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

2015-06-05 13:48潘惠琴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高中政治創新

潘惠琴

摘 要: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是指讓高中政治走進生活,融入生活,讓更多高中生能夠學以致用,將自己學到的政治生活知識付諸實踐,這樣才能更加體現教學的實用性,讓高中政治知識在實踐中煥發生機和活力。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主要是創新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教育理念,延伸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時空范圍,給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以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研究對象。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089-01

一、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的具體含義以及價值追求

1、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的具體含義。教育作為一種傳遞文化的基礎性手段,無時無刻不充斥著我們的現實生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終也要回歸于生活,為社會生活服務,這樣的教育才不會成為教條的說教,讓教學更有意義。課堂教學過程,也是師生生活的過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也必須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營造出一種更愉悅的學習氛圍,以一種讓學生更樂于接受的方式來接受知識教育,寓教于樂。

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的具體表現為:第一,教學主體的生活化,即把學生看作是生活的人,而不是把學生看作是接受知識灌輸的機器,是要引導他們學習,做他們學習生活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促進者。第二,教學內容生活化,讓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和現實實際,聯系學生實際,聯系學校實際以及相關部門的實際,新課程課標學習也提出要使教學內容多樣化、生活化,另外教學內容也要聯系國際時代發展背景,反映時代發展要求,使教學內容更能體現時代性,使教學內容更有生活化氣息,更具趣味性,實用性。

2、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的價值追求。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生活化的價值追求是要讓學生在了解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要增強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生活化的教學則是實現這一價值追求的重要途徑,使學生從潛意識被動地接受知識教育到潛意識主動地去學習,從而達到教育的內化功能。這種從內化到外化的過程需要三個方面信息的支持:一是事實經驗的對比性支持;二是情感信息的導向性支持;三是思想理論的邏輯性支持。但是這三個方面并不是相互獨立的,這三個方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相互配合,融會貫通,相輔相成,共同作用,一起推動高中政治課堂的生活化。

二、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具體措施

1、教材編寫的生活化。高中思想政治的生活化,首先要實現教材編寫的生活化,教材編寫要與時俱進反映當今時代發展的要求和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材與時代發展脫節,與社會生活實際不相適應,這就造成了上政治課都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忽略了教學過程的主體性,有一種本末倒置的感覺,久而久之,學生對政治失去興趣,導致了高中政治教學的一種僵化局面。另外老師的教學內容也不僅局限于教材,老師可以適當結合時事政治以及生活實際,以一種小故事的形式講演給學生聽,老師在講完之后可以讓學生自己先發表意見,然后自己再解說,這樣就避免老師的話在學生心中先入為主,把課堂教學搞活,讓教學氛圍更濃烈,讓學生學習興趣更加高漲。

以《神奇的貨幣》這一章節的教學活動為例,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用生活化的視角對教材的具體內容進行獨到的詮釋和理解,并且將生活化處理后的教材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貨幣是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可以說具有濃重的生活化氣息,但學生只了解貨幣的表現意義和價值,而無法從經濟學的角度來正確看到貨幣的屬性及其承載的社會功能。根據這一情況,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將貨幣的基本性質、根本性質、社會特質等抽象的政治原理與同學們耳熟能詳的生活事例結合起來,通過生動形象的現實中的例子來幫助同學理解貨幣的內涵。例如“一雙鞋子標價200元”,這里的200元主要體現的是貨幣的價值尺度,即“這雙鞋子價值200元”,而“經過講價后以150元的價格買下”,在這一買鞋的過程中,價格已經發生變化的150元此時體現的是貨幣的流通職能。諸如此類,通過從生活化的事例中探究內在的政治原理,從而有效培養學生政治思維的能力。

2、教學活動的生活化。教學活動的生活化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即改革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延伸教學時空。其中,改革教育理念是實現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前提,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灌輸性教學理念,老師要從聯系社會實際,首先實現教師觀念的生活化,教師只有在教育觀念上發生改變才有可能在實際教學中滲透生活化。豐富教學內容,是指教授內容不要僅局限于教材,更要結合實際,做到教材、教師、學生,環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時刻關注社會熱點,貼近生活,從而增強教學過程的時代性。創新教學模式要求改變那種只有老師講的局面,讓學生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可以設置情景學習,在進行經濟生活的買方和賣方市場的學習中可以組織學生排演情景劇,這樣更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以《生活在人們當家做主的國家》這一章節的課堂教學為例,教師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權利與義務之間的關系,可以舉“示威游行”的例子。學生們對于上街示威游行往往只是出于好奇或者湊熱鬧,實際上并沒有了解示威游行所體現的權利與義務之間的辯證關系。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情景,通過在假想示威場景中不同示威者不同程度的行為,對其進行評判,幫助學生認識到“自由應當是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自由?!蓖ㄟ^以這種學生較為感興趣的現實生活中的案例進行分析教學,一方面便于學生理解,另一方面也拓展和豐富了政治生活化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三、結語

生活化教學是當前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在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只有著力將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與現實化、生活化的具體案例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著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確保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林文樹.試論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J]時代教育,2014,5(10):133-134.

[2] 許華南.讓學生生活引領思想品德課教學[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4,3(07):117-118

猜你喜歡
高中政治創新
淺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簡約課堂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