,束縛了學生的新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中學美術;能力;媒體;感受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031-01

美術課作為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徑,在中學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F代美術教學應該注重學生自身體驗與感受,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能力、造型能力。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技能、技巧教學和學生動手相結合;注重教學創新和應用現代教學媒體設施,促進中學美術教學走向更高的水平,從而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中學美術課程中,美術課不只是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審美情趣、創新能力和個性品質。

一、注重體驗與感受,培養學生的美術能力

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正處于發育階段,屬于從少年向青年過渡時期,他們求知欲強,可塑性大,通過美術課對他們進行系統的美術知識教育和技能訓練,對于提高他們的審美修養、審美感受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創造潛能。教師過多、過細地講解,不利于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真切感受。由于美術是直觀形象的視覺藝術,它的鮮明生動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觀感人的藝術特征,較適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因而它更能引起學生興趣,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以,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能夠滿足好奇心的同時,更加靈活地促進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和美術能力。

人們對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尋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實現的必然,它是人類生活的一種需要。人們要在生活中不斷地發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創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斷地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充實、豐富和完善自己。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把現實中的一些事物和教學內容聯系起來,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這樣的教學就更能讓學生真正學習知識和學會觀察發現。我國傳統的美術教學往往是“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違背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缺乏學生自我表現、自我評價的過程。因此,注重學生自身體驗與感受,培養學生的美術能力是中學美術教育的前提。

二、鼓勵動手參與,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中學美術課對中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他們對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辨別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這無疑對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和作用。中學美術包括繪畫、工藝、雕塑、建筑四大門類,每一門類的創作都必然是審美創造,都離不開技能、技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強化技能、技巧訓練,培養學生雙手的靈敏性、準確性和協調性。學生只有動手能力提高了,才能增加創作實踐的機會。

以往的美術教學大都是以教師講授,學生聽為主,這樣的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教學前可以引導學生收集與美術內容相關的資料,讓學生有備而來,縮短學生欣賞美術作品的時間,讓學生產生欣賞的直接興趣,在出示美術作品后,讓學生認真觀察幾分鐘,然后再請學生說說對作品的印象和直覺,用思考題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可以從色彩、線條、給人的情緒感染等方面去細致地體味,甚至在必要時,可以對于欣賞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欣賞評議,以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學中應讓學生先動手,這樣的互動則更多地體現了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的興趣和方向。

通過美術課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藝術鑒賞能力,可以使他們認識到美的內在活力,得到美的享受學生通過接受這種審美教育,有了辨別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覺抵制社會上那些淫穢品的侵襲,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同時也能用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去欣賞美術作品,升華自己的審美情感。由此可見,審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樂觀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實、更豐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除此之外,美術課通過具體形象如線條、色彩、形體、結構、空間等繪畫語言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記憶、想象和創造能力,對發展中學生的智力大有裨益。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設施進行輔助教學

教育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方法在創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墨守成規,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審美意識,應緊跟潮流,把教學容入到科技中,利用現代教學設施,提高美術教學方法。比如,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展學生的視野,教師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教學內容。如在學生欣賞課上,我們選擇與生活實際相貼近的資料,能激發學生興趣、容易接受與理解的素材參與教學。同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題材;也可以把所要欣賞的作品進行加工處理;還可以選擇學生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作為補充材料。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畫展、外出寫生、定期舉辦作業展、結合企業舉辦繪畫大賽、參觀動畫公司等活動,讓學生全面投入到美育的環境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F代美術教育不是課本加講解就能解決問題的。它要求教師應該借助于教學媒體設施,其中網絡是最好的資料庫,然后通過新媒體、新技術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真正生動地去學習。

總之,美術課是普通中學的一門基礎文化課,是中學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美育的認識也在提高,教師應該全面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美術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注重教學創新,科學準確地運用現代教育手段來施行美育工作,使美術教育真正成為素質教育的有力助手,成為啟迪心智、培養愛心的園地,這是今后美術教學的趨勢所在,也能促進美術教學走向更高的水平,從而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猜你喜歡
中學美術感受媒體
情感豐富的美術教育
《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與評析
淺談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因材施教
關于小學數學單元感受小研究設計的思考
美麗鄉村建設中“三農”媒體的使命與擔當
如何通過媒體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