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讀書成為習慣

2015-06-05 16:03壽廷榮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習慣讀書

壽廷榮

摘 要:當前農村小學生讀書的實際情況因受到學校、家庭的影響和限制,從而導致讀書的量和質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因此,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成了難上加難的事。

關鍵詞:讀書;成為;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202-01

當前農村小學生讀書的實際情況因受到學校、家庭的影響和限制,從而導致讀書的量和質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因此,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成了難上加難的事。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有效地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培養他們良好的讀書習慣呢?

一、轉變其觀念,讓課外閱讀成為課內外聯系的自然延伸和需要

我們的語文學科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無疑處于重要的位置,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注重課內外聯系,讓學生學以致用,喜愛閱讀,學會閱讀,從而達到自覺閱讀,讓語文的課內課外都“活”起來。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教材學習的時候,著力點應該是教會學生如何閱讀和寫作的本領,即以訓練技能為主,兼顧教材中的知識點和熏陶感染功能,拋棄不必要的死記硬背。應該考慮怎樣引導學生從教材想開去,有計劃的擴大閱讀范圍,進行作業式閱讀。這樣建立課內訓練與課外閱讀之間的有機聯系,既通過閱讀加深對課內所學的理解,又豐富學生的讀書生活,擴大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創新能力。

二、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我們的教材選文文質兼美,值得反復體味品讀,所以我們大多都是采用精讀的方法引導學習。而實際上,在課外閱讀中,這類精讀的方法用得并不太多,特別是需要迅速搜尋有效信息的時候更不可能用精讀,因此需要教給學生其他的讀書方法作為必要的補充,但恰恰這一點最易為我們老師忽視,有的蜻蜒點水,匆匆帶過,并不作扎實訓練,因而會影響學生的讀書效益。

1、瀏覽性的泛讀法

對大部分淺顯易懂的書或閱讀價值不高的書籍報刊,可采取瀏覽法,即"隨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內容,或通過看標題、目錄、內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更多的有價值的信息。

2、進行速讀訓練

有老師總結出"遮蓋速讀法"和"限量速讀法",都是有益的探索。"遮蓋速讀法"即準備好一張白紙和書頁差不多大小,放在書的上端,讀完一行就把紙往下拉,蓋住讀過的一行,使眼睛不能來回重復,同時減少眼睛的左右移動,增強眼的視覺廣度。隨著訓練,把遮蓋用的紙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漸提高速度;二是"限量速讀法",在閱讀前確定閱讀的數量,限定時間讀完。

3、品味性的精讀

對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需要靜心細讀,多作體會領悟。有老師認為要從立意構思,布局謀篇,好詞佳句等方面細細咀嚼。

三、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搭建展示讀書成就的舞臺,將由外因誘導轉化為內因動力的最好方式。為此,我需經常開展讀書活動,如詩歌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閱讀交流手抄報比賽、書簽設計比賽等等。但最主要的活動應該是對每次閱讀作業的匯報交流,讓學生時時感受成功的快樂。老師對活動過程中表現好的同學要及時給予獎勵,而對沒有獲獎的同學也鼓勵他們自我獎勵。

四、持之以恒,養成習慣

再好的做法,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地去堅持,最終都將是曇花一現,過眼云煙,難以形成良好的習慣。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人的習慣形成至少需要21天,而將之穩定下來至少需要90天,一年后想改變都有些難。讀書習慣的養成當然需要長期的努力,需要天天閱讀,隨時隨地閱讀。為有助于習慣養成,我們規定每天利用課余時間自主閱讀10分鐘,并在同桌間作好交流情況,(介紹自己讀了什么,有什么思考和收獲等)以便不斷地督促學生養成天天閱讀,天天樂讀的好習慣。

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非一人一己之力,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關心和努力,大小環境中都不要將課外閱讀游離于學業之外,應使之成為學生學業的主要內容之一,我們期待著有朝一日閱讀在校園、家庭以及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蔚然成風。

猜你喜歡
習慣讀書
如何養成好的睡眠習慣?
我愛讀書
命好不如習慣好
我們一起讀書吧
讀書為了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