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課程改革下巧用流行元素服務音樂教學

2015-06-05 10:54李雅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音樂教學

李雅

摘 要:對于教師精心準備的一堂音樂課,卻引不起學生的一絲共鳴。學生喜歡課本外那些流行的東西。在音樂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新的教學概念,新的教學構成,由此受到啟發。教師將學生喜愛的流行元素“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巧妙地融入到音樂教學中,通過多種類型的教學方法,使之服務于教學,提高教學實效。

關鍵詞:音樂課改;流行元素;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033-01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近幾年的教學中會有這樣的感受——精心準備的一堂音樂課,卻引不起學生的共鳴。學生不喜歡音樂書上的內容,對音樂課上介紹的藝術家知道的少之又少,音樂課本中教唱的歌曲會唱的更少;而對于許多流行音樂排行榜、演唱會、歌友會等等與流行音樂有關的名詞;周杰倫、林俊杰、汪蘇瀧等流行歌手以及音樂團體卻是耳熟能詳。

在社會發展、流行元素不斷增多的今天,對于每天面臨著新事物沖擊的中學生來說,他們的知識、思想、文化、情操超前發展;心理、生理早熟;具有較強的多思的性格,獨立的判斷力和自己的個性。他們關注社會流行的趨勢動向:流行的音樂、流行的語言、流行的舞蹈......這些都是必然趨勢。學生酷愛流行的東西,如果我們過分地去排斥,去壓抑,只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而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承認他們的愛好,欣賞他們的愛好,正確的引導他們的愛好,把那些流行元素“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讓流行元素服務于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我相信必然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投其所好,“流行”讓師生關系融洽

了解了學生的愛好取向,教師必須愛屋及烏。為了和學生走的更近,平時除了把握好教材上的教學內容,還經常注意流行音樂的動向,并且自己也掌握一些流行前沿的歌曲。有時我會專門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在全班舉行一次“超級演唱會”,并且自己也參與進去,歌曲形式、演唱方式都不受限制,同學們都非常熱情地參與,歌曲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演唱方式更是層出不窮,有些“組合”的默契配合尤其讓我刮目相看,大開眼見。另外,根據每個同學的演唱水平我還給他們封了諸如:“歌壇小天王”、“通俗歌王”、“超級組合”等等美稱,并且給他們安排了“一帶一”的任務,讓相對來說喜歡唱歌和唱的比較好的同學幫助那些相對弱的同學。

二、因勢利導,“流行”讓學生興趣盎然

了解了學生的愛好取向,教師是不是就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讓他們沉醉在流行音樂中?我明確的知道這肯定是錯誤的,也明確的知道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掌握音樂教材上的主要內容,我們絕不能偏離教學大綱的主旨。那如何讓學生掌握他們認為深奧,土氣的傳統音樂教學內容呢?在民族音樂、古典音樂教學的課堂上,著名蕭笛演奏家、民族新音樂的開創者曾格格和馮曉泉夫婦,他們對民歌民樂的全新詮釋,讓學生們喜歡上了《牧歌》、《踏雪尋梅》等優美的民歌,并熟悉了更多的民族管弦樂器;騰格爾的《天堂》、韓紅的《家鄉》,他們的天籟之音以極其飽滿的感情唱出了對家鄉、親人的熱愛,旋律優美,流暢,意義深遠。前者具有蒙古族民歌的特點、后者具有藏族民歌的特點,讓學生們深深領略了民歌的魅力;將古老的樂音與西方流行音樂相結合,創造出一種集后現代意象與新古典情懷于一體的獨特音樂風格的“女子十二樂坊”,也讓學生們對《十面埋伏》等古典音樂如癡如醉了一回。并且都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正如愛因斯坦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什么問題都能迎韌而解了。

三、取其精華,“流行”讓學生精神飽滿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臺灣歌手周杰倫的《蝸?!繁皇杖肓松虾J兄袑W生愛國主義歌曲推薦曲目,同時被收入的還有《真心英雄》、《中國人》等等。就《蝸?!愤@首歌曲而言,雖并非慷慨激昂,卻也積極向上。其中“任風吹干流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于我的天”這樣的歌詞,同樣能夠給人力量,催人奮進,同樣可以教育、感化青少年的心靈,對于他們良好精神品質的養成具有積極的熏陶作用。作為教師只有用積極的姿態去引導,那么欣賞流行歌曲的過程就會成為學生精神資源的開發、情感體驗的豐富的過程。雖然音樂課本上的歌曲都是為學生精挑細選的有高尚內涵的歌曲,但缺乏時代特征,反而不及流行歌曲主旨鮮明,朗朗上口。王力宏的《龍的傳人》、成龍的《男兒當自強》同樣讓學生懂得炎黃子孫要愛國、要自強;黃征的《奔跑》、超女的《想唱就唱》讓也學生懂得“即使再小的帆也能遠航,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教會了學生如何在逆境中成長;《感恩的心》讓學生體會了感謝生命、無私奉獻;《我的未來不是夢》、《陽光總在風雨后》等都是對人生的積極態度的描寫。

四、“榜樣效應”,“流行”讓學生人格提升

同樣的,挖掘學生們崇拜的明星偶像的感人事跡,也就可以把 “偶像榜樣化”,將其當作個人成長的學習榜樣。如:當選“世界十大杰出青年”的成龍頻頻出席慈善義演,捐助幾十所希望小學。在“感動中國”頒獎晚會上擲地有聲地說“全中國的年輕少年們,我們一起努力,做到有一天,中國沒有窮人!”我相信學生們了解了這些,絕不會僅僅欣賞他的歌曲,欣賞他的電影,他還為年輕少年們樹立了一個榜樣——不是功夫,不是音樂,而是做人,做一個驕傲的中國人。再如:周杰倫在成名前有兩年的時間只有一個可以讓他蜷身小睡的狹小縫隙,他在那里反復夢到旋律和歌詞,當曲子的片段泉涌而來,他就會起身,走向鍵盤,把如夜景般的旋律寫成樂譜或錄成示范帶,他不分日夜、廢寢忘食地寫歌才有了后來的耀眼星光。學生了解了這些也同樣受到了啟發——“成功來自勤奮”。的確,“偶像榜樣化”是促進學生正面接受偶像的最佳途徑,這樣一來學生崇拜明星的過程很自然地成為了學生人格魅力的提升、人生質量的優化過程。

音樂課程改革實驗以來,新的教學概念,新的教學構成,無疑是對提高音樂教學的一項有利創舉,同時也為中國音樂教育增添了濃重的一筆。新課改告訴我們,音樂教育已更加趨于理性。音樂要百花齊放、不拘一格。音樂教學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專門的音樂人才,而是應當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音樂的魅力,特別是通過多種類型的音樂教學,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祖國、對社會、對人、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進而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在教學中適當引入一些流行元素,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多元文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努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開創音樂教育教學的新局面。

猜你喜歡
音樂教學
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究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