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建設初中生物有效課堂

2015-06-05 21:48胡運耀
讀寫算·教研版 2015年8期
關鍵詞:有效課堂初中生物課堂教學

胡運耀

摘 要:有效課堂教學是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理念,衡量的標準不是教師傳授了多少,而是學生真正學到了多少,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既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取,更關注學生能力的提高;既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關注學生興趣。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8-363-01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及生理活動的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應用性和創新性。而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轉變角色,重視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思想

生物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傳統的生物實驗課,主要是為了驗證結論。學生實驗往往是在老師講解下,根據教材提供的實驗步驟,按部就班地重復實驗的過程,老師是實驗的“主角”,學生如同“操作工”,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得到充分調動。要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就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要求老師轉變角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中,成為實驗的主角。為此,老師要給學生自由,實驗過程中,儀器、材料的準備,實驗步驟、方法的設計,都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學生才能成為實驗的“主角”。這樣,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要解決問題,學生就會自己分析,查找原因,創造性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活躍教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游戲教學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初中生正處于由童年向青春期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都有一種“愛玩”的天性,從這個方面來說,在教學中適當融入一些游戲環節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的教學游戲仿佛就是一支提高學習興趣的“催化劑”,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教學煥發活力,還能讓學生在“玩”中發散思維,收獲知識,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比如,在教學“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時,筆者就在教學中設計了一個“角色扮演”的小游戲,讓學生分別扮演水、蛋白質、糖類、脂肪、無機鹽和維生素這六大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然后,讓他們以相聲的形式,分別說說各自代表的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作用。在再例如:七年級下冊“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時,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的課前導入,“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人類越來越關注環境污染的問題。其中酸雨對環境的污染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什么是酸雨呢?”利用生活中的“酸雨”,構建生物教學與社會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然后教師通過舉例,將純水、檸檬水、橙汁、小蘇打水一一擺在課堂上,讓學生一一進行品嘗,學生們既好奇,又覺得有趣,紛紛配合品嘗。這時,教師就可以有效利用學生們的興趣點,引出PH值的含義是描述物質酸堿度的指標,指出任何溶液都有一定的PH值,PH小于7的溶液都呈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PH大于7的溶液都呈現堿性,PH越大堿性就越強。正常的雨水的PH值一般在5.6以上,微微呈現酸性。當雨水的PH小于5.6的時候,我們就叫它酸雨。于是,學生就對酸雨有了一個初步的理性認識。

2、利用生物學科的特點,從而培養學生好的探究精神和習慣

枯燥的知識是不能激起學生探究愿望的。如何變枯燥為有趣?這就要充分發揮生物學科的特點,給學生多創造動手實踐的機會和條件,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好問樂究的品質。鼓勵他們勤動手,勤設疑,勤思考,好研究,延伸課內,利用課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我鼓勵學生多看與生物有關的視頻和書籍,還利用業余時間給學生觀看在互聯網上下載的與教學有關的視頻,如《健康之路》《探索發現》《百科探秘》等。學生有了疑問,能通過實驗解決的,我就鼓勵學生親手去驗證,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這樣,學生有了興趣,在課堂教學時學生也愛提問,探究的積極性也高。

三、豐富教學手段

當前的初中生物教學,教師片面的重視知識的記憶和練習,沒有注意到學生內心的意愿;教師一味的強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強制將知識“灌輸”給學生,然而卻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互動參與,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生物知識。但是,由于初中生是初次接觸生物學,對其中的部分內容肯定會感覺難以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勢必會有很多疑惑,面對這些疑問,有些學生難以對教師啟齒,而有些教師更是認為這不屬于教學的范圍,不對學生予以解答。這時,教師可以組織小組合作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遇到不懂的或者不理解的,可以和小組成員進行溝通交流,在全體組員共同的努力下,研究出結果。這樣一來,不僅發揮了探索創新的精神,而且還增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提高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由此可見,初中生物學習必須引進合作學習模式。

有效課堂教學是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理念,衡量的標準不是教師傳授了多少,而是學生真正學到了多少,既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既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取,更關注學生能力的提高;既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關注學生興趣。作為教師,要把這種理念冠以實際,在實際教學中,讓有效課堂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 吳 昊.初中生物合作學習的可操作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05).

[2] 楊世春.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1).

[3] 馬天瑞.關于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思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5).

猜你喜歡
有效課堂初中生物課堂教學
高校英語教學中有效課堂評價策略的建構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