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數學教學方法改革

2015-06-05 16:03焦翠華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討論式教學創新思維能力

焦翠華

摘 要:新課程標準對數學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受到了新的沖擊和新的挑戰,如何更好適應課改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不斷學習總結,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數學教學. 要搞好初中數學教學,就應該在全面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研究教材教法進行數學教學。根據學生實際,以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能力為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教學時要做到多了解學生,多研究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讓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數學教學方法;討論式教學;創新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58.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178-01

在新課改不斷推行的過程中,各門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數學教學也要做一些相應的調整,采取相應的措施。課堂是教學開展的主要平臺,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它就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主要途徑,而高效課堂是促使教師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學習效率穩定提升的主要途徑,所以,高效課堂成為整個教育界共同探討的話題。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數學不僅是非常抽象,而且是非常復雜的一門學科。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感覺非??菰餆o味,總是提不起興趣,對此,數學教師不得不另辟捷徑,創設問題情境,用激發的方式激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把數學中抽象的概念和公式進行轉化和延伸,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多維思考,從而產生興趣。 例如,在講授《有理數的乘方》一課時,我拿出一張紙對學生說“這張紙的厚度為0.1毫米,現在將它對折一下,厚度增加了一倍,對折三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要對折30次,請同學們估計一下厚度為多少?”學生紛紛做出估計,有的說30毫米,有的說60毫米……五花八門的答案都有。最后我給出:經過計算,這厚度將超過10座珠穆朗瑪峰疊起來的高度。同學們都驚訝不已。我接著說:‘想知道怎么計算出來的嗎?”學生的求知欲空前的高漲,我乘熱打鐵,乘機揭示課題,展開新課。這一問題情景,為學生學習“有理數的乘方”奠定了愉快的心理基礎,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應用討論式教學法,引導學生思維

討論也就是對某個問題進行辯論或者是交換意見。討論法是教師結合提問,啟發學生探討教學中的熱點、疑點、難點、重點問題,在比較、判斷、綜合的基礎上獲得確切的結論,進而實現教學的目的。組織討論屬于一種教學的手段和方法。討論教學方法的實施策略是:(1)教師引導學生的思維,歸納適宜探討的教學知識為一定的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函數知識的時候,針對求cos10°,cos30°,cos50°,cos70°值的問題,學生能夠以多種方法進行解答。教師能夠劃分所有的學生為三個學習小組進行探討。(2)選擇需要探討的問題。(3)在適當的時機適宜地應用討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當迅速地讓學生探討,且進行相應的歸納和概括,從而讓學生更進一步地認知探討的結論或者是結果。

三、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推理和靈活運用能力。

數學知識非常抽象,邏輯推理性強,綜合面廣,抓住邏輯推理特性,進行合理綜合,對一些綜合性題材的解決很有必要。比如數學體系與細胞幾何證明,它包括對幾何概念、幾何術語、定理定義和公理的綜合運用。平面幾何中的證明,主要是證明全等、相等、不等,線段比例和幾何命題等內容。而要引導學生正確地完成一個幾何證明,不防著重培養學生的條理性、正確的思維方法剖析和圖解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幾何證明的方法主要是綜合法和分析法,即人們比喻的執固索果和執果索固,前者是從命題的題設出發,由已知看可知,由可知看未知,并逐步推向未知,直到與命題的結論一致為止。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幾何圖形,則應進行剖析并分離出基本圖形,再根據基本圖形的屬性,尋求解題的思路。對于一些含有隱蔽條件的題圖,應當根據原有條件和需要適當添加輔助線,為證明輔路搭橋,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在現實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存在或運用上數學知識,如城市建筑、機械生產、商業運作、建設等等,大到天文地理,小到家庭收支核算,可以說,數學在整個大干世界里,其應用最廣泛。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結合新課標,在教學中多開展一些生動活潑的社會活動,與學生一起帶著學習工具,踏入社會,走進社區,讓學生把課本知識運用到社會實際生活中去,進行實地操作觀察分析和總結,真切體驗數學知識在實踐中的意義,體會知識與社會經歷所帶來的趣味性和成就感。這對學生以后融入社會奠定了一定的社會基礎,也促進了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方法和技能,在學習上更加努力,對知識更加渴望。

四、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在數學教學中主要表現對問題尋求新的解法?!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探索知識的思維過程總是從問題開始,又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和創新。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是在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以教材為載體,以改革教學方法為突破口,對教材內容進行加工、處理和再創造。創新能力是一種智力活動,它需要一定的知識,同時更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索的心理趨向。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往往只需要一些方法途徑而已,而提出問題是人思維活動的進行,沒有問題就沒有思維活動的運行?!币虼?,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問題的提出,往往可以有效的喚起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探索,使新舊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研究問題,學會探索。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必須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使他們盡量向探究性理解型發展。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敢于善于給學生提供一定的獨立思考、發現問題的條件與機會,讓學生確實意識并掌握到從不同角度去思考的方法,形成富于聯想的思維習慣,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在培養創新能力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如在X?+aX+12中,a取什么整數時,使之能分解為兩個整系數一次式的乘積?在X?+7X+b中,b取什么整數時,使之能分解為兩個整系數一次式的乘積?這是一道典型的一題多解得題,學生可以從多方面考慮,找出解題的答案。

猜你喜歡
討論式教學創新思維能力
討論式教學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應用
小學數學教學中開放式課堂的構建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途徑
討論式教學方法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討論式教學在《醫學生物化學》教學改革中的實踐
討論式教學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