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讓學生主動學習

2015-06-05 16:03白燕平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主動學習英語課堂教學

白燕平

摘 要:目前,由于諸多原因,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因而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鑒于如此情況,要改變這種現狀,關鍵在于提高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應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教材、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學生;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167-01

目前,由于諸多原因,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因而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鑒于如此情況,要改變這種現狀,關鍵在于提高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應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教材、教學手段都應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并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學看成“教師灌、學生裝”,把學生看成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對象。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則是這一活動過程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一個學生英語成績好壞,很大程度取決于學生能否主動學習。我在十幾年的英語教學中摸索出以下幾點做法,實踐證明對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明顯的效果。

一、是開展課前五道題制,讓每個學生當一回老師,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每節英語課前讓學生自己從課本或資料上找出五道題,主要是選擇題改錯題,寫在黑板上,任意叫五位同學到黑板前來做,而后這位同學逐個點評這五道題,并讓做題的同學講述原因和解題思路。這樣每人出五道題,那么全班四十多個學生每人五道題加起來,就等于多做了二百多道題。此外,針對學生弱項進行大量的改錯練習,提高學生做改錯題的能力。每個學生站在講臺上時,十分注意自己的書寫和語言規范,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學生的心理素質也得到了培養。甚至盼著上英語課。

二、在上課時,改變以往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而又沉悶的做法,而是采用“分組討論,面上點撥”

所謂“分組討論”,就是把全體學生四人一組分成若干個小組,由英語水平較高責任心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帶領其他組員參與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面上點撥”是指教師通過“分組討論”時,對學生的表現加以及時的評價,對學生所反映的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這一方法在新授課與復習課上都屢試不爽,得心應手。

在復習課上,“分組討論,面上點撥”的運用更是如魚得水,效果非凡。面對一份練習題,教師的講解往往不一定能對準學生的“病癥”。而現在,卻可以放手讓組長領著討論,鼓勵組員就疑難問題向組長發問,組長能解決則罷,不能解決則質疑英語老師。這樣,十至二十分鐘之后,一份題中適合學生口味的“重難點”就會自然而然的被老師盡收心底,面上點撥時,就可有的放矢,詳略得當了。此一“妙招”,益處多多。

三、要求學生堅持寫周記,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讓學生寫作文時有話可說

作文在英語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位置。堅持寫周記,不僅是提高學生文筆的重要途徑,而且還是學生傾訴心聲的場所,要求學生“用我手寫我心”。周記可長可短,可寫課后隨感,可描寫自然景觀。我還根據學生的水平和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于愿意寫或有一定寫作基礎的學生,要求他們多寫多練,我堅持給每位學生的周記寫評語,對周記的內容中出現的病錯句進行分析指正,并挑出好的周記在班上誦讀。實踐證明,通過寫周記,擴大了學生的英語詞匯量,鼓勵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這樣寫英語作文對他們來說就不在是一個難題了。

四、注重作業評語的藝術性,提高學生的書面理解和表達能力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使用課堂用語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口語和表達能力,對于知識點和書面表達掌握的程度則要通過作業來練習和檢驗。教師多使用作業評語可以提高學生的書面理解和表達能力。我認為,評語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也是師生對話的一種方式。因為教師在評語中所使用的語言是有實際內容的,即對某個學生及其作業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或評價,所以很容易被學生理解、接受和效仿。作業評語不僅是給學生打個“Good”或“A”“B”“C”。評語內容可以包括學生學習和思想的方方面面,語言形式可以是一個詞或一句格言,還可以是三言兩語的描述或隨感,或提出幾個帶有啟發性的問題。在評語中,可以對差學生進行鼓勵,對成績好的學生提出更高要求。實踐證明,注重作業評語能夠拉近師生的距離,學生甚至期盼老師布置作業,極大的激發了他們學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五、注重早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早晨是人的記憶高峰,常言道“一日之計在于晨”,在這個時間讀英語,拼讀單詞、背誦課文或練習語音語調,能在短時間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我把早讀課的內容和目標要求告知學生,如要默寫哪一個單元的單詞和短語,使他們明確目標,充分抓緊時間。一方面我向學生傳授記憶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我經常親自“下水作業”,在學生面前流利地背誦課文,以激勵學生。通過自己的行動,給學生樹立了一個榜樣。身教重于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從而極大地鼓勵學生排除困難,愉快而自覺地去完成學習任務。此外,我認為早讀不像上正課那樣規矩嚴謹,師生之間的交流也不拘于形式,這樣有助于密切師生的感情,而這時的情感往往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主,隨時要注意保持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在課堂上既可當導演,又可當演員,盡量使每個環節都充滿趣味,讓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愛學英語,愛說英語。這樣就能潛移默化的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課堂教學質量也會明顯地提高。

猜你喜歡
主動學習英語課堂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讓快樂回歸英語課堂
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策略研究
數字電路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及調研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