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成教育

2015-06-05 04:31孫定方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基本規律本能責任心

孫定方

黨中央、國務院把養成教育提到一個很高的位置上來把握,認為養成教育是青少年德育當中最具體、最實際的一個抓手,避免長期以來的“假、大、空”的現狀。把教育從“假、大、空”回歸到一個本真的位置上,回歸到人成長的基本規律上來。本人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以課堂為平臺,經過多年對養成教育的探索,把養成教育的基本理念進行了拓展,借鑒國內一些名校理念進行了概括,即“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習慣決定未來”,并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教育家陶行知說:“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奔拥录{有一句名言:“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只是經常表現為不同的形式?!币晃谎芯哭r業的經濟學家,用一個形象的比喻現在的教育狀態:由于我們使用大量的化肥、農藥,土地板結了,土地本身的活力沒有了,退化了。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有其自身成長的規律,教育就是要盡可能遵循每個學生的成長規律,助其成長。

近年來,我逐漸轉變教育理念,注重“養成教育”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養成教育的“養”,關鍵在于遵循生命發展的基本規律,形成一種教育狀態。達到“不為而為,不教而教”的狀態,就如養魚先養水,養人先養心。

經過多年來對養成教育的探索,把養成教育的基本理念進行了拓展,簡單地概括為四句話。即“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習慣決定未來”。

一、“一切為了學生”

一切為了學生,是一種不求回報的、不謀求任何私利的愛,即“真愛”。教育家孫云曉在他的一本書中非常準確地提出了什么是真愛:“所謂真愛就是把學生當做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滿足其需要,引導其發展,而不求私己之利,也可以說這是一種純粹的愛,科學的愛,理智的愛,不求任何回報的愛。人之所以是人,離不開真愛,世界之所以成為世界,依賴于真愛。只有在學生的心里播下真愛的種子,才是人類真正的希望所在。因此,當你準備在孩子的心田里播種的時候,請務必拷問自己,這種子是真的嗎?假種子坑農民,毀一季,假種子坑孩子,毀一生?!弊鳛榻處?,既然是培養人才,成為“器”,大器天成,器就有長、寬、高這個三維概念?!伴L”,就是能夠有一技之長,能夠力所能及地為社會做一點貢獻;“寬”就是能善于和別人相處合作,心理健康;“高”就是有一個健全的人格。長、寬、高已經界定教育學生的培養目標。愛是一種能力,做父母和老師的應該每天心中開一朵蓮花,用自己的滿心歡喜去映照、煥發孩子的滿心歡喜。這是養成教育的第一個計劃,一切為了學生。

二、“高度尊重學生”

不僅僅是尊重學生的權利,包括生存權,發展權,還有選擇權,更重要的是應該高度尊重生命發展的基本規律?,F代教育有兩個使命,一個是發現學生;一個是解放學生。而發現學生和解放學生的前提是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前提是尊重學生。心理學認為,生命的基本規律一是發展具有主動性。人有很多區別于其它動物的高級本能,比如說思想、發展、想象等等,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本能就是發展。每個學生都有主動性,應該高度尊重這種主動性。二是成功性。其實不斷的、小的成功孕育了大的成功,不斷獲得小成功,不斷地推進。目標不能太大,目標太大他夠不著,就失去一些有效的目標。跳起來正好夠得著的那些小目標,引導他一個小目標一個小目標的實現,人的自我就建立起來。三是覺悟性。人的發展是分階段的。人具有階段性,不能拔苗助長。教育的最終的目標是培養能力,而所謂的能力就是人主動地利用條件,去實現目標的可能性,就是一種能力。能力的培養的核心是覺悟。只有自己悟到了才能做得到。

三、“全面培養、引導學生”

學習是一種高級本能,是人的一種本能和自我更新,它的本質是自我更新,關鍵在于自我。教育確確實實要全面、徹底地培養學生自己。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人格有兩個輪子,一個是自信心,一個是責任感。自信心就是一個人不斷地、反復地成功以后獲得的。責任心通常是從他有自己的秘密開始。一個孩子有了秘密,保守的秘密的時候,他的責任心就開始孕育了。用什么來鞏固他的責任心?就是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如果這時候能夠讓孩子自己懲罰自己,責任心就迅速建立起來了。一個人現代的人格的建構,這是基本的兩個輪子。如果再能給他一個方向,這部車會健康地、自由地走。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也就是說,在整個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它的內核是自我意識的不斷地完善和自我的建立。特別是從小學到初中這個階段,如何引導孩子建立自我概念,不斷地接納、超越、創造自己,是教育的全部過程??偠灾?,我們在全面培養、引導學生的這種基本理念上,有個核心目的是,培育孩子健康的自我發揮意識,因為這貫穿了教育的全部過程,孩子都是自己長大的。

四、“習慣決定未來”

有研究表明,人70%的動作都是習慣。習慣是穩定化的、自動化的行為。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習慣是我們存放在神經系統中的道德資本,你有了好習慣,一輩子享用不盡它的利息,你有了壞習慣,一輩子償還不盡它的債務,壞習慣能以他不斷增長的利息讓你最好地計劃破產?!痹趯W生的成長過程中,磨蹭、馬虎、亂花錢、不守信用等小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是致命的。只有培養了好的習慣,才能把孩子從低級的行為當中解脫出來。養成教育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解放孩子,養成教育的最終成果當然是培養好習慣。教學實踐中,我認為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決定孩子命運的12個習慣》是一本很好教材。12個習慣分別是:把一件事情做到底,孝敬父母,做事有計劃、有目標,堅持每天鍛煉身體,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耐心聽他人講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微笑待人,說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認真寫字,在錯誤中反思自己,管理自己,發揮自己。

猜你喜歡
基本規律本能責任心
以高度的責任心做好編輯工作
本能的表達與獨特的個性
吉米問答秀
3-5歲幼兒責任心發展的實驗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隊列動作技能教學的基本規律
做一個幸運的父親(八)——責任心養成于逆境之中
語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